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以人为本

02

给学生留下空间

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03

差异性教育

国家课程强调人才规格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要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

04

课程以学生为中心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执行者的角色使教师习惯于服从于上级的指令,不需要关心参与课程的决策,也不知道该怎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他们形成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行使课程决策的权力,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参与的能力。

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帮助教师们认识到自己所教的科目与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和前景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整体的课程观和结构的课程观,形成整体的课程意识而不是狭隘的学科意识。由于传统上,教师并不负责教材的改编或重组,长期处于课堂的具体教学设计。并没有选择学习主题,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无疑可以帮助教师在校外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之下获得这种能力。

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和思考学校发展的远景和文化的创生。在与校外专家共同开发校本课程中,教师以课堂师生互动的自然情景为研究对象,进行行动研究。在这种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大大增强。

增强教师们的合作意识

教师们在传统的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孤立的开展教学,校本课程主张以学校为整体,集体协作共同决策和开发,要求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研究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案。教师们在合作过程中会增强合作意识,提升了合作能力。

05

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知识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质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一般可以在高校学习中可以获得。只是本体性知识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不再是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显著因素。条件性知识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但更多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的去把握和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际的课程开发和课程事实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只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获得。而教育情景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所以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知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能够加深自己对本体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丰富条件知识,累计实践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与完善。

三、学校特色的形成

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首先要看他有没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就是在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给学校一个空间,让学校根据自己的客观现实确定自己的办学哲学。确立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特色化课程的建构是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学校功能的重新定位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必须顺应现存的社会价值规范和文化传统,学校的任务就是传承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认为学校除了传承文化之外,同时肩负着改造现存社会的弊端,冲破不合时代的落后的文化传统的务。

学校权力的重新组合

学校内部结构的重新调整

在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下,学校只是国家课程的执行单位,校长的任务只是上情下达,教师只是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主要任务实际上也就是确保课堂教学按计划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和学校所有学生的整体学习为基础,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及校外专家共同探讨、研究、审议。学校原有的教育管理机构已很难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因此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需要重新调整,原有的不适应的部门应该精简,成立专门的课程委员会,负责管理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事务。

与校本课程相适应的组织应该具有以下的特性:研究性,以一种以研究性的态度尊重差异,处理事实;学习性,鼓励教师集体学习和创作;发展性,学校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机构,支持教师个人发展,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机会和空间;开放性。教师之间,学校之间要向其他人开放,养成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合作交流中进步。

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课程开发的专家与课程实施的教师之间缺乏联系,闲置了广大教师的独立判断和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课程改革的实际影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效益的下降。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校自身的资源、条件为基础,具有灵活性和差异性,通过资源的调整和优化配置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益,通过教育内部权利的重新分配提高教育的适应变革的能力。

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

有利于教育的交流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外部环境合作,得到大学研究者的帮助,有助于促进中学与大学的联系与合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借助于他校的经验,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社区密切合作与交流。这样,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将学校与高校、其他兄弟学校、社区及其他社会单元联系起来。促进共同的交流与发展。

有利于学校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投资的概念已被多数家长接受,中国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以成为普遍的教育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自主决策、自主开发,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更好的适应教育市场的需求,逐步提升学校在市场中的位置。扩展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THE END
1.课程概念和课程相关理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行课程”的中心。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源所构成的,但是教材只有在成为相互作用过程的积极因素是只有在满足特定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时,才具有课程的意义。因此教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情境的需要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970930523393362&wfr=spider&for=pc
2.课程的意义【#当初中生问老师活着的意义#】#孩子的心理问题能在学校解决吗# 当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向心理老师询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时,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不再是极个别现象。学校里,心理老师压力明显变大,课程量和咨询量双双增加,学校开始强制给学生做心理问题筛查,每个年级都有孩子因为心理问题不得不 全文 央视网 当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type%3D1%26q%3D%E8%AF%BE%E7%A8%8B%E7%9A%84%E6%84%8F%E4%B9%89
3.课程的含义竹影映月各种课程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涉及了课程问题的某些本质,同时,各自有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有其社会背景、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而且,它们所指的课程并不是处于同一层次上。美国学者古德来德(J.I.Goodlad)认为,存在五中层次不同意义的课程:(1)理想的课程,这是指由一些研究机https://blog.sina.com.cn/s/blog_3dc9bf8e01000cem.html
4.课程设计的意义课程设计的意义 一、课堂与课程 课程比课堂更重要,这还是魏智渊老师在《高手教师》一书中所倡导的理论,他认为课堂只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只是一个点而已。过度的最求课堂就会把“怎么教”作为重点。但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与教学的形式,而是对于学生来说要教给他们什么,要达到怎样效果。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怎么教https://www.jianshu.com/p/1110ea66ff08
5.(一)课程与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的社会的主要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和和学生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上来,强调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进而要去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和弗莱雷。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9239240
6.课程改革的意义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是课程改革有助于改造我们的国民性。这就必须改变每个人的人格定型期,即学校生活时期的生活方式。而学习方式就是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倡导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表现空间: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更多地互动https://quan.qlteacher.com/u/5743a2730cf2830e6b274042/blog/62f079a2e73c6c000189a033
7.课程:指引孩子朝着那明亮的地方去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设计了4r来构建课程,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多尔认为:课程的意义不在于证实一种立场的正确性,而是要发现将不同观点联系起来从而通过积极地参与对方而扩展自己的眼界的方式."这一过程是"上帝笑声的回音"的艺术,是"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https://www.nj13z.cn/News/Details/2922
8.论课程改革的意义6篇(全文)论中国传统课程的研究意义 第4篇 近现代,西方课程大规模引进中国,使中国在获得了西方先进课程及理论的同时,也使中国课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就是失去传统的危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中国传统课程 中国传统课程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课程的粗略设计。《礼记·内则》说:“六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v5613qp.html
9.课程计划的意义和基本内容导语:重庆教师考试网为考生提重庆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学心理学、教育学任务等知识点。今天我们关注--课程计划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1.课程的含义。 “课程计划”,是对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课程计划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http://m.cq.zgjsks.com/html/2020/jyx_1106/48743.html
10.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http://www.pyytyjxx.com/lm.asp?id=19
11.课程设计的意义是什么?(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的各要素联系起来。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使用https://m.shangxueba.com/ask/tk/T6B89E72.html
12.校本课程建设的文化追求面对学校的众多课程,我们应当思考,它们与学校的文化有什么关联?与学校的独特办学资源有什么关联?对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提升究竟发挥了哪些功效?我们应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课程的意义是什么? 校本课程是先进教育理念在本土实践中结出的果实,是对学校历史文化的梳理、对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4/t20200409_315316.html
13.1.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的定义(二)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 3.课程是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应用教学手段的根据。 4.课程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https://www.233.com/teacher/xiaoxue/fudao/zsln/20160124/154222854.html
14.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24.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zawenshoulu/234017076123401792341836.htm
15.论述学习课程论的意义(通用6篇)论述学习课程论的意义(通用6篇) 篇1:论述学习课程论的意义 一、请结合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史,论述我国的教育和体育政策的发展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形势和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体育课程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和体育的发展,都对体育课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rx1qj3h.html
16.综合实践课程的课程观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即:通过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养成态度情感以及其他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逐步从一个生物的、自然的和依赖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觉的和社会的人。实现这个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亲身的社会实践和https://www.bjesr.cn/ywbm/jcjykcjc/kczy/2018-06-26/39180.html
17.校本课程论文范文学生选课: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https://www.youfabiao.com/haowen/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