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好案例|知行合一打造“党建+”专业学习新模式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成员共27人,为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2018-2020级日语专业学生。支部书记为日本语言与文化专业辅导员唐文婧。
二、案例内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我支部积极开展党史学习,并带动专业其他同学共同学习。学习中,支部党员发现,日语专业学生容易将专业学习和党的理论学习、党史教育割裂开,缺乏理论指导实际的实践学习。
(一)主要做法
针对日语专业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党史,如何将党的理论学习、党史学习与专业实际、专业实践相结合这些问题,支部党员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深入探讨,开始探索“党建+”专业的学习模式。
3.以专业竞赛为导向,激励支部成员技能精进。为继续加强专业应用,将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在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教工党支部的指导下,我支部推进“春日部”红色翻译立项活动,支部党员在活动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锤炼专业技能。
2021年7-8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支部牵头组建“山河披绿”生态观察团,重走习近平总书记长汀考察路,深入长汀调研水土治理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走访策武镇黄馆、李田、南坑三村和河田镇露湖村,调研“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汀经验”;开展实践成果汇报会,交流和宣传生态文明思想,讨论乡村振兴的“生态+”模式,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社会实践后,我支部3名成员积极参与到竞赛团队中,将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山豊かな自然は金銀ほどの価値があ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参与日语专业竞赛,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汀经验用日语完美讲述。
(二)工作成效
1.增强理想信念,提升了创造能力
2.加深党史理解,提升了专业技能
3.促进成果转化,提升了学习信心
支部成员参与社会实践均获得校级奖项,通过将社会实践成果转化,获得省级奖项,不断增强学习信心。“红色档案”队调研成果《调研四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获评第15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一等奖。“山河披绿”生态观察团获得2021年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级优秀奖”,其调研成果转化为《山豊かな自然は金銀ほどの価値があ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亿学杯——讲好中国故事”外语技能大赛(日语组)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
(三)案例启示
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如何发挥专业在党史学习中的作用,是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现的问题。支部通过积极讨论、设计活动、探索实践,逐步探索沉浸式学习的新理念,形成“党建+”专业学习的新思路。
1.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学习党史,从党的光辉历程中坚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运用党史,从党的精神血脉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力量。
2.“身临其境”打造沉浸式理论学习新平台。通过社会调研、社会实践,打造行走的党史课,引导党员深入一线探寻党史故事,提升学习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3.知行合一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支部党员利用日语专业的独特优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切入点,用外语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扬中国之声,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自信心。
下一步,我支部将继续深化“党建+”专业学习新模式,不断加强党员自主性学习,形成党员带动团员、团员带动其他青年学生的良好学习氛围,挖掘更多中国人物、中国故事,升华学习感悟,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明确日语专业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与担当。
三、佐证材料
1.获奖证书
(1)获奖推文
(2)“春日社”理论学习立项活动(部分)
(3)社会实践推文(部分)
(4)“春日部”红色翻译立项活动(部分)
通讯地址:福建省.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嘉庚学院邮编:36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