2018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传媒

2、数据新闻视角下的平面静态信息图——基于“人民网图解新闻”的比较研究

作者:孙逸轩薛雨菲尹伯昊(中国传媒大学)

3、《人民日报》推特(Twitter)对外传播的策略分析——以十九大报道为例

作者:荣赛波于雅茹许慧娟(北京大学)

4、西方新闻受众对半自动化视频新闻与人工视频新闻可信度的用户体验比较研究

作者:翟亭亭展翼飞(复旦大学)

5、“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媒体对中国高铁的形象建构研究

作者:赵平广;韦龙颔;李治;祁宇轩(清华大学)

6、人民网“40年改革印记”系列报道创新路径及启示

作者:董佳莹(中国传媒大学)

7、用户使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抖音”APP的用户调查

作者:黄一洋(清华大学)

8、微博平台网络议程设置研究:以“江歌案”为例

作者:郭晓蕾陆晔查梦月(四川大学)

9、媒体属性对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影响——基于国内四家媒体数据新闻专栏的实证研究

作者:仉元瑾杨璐嘉(四川大学)

10、“慢综艺”与生活追求——以《向往的生活》为例

作者:刘奇凤程昕琦李潇月(厦门大学)

11、互联网使用对中国社会信任的差序格局的影响——基于CGSS2013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者:张哲瑜(清华大学)

12、中国传统媒体付费墙的困境与突围——基于对财新传媒的个案研究

作者:施畅(复旦大学)

13、社会网络分析视野下网络问答社区健康信息传播的互动机制研究——以知乎网站下“HPV疫苗”话题为例

作者:邱若谦遆亚奇(武汉大学)

二等奖(43篇):

1、新闻叙事学视域下新闻反转现象透视——以近五年新闻反转典型案例为例

作者:曹默(中国传媒大学)

2、5G背景下人民网等主流网络媒体融合转型的可能性分析

作者:周文韬(中国传媒大学)

3、权威颁奖辞如何形塑新闻专业主义:对于1918—2017普利策公共服务奖的个案研究

作者:王青欣(武汉大学)

4、网络媒介间的议程设置研究——以红黄蓝事件为例

作者:张静(清华大学)

5、人民网时政新闻游戏产品创新研究

作者:刘娜(中国传媒大学)

6、走出“哈定悲剧”:环境冲突网络舆论成因与治理路径研究

作者:胡宏超(中国人民大学)

7、新兴媒介技术对社群化传播的影响探究——以人工智能媒介技术为例

作者:邹悦(厦门大学)

8、财经自媒体的社群化发展——以“吴晓波频道”为例

作者:王诠铨徐琛(厦门大学)

9、从“把关人”到“守望人”:算法式新闻分发下人工编辑的功能角色定位

作者:刘沫潇(清华大学)

10、框架与新闻文本建构——以2016年网络事件中的“受害者”报道为例

作者:刘雯冯丹丹李彤欣李琦胡可高虹Ivanka(厦门大学)

11、中国主流媒体在YouTube上讲好中国故事策略探究——以CGTN为例

作者:王海蓉(复旦大学)

12、从反规训到再规训:重新审视跨国迷群的连接行为

作者:钱程(武汉大学)

13、游戏直播中互动行为对用户平台消费的影响

作者:刘晓阳、田雨蕙、肖静(厦门大学)

14、政务短视频平台上的政务号的媒介建构——以共青团中央入驻抖音平台为例

作者:杨晨晞(清华大学)

15、社交媒体环境下民众参与舆论的情感特征分析——以中美贸易战为例

作者:万宁宁(清华大学)

作者:林正(四川大学)

17、国产纪录电影在社交网络平台中的口碑传播及其对票房收益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梁乐萌(清华大学)

18、由人民日报与B站合作看官方媒体与商业新兴媒体融合之路

作者:潘雯智徐小淯(中国传媒大学)

19、高校社交媒体舆论引导方法探究——以“西安交大博士溺亡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为例

作者:达洁玉(中国传媒大学)

20、短视频新闻的新型叙事

作者:陈光秀(厦门大学)

21、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短视频应用的“音乐社交”

作者:赵天琦(四川大学)

22、跨文化传播中同质性符号的建构:以2017年“英国小哥侃两会”视频为例

作者:张驰(武汉大学)

23、融合报道中短视频的功能与表达逻辑——以江歌案为例"

作者:马嘉阳(中国传媒大学)

24、社交媒体的使用对青年女性物质主义观念的影响——基于“间接影响模式”的研究

作者:常博朱雯文谢亚乔(南京大学)

25、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之道

作者:宋豆豆(中国传媒大学)

26、网络众生监视下的性隐私与自我认同——对21世纪初我国网上“自我裸露”型性隐私事件的理论分析

作者:吕子涵(清华大学)

27、基于幂率分布的社交网络影响最大化算法优化

作者:张宁(厦门大学)

28、网络音频平台付费节目的知识传播研究——以蜻蜓FM为例

作者:易若彤(复旦大学)

29、从“傻白甜”到“大女主”——我国“玛丽苏”影视世界中女性社会性别心理变迁

作者:庞思红(复旦大学)

30、新闻传播领域中国广播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SSCI和CNKI(1998-2017)的数据分析

作者:朱毓春(中国传媒大学)

31、新媒体的情感动员与管理—以于欢杀人案为例

作者:晏慧思(华中科技大学)

32、突发事件网络新闻反转过程分析

作者:郭雨祺(清华大学)

33、人民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许孝媛(武汉大学)

34、游戏直播用户使用行为研究——以大学生为例

作者:王邹红(南京大学)

35、镜头后的话语权博弈:“他者”与“自我”视阈下的中国

作者:刘泽溪(中国人民大学)

36、台湾网络新闻媒体对大陆形象的建构——基于《ETtoday新闻云》、《苹果日报》和《自由时报电子报》的内容分析

作者:陈晔,蔡维佳,张婷婷(南京大学)

作者:曾维燊王国桢袁梓航(中国人民大学)

38、网络社交平台照片发布中的自我建构——基于传播学的视角

作者:罗熙临(清华大学)

39、人民网对非洲新闻报道的话语研究——基于阶段性抽样文本分析

作者:秦煦(中国传媒大学)

40、大学出版社“两微一端”平台运营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覃凡(四川大学)

41、社交媒体背景下危机传播角度舆论引导方式浅析——以海底捞火锅危机公关事件为

作者:张绪延顾予菡(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郝安琪、夏嘉营、胡鉴倪(复旦大学)

作者:陆洪磊(清华大学)

三等奖(47篇):

1、浅析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问题和发展——以《人民日报》为例

作者:胡雅琳(北京大学)

2、虚拟的真实?——试论VR新闻“去真实”的伦理风险

作者:韦龙颔(清华大学)

3、“付费墙”与新媒体转型——从《华尔街日报》看中国媒介融合的未来

作者:彭冰洁(复旦大学)

4、大数据时代的共生:我国数据新闻传播特点研究——基于人民网“图解新闻”与财新“数字说”的对比分析

作者:杨承鑫(北京大学)

作者:李星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胡佳丰(复旦大学)

7、浅析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传媒产业盈利模式

作者:李茜茜(中国传媒大学)

8、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以视频网站上的用户自生产内容分析中国的形象塑造

作者:余亚西(武汉大学)

9、主流媒体平台融合的发展实践与挑战

作者:郭慧(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罗熙临权梓晴刘若伦董方玉(清华大学)

11、大数据时代人民网可视化数据新闻研究

作者:杨晓兵(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麻丽娜连帅萍(四川大学)

13、新型主流媒体中的少数民族形象报道框架——基于人民网少数民族报道的分析(2008—2017)"

作者:孙志鹏(武汉大学)

作者:谢欣彭丽霞(厦门大学)

15、成见坍塌与价值重塑——基于游戏媒介虚拟空间的人口迁徙传播现象研究

作者:李都凡婷婷(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林祎婧何信丽(武汉大学)

18、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与影响研究

作者:原洋(清华大学)

作者:刘瑜刘晓阳彭惠灵(厦门大学)

作者:翟旭瑾(中国人民大学)

21、逃离“信息茧房”与“技术黑箱”——风险社会视域下的算法技术与媒介伦理

作者:周春媚(清华大学)

22、新媒体社交营销症候剖视与战略重构——引入场所原理与STEPPS场所模型

作者:朱政德(华中科技大学)

2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网站重大专题报道的比较研究——以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2018年两会与长生疫苗事件报道为例

作者:田文越(陕西师范大学)

24、GC语境下短视频APP中未成年涉性短视频的特性及问题探讨

作者:王莉媛(华中科技大学)

25、仪式的隐喻:新闻发布活动的另一种视角——以十八届、十九届新任政治局常委同记者见面活动为例"

作者:李忱阳(中国传媒大学)

26、网络暴力的新特征:随意化、平等化、游戏化

作者:邱凌(中国传媒大学)

27、议题、变迁与网络:中国近十年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的知识图谱--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双重视角"

作者:何雨蔚(中国人民大学)

28、商业新闻网站在公共事务报道中的社会责任:以腾讯新闻的精准扶贫报道为例

作者:范佳秋(复旦大学)

29、区块链:可能影响新闻业的新技术因素

作者:杨启鹏(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钱伟浩崔林格(陕西师范大学)

31、服务、游戏、圈层:垂直领域知识付费的场景化发展路径

作者:宋扬(中国人民大学)

32、总理记者会:全球传播格局的投影

作者:徐梦菡(清华大学)

33、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新模式:新闻推荐平台的理念、实践与思考——以“今日头条”为个案

作者:李晗(复旦大学)

34、信息即媒介——《纽约时报》的新媒体战略研究

作者:冯文丽(复旦大学)

35、新媒体时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表征——以芒果TV《明星大侦探》为例

作者:李彤欣(厦门大学)

36、社会性别建构与责任放弃—中国公关污名化的思想和行为根源

作者:江薇薇(华中科技大学)

37、新媒体时代“知识付费”发展模式探究——以“得到”平台为例

作者:张泽钰、年欣(北京大学)

38、媒体融合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路径探析——以国家化会议金砖会议为例

作者:刘晶晶(华中科技大学)

39、微视频:党媒时政报道的新形式与新探索——以2018年“两会”报道为例

作者:袁映雪(陕西师范大学)

40、真相为何衰退——理解社交媒体时代的虚假新闻

作者:王沛楠(清华大学)

41、基于要素的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方法研究

作者:彭丽霞谢欣(厦门大学)

42、“视觉公共性”视阈下的虚拟现实

作者:张程喆(复旦大学)

43、后现代语境下网络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转向

作者:董丽丽(陕西师范大学)

44、今日头条农村自媒体品牌的孵化过程与变现模式探究——以广西灵山苏屋塘村“巧妇9妹”为例

作者:莫茜茜(清华大学)

45、政治议题的新媒体传播:仪式感、互动性与视觉化——以2018年人民日报新媒体全国“两会”报道为例

作者:王亚鹏(中国传媒大学)

46、互联网基因的人物访谈节目创新——以腾讯《巅锋对话》为例

THE END
1.超级干货:到底该如何学习算法?但是对大多数本科同学,尤其是第一次接触算法的同学,《算法导论》实在不是一个好的教材。但很可惜,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有上面的两个毛病,既过度路径依赖,别人说《算法导论》好,学习算法要走学《算法导论》这个路径,自己就不探索其他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了,一头扎进《算法导论》里;同时还“完美主义”的倾向,对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9846079532222044&wfr=spider&for=pc
2.大学四年,从小白到大神,全网最硬核算法学习攻略,不接受反驳一道题做半天,另外半天看这道题的题解,一台电脑一包烟,一道题解整一天,是我智商有问题吗?刷了两年题之后,我可以负责任跟你说,刷题吃力很正常,学算法,刷leetcode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 而且新手学算法,还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例如一上来就 抱着《算法导论》这种天书,啥数据结构还没学,就去刷 https://blog.csdn.net/m0_37907797/article/details/118341093
3.知乎精选运筹学(最优化理论)如何入门?运筹OR帷幄多目标优化、随机优化、鲁棒优化、整数规划,混合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元启发式算法、半正定规划等等高级课程这里就无法一一去点评了,如果具备了之前的基础相信去学这些高级课程会轻松一些。 作者·留德华叫兽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86770/answer/113176244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050232.html
4.数据结构应该怎么学?51CTO博客数据结构与算法有用么? 这里我摘录了一个知乎的高赞回答给大家做参考: ? 个人认为数据结构是编程最重要的基本功没有之一!学了顺序表和链表,你就知道,在查询操作更多的程序中,你应该用顺序表;而修改操作更多的程序中,你要使用链表;而单向链表不方便怎么办,每次都从头到尾好麻烦啊,怎么办?你这时就会想到双向链https://blog.51cto.com/u_15185954/3034379
5.浅析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嘲!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供应链优化:运筹学的知识 03 未来工业界应用比较有前景的算法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或者想转行到机器学习领域,课堂上教的那些算法只是简单入门完全不够用,只是让你了解基本的思想。如果你想进入工业界的机器学习领域尤其是当前比较热门的推荐&金融科技领域,你需要对:GBDT、LR、推荐算法等很了解,如果能再对XGBoost和Lig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28789
6.有没有人怎么都学不会算法?前半句属于理论学习,后半句属于实战演练,算法怎么学?就按照这两部分来学。1、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就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790419/answer/295867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