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学习中,要不要学语法,语法应该学到什么程度是一个争论不断的问题。比起练口语,背单词,一直以来,语法似乎都得不到重视。观察一下,身边背单词,练听力的人很多,但在学语法的真没几个。
这是因为语法不重要吗?
恰恰相反,语法非常重要。坚实的语法是英语水平进阶的充分必要条件。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人对语法学习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甚至忽视语法学习。
曾经有一种论调认为,语法是不需要专门学习的,我们只需要大量输入,进行“浸泡式”学习,就会有“语感”,语法会自然内化,一切发生得如此和谐自然,毫不费力。你看欧美国家的人没有学习语法,不是也能说出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吗?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上面的观点其实存在两个问题:
1.儿童学习母语和成年人学习外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即使是在欧美国家,学生也是需要学习语法的。
对于儿童学习母语来说,依靠自然的语言输入是可以掌握正确的语法规则的,但是这一点放到成年人身上却并不起作用。在语言学上有个子集原则(SubsetPrinciple)可以用来解释这一现象:
跟儿童不一样,成年人在学习外语之前已经有了母语基础,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母语的影响,比如会用概括或类比的方法来学习外语。即使在学习过程中造出错误的结构,他们也会认为,母语中是这样说的或者目的语中有类似的结构,所以这种结构是可以接受的。成年学习者会认为,在外语学习中还没见到这样的结构,不代表外语中没有这种结构,这种结构也许以后能够见到。受此影响,他们会继续使用错误的结构而难以自动纠正过来。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不少实证研究表明外语学习中单靠语言输入并不能保证语法习得。语言学家对加拿大的浸入式课堂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外语学习者即使接触了大量的语言输入,仍然会犯很多语法错误,比如时态和单复数问题。也是说,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语法一定是要专门学习的,靠大量输入培养起来的所谓“语感”往往并不靠谱。
即使是在英语国家的课堂上也有专门的语法课,随手在谷歌上搜一下,你会找到无数针对母语人士设计的语法教学资料。欧美国家有不学语法但英语流利的人吗?有,但我们把他们叫做文盲,大约就是街头小混混和德州乡村大叔的水平。
语法不好会有什么后果?
语法不好对英语学习带来的副作用是隐性和全方位的,它可能不会像听力和阅读表现得那么明显,但却会制约听说读写的全面提升。拿阅读举例,不少人会碰到“每个单词都认识但句子就是读不懂”的情况,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语法不好。举个例子,如果比较结构没学好,'HecannomoredrivethanI.'这个很简单的句子可能都理解不了。
再比如:
1.Heisagentleman,whoneverbreakshisword.
2.Heisagentlemanwhoneverbreakshisword.
上面这两个句子,你能读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第一个句子的意思是“他是个君子,从不食言”,第二个句子的意思则是“他是个从不食言的君子”。这就是限制性从句和非限制性从句的区别,如果不注意这点,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会写出'Thisismymotherwholovesmeverymuch'这样奇怪的句子(正确的写法应该是'Thisismymother,wholovesmeverymuch',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的区别)
我记得很久之前有个读者在公众号上面留言,大意是说看完语法书之后,再去看考研的句子,基本上没碰到理解障碍,说的就是语法基础对阅读的促进作用。
往更宏观的层面上讲,语言是一套系统,而语法则是这套系统的规则。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建立在掌握好规则的基础之上。Youtube上有个讲WhyGrammarMatters的视频,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应该怎样学语法?
明确了语法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要来看看,应该怎样有效学习语法。
一提起语法,最容易被人联想到的应该就是“规则”了,你的脑海中此时可能出现了“现在完成进行时应该用havebeendoing,情态动词后面应该用动词原形”这样的规则。长期以来,书本上,课堂上也都是这样教的,所以我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印象:语法==规则,语法是黑白分明的,没有中间地带。就像在写代码,一旦不符合语法规则,编译器一定会报错。
但实际上,语法只是语言规律的总结,它并不像数学公式一样,无法撼动,一成不变。语法中也存在不少“模糊地带”,允许出现“特例”。在谷歌上搜索'controversialgrammarrules',你能得到1,300,000条结果。
'Hopefully,I'llwinthelotterythisweek.'这个用法你一定见过吧?但实际上即使是这个用法也有争议,因为Hopefully是副词,而副词应该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者动词,但Hopefully在这里显然不符合这条规则。连著名的牛津词典都提到了这一点:
长久以来,很多人学语法都只停留在记住规则的层面上,死记硬背将一堆语法规则记住,然后用来应付考试(似乎课堂上也是这么教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只记住了规则,但并不知道怎么应用规则,导致英语学得很死板。
举个例子,有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对着工人说:
WillyoubestartingworkontheroomtodayYousee,Ihopetouseitforameetingtomorrow.
你一定学过一般将来时和将来进行时,知道一般将来时可以用will来引导,将来进行时的形式是willbedoing,那么有没有想过它们之间的区别?为什么这里是'Willyoubestartingworkontheroomtoday'而不是'Willyoustartworkontheroomtoday'
因为willbedoing有一个应用场合是用来表示礼貌地询问他人的计划,安排等(Youcanusethefuturecontinuousratherthanwilltosoundparticularlypolitewhenyouaskaboutpeople'splan),再结合对话场景可以发现,主人公用'Willyoubedoing...'是为了更加礼貌地要求工人去干活。
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法,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形式以及意义。形式就是上文提到的语法规则,比如现在完成进行时应该用havebeendoing,情态动词后面应该用动词原形。但大部分语法书以及课堂教学都停留在这一点。
在熟悉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更加重要的是掌握每个规则的含义(比如willbedoing用来表示礼貌地询问他人的计划),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并使用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纯看语法书或者上语法课是不够的,因为它们最多能教给你语法的规则(形式),但每个规则背后的含义还是要靠你自己去慢慢理解和感受。
而这个过程主要是靠阅读来完成。在阅读中能够不断重现语法点,并且阅读提供了一个很具体的语境,这样才能理解和应用。这一点和记单词很类似,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背过的单词最终还是要回到语境中去。
也就是说,语法学习的具体思路是:看语法书学习基本的语法规则-》在阅读中重现语法规则,结合语境理解规则的含义-》回顾语法规则,查缺补漏-》在阅读中加强对语法规则的理解...
理论上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因为语法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我们只能尽量做到更好。
学习语法规则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这个阶段其实通过看书或者上课都可以解决,认认真真看书做练习,要记住规则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讲语法规则的书大同小异,认真啃下去结果都差不多。推荐一本的话《高中英语实用语法》,语法点进行了很细致的讲解,非常值得一看。
比起学习规则,更重要的是理解规则的含义,而这些是书本教不了你的,只能靠自己。要多思考,也要多练习。
多思考说白了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保持语法意识,在阅读中碰到不常见的用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查语法书或者上网寻找答案(你碰到的几乎所有语法问题在谷歌上都可以找到答案)。
多练习并不是指为了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阅读练习或者单项选择练习,而是包含在日常的英语使用中,比如写作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作为一种语言输出活动,你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确定每个语法规则的正确使用,需要不断查证,质询,比较,通过这个过程让语法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总结
语法基础对英语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语法基础能提升阅读写作等能力,但外语学习中语法无法通过大量输入而自然内化,需要专门的学习。在语法学习过程中,除了记住基本的语法规则之外,还要结合语境理解每个语法规则背后的含义,并且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不断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语法水平。
学好英语困难吗?实际上非常简单,学好英语的核心就“兴趣、习惯、方法”6个字。中学英语教育专家、CCTV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电视大赛评委团副主席、奇速英语创始人蔡章兵教授向我们道出了学好英语的秘诀。
学生英语不好的原因大致如下:
1:词汇量太少,或词汇机械记忆不会使用;
2:英语基本语法结构模棱两可,中式思维严重;
3:上课听得懂,课后缺乏巩固;
4:英语内容的输入太少,语感欠缺;
5:英语考点不熟,做题没技巧;
6:因上述原因,对英语失去兴趣和信心。
总之,缺乏兴趣,习惯,方法。
这里是你孩子英语困境改变的开始!
奇速英语-课程简介
思全国英语独家课程一:维导图故事记单词
〉〉〉从此没有记不住单词(点击进入了解详情)
100人学英语,95人说词汇记不住。
而词汇太少,
听力听不懂,阅读读不懂,完型不会做,作文写不了,
进而考试分数低,学生缺乏自信!
奇速英语,思维导图,故事记单词,为你解决词汇困扰。详情简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