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以测绘类课程视角教育部教师教学活动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以测绘类课程视角

杨金玲1,2,曹先革1,王霞迎1

1.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2.东华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基金项目: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HJG-20-24)

关键词:测绘类课程;线上+线下;在线教学;混合教学模式

摘要

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疫情为在线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文中以测绘类课程为例对当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疫情之下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线上教学模式、线下教学模式、多维教学评价、多维教学保障、学生学习能力提升5个方面对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剖析,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正文

2020年2月中旬,原本是中国大学生春季学期开学的日子,但是由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所有大学不能如期开学[1,2]。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3],教育部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号)文件中要求各学校“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和“确保‘线上线下同质'”[4]。各高校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统一将教学形式调整为线上教学,此种教学模式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线上教学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03年非典之后教育部建设了一大批精品在线课程,此次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又为线上教学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分析1.1线下教学模式特点

测绘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强和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的特点,学生既要掌握复杂、抽象的测绘理论知识,又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在线下教学中,测绘类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在目前测绘类课程线下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采用板书教学还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多数教师仍然是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学习气氛通常比较沉闷、枯燥,学生没有新鲜感,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传统测绘类课程的理论课堂中,多数是以教师“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即使有交流互动也是形式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甚至有的学生将上课变成了负担,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6]。

4)教学评价方法单调。无论是测绘类的理论课程还是测绘类实践课程,教师大多采用的都是终结性评价方法,基本以最后的一次考核结果作为最终的成绩,教学过程评价显得没那么重要,导致学生对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1.2线上教学模式特点

对于测绘类课程的线上教学,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通识类课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2)自主式学习尤为突出。由于线上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师生位于网络的两端,只能通过屏幕进行交流,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降低,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要靠自己”的积极性,尤其像“大地测量学基础”这样要求前期知识储备比较全面的课程,学生可以在对前期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的情况下,先主动复习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逐渐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有助于培养批判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3)学生个性化学习凸显。教育信息化时代,个性化学习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高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兴趣点也不尽相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个人喜好、学习风格选择不同教师的线上课程。例如,大多数测绘类专业考研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测绘类课程。

4)师生交流协作更方便。在线课程为师生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互联网+和各类终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在线交流毫无障碍,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即时沟通。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即时探讨问题,通过集思广益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且同学之间的协作也能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结构。不仅校内师生交流方便,校外师生交流同样方便快捷,全国测绘类学校的师生都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无障碍交流。

2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全部进行线上教学,虽然师生们已经克服了重重困难,但线上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1,7]。

2.1教学平台方面

疫情期间,无论采用哪种平台上课,都有遇到卡顿、延迟和掉线的现象,尤其是在上课的高峰时段,有的平台服务器甚至出现崩溃的情况,影响教学的流畅性。各平台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使得不同的教师不得不选择不同的平台或一个教师选择多个平台来上课,频繁切换平台给学生带来了不少麻烦,严重影响线上课程的教学效果。

2.2教学资源方面

疫情突如其来,师生们都没有充足的准备,导致线上教学资源不是十分丰富。在教育部开放的2.4万余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中,测绘类专业的课程并不充足,不同层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很难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课程资源,尤其是测绘类专业实践课的课程资源。另外,学生没有纸质教材,影响了预习和复习的效果。

2.3线上教学方面

3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思考

由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出现的问题与不足,部分师生对后疫情时代完全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持放弃态度。根据在我校测绘类专业师生中发放并回收的“关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情况的电子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有近50%的师生在疫情结束后选择“线上教学+线下见面的混合式教学”,统计数据见图1。

图1疫情结束后师生对教学方式的选择

疫情期间除部分实验课程外,几乎所有的测绘类课程都实现了线上授课;但是,这种线上授课的效果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师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推崇,本人在总结抗“疫”过程中线上授课的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对后疫情时代测绘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见图2。

图2测绘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3.1线上教学模式

虽然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持“放弃”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疫情促进了线上教学的发展,线上教学必将是今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对于线上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绘类课程精讲导学。对于“数字地形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基础”和“工程测量”等测绘类理论课程,教师应提前将每门课程中要学习的知识点、应该采取的学习方法及学习应达到的要求等内容录制成短视频(10~15min左右)发布到线上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预习[8]8]。

3)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终端,通过各种线上资源进行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针对比较难理解的测绘类课程,如“大地测量学基础”和“测量平差基础”,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进行自学,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与老师或同学进行讨论。

4)学生线上学习讨论。每名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布置相应的讨论任务,各学习小组根据自主学习阶段的收获进行线上小组讨论,最终得到小组学习成果。

3.2线下教学模式

由于测绘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线下教学仍然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线下教学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测绘类课程实践教学。测绘类课程涉及大量的实践操作,在实践教学中通常需要教师现场演示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各类地物的测量方法,学生若事先通过观看线上教学视频的演示熟悉和掌握操作步骤,则在线下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加演示、指点,学生即可完成实践操作。

3)线下成果展示。线上教学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成果展示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总结;该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线下辅导答疑。学生将线上学习过程中遇到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此过程中一直充当主动的角色,是学生自己在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传统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完全不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3多维教学评价

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并应用,因此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线上、线下多维度的评价。

1)线上形成性评价。教师依托于线上教学平台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线上作业完成情况及小组讨论结果等方面进行考核;除此以外,学生还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线上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同时,学生之间开展互评,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9,10]9-10]。

2)线下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以阶段性测试(单元测试)和期末考核的方式为主,通过合理划分各测试的比重得到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

3.4多维教学保障

1)智慧教学平台建设。为更好地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要求,各校应该积极推进智慧教学平台的建设,做好线上教学的基础工作,这样才能让广大教师毫无顾虑地投身到新的教学改革之中。尤其测绘类实践课程涉及到的摄影测量、联系测量、交会测量、跨河水准测量等测量方法,需要建立相应实验项目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参与进来。

3)筹建高效教学团队。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需要一支高效的教学团队,并充分发挥博采众长的作用,使团队成员各展其才、分工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门“线上+线下”的精品课程。

3.5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把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育的各自优势,使教育更符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并让学生学会学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力、碎片化学习能力及趣味性学习能力等。

4结束语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推进了线上教学的发展进度,“互联网+”为线上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测绘类的高校教师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新时代测绘教育教学改革。从目前线上课程进展情况来看,疫情结束后,会有一批独具特色的测绘类线上课程涌现出来。今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需要继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深入推进“学习革命”,继续加强线上与线下的资源融合,深入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THE END
1.线下线上同步教学方案(1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线下线上同步教学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线下线上同步教学方案1 2022年3月由于疫情原因,学校采取了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做到让学生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1315723.html
2.培训机构如何实现线上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线上教育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要紧组成部分。多培训机构纷纷寻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员需求的变化。线上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宽培训机构的业务范围还能加强教学品质和效率。本文将探讨培训机构怎么样实现线上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并针对相关难题实解答。https://www.yanggu.tv/webgov/aizhishi/90117.html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摘 要:在疫情常态化下,凭借“互联+”的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但是应对疫情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是进行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本文以《铁路运输法律法规》为例,探讨在教学中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铁路运输法律法规 http://www.qikan.com.cn/m/article/sudx20220451.html
4.“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方式,通过在线上平台发布课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在线下课堂的讲解中注重对重难点进行解析和消化,课后再通过线上平台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延伸。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融合性,有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14/10396118.shtml
5.“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助力高职英语高效课堂“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助力高职英语高效课堂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随着被称作“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逐步步入高职英语课堂中,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上网日益方便快捷,在这种外部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单纯的讲授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更希望通过借助互联网资源https://www.sjzkg.edu.cn/c/ggwyjxb/kcjs/5574
6.东莞城市学院开启“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教学新模式自5月中旬恢复线下教学以来,为解决部分学生不能正常到校上课的问题,东莞城市学院遵循“居家不停学”、“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在各教学单位、职能教辅部门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协作下,老师们和同学们共同克服时空的距离,开启了别开生面的“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教学新模式。 https://www.hongfaedu.com/newsview/888.html
7.“互联网+高等教育”创新线上线下教育模式——以混合式教学为例尊敬的先生/女士: 你好!我们是江西财经大学的学生,为了解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及对线上教育模式的看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高校教育改革,我们开展此项调查,并随机挑选你作为代表。本次调查为匿名回答,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即可,非常感谢你的支持和配合!https://www.wjx.cn/jq/96529526.aspx
8.疫情防控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互动南京中医药大学杨莹 主持完成了2021年江苏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专项课题“疫情防控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互动衔接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1JSJY087),课题组主要成员:朱燕、张斌、范春祥、马莹。 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在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符合本校应用型本科人http://m.jsgjxh.cn/newsview/30609
9.祝智庭胡姣技术赋能后疫情教育创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样态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广泛的教育应用为线上线下融合(Online Merge Offline,OMO)教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OMO模式借助技术手段打通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场景中各结构、层次、类型的数据,旨在以全场景融合的方式促进教学与服务向个性、精准、智能化转型,对教育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330/402.html
10.线上线下教育方案10篇(全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一个特色是数字化资源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而数字化资源的有效载体则是线上教学平台。优秀的线上教学平台不仅应当能够提供数字化资源的存储与播放, 还应该能够提供学习者的学习数据统计、学习行为分析、学习效果评估等手段, 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制订更加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案。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j89i4hk.html
11.“数学物理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教育领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数学物理方法是理工科专业的基础性课程,目前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文章分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http://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47385
12.教育大咖讨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教师角色的转变,多元化课程的构建,自主学习的激发等热点问题交流与碰撞,在10月29日“回·XIANG”——“课程星球”百校联盟论坛上,来自国内29名著名教育专家,在云端共同开启“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变革论坛”,深入探索基于新技术、新方法的融合式教学模式,促进更加公平而又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https://3w.huanqiu.com/a/f5b445/40X7f7ZO8Ht
13.督导论文“线上+线下”教育督导模式的实践与学校互动是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途径,责任督学与学校之间必须搭建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而“线上+线下”双向融合督导模式就是一种沟通平台,利用这个沟通平台,可以确保督导的实效。如:面对疫情,学生们不能正常上课,教育部要求各校做好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因此,线上指导成为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区教https://jw.beijing.gov.cn/jyzx/ztzl/bjjydd/ddyj/202207/t20220707_276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