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哪里?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数量众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非汉字莫属。这不仅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更是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她产生的那一刻起,汉字就担负起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几千年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尽管饱经沧桑,却能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早在西周时期,汉字就被作为“六艺”之一,列为宫廷初级教育的必修科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将“书同文”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东汉时期,许慎更是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出了“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论断。汉代还将能否掌握并规范书写足够数量的汉字,作为选官取仕的重要标准。三国时期的魏石经,大唐盛世的开成石经,也都体现了古人对汉字的尊崇。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大凡盛世,无不将文字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即使在民间,也早已形成“敬惜字纸”的习俗。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这种神圣地位,是她得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曾评价说:“中国不废除自己特殊的文字而采用我们的拼音文字,并非出于任何愚蠢和顽固的保守性。中国的文字和中国的语言情形非常适合,所以它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特别先秦两汉更是如此。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的这种特点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字词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虽然汉语词汇后来逐渐走上了复音化道路,但这种字词对应关系仍是整个汉语词汇系统的根基。

其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方言分歧就极为复杂。早在《论语》中就已出现“雅言”一词,指的就是当时的“普通话”。孟子曾嘲笑楚国的许行说话像伯劳鸟叫,还发过“若使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的议论。如此严重的方言分歧,如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必将导致不同方言区文字的分裂,并最终导致文化的分裂。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并不具备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文化的统一,进而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字的表意特点,使她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神合意随。特别是早期汉字,直观形象,生动多姿,与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就特别强调了汉字与绘画同出一源:“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

书画同源的事实,决定了早期汉字的写意特征。如甲骨文的“象”字,长着长鼻子和健壮身躯,惟妙惟肖,充满灵动之美。

汉字优美的写意性形体,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到楷书,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构成了汉字历史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因为拥有与中华文化元素高度切合的特点,汉字才能有机地融入中华文化的系统之中,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依存关系。

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社会和语言发展的需求。语言中词汇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文字一定要具有能产机制,文字的字符数量能随之增加;社会发展中需要记录的事务日渐繁多,这就要求文字越来越方便书写,以有效提高记事速度。汉字发展的总体方向,恰恰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重要需求。

较早产生的汉字多为象形字,个性化很强,数量也相当有限。尽管人们后来摸索出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组合造字的会意方法,也仍然无法满足语言日渐丰富的需求。如果解决不了能产性的问题,汉字很可能像其他几大古文字一样,转而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

但充满智慧的中国先民们,在早期朴素辩证哲学的启发下,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产生了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因其很大的优越性、区别性、能产性和系统性被广泛应用,也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的完全线条化,再到隶楷的彻底笔画化,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进行系统性调整,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特别是计算机问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电脑输入和呈现的问题,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

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就如同运载火箭一样,助推中华文化飞跃一个又一个新高度。而且,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使得其形体内部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一个个字符,就如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来自古代社会的音讯,描绘着中华文化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

例如,“男”字在甲骨文中就是由“田”和“力”两部分构成的,而“力”的甲骨文字形作,像一种最原始的耕地农具之形。这说明,在造“男”字的时候,中国已进入农业社会。而同样是象形文字的古埃及的“男”字写作,像一个男子单膝跪地引弓射箭之形,说明当时的埃及仍处在田猎时代。汉字和古埃及文字各自植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因而也就必然打上各自民族文化的烙印。

再如,和谐的“和”,也就是后来的“龢”字:左边是用竹管编制的笙一类的乐器,右边是禾苗的禾。禾苗需得阴阳六气之正,才能顺利生长,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乐器最重要的是音声相和,是宫商角徵羽的绝佳配合,这是人文的和谐。一个“龢”字,透露出古人综合全面的和谐观,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的完美结合。

这些汉字构形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比最早的文献中所记述的还要早得多,是我们所能探知的古人思想观念的最早期状态。汉字构形的这种文化考古功能,更加深了汉字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密切程度。

汉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不仅给汉民族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也在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0多个民族或者直接借用汉字记录自己的语言,或者仿照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如壮文、白文、苗文等就是完全根据汉字的偏旁部件和造字结构来创制文字的。

汉字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汉字陆续远播于周边国家,对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文字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覆盖东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汉字文化圈”。

在当代,随着中国实力的日渐提升和中华文化的快速传播,汉字正以其非凡的活力,健步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THE END
1.汉字汉语的书写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英文名称 Chinese characters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汉字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汉字于新石器时代已经产生,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为主的,所以汉字正适应于记录汉语。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Name=%E6%B1%89%E5%AD%97&subSourceType=000003000005000002&SourceID=138284
2.汉字的特点汉字的特点 1、汉字的特点是优美、辨识度高、形象。 2、汉字已成为一种艺术——书法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任何其它文字所无法相比的。著名的有兰亭序、神策军纪圣功德碑、玄秘塔碑、祭侄稿等无数作品。 3、人类的眼睛视野总是一个面,而不是一条线,所以线性排列不易辨认;排成方块一目了然。拼音文字=线形http://www.15tql.com/zixun-876690/
3.邹文倩第二周阅读笔记第二周主要看了《现代汉语词汇》,笔记整理如下 第一章绪论 一、词 “好的定义,要举出被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同其他事物现象区分开。从这个要求出发,对现代汉语的词来说,主要从语法特点上讲,也照顾意义和语音特点的定义是比较周到的。我们把词看作是语言中有意义的能单说或用来造句的最小单位,它一般具有固定的语https://m.douban.com/note/680121312/
4.以汉字书写之美点亮文化强国之光观点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任务措施,不仅是针对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标准、非纸笔化书写导致书写能力弱化等现象开出的一剂对症“良方”,也是为筑牢文化强国之语言基石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更是对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1NzE2Ng==&mid=2651635385&idx=1&sn=e4a72d810e0e166a4c2f32cb3c224ba2&chksm=81434cee0c432b5ed8f4ddb46a999c4988bea48e5c03c3be1b11109799b3621a999fbcf10fb0&scene=27
5.有关社会调查报告15篇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特别是在当前城市面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新形势下,城市建设战线长、任务重、压力大,政府及其部门正全力以赴推进、集中力量攻坚,尚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和推进城市管理,致使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同时,由于宣传教育等诸多https://www.unjs.com/fanwen/Gongzuobaogao/shehuidiaocha/gongzuobaogao_126152.html
6.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精选13篇)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https://mip.ruiwen.com/lunwen/1645901.html
7.2023年4月10日新书推荐–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资源中心本书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德曼·菲尔布里克的扛鼎之作,融科幻与冒险于一炉,它将为你揭开一个个谜团,它将引起你深刻的反思,它将带给你震撼心灵的阅读体验。 书名:《超好学!系统安装、重装与优化全图解》 ◎作者:九天科技编著 ◎出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https://www.chonghwakl.edu.my/library/2023/04/10/20230410_newbook/
8.现代汉语知识汇总汉语基本知识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够起到很好地传递信息、标记事物和思想、 帮助人们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等作用。 第三、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它的主要职能就是传递信息和 进行社会交际。如果脱离了社会交际这基本职能,语言也就失去了存 在的意义。 2、与印欧语言相比,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 https://blog.csdn.net/king13jkc/article/details/142532651
9.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分析论文(通用6篇)可以定期召开一次“幼小衔接工作”的大班幼儿家长会,通过这次活动家长更加明确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园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学习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粗浅知识技能,不强调系统性,教师常用直观教具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而小学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的基本训练。 https://m.yjbys.com/bylw/lunwenfanwen/74752.html
10.辽宁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辽宁省基督教协会乐编译方面,也开始更多的考虑到中国文化的 问题。比如1858年在宁波出版的 《圣山谐歌》, 歌词分别有汉字、宁波方言的罗马字母注音和 罗马文字。再比如1883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夫妇刊行的 《小诗谱》,其中也有大量的赞美 诗,还有一些中国传统乐曲以及佛曲等。这一 http://www.lnjdjlh.com/list.aspx?lid=f3a44bd1-df28-45f5-8e68-3d6b47221f36&id=401f683c-066b-41e0-815e-defad9559472
11.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底气?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传承了中华文明 “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几乎看不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但对于中国人来讲,数千年的文献都能大概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源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性质之故。”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如此感叹。 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文字中,有中国商朝的甲骨文、伊拉克两河流域的楔形https://m.youth.cn/qwtx/xxl/202306/t20230616_14589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