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算法歧视?种类特征介绍

歧视,从字面上看其意思是有区别的予以看待:歧视,在本质上与不平等、非正义对等。对于歧视的概念在法律上的界定,从对不同国际公约的表述中“可以将歧视概括为基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差异,使得人们对他人或者特定群体因种族、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出身等存在的不同而产生的损害其机会或者待遇平等的一种概括性固定看法”。

算法歧视的本质是由算法模型导致的对特定个人或群体的系统性的、重复性的不合理对待。因为算法歧视是计算机系统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所以也有学者称之为“自动化歧视”。

2.算法歧视的种类

(1)数据带来的歧视

从数据的处理上看,大量的数据供给并不是都能直接拿来利用,这就需要将数据通过一定的方式变成能够被采纳的描述。如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型建造和数据解读。若在模型建造上发生错误,或者数据解读训练不够,或者有意为之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些到最后都会使结果偏离客观真相。

前述无论是数据的采集还是对数据的解读,一旦发生偏差和错误就可能会造成算法作出有失客观、公正的决策,并且算法决策是用旧有数据提取的信息对未知目标进行的预测,过去的数据造成的歧视在得到算法的确认后都将每一次的输入生成的偏差结果作为下一次输入的反馈。可想而知,每一次的结果偏差将比上一次的更大。整个算法运作系统变成了类似“声反馈自激振荡”的歧视性循环,尤其是在受众颇多的公众决策中会造成一部分人因此而受到歧视。

(2)算法引起的歧视

算法是开发者、设计者主观思维的代码化,它从开始的设计目的、成功与否的指标、筛选数据、反馈验证等一系列流程,都体现着开发者、设计者的主观意愿。如果他们的偏见意识被嵌入进算法系统,那么算法就先天性的具备了偏见“基因”。在包含有深度学习的算法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非事先设定的决策路径,而得出具有“黑箱”的决策。因此,这种机器自主学习的算法也同样会产生具有歧视的决策。

按照歧视被识别的难易程度可以将歧视划分为“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宪法》中规定有对民族、种族、性别等禁止性歧视的平等性原则,若用算法直接表达出具有以上禁止性歧视特征的评价的话,尚可直接寻求通过司法途径予以约束。当算法应用中通过对数据的整合,从中归纳出一些共性特征后,以此特征为依据将会作出带有评价性的决策,这其中也会包含一些歧视性的评价。而这些隐藏性的歧视即——间接歧视却不易被发现。比如,某个算法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后,发现某种工作岗位,大多数都是男性群体并且该岗位薪资普遍较高,那么该算法模型在投递招聘信息时就会有选择性的投递给男性群体,从而忽略了女性群体的平等机会。这就势必会对适合此岗位的女性群体造成歧视。此外,算法会从大量数据中分析出数据主体是否残疾、身体健康状况等隐私特征,并可能以此对数据主体作出不利的评价,该歧视就不易被人发现。可以看出算法歧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算法错误的判断了不同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即错误的判断了该岗位匹配男性优先于匹配女性。跟海量数据的“扒”取相似,算法决策往往侧重于关联性的强弱。一旦被算法判定有足够强的关联性就会被当作对目标对象作决策的根据。

少数个体会被算法歧视,群体也未能幸免。“根据EdmundS.Phleps提出、DennisJ.Aigner等学者认为当劳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雇主依据统计的群体性特征作雇佣和工资决策时就会对处于不利的群体造成就业和工资的歧视”。假如,两位求职者,其工作经历、学历等方面不相上下,其中一人第一学历是名牌高校,另一人第一学历是普通高校,若雇佣者仅仅根据学校名气为依据便录取了第一学历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不去对工作能力方面做进一步的考查,对第一学历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构成实质上的歧视。若将该招聘模式做成算法,以此规律作统计依据,这种决策就会对该类群体产生算法歧视,并且这种歧视将会是大范围的。毕竟名牌大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在数量上而言,差距明显。即使普通大学里的优秀生,也会被这种算法歧视损害权益。

3.算法歧视的特征

(1)机制化

虽然人脑的认知模式是科学界的终极奥秘,始终无法消除歧视和偏见,心理学研宄表明做出包含歧视性决定的人可能往往没有意识到其决策具有歧视,尤其是面对需要快速或自动回应的问题时,但是人类的决策机制通常是个别的和随机的,并且不具有连续性。与之相反,算法决策系统则是普遍的和持续的,往往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当人类对算法决策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有缺陷的算法可能为它的扩展性和重复性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造成损害。人类在场景互动过程产生的主观感觉或价值判断总体上是一种可控的选择,而且人类的决策所产生的歧视往往是分散的,通常不会造成集成化的影响。因而,当算法决策取代人类决策时,它们往往会带来一种“不可避免的色彩”(PatinaofInevitability),这种假象使得算法决策的结果看似是公平的,实际上很可能是缺乏根据的。

就目前技术发展的现实图景而言,大数据与算法的结合还不足以构成一个感知系统,即便深度学习能够借助随机的、自主的试错来不断趋近程序设定的目标,但是它们仍然不能用于处理具有复杂性、情感性以及创造性的事务。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作为自动化的决策系统,若输入包含歧视性的数据,那么产生具有歧视性的结果就几乎无法避免,而且它还会通过机器学习实现自我迭代,从而系统性、重复性地造成社会不公平,可以说恰恰是人工智能中持续生产的偏见,使得人类充满歧视的历史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由数据建模产生的算法歧视具有机制化的特征,使得它对平等权的侵蚀更加广泛和深入,这导致“当今世界大多数的不公平,并不是来自个人的偏见,而是来自大规模的结构性偏见”。而人类大脑的认知系统还没有进化出察觉结构性偏见的能力,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算法充斥人类社会各个角落,这种状况对于保护平等权来说不啻一个真实的坏消息。

(2)隐蔽性

算法歧视的隐蔽性主要归咎于算法黑箱,即自动化决策算法通过对原始数据的自动化分析产生高级认知的过程是缺乏透明性的。简而言之,所谓“算法黑箱”就是指在人工智能数据输入和结果输出的过程中,存在着人类无法得知甚至超越人类认知维度的秘境。如学者季卫东所言,在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时代,“透明社会”与“算法黑箱”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对根本矛盾。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公司公司深度报告深度报告工业工业|军工军工强烈推荐强烈推荐-A(首次首次)铂力特铂力特688333.SH当前股价:68.3元2020年年07月月27日日航空航天航空航天3D打印打印领先者领先者,下游市场快速放量下游市场快速放量基础数

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DocuSign:全球电子签名:全球电子签名SaaS龙头,持续龙头,持续成长可期成长可期全球SaaS云计算系列报告232020.7.28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核心观点核心观点许英博许英博科技产业首席分析师S101051012004

THE END
1.智能本质探究从人工智能到自主学习的认知演变当时,计算机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将复杂任务委托给计算机,比如图灵测试,这一概念要求一个算法或程序必须能够以人类水平来回答问题,以至于无法区分它是否真正由人发起。随着时间的推移,AI领域不断进步,从简单的专家系统到现在复杂多样的深度学习模型,都展示了这一领域前所未有的潜力。https://www.ykngnhhi.cn/ke-ji/548076.html
2.智能系统设计师手册理解和运用人工intelligence三大算法1. 人工智能三大算法概述 人工智能三大算法分别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以及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这三个概念虽然有着不同的具体实现,但它们都旨在通过数据驱动来提高计算机程序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并最终实现自主决策。 https://www.jvahvb5c.cn/shu-ma/524011.html
3.解锁动态规划的奥秘:从零到精通的创新思维解析(1)然而,初学者往往会被它的理论抽象和实现细节所困扰。本文将通过一道经典动态规划习题的详细讲解,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其本质,并掌握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对动态规划的“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在算法学习的旅程中迈出扎实的一步。下面我先从几个方面介绍动态规划。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79413
4.自主学习:未来技术的驱动力3.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NLP是一种自主学习方法,它通过分析文本数据来发现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4.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方法,它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来学习复杂的表示和模式。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核心概念和算法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如何使用代码实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5810419
5.一年级减法教学设计8篇(全文)4.自主学习算法。 34-6,个位上4减6不够减怎么办? 摆小棒思考。 二、合作探究,释疑点拨 1.34-6的算理。 (1)小组内交流“34-6,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2)全班交流。 在黑板上演示小棒图: 3捆4根小棒表示34,要减掉6根小棒,遇到个位数4减6不够减时,要打开一捆小棒,由原来1个十变成现在10个一,这就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axem8cs.html
6.减法的教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本领!咦?真奇怪!这些题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能不能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题,讲给小组的伙伴们听听。 二、自主学习探究算理 1、小组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说算法 师:谁愿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算的?(数的组成法。)(先减再加的方法。) https://mip.jy135.com/jiaoan/902476.html
7.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1篇)设计意图:采用尝试、交流、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读一读,算一算。 42+7=59+40=25+34= 35+53=31+12=22+11= 2.完成教材13页1、2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https://www.unjs.com/jiaoan/shuxue/xiaoxue/20230207081123_6389918.html
8.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设计(精选11篇)(一)上单元我们学习了神奇的计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计算,其实在数学计算中,还有许多运算规律,你们想研究和学习吗?这节课开始,我就来探究和学习一些有关数学计算的规律。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https://mip.cnfla.com/jiaoan/1049568.html
9.自主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研究针对算法自身的缺陷,根据BP算法的基本原理,结合自主学习的特点及自主学习研究的基本模型,本文构建了自主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具有寻找全局最优值的自主学习神经网络ALBP算法,并且对算法中比较重要的激励函数进行改进,加入神经元学习误差函数,对权值的变化增加了松紧变量,让学习率动态变化等,从而利用改进BP算法的自主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1138784.nh.html
10.《小数除以整数》说课稿范文(通用13篇)总之,本课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多,以计算技能的培养为主,以正确计算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合作交流和探索,去发现和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https://www.ruiwen.com/shuokegao/3427800.html
11.吴晶辰·算法通识16讲14_机器学习:机器到底在学什么 1机器学习算法是一系列让计算机自主学习的算法。它们最适合用在人类没法用明确规则进行解决的问题上 2 机器学习学到了很多人类没教过、自己也不懂的事物细节。 3 机器学习学到的是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15_学习策略:机器学习如何获得知识 https://m.douban.com/note/853714655/
12.人工智能算法是什么,能简述一下吗–PingCode人工智能算法是一系列能够模拟、扩展、甚至超越人类智能的计算程序和技术。这些算法通过学习、推理、自我修正来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作出判断的目的。其中,机器学习算法是人工智能算法中的一种,他们能在给定的数据集上通过自主学习来改善自身表现。 https://docs.pingcode.com/ask/197333.html
13.推荐一些用于智能体自主学习的有效算法或框架在设计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体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有效的算法或框架,如AgentGym、AgentEvol、DQN(深度Q网络)等。这些算法和框架能够帮助智能体在多种环境和任务中进行自我进化,提高其泛化能力和适应性。例如,AgentGym提供了一个交互平台,支持大语言模型智能体轨迹采样、自我进化、能力评测的框架,特点是提供多样、实时https://www.ctyun.cn/developer/article/589070045204549
14.许丽平台经济中轴辐共谋的违法性认定与责任承担再如,在美国优步(Uber)案中,司机们基于算法来实现价格合谋,实际上是由算法自动执行并形成动态定价,特别在自主学习算法合谋状态下,司机之间并未存在信息交流,主要是基于算法才形成的价格合谋,相互之间不存在横向价格协议,为此在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很难对此类横向合谋进行判定。事实上,uber公司与所有网约车司机都签订纵向https://web.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397052
15.《圆的面积》的教学反思(合集15篇)【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学习活动,得出公共边以及图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达成问题的解决。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师只用几个简单的设问,引出的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展示。 三、回顾反思,理解算法 https://www.hrrsj.com/jiaoxuexinde/fansi/346343.html
16.精打细算教学设计(通用8篇)[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问题中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能够呈现出算法多样化。] 3、展示学生探索成果并交流 教师通过展台将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来解读这些解题方法及计算过程。 生1:11.5元=115角,115÷5=23 11.5÷5=2.3(元)……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j2253na.html
17.什么是反向传播算法?–编程技术之美反向传播是神经网络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算法,基本上所有的神经网络模型都采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它通过误差反向传递,实现网络自主学习与优化。 理解反向传播算法需要理解神经网络,而反向传播算法也推动着神经网络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帮助我们构建更加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http://www.itzhimei.com/archives/4651.html
18.电院计算机系卢策吾团队提出时空概念提取算法庞博上海交通大学电院计算机系在读博士生,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尤其是视频理解算法包括动作理解,多目标跟踪,视频关键点估计等。 Homepage:https://bopang1996.github.io 汤佳俊上海交通大学电院计算机系在读硕士生,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https://www.seiee.sjtu.edu.cn/index_news/1802.html
19.机器学习151CTO博客概念<-> 数值、关系 <-> 运算的映射,造就了机器可以自主学习获得事物规律的可能 二 机器学习三要素:数据、模型、算法 算法通过在数据上进行运算产生模型 特征工程: 1.确定用哪些特征来表示数据; 2.确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些特征。 模型是机器学习的结果,这个学习过程,称为训练(Train)一个已经训练好的模型,可以被理https://blog.51cto.com/u_15088375/3249973
20.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学反思(精选30篇)最后通过计算来总结计算方法,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尝试、观察、比较、思考中完成新知与旧知同化,更新知识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巧用儿歌教学,帮助学生总结算法,突破难点 在计算的过程中,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是一个难点,部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适时引用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突https://www.yjbys.com/jiaoxuefansi/xiaoxue/3428249.html
21.Reach检测是什么?Reach检测详解可以通过建立适应性的Reward函数和优化算法,实现自主学习和优化,从而提高Reach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探讨了以Reach检测为中心的策略是否可以实现更的结果。通过对Reach检测准确性评估、采用新方法、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优化机器学习算法四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通过探索新方法和技术,以Reach检测为中心的策略可以实现更https://www.hohenstein.cn/knowledge/info_1670.html
22.什么是ai算法二、主要特点 1. 模拟人类智能行为:AI算法通过模拟人类的思考过程,实现智能行为。例如,决策树算法可以模拟人类的决策过程,通过层层推理得出结论。2. 自主学习能力:一些AI算法,如深度学习算法,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它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调整参数,提高性能。3. 处理大数据的能力:AI算法能够处理和分析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9285506647933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