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摘要】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在“供需错配”和“技能短缺”背景下,构建科学完善的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是优化产业工人当前存量与提高未来增量的关键一招。本文通过剖析历史沿革,发现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存在制度安排碎片化、技能教育培训格局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挂空挡及产业工人主体意愿低等关键因素掣肘,从推进制度机制建设、构建综合学习方案、激活劳动者学习意愿、保障技能教育资源及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等几方面提出了可行路径。

【关键词】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形成体系;“技工荒”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2FGLB049);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博士工程项目(KYQD202225)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产业工人是生产和服务的一线实践者,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1],在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2]。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与能动主体[3],产业工人的时代性不断增强,概念外延显著拓展[4],不仅包括传统工业领域的一线职工,也包括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一、“找工”还是“招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势如何?

截止到2023年,我国产业工人总量超过2亿人,农民工(约60%)已超过城市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5]。我国产业工人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82.7%)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77.6%),规模随着工业化推进和经济结构转型呈现下降趋势。同时由于新消费业态壮大和整体就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0.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产业工人的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相对较少,但在农村地区仍具有重要地位[6]。

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赛道,都离不开产业技能人才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日常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强度,却提高了对非日常劳动、高阶技能认知以及其他核心技能的需求[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历经多年的深耕建设,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显著推进,技能人才数量不断增加、技能结构不断升级、政策制度不断完善、产业工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仍面临一些现实阻碍亟待破解。近年来,我国产业工人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甚至超过2[8]。“供需错配”和“技能短缺”问题尖锐,“青黄不接”愈演愈烈,青年产业技能人才严重“断档”。对标国际,我国高技能人才仅约占就业人口总量的7%,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50%。“技工荒”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9]。

二、“内”“外”兼修: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是关键一招

在从事劳动的各个阶段,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再培训和技能升级是个人和组织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0]。据估计,未来将有约三分之一的职业和技能变革在中国发生[11]。随着经济重组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范围的就业持续向较高技能水平岗位转移[12]。工人阶级再也不是单纯的体力供应者[13],而是通过修炼“内功”,进化为基于个人知识、技能、情感水平开展内外协作、应对乌卡时代(VUCA)①冲击的复杂主体。国际劳工组织提出,技能开发和终身学习是体面劳动、生产力跃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促进因素[14]。完善的终身职业教育、培训、技能发展体系能够深刻改变产业工人技能类型以及技能兑现交付方式,满足传统及新生代劳动者就业观念变迁,实现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有效加快经济转型和教育改革,观照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映射出技能型社会全民性、终身性、灵活性等内在特质[15],对整个社会的正向溢出效应十分显著。

2024年10月,《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提出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健全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16],再一次阐明了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方向。通过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能够有效地干预产业工人未来增量及当前存量的技能储备过程,倒逼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持续改革完善,拓展产业工人技能优势发挥的体制空间[17],为实施强国战略提供可持续的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小步蹚”到“大步迈”: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时代步伐

我国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成就并非“旱地拔葱”“无中生有”,而是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从“重整行装再出发”到“架桥过河”,逐渐走出一条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阳关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工业建设和大量人口失业的现实问题,在借鉴苏联技术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我国以单一操作技能水平提升为目标,培养中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1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发《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19],以识字教育为重点,旨在减少彼时中国劳动者中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存量,初步提高广大工人、职员及群众的政治、文化和技术水平。1954年,我国开始制定以服务产业部门为目标的技工教育政策。囿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职业培训及教育的治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启了重建的过程。1979年,国家经委和国家劳动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工作的通知》[20],在全国范围制定计划重整技工学校。这一时期,国家恢复并改进了中断多年的考工晋级制度,对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在20世纪80年代,技工学校的发展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职业培训事业从“指令化”向“市场化”转变。

四、“点”“线”“面”失衡: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掣肘

从不断完善的宏观政策和制度供给上看,我国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培训体系从恢复重建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其发展历程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终身学习的时代化潮流。然而不可否认,完全建成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任重道远,存在诸多现实局限。

(二)产业工人总体职业教育及培训格局不完善

产业技能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疏离,直接影响了产改目标的实现。知识汲取与技能习得是一个前后连接的紧密序列,只有教育和工作场域之间产生良性互动才能促进技术技能稳定生成。但当前职教力量薄弱、社会培训市场混乱、公共资源地缘区隔明显、技能人才流动空间有限[28]、技能教育评价方式刻板等因素导致技能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另外,各方主体在技能培训上利益诉求难以整合,需求端的个性化和供给端的非标化二者矛盾难以突破,学历教育与社会技能培训交叉培养的模式没有建立[29],使得产教融合总体上质量低、层次浅。同时,产业工人技能认证机制效力弱[30]。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缺乏有效监管,存在权利滥用,重理论、唯学历等问题,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走投无路”现象并不鲜见[31]。

(三)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主体责任挂空挡

多项政策鼓励企业承担起职工教育的主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实践并寻求科学有效组织方式和激励措施。然而,当企业面临资金紧张或自身短视近利、能力不足的缺陷时,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往往沦为牺牲品。少有企业能够以人—技—岗匹配为导向,形成收集、利用职工技能数据的科学方法。多数岗前培训“点到即止”“浅尝辄止”,工人自学效果也不甚理想,企业培训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培训补贴政策措施压不实,培训经费提取受阻常常将企业置于更大的资金压力中。与此同时,临时及季节性用工,劳务派遣、社会化共享用工等灵活用工模式日益普遍,碎片化的雇佣方式在帮助节约企业成本的同时,也客观上助长了企业“甩锅”,影响了产业工人技能稳定形成。

(四)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意愿未激活

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难以突破,是其“欲”而不为的主要原因。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渠道狭窄,身份鸿沟和流动障碍始终存在,这种情况在公有制企业中尤甚。本应兑现的技能资本成为“空头支票”,限制了劳动力的自我增值和产业工人的社会融入[32]。此外,社会认知与价值观念根深蒂固,社会环境存在歧视,导致产业工人的心理发展以及家庭支持均较为薄弱。无论是“重管理、轻技术”的岗位选择还是“低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的刻板印象,都影响产业工人职业选择和技能提升自主性。一些年轻人刻意避开技术类职业,甚至存在“技术焦虑”,对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对劳动力的替代趋势感到恐慌。低技能、高流动率的行业则使产业工人的技能更难沉淀下来。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技术工人主要凭借学历而非技能入户[33]。事实上,产业工人群体确有对职业培训的渴望,但深究其中,发现大部分蓝领工人更青睐“体面”的学历教育和商务交易、应试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镀金”,对进行本岗知识技能的持续深造意愿不高。

五、“形”稳“制”远: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现实应对

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基本逻辑和原理入手,是构建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关键。要科学进行顶层设计,将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形成体系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要把握未来发展大势,找准技能人才稳定输出的战略定位、行动依循和可持续发展向度。

(一)加速整合政策安排,夯实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发展制度基础

(二)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创新终身职业技能学习内容综合方案

(三)激活技能学习意愿,提高产业工人认同感和获得感

(四)扩大职业教育供给,优化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保障

健全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发展学历及成人职业教育。加快形成多元办学格局。统筹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教育的积极性。推动行业企业联合高等及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开办继续教育项目,拓宽市场对接路径。组织专业教学,推进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普惠化和可及性。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加大内部技能培训及教育工具投入。挖掘校企合作职业技能提升应用场景,促进企业、教育及产业工人之间达成信用承诺,保障参与主体的获利可持续。完善中国特色高质量学徒制培养模式,促进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向职业教育培训领域有序渗透,实现技能学习和产业实践动态结合,将非标化、离散多元的培训需求扎实嵌入产业工人岗位场景,保障劳动力市场内外实现平稳过渡。加大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力度,对各类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提供资助。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及政策,实现各级、各类、各阶段学习成果的衔接和互换,为产业工人终身学习提供保障。强化产业工人职业培训标准化管理,完善国家—省市域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包”制度,加强优质产业工人培训项目经验推广。

(五)深化公共服务改革,保障终身职业技能发展的公平普惠与机会均等

打造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要将公共资源获取均等化作为体系建设的重点,以人为本,扩大技能教育资源多渠道供给,提高学习的可负担性与可及性。深入基层企业一线帮扶企业进行产业技能人才的储备、开发与结构优化,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和解读,推动劳资协商对话,调动在岗产业工人参与技能提升的积极性。建设完善的劳动关系框架与社会保护保障机制。公平分配“技术红利”,定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开展适宜技能培训、对接适切产业岗位。注重农民工学历提升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消减城乡分割,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强化各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公益定位和职能,淡化技能证书与公共资源配置的利益捆绑,缓解产业工人“学技术为了不再做技术”的现状。完善城乡教育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推进“AI+公共服务”战略,激发社会教育公平潜力,借助数智化工具提高技能教育与就业公共服务效能。弥合区域城乡教育资源禀赋差距,做好包括平台经济和零工经济等在内的新型就业形态产业工人的技能开发和劳动保护培训,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现实融合的学习模式吸引“第二次机会”学习者,补足行业企业对于职业技能培训投入的短板。

注释:

①VUCA是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的缩写。乌卡时代是一个融合了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时代概念。描绘了由科技变革、信息化浪潮、多元价值观、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共同作用造就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商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雷世平,谢盈盈,乐乐,等.从学历社会到技能社会:历史必然与推进策略[J].职教通讯,2022(1):39-46.

[2]郭帅.让产业工人“有为”更“有位”[N].人民政协报,2024-11-04(003).

[3]徐政,张姣玉.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变革问题[J].理论探索,2024,(02):94-100.

[4]杨俊凯,赵晖.中国产业工人结构变化的演进逻辑——基于历史逻辑、市场—资本逻辑和人的逻辑的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7(05):9-17.

[5]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九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报告卷[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23.

[6]杨忍,文琦,王成,等.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探索与思考——乡村地理青年学者笔谈[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04):890-910.

[7]潘莉,俎岩.智能化进程中传统产业工人劳动困境及其突破[J].党政研究,2021,(04):122-128.

[8]王东明.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J].中国工人,2019,(11):6-9.

[9]王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建设的理论议题与路径选择.中工网,2021.

[10]雷世平,谢盈盈,乐乐,等.从学历社会到技能社会:历史必然与推进策略[J].职教通讯,2022(1):39-46.

[11]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振兴中国:将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转变为终身学习者[R].北京,2021.

[12]国际劳工组织.面向劳动世界的未来,构建技能和终身学习新体系[C].国际劳工大会第109届会议,2021.

[13]徐政,张姣玉.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变革问题[J].理论探索,2024,(02):94-100.

[14]国际劳工组织.面向劳动世界的未来,构建技能和终身学习新体系[C].国际劳工大会第109届会议,2021.

[15]闵学良,张杰,程苏苏,等.我国终身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特质、现实挑战及未来路向[J].职教论坛,2022,38(11):105-110.

[1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4-10-22.

[17]吕建强,许艳丽.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应对数字世界的技能需求——OECD《技能展望2019:在数字世界中蓬勃发展》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06):26-32.

[18]王星,纪欣.技工养成与新社会力量塑造——计划经济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14-26.

[19]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发职工业余教育暂行实施办法[J].江西政报,1951,(05):198-200.

[20]林晓洁.硕果累累载史册锐意进取育人才——改革开放40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2018,(34):14-15.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新华社,2017-06-19.

[22]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新华社,2018-05-08.

[23]金观平.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N].经济日报,2024-11-15(001).

[2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1).关于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48号.

[2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2020).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方案.人社部发〔2020〕59号.

[26]本刊讯.充分利用“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培训[J].中国工人,2022,(12):9.

[27]杨子舟.新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3):6-12.

[28]闵学良,张杰,程苏苏,等.我国终身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特质、现实挑战及未来路向[J].职教论坛,2022,38(11):105-110.

[29]张盈.我国职业教育终身化发展的障碍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9(7):102-106.

[30]王星,徐佳虹.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J].学术研究,2020,(08):59-64+177.

[31]郑少波.高科技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及解决对策[J].社会科学前沿,2021,10(4):976-981.

[32]王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建设的理论议题与路径选择.中工网,2021.

[33]王星,吴佳峻.迈向技能社会:理论基础、内涵特质与现实挑战[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21(03):17-26.

(罗青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婀茹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THE END
1.2023最新等级对照表格详解,全面解析各类等级标准,2023年全面解析1、学习与实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能力。 2、参加培训和考核:积极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培训和考核,获取相应等级证书。 3、持续关注政策:关注国家政策动态,了解最新等级标准,为自身发展做好准备。 等级标准是衡量个人或企业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等级对照表格,有助于https://www.sany-gz.com/post/1930.html
2.最新发布!“职业培训师”等职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式发布!职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诞生 2021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包括“职业培训师”在内的18个新职业,并将“创业指导师”职业下设的“企业培训师”工种调整为“职业培训师”职业下设的工种。 2021年3月,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协会和广东省新时代职业开发研究院受人力https://www.5plus1.net/page95?article_id=992
3.职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2年版)(Word精排版)佚名· 6068标准,培训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7-03-05职业培训师(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作方法和工具能根据培训项日要求选用配套教材L 3.4开发和选用培训教材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 https://www.yxfsz.com/view/1825028639554637826
4.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标准目录序号职业(工种)名称职业编码评价标准颁布时间备注1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3-01-01-01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 2秘书3-01-02-02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6年 3公关员3-01-02-03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4年 4速录师3-01-02-06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3年 5制图员3-01-02http://jshrss.jiangsu.gov.cn/art/2022/5/19/art_85534_10454317.html
5.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序号职业编码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名称16-08-01-07液晶显示器件制造工26-26-01-30通信设备检验员3X6-24-01-02机动车驾驶教练员(☆)46-19-03-03广播电视天线工56-19-04-01电影放映员63-02-03-01灭火救援员75-05-01-04水工监测工(※)85-05-02-01灌排工程https://www.scetc.edu.cn/jds/info/1061/8881.htm
6.已颁布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湖南建设湖南建设人力资源网,是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主办的网站,湖南省唯一的建设人力资源网,为广大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及证书管理服务。本站提供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报名,培训,查分,发证服务。湖南省土建工程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https://www.hnjsrcw.com/ShowNews-5624.html
7.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维修电工(高级) 前言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交直流调速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复杂机械设备电气线路故障检修、电气设备修理工艺及培训指导。主要作为企业培训部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级技术、技师学院、高职、各种短训班的教学用书。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nmgvsnb.html
8.自主评价实施方案(精选3篇)职业企业培训师申报等级二级,培训安排提升检验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培训方案,公司有限公司是中国特大型民营企业横店集团旗下的全资控股子公,产品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汽车橡胶航空航天食品制药制。 !!自主评价实施方案-参考模板-分享(1)_pdf2017-06-27 01:21:35 | #1楼回目录 https://www.oh100.com/bg/a/201606/4669617480.html
9.职业资格取消目录职业资格取消常见问题解答附434项职业资格取消名单201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人社部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规范实施目录,人社部修订颁布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启动了目录所涉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并从2018年底陆续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后,原相应职业技能标准同时废止,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https://www.maigoo.com/news/456768.html
10.GZJAC全国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演出行业权威认证中心将一直参照相关国家标准,积极推动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职业能力水平培训与评价,切实提高各行业职业技能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为社会服务。 《GZJAC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属于社会化第三方职业能力水平评价证书,是代表了持证人通过相关专业的培训考核与职业能力水平评价标准的凭证,https://www.dgyxpxsp.com/AMAC/704.html
11.创业指导师——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Word精排版).docx为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评价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立足培育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创业指导师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17/8137137040006036.shtm
12.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职业申报条件企业培训师(三级、二级); 具体报考条件如下: 一、秘书 (一)五级秘书(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五级秘书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二)四级秘书(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五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四级秘书正规培训达规定标https://www.zzyedu.cn/25/ec/c323a9708/page.htm
13.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说明为满足社会对该职业纵深发展和技能素质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2月正式颁布了《营销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展资格鉴定认证,营销证书是国家劳动部规范企事业营销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和提升技能素质的资质认定、必备职业要求、上岗证书及资历证明。并利于广大从事推销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307464/article/details/92517168
14.有关考试通知模板(精选17篇)全国统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电子商务师、职业指导人员、企业培训师、理财规划师、劳动保障协理员等7个职业(工种)。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将另行通知。 全省统考:秘书、健康管理师、智能楼宇管理师等23个职业(工种)。 全市统考:保育员、汽车驾驶员、电工、中式烹调师、花卉园艺工等5个职业(工种)。 https://www.jy135.com/tongzhi/1290040.html
1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讲义热烈欢迎 参加我省职业技能鉴定 考评员培训班全体学员 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 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培训班讲课内容 ? 主讲:杨耀基 副主任 ? 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 同心协力做好我省职业 能力开发与评价工作,引导 职业培训教育,提高劳动者 的就业竞争力建设幸福https://doc.mbalib.com/view/2fdc4394f58bddaaa126748ca13a4423.html
16.重庆人社局网:2014下半年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安排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收费由市职鉴中心直属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按照《重庆市物价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收费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渝价〔2013〕150号)标准收取。 七、考试内容 国家职业资格3级—5级进行理论和技能两个科目的考试,国家职业资格1级—2级进行理论、技能和综合评审三个科目的考试。理论https://www.wangxiao.cn/news/10961096015.html
17.慈溪市人社局关于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一)工作原则。自主评价工作坚持“国家职业标准与生产岗位实际要求相衔接、操作技能考核与工作业绩评定相联系、企业评价与社会认可相结合、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挂钩”的原则。 (二)评价方式。依据国家职业(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在国家职业标准的统一框架基础上,实行由企业或行业(以下统称为“评价实施单位”)结合生产服https://cxzcy.87188718.com/FourFlat/WebPolicyCloud/PrintWindow.aspx?id=104813
18.0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5.10)6篇(全文)人资(通)12--000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是公司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qyvbv9k.html
19.人社部高级企业培训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社部国家高级企业培训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广州考场】 二维码 各相关单位: 企业培训师是复合型人才。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在于有优秀的企业培训师。优秀的企业培训师,既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实操技能。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函〔2021〕76号)https://www.123ke.cn/gd.html
20.关于公布湖南省2010年国家职业资格1、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和全省统一专场鉴定分别按《全国统一鉴定考核方案》、《全省统一专场鉴定考核方案》和《湖南省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工作规程(试行)》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项目管理师、企业信息管理师、企业培训师五个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鉴定由省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国家人力资http://www.xtzy.com/html/2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