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线上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1.23河北

目前大数据时代环境下,大众对“互联网+”的形式接纳度越来越高。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各种信息不断地交织碰撞,大学生群体须不断进行学习才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把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国家发布“停教不停学,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号召,各个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在线学习课程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积极进行网络授课。本文主要对线上学习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帮助大学生探索更好的线上学习模式,高效率地利用线上资源进行线上学习。

线上学习是一种通过互联网、通讯等技术实现网络化学习的行为。学生可以自主且最大限度地吸取到知识。相较于其它学习模式,线上学习天生具有其它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当然也存在一些新的弊端。

(一)线上学习的优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信息资源逐渐多元化,线上学习的优点愈来愈显著,因此线上学习模式被人们普遍接受。

1.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将通过网络打破空间距离的局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学校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通过网络向最优秀的教师学习、收获最好的教学成果。

3.线上学习可提高学习的自主性。线上学习平台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线上学习的网络平台可以为个人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方案。

(二)线上学习的缺点

1.线上学习对网络稳定性要求较高

在疫情期间,多数的线上学习都是直播课,所以学习时对网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网络必须稳定以及流畅。这就导致有些网络没有普及到的地区的学生无法进行线上学习。

2.线上学习对于师生互动存在一定阻碍

线上学习由于存在着空间距离,老师不清楚学生接收知识的进度。老师与学生缺少了大量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不足,只通过平台上仅有的举手功能和讨论区功能不足以达到师生互动的深度和广度。

3.线上学习会使学生学习效果存在差异

而且线上学习的学习氛围较弱,学生的竞争意识会降低,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逐渐两极分化,对于自律性良好的学生会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而对于自律性差的学生,学习达不到该有效果。

二、大学生线上学习的问卷调查分析

针对大学生结合线上学习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以线上问卷形式为主,线下访谈问卷形式为辅,有效收集问卷120份。以本科层次大学生为主体,调查以线上学习内容、线上学习习惯、线上学习优劣、线上学习困境为划分依据的内容。

(一)学习模式

互联网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它为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更新知识、乃至终身学习提供了机会和相应学习资源的获取手段。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正在被人们广泛认识,其中有些优势恰好弥补了当前传统教学系统的不足,从而使教育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线上学习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新兴方式,是为学习者提供的以互联网为平台、多种形式的系列学习教程。

迄今为止,大学生的教育依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经验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但是随着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普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大量数据都会被网络教学系统记录下来,实现对教育大数据的综合分析。

线下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学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更强,体验感远远强于线上。线下学习由于多年累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模式相对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更容易保证教学质量。

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比,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网络来进行。现如今,从大学生线上学习问卷调查上数据分布来看,选择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学生各占45%与55%。由此可见,线上学习已慢慢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主流方式。

(二)线上学习工具

(四)线上学习教学质量

各高校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线上教学平台和网上教学资源,借助各种教学工具,选择适合的线上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地保证了线上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调查中显示60%的同学选择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的教学质量差不多,47.5%的同学选择自己基本能做到认真听讲,由此来看线上学习的教学质量与线下学习的教学质量相媲美。

(五)线上学习的利与弊

三、大学生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

针对线上收集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在大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较为有代表性的通性问题。

(一)线上学习资源泛滥,课程质量高低难辨网络进入了教育领域,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涌现了众多专注线上的教育机构,推动了线上学习的进一步繁荣。但资本的无序逐利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线上学习市场。一些机构过于注重技术上的操作,而忽略了线上学习的核心——课程质量。学习是开拓大学生思维眼界,助长其精神世界的绝佳方式,是人们知识的启蒙地。线上学习的确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们可以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线上学习资源如今已不稀缺,稀缺的是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这对学生自身线上学习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线上学习的有效程度低

问卷结果显示87.5%的大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因缺乏监督而有着自律性弱的问题,6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77.5%的学生认为所学内容枯燥,无法适应线下到线上学习的一个转变阵痛过程。在线上学习过程中,由于天然限制,老师和学生处于终端设备的两端,老师无法监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无法掌控自己的学生的听课效果,只能按照教学大纲笼统的教学,无法给予学生准确的学习指导。移动设备技术日新月异,线上学习平台外的互联网世界更为精彩纷呈,诱惑众多,加之移动设备的设计初衷多数不是为了方便学生线上学习,而是方便学生娱乐。加之学习内容可能较为枯燥乏味,内因外因齐作用之下,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极度缺乏自律性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奇。

(三)学生个体差异,线上学习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

四、建议

只有大学生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最大限度利用好线上学习资源,努力克服自身不利因素,才能发挥线上学习的最大效用。针对于上述线上学习资源泛滥、课程质量高低难辨、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导致的线上学习有效性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给出以下可行性建议。

(一)提升线上学习核心素养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下,学生应该具备适应当今的线上学习大发展时代的必备品质道德。当线上学习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时,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线上学习的核心素养才能适应这个知识更新迭代、传播速度极快的过程,这样才能发挥线上学习的最大效用。

1.提升自己线上学习方式的适应能力

线上学习的适应能力指大学生在线上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高低,这是大学生们在进行个性化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线上学习的时候,必须掌握一定的终端学习方法,适应互联网化的沟通与协作形式,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因此,大学生在线上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线上学习能力,由传统的线下学习平稳过渡到线上学习。

2.提高自己的元学习能力

(二)立足个性化学习

(三)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五、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逐渐增强。这种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线上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线上学习不是疫情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号召带来的具体产物,而是其与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环境下共同推动的结果。

如今,“互联网+教育”不仅在国家层面的到了支持,也在很多学校得到了具体推广和应用。目前线上学习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相信未来势必会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NE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联合百度教育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05):7.

[2]许江波,余洋林,包含,骆永震,晏长根.“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改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36):79-80+94.

[3]耿洁,刘宏杰,王珊珊,徐健锐,王新强.职业教育互联网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全国职业院校互联网学习专项调研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06):30-34+136.

[4]陆芳刘广展宏基张宁宁.数字化学习[M].广东:华南理工出版社;2018.8:6-292

[5]凌泽农,朱寿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02):65-66.

[6]刘晓倩.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对比分析——互联网如何改变教学及教师角色定[D].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2016.

THE END
1.在线教学复课,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策略的挑战与机遇摘要:随着在线教学的复课,新的教育模式与策略正在被积极探索和实施。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教育界正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推动线上教学的普及与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机构也在探索更加有效的在线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些努力旨在适应时代变化,为学生提https://m.ahsanfangjs.com/post/24864.html
2.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通用12篇)6.97.6%的大学生支持者上网,反对者只是极少数。90%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的利与弊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87.2%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网络是他们扩展知识的有效和有用的途径,之中80%的学生认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180226000008_1572751.html
3.网络教育的利是否大于弊网络教育的利是否大于弊 网络教育有很多的优势,例如网络教育文凭国家认可,学历正规,有很多名校,并可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 网络教育的优势 网络教育学习方式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学校优秀教育资源,将院校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课程https://www.eol.cn/baokao/zk-wyw/20231105161316.html
4.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总结(通用10篇)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总结 篇1 一、预习 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https://3g.yjbys.com/xuexi/zongjie/689122.html
5.祝智庭胡姣技术赋能后疫情教育创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样态OMO教学模式将打破传统以学校为主体的格局,颠覆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样态和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此,本文梳理了OMO教学模式的起源和发展走向,解析了OMO教学模式的内涵:兼容混合学习和混成学习模式,体验无缝学习,促进智慧学习;剖析了OMO教学模式的需求定位与发展机遇;随后,在时空关系、供需关系和结构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330/402.html
6.中小学教育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的利与弊中小学教育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具有以下利与弊: 利 1. 个性化学习支持: ? 精准分析学习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答题时间等,人工智能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风格和进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帮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薄弱知识点。 https://www.meipian.cn/56y818f1
7.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利与弊人工智能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在线教育等方式,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与发达地区学生相同的学习机会,提高教育的公平性。 二、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潜在挑战 (一)技术依赖问题 https://blog.csdn.net/2401_85811340/article/details/140146102
8.“双减”之后在线教育如何转型?转型三大赛道:高中辅导素质教育K12在线教育新定位:“烧钱”的产业向公益性行业转型 校外培训具有公益属性,因此,从培训机构的申请设立、审批许可、注册登记开始就应确保公益性。《双减意见》提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也就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8192055101115.html
9.网课学习情况总结(通用14篇)难忘的学习生活又即将告一段落了,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收获颇丰,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得与失,好好写份学习总结了。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总结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网课学习情况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课学习情况总结 1 四天在线直播教学,五六年级老师都能按照学校及教导处安排去进行,为老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zongjie/2738495.html
10.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4篇)通过讨论形式让学生对网络利与弊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一个个迷失在网络学生的案例,引起学生对不健康上网带来后果的深思;运用知识竞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网络知识;以倡议活动,深化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以行动营造“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环境。 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 https://m.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0812090050_1931711.html
11.线上教学平台运行总结(通用15篇)由于线上教学看不到学生,对于学生真正点听课效果和掌握知识的情况不是特别明确,所以要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和复习,并给学生及时进行反馈。由于本次线上教学时间较长,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疫情无情师生有情,疫情面前,我们必须万众一心、守士尽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线上教学面临了新的挑战,需要https://m.oh100.com/kaoshi/jiaoxuezongjie/646722.html
12.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所谓“智能+”校园,指的是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化的校园工作、学习、生活和家校连接一体化环境,以更高水平接近人的智能形态,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与服务。作为智慧校园转型和演进的“智能+”校园,是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交互作用的学校发展新阶段;同时,也是学校顺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导向变化的路径http://tx.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04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