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反内卷”建议:带薪占坑,也得讲点技术

鸡娃圈有一个很著名的段子:“4岁小孩1500的词汇量,在美国够了,在北京海淀不够”。“内卷”,已经深刻进入了我们周遭的生活。人类学家项飙将其定义为“不容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在996和内卷时代,系统收益变得次要,成功标准单一化,闲暇的重要性被低估了。

lemon在北上广的一所初中教语文。中考成绩在这座城市里非常重要。

繁重的教学严重透支了她的精神,工作倦怠来得悄无声息。

“除了课表上的课,我们有早、午、晚自习,周六加补习。学生每天回家天都黑了,还要上爸妈请的补习班。更夸张的是,疫情之后转到线上教学,通知寒假每门课加线上课。”

“我工作了十一年,从来没请过一天病假”。寒假加课,是“越界”,也是最后一根稻草。

“一些家长很有意见,别人都上课我家孩子怎么不上?我都一一解释了。假期我出去玩了趟,然后一口气备完下学期的课”

在我们的访谈中,她与很多反内卷的人相似:喊一次暂停,不是为了不工作,而是为了更有节奏地工作。

丸子是一名留学生。她所在环境的内卷,则是“身边各个小孩都身怀绝技”。

“好像从小到大每个小孩多少都必须有点才艺,你会弹钢琴我就必须会拉小提琴,你考了十级我就必须拿个大奖”。

“有次上课,老师要求每个人说一件自己擅长的事。同学都说:唱歌、跳舞、乐器……我理直气壮地说,我擅长开心(I’mgoodatbeinghappy)”。

有同学为她鼓掌。

“可能是有被笑到,也有可能是被我的气势感染到”。很早她就发现,自己身上有“开心”的特质,并对此感到自信。换句话说,她无需一个“才艺”来构建自信。

在这一点上,年纪轻轻的qinger已经发现了保持好心情的秘诀:接纳完整的自己。

图/MichaelWolf

包括lemon、qinger在内的百余名读者填写了问卷,ta们提到最多的“反内卷”方法,其实是那些我们每天都在做,却仍不够熟练的事:

1.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受代价。

2.好好维持日常生活、学会休息、常见朋友、自我关怀,并保持很多“当下”的体验。

(文末,我们总结了“反内卷的20条经验”)

来看ta们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

“男朋友每天准时下班,给自己做饭。”——不想加班的兔子,审计师,24岁,上海

生在北上广的会计师事务所。我们不是996,有时候一天工作15小时,甚至通宵,一周六七天,没有人喊停。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体制,说出我要下班的人仿佛变成了不正常的异类。我们没有在保家卫国,可我们却不被赋予陪伴家人拥有生活的权力。

男朋友和我一个公司,据他自己说,他第一年做新人的时候,周围人都苦着脸干到凌晨,他每天六点准时拎包下班。下班干什么呢?下班回家,自己做一顿好吃的饭菜。

我和他在一起之后,他会每一天不厌其烦的对胆小的我说,生活是自己争取来的。

“我就要让孩子周末去滑雪。”——露珠,自由职业者,39岁,成都

家长群里天天各种焦虑,补课、网课、名师名校、成绩名次的信息如潮水般汹涌。我就不给孩子上学而思,就要周末让他约同学打篮球或者往返六小时去滑雪。我就要告诉孩子,不论分数怎样名次怎样我都爱他。

《小舍得》

“带薪拉屎时,你需要一点心理活动。”——发财大螃蟹,设计师,31岁,宇宙中心的魔之都。

反内卷的办法是《带薪拉屎时的心理活动》。地点,我选择坐便器隔间,因为那里有窗户,能看到四季。春天真好,在这个纬度。很多冬天全秃的树,我以为它们死了。可是有一天它们突然活了。不是从某个局部开始,而是在全树所有的枝条上:某一天突然出现好多嫩芽,远远看去,枯枝变成了绿色的虚线,第二天,又从0.5磅细的虚线变成了2.0磅粗的虚线,我觉得它们很快就会变得繁茂起来,迎来很漫长的夏天,漫长到让人百无聊赖得哈欠连天,伸了一个懒腰,冬天骤降,想到这里我瞬间就不爽了。时光易逝,我呸我破口大骂、悲从中来,去露台放松一下吧,看到还有一些尚未出现发芽迹象的枯树,又为它们的命运担忧了起来,不会是没出息地已经冻死了吧?

我们南方猴族,不仅下雪时咋咋呼呼,春天也,咋咋呼呼。

“不要和别人一个赛道比跑步。”——@Tiki,记者&编辑,20岁,上海,信息媒介的人肉电池

“我告诉同事,你本来就很有用。”——阿力,预备留学生,23岁,宁波

“放弃了。”——辰,大学本科在读,不想长大

说实话,因为抑郁症和焦虑症导致的考试焦虑让我没有办法竞争。我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放弃。佛系选课、佛系考试。现在我渐渐摆脱了抑郁,可我还是惧怕考试,严重焦虑,但我不后悔这个决定。

“跳槽了,现在很好。”——C子,电商客户经理(项目经理),29岁,上海

北外高翻学院,人人挤破头皮希望去到事业单位、银行、国企、高校。辅导员认为去这些地方最有意义,不去浪费学位。单位里加班文化盛行,有的人是为了熬工时,有的人是真的工作量大。

我深知竞争不过同级同学们,毅然选择私企,后来干脆选择八杆子打不着的电商行业,现在跟同学们来聊起来感觉自己掌握了什么不得了的商业秘密。

应对不得不加班的企业我毅然选择离职,来到一家朝九晚六的公司,薪资并没有因为不加班而降低。

高三,不用形容了吧,虽然很内卷很压抑还是蛮青春的。

每个周六的晚自习,都要和后桌提前五分钟溜走,从各个挑灯夜战的教室门前空无一人的走廊嘻嘻哈哈地跑走,好像很叛逆的样子。也没有被老师抓到过。

“让我歇歇,我累了。”——医学生,21岁,济南

我非常期待你们这一期,一定要出,希望能给我一些心灵疗愈,让我歇歇,我累了。

“拼命卷一卷,也许以后就不用卷了。”——@水芷,自由职业,24岁,福州

没有办法不卷,没有办法不焦虑呀。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越来越多的准大佬开始招募自己的低价名额,进一步抢占本不富裕的来访市场,capa的入学条件逐年攀升,和光的学费也是一路飙升,考研的路上也是卷的飞起,越来越难以下定决心考研。

与其说卷,不如说自己拼了命想卷,似乎卷了之后,就可以迎来一个结束。

十一

“既然卷不动,那不妨按照自己的节奏”——河南省在逃井盖

我和男朋友谈论这个问题,我男朋友:有什么好卷的?卷呗,谁能卷的过我?本菜鸟扒拉两口饭:有什么好卷的?卷呗,我能卷得过谁?所以我觉得最不会内卷的要么就是特别强,基本不受这些威胁的,要么就是我这种卷不动的,那不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焦虑是那些中间不知道前途到底如何的人。

十二

“坐在河边,静静地花一个小时吃午餐。”——大法师梅林,大二学生,19岁,澳洲某城市

澳洲人不太内卷,大学生课余生活非常丰富。学业很重要,但是不是大学几年里最重要的事。认识了一些澳洲朋友之后,心态平和了很多。现在我愿意在河边静静的一个人花一个小时慢慢的吃午餐,享受草地和阳光,放空大脑,而不是活在不必要的压力之下。

十三

“坚持去发现学科的有趣。”——友人A,学生,21岁,上海

我在一个上海双非但是录取分数线相当于中流985的高校。我身边的人晚上一两点钟睡觉是很正常的,我甚至认识一个同学,每天只在凌晨4-6点睡觉。即使好多人都熬夜,我也每天坚持在十二点之前睡觉,因为我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事实证明,那些熬夜的人后来也没有变得多厉害,在一些有难度的课上表现反而不如我好。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有的课可以选择分层,A/B/C这样,一般A最难,C最容易。我身边的同学为了GPA,一般都去选最简单的C。

但我觉得学习是为了学到知识,所以我每门课都会选稍微难一点的那个等级。事实证明,选了C的人虽然最后GPA很高,但是老师讲课像催眠,每天上课就是睡觉,一个学期什么也没学到,更不用谈对这个学科的兴趣。我虽然gpa没有那么高,过程也较为艰苦,查了好多文献,做了好多presentation,但也真的感受到了这门学科的有趣。

十四

“得了双相,正在自我疗愈。”——Morphinily,硕士,22岁,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拼点奖学金,拼个高GPA,从本科卷到博士。为了脱离这场斗争,休学一学期的我,住在校外,度过每个有两部电影一场演出一场画展的周末。这是双相情感障碍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打一开始我就和别人想要的不一样吧。尽管离想达成的还很遥远,但不想忙忙碌碌在内卷里,过了漫无目的冲刺的一生。我想寻找让我感到幸福安心快乐的事情。脱离那些让我慌张焦虑不安的人际关系。

十五

“我要让大数据知道我不爱加班。”——绵绵,测试主管,29岁,广州

后来我跳槽了。首先实力和能力基本匹配上面试要求(的60%,毕竟面试造飞机上班拧螺丝)。面试询问各种关于加班现象,调休,加班费,出差补贴的问题。面试时候会告诉面试官我在上一家公司做了哪些流程改善让整体工作效率更高工时更少,我要让大数据知道我不喜欢加班。

十六

“再熬几年,就去找个不加班的工作”——小小,30岁,互联网

十七

“我会努力让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完整。”——Winnie,国际组织白领,36岁,北京

坐标北京,大家都买学区房,让孩子参加各种应试培训。

我不买学区房。希望去上比较注重尊重孩子个性,不以成绩论英雄的民办学校,不参加超前学科类培训。与其像其他人一样焦虑、担心孩子在那个看不到的未来落后,还不如做好现在。我不知未来30年社会是什么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会尽自己的努力让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绝不为了自己的焦虑把孩子逼上赛道牺牲童年。

十八

“找到自己的节奏。”——梅子酒,一名帝都985在读的普通工科生

大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接受自己做不到那么努力,接受“咸鱼”的自己。现在,准备申请国外艺术类研究生,离开“钱”景光明的信息类专业。

十九

“学着接受自己的普通,学会重视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匿名

大四学生,曾经“积极向上”奋斗的一种人。像是被狗追着一样没办法让自己放松,仿佛自己是个“奋斗”的工具,似乎不需要好好吃饭、不能有负面情绪,现在终于开始学着接受自己的普通,开始把自己当人了,开始学着重视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向上是永远没有尽头和止境的。活在当下,爱自己对我来说是需要学习的。

我想慢下来体验生活本身,而不是所谓“先苦后甜”(一直在“苦”,可能一不小心还没开始“甜”呢,就永远没机会“甜”了),甚至在朋友圈发一些很多人眼里“把回家种地不想奋斗说得很诗意”的诗歌。

二十

“我抵制宣传狼性公司的产品。哪怕是为爱发电,也得有电才行。”——创意人,25岁

工作其实是被迫内卷。在乙方工作,全都得听客户的,客户内卷我们就得陪着卷。经常会前一天晚上才到给的要求第二天中午就要设计方向一二三四五去提报,搞得乙方作息很不规律根本没法休息,最夸张的时候几乎是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并且老板希望看到你一直在干活,micromanagement,没几个月就熬出颈椎病了,拥有着007的作息却拿不到007的钱。

二十一

“准备离职。”——秦馒头,某线上机构辅导老师,23岁

辅导学生工作,凌晨不睡,清早起床。

二十二

“每天在宿舍精致生活,抵抗焦虑。”——@keigo,研究生在读,25岁,北京

我是“延毕”积极分子,每天在宿舍精致生活来抵抗外界传达的焦虑,插空学自己想学的咨询,还买了switch每天锻炼。是不是优秀毕业生、能不能尽快毕业、未来工作是否一定要年薪三十万,都让自己不要想,顺其自然。

二十三

“从学会自我分化做起,肯定自我,相信自己。”——Gzzz,学生,25岁,墨尔本/青岛

家长和身边一部分朋友,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对方身上——只有赚钱才是王道!认为休息就是懈怠,觉得累总是追求情怀就是矫情。

反内卷的核心思想就是:从学会自我分化做起,肯定自我,相信自己的选择,同时避免非黑即白的二元性认知,意识到自己和别人做的选择没有所谓对错好坏之分,不要有评判意识,不去评判别人,也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判。

二十四

“我是个小管理,能做的只有不把工作卡死。”——YT,24岁,江西某检测单位的一名检测主管

我是从实验层做起,现在更多是管理性工作。实验的工作量方面我一直都压着一个标准,基本上一天做那么多不会特别紧张。但是某些实验员为了得到领导口中的更好的待遇,就会发生竞争情况。这种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学到东西,往后就是流水线似的重复性工作,年纪学历不够的实验员就没有上升空间。有一两位是实打实的做事,人比较老实那种,但是最终下来的年终绩效之类的东西,给到她们的并不是那么“合理”。因为我是从基层做到小管理,我了解他们的工作,所以平时我一直都在上下打马虎眼,不会把标准工作卡得非常死,我只希望大家平时的工作还是可以开心一些吧。我也改变不了什么,我个人对这种方式得到的钱看得不重。有的人加班的待遇还没有别人的基础工资高。所以重要的是在能达到的条件下提升自己。

二十五

“我告诉孩子,我就是一个普通妈妈。”——当归,房地产行业办公室人员,39岁,河南南阳

每个人都在鸡娃。我告诉孩子:我和你是一家人也是不同灵魂的两个人,我只是你妈,你只是我的孩子,彼此尊重和相互温暖;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普普通通,没啥好跟人攀比的,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活到快四十岁这个年纪才明白,健康和心态才最重要,其他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是自己的争也争不来,顺其自然地过好每一天吧。

二十六

“我病了。病人甚至没有被内卷的‘运气’。”——端水刘,薛定谔的陶艺师傅,23岁,江西赣州

内卷是什么呢?人们好像深埋其中,无法识别。

一位同学在事业单位里每天被部门催着外出办业务,不断地加班,她说每天好像都很正常,工作貌似是应该做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钱不想挣屎也不想吃,只有一种隐秘而平淡的绝望笼罩在生活上空。

我从没觉得(反内卷)真的能反成,但是也从来没停止尝试过。

我在大学一年级时诊断出了一型糖尿病和抑郁症。属于残疾、终身靠外源输注活命、终身的免疫疾病——暂时不致死,但自然也不会快活。

我只知道,6年的挣扎与变化,可以让“生死为大”变成“生死事小”。

当我辗转在病房和科室之间;当身边围绕的伙伴不是既定意义上的同学而是万象万形的病人与医护人员;课堂的内容不再是专业课术语而是Ta们的遭遇时,我发现我甚至没有“被内卷”的运气。我开始钻空子,做起了我最爱做的事情。我是语言专业的学生,但是,画具才是我的命。单纯枯燥的学业生涯里,我最爱上课画小人——现在好不容易得病了,于是我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开始完成所有的bucketlist项目。比如没日没夜的画画,做雕塑——只不过这真的不只是电影。

当你清晰的知道你究竟在做什么,你热爱着什么,你会发现——“我”的想法和选择,从未如此重要过。

二十七

“每周给自己两天,专门放松。”——量妹力学,本科生在读,在浙江读书

其实我没有很反内卷。我的内心十分抗拒内卷,但是又不愿意做那个掉队的人,还总是特别焦虑,所以会跟着一起卷。就像现在快两点了我终于看完ppt准备睡觉了,可是我还是没有看懂还是很焦虑。

不过我每周都会抽两天晚上给自己放松,完全不学习完全不管别的事情,去看书去点外卖去看综艺。下课休息也是该听歌的听歌,该玩玩手机吃瓜的就玩,该吃零食快乐一下就吃,偶尔也会忍不住阴阳怪气一下内卷而不自知的诡异风气。

二十八

“做自己。”——Hoshino,27岁

其实我好像没有刻意“反”这些社会期待,尽管结果上看我做到了。即将迎来28岁,我没有稳定的工作甚至还想继续读书,也从未进入过任何一段关系更没有结婚的打算。我觉得让“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精神&经济)的人,经历更多,找到方向,做出令自己骄傲的事才是人生的意义。我不在乎这一过程如果较社会时钟走得慢了一些,只要我知道我正变得更好,更令自己喜欢。所以我的“反内卷”对策可能就是“做自己”吧。

二十九

人总觉得自己一生一眼看的到头,我也曾因为卷的焦虑而想过一了百了,毕业前夕也曾和几位老师聊过自己在拼搏事业上的“怯”——即太早看到同龄人非凡成就而自愧弗如进而失去信心的状态。很高兴老师们给了我很大帮助,他们耐心的引导我和鼓励我,让我下定决心gap一年,认真思考+阅读书籍,考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现在能做什么、自己能改进什么来达成目标。

卷啥玩意,卷来卷去除了焦虑低效脱发之外还容易情绪崩溃植物神经紊乱……适度焦虑是自己push自己,过度焦虑是“身边人都资产上亿了你呢”。啊呀,寥寥几句说不完,要有机会慢慢说吧。

三十

“我办了病休。”——我是一个在家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女人

卷不动了。我办了病休,只能拿到基础的工资,别人的一小半,休着休着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轻松简单,原来可以不需要那么多的钱,那么多的“圈子”那么好的车,那么大的房子也可以过很舒服的生活,那种自由,那种生活完全被自己掌控的感觉真他妈的棒。

三十一

“坚持每周休息一两天。”——Any,大学老师,35岁,南京

大家都在007的工作。可能是选择偏差吧,我的工作环境确实有些是工作狂。我也没啥办法,就坚持每周休息一到两天,晚上不工作,愿意承受被辞的风险。

三十二

“等我攒够钱,就辞职只做副业。”——小福,23岁,上海

在我们这样一所内卷大城市的985大学,本专业毕业几乎60%的人出国+读研,剩下40%里的一半在准备出国和考研,几乎所有人在大四时都忙着升学,没有书读就焦虑得睡不着觉。

大四上半年磕磕绊绊痛不欲生准备了半年考研并且理所当然地失败,然后意识到了自己真的不喜欢学习、不喜欢研究,于是即刻停止求学开始找工作,在疫情那么难的阶段也每天坚持投简历线上面试。还是有些压力:父母念叨读书考研,同龄人纷纷上岸拿offer,对985毕业生的社会期许之类。

现在准备哪天不想留在单位或者存款再多一点或者真的找到热爱就辞职只做副业。

三十三

“只给女儿报了她喜欢的画画班。”——鹿酱,35岁,住在广州的自由撰稿人

孩子读小学二年级,周围的同学周末课外辅导班都是排满的。但我把孩子所有功利性质的课外辅导班都停了,只留下了她喜欢的画画班。

三十四

“我学习自由度越高学得越好,所以跟家人商量休学了。”——dyspro,学生,16岁

先说一下我家人比较开明,父亲大学修教育学。

小学:父母和我的每一任老师商量了关于作业的事,我从小就可以不写作业,无论寒暑假还是日常。也没有报过班。成绩不错。

初中:继续不写作业不报班(包括学校老师的放学后延长课)。还有就是,本人请假专业户,感冒请一周,肚子疼两周,快中考前断断续续请了一个月的假。请假期间在家学习,自制力还好。常年班一,最后上了我们这儿最好的高中。

高中:三年变三星期,半军事化管理。管到你上课不能瞟一眼窗外,自习不能抬一次头,发圈颜色只能是黑色。专门雇人巡逻,教室里教室外转来转去,每天抓不够多少多少人扣工资。短短一星期我认识的人哭了个遍(不是夸张,是真的)。校园校规一整本,背会,加上校内横幅,不仅抽查,还要考试,叫“德育考试”。校长打过学生,还告诉我们人分三六九等。

我学习,自由度越高学得越好。这种管法下,我觉得要废,所以和家人商量后,休学了。到时候会参加高考,没问题。

三十五

“我想通了生命的意义。”——我叫阿玉,25岁,研三的学生一名,计算机专业。

我个人感觉,事情只要发生了比较,都会造成内卷。

反内卷,我首先意识到自己的三观是被这个社会影响的,带着这些社会强加给我的思维去生活让我很难受,所以我特别想改变,后来我准备好了,并且我愿意承担所有的结果。然后我就跟随内心的感受,只选择自己愿意去做的事(说起来好简单哦)。

这个过程当然会遇到很多波折和难题,我的处理办法就是:包容地接受一切。我能够非常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原因是我想通了生命的意义(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想过,反正我经常经常经常经常想),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然后我发现很多事情我都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我要做什么!肯定会有人好奇,生命的意义到底是啥,能给我这么大的能量,其实特别简单(肯定会有人不相信):带着爱,不断地创造,不断地体验。自从我想通了以后,我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全都消失了。

在好好生活这件事情上,我还需要体验几十年,说得不一定对,做得也不一定对。我只能说我自己感觉很好。

三十六

三十七

“可能老板本人反内卷。”——实习程序员

我没能做什么,但我的同学同时期在不同公司实习,全组8个实习生每天在办公室没什么事做。同学在一天内完成了几天后due的工作,第二天被组长谈话说“活干得太快,给其他人压力太大,你要调整一下节奏”。可能他们公司或者他组长是反内卷本人吧。

三十八

“反内卷不是一个人的事,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皮蛋粥,学生,20岁,西安

不知道这算不算内卷。我自己经历的是,水课老师布置的一星期抄七十条名言居然真的有人写,写完上课还故意把本子放到桌子最外面。还有的老师一章要布置纸质作业,mooc作业,学校网络平台作业,就一个东西整三次。

三十九

“确诊抑郁,发现健康正常的生活要可贵的多。”——我叫大脸喵,是一名22岁的大五医学生,在武汉上学

(反内卷)大概是从我被确诊抑郁开始吧,那会开始做心理咨询了,开始试着认识和接纳我自己,去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而且当时的情况就是能正常生活都很难了(吃饭、洗漱和出门都难以维持)。那个时候觉得,比起绩点为王做别人羡慕的人,健康正常的生活要可贵的多(不是说卷就一定不健康,只是我一定程度因为卷变得不健康),灵魂舒展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就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认真去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康复了。主要还是接纳自己吧,这个最重要了,想一想自己更需要怎样的生活。

四十

“对女性来说,丁克/单身会让内卷变得轻松。”——Hina,国外

我也不知道这样说好不好,但是我在高中毕业之后就留学了,从此除了初期的文化冲击和语言沟通不顺再也没有过什么内卷压力。国内的女孩子们如果觉得压力太大没有出路的话,可以考虑考虑出国,真的没办法出来的话丁克或者保持单身可能也会让生活变得轻松一些,国内的婚恋和教育市场真的可以说是卷成一团。相亲其实对女性来说风险比收益更大,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就贸然进入亲密关系是很危险的,更何况是婚姻关系。

四十一

“在高压的环境下,要做好self-compassion”——蓝蓝蓝,南欧某大学文科专业在读博士生

学术圈唯论文论的风气挺强的,虽然人在慵懒的欧洲读博,但也不得不考虑毕业后的生存问题。看到身边很多人发论文的节奏,有的人是真有实力,有的人拼命灌水,时不时就会焦虑。

最近在spotify听了一个博客,主要内容就是聊如何在读博后从学界转行到业界,以及如何在高压的环境下做好self-compassion,也就是自我关怀。然后我给自己总结了几条反内卷的tips。

首先确认我做的领域和课题是我感兴趣的,这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学术的困难和压力。第二,维护自己的多重身份,不能只有学术研究这这一个身份,也不能把生活中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此。要有其他爱好或者第二职业,也要有其他人际关系。第三,认清并接受自己的上限。有的时候身体说不行了就真的是不行了。去一个别人看起来不那么好的岗位或者工作环境也可以,认清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以前对“躺平”这种行为感到羞耻。昨天走在路上,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话:躺平了,就不卷了。无论在哪个行业,做什么样的选择,都要给自己保留最后躺平和optout的选项。

写在最后

由于篇幅有限,没法把所有人的建议写出来。但我们都认真看完啦

根据大家的留言,我们总结了这份“反内卷的20条经验”。希望能给你的内心制造一些心理空间:

1.对自己始终有一种“闲暇”的允许。成年人的崩溃往往是沉默的,也往往“毫无意识”。当工作超出了自己能承受的强度,觉察它,然后冷静地告诉自己:任何时候停下来,都可以。

2.不要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美的他人”。很多时候,我们受困于“想象中的完美”。

3.接受孩子成为“普通孩子”,也接受家长是个“普通大人”。不要把“对完美的焦虑”投射给孩子,也不要因为自己不是“完美家长”而愧疚。

4.也不要和别人比来比去。人生可以有很多种丰富的体验,不要只浪费在“跑赢身边的人”这一项上。

5.掌握一点“智慧型摸鱼”技巧。调整心态,战略性放弃某些无意义的追逐。

7.把“休息”这件事写进待办列表,并严肃地认为它很重要。

8.怎么休息你说了算。在河边发呆、跑跑步、专心地看咖啡机工作一分钟……只要它能让你的感受“回到当下、回到自己身上”。

9.努力放松也依然不能放松时,双臂交叉,拍拍自己的肩,告诉自己:不放松,也行。

10.每周抽空出去吃一两次好吃的,定期跟小伙伴们聊聊天。

11.朋友(或伴侣)可能很好,也可能不好。你会与ta们结缘,也会与ta们告别。不要放弃去结交那些让你感觉OK的人。

12.给自己一点做“无用之事”的空间。理直气壮一点,“刷一个周末的剧怎么了,我的大脑需要随波逐流式的休息”。很好,不必羞耻。

13.多与“附近的人”产生交集。比如:去家边的摊贩买菜、去社区咖啡店坐坐、在楼下买束花、关心你所在城市和街道的故事。有时候,让你脱离内卷焦虑的,正是一些身边的陌生人。

14.真的累了,就跳槽吧。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一些不必疯狂加班的工作。

16、如果你有一天被迫卷到想放弃,写下三个你信任的名字(老师、朋友、家人、心理咨询师都行)。至少跟ta们聊聊(聊完再放弃,也是可以的)。

17.发展几个副业,或是兴趣爱好。加入零工经济,做斜杠青年。多几个选择傍身,是反内卷人的底气。

18.学习随时“活在此时此刻”的技巧。比如:在下班路上数数你遇到的动物,给它们起名,看看明天会不会再次遇到它。

19.练习“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很足够”,也知道自己永远拥有“躺平”、“退出”以及“另外”的选择空间。

THE END
1.给学生线上学习的建议疫情为线下教学按了暂停键,但是“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亲爱的同学们,老师针对线上学习有这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做好心理准备,在心理上接纳网课。网课只是教学和学习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学习的本质并无差异,同学们应该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也是严肃的课堂,我应该认真对待。 https://studio.jndjg.cn/index.php?r=studiowechat/album/view&id=18285&sid=797
2.给学生线上学习的十条建议“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自2月17日起,我校线上教学正式开课。在此,针对线上学习提出十条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主动学习是关键。没有班主任和辅导员督促,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居家学习,没有主动学习可不行。 2.学习态度要端正。线上学习更要学习态度,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专心听讲,积极思考https://gxy.zjhu.edu.cn/2020/0225/c1611a110304/page.htm
3.如何帮助孩子提高网课效率?家长必看引导孩子培养专注力 ? 请孩子把做事情的时间记录在表格里,看看每天吃饭花多长时间。这也能增强孩子的自我监控能力。多鼓励,少挑错,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信心。通过这些方法,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线上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希望这些建议对大家有所帮助!0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045348934235401838
4.对于学院的意见和建议(精选18篇)对于学院的意见和建议 篇2 我是20xx级(自主)2班学生李俊同学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给了我女儿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让他能够在学校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接受教育长大成人。也非常感谢学校给了家长一次机会,倾听家的意见,架起家庭——学校沟通的桥梁。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台起采,为孩子的健康成长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yijian/7422910.html
5.线上学习方案4、适当对孩子的学习予以指导;监督孩子每天的上网学习时间,杜绝孩子不健康上网。 线上教学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科年组长为小组成员,负责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教学指导、技术支持等。科学制定措施,加强对各班级、各学科在线教学的过程监控、教师教学质量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9088.html
6.线上教学意见和建议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存在问题: 1、在汉语教学中校领导抓紧双语教学工作。 2、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正面教育,理论联系实际。 3、因材施教,民族孩子学习汉语有很多困难,现在使用的人教版的教https://www.gwyoo.com/haowen/247288.html
7.相约在云端,学习促成长——占鳌小学开展“父母课堂”案例互动线上这次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线上学习的家长会,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家长能直接感受到学校实践全面素质教育的努力,更能感受到学校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学到了如何教育孩子, 作为家长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 ,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或者错误地引导了孩子。 例如平时孩子在校回来跟我诉说了在校遇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5/31/c6543163.html
8.幼儿园的小孩子学英语线上好还是线下好?二、线上学习便捷高频,家长更省心 线上课的优势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十分清楚。孩子在家就能学习,对家长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231205
9.北京市特级校长写给老师们的几点建议新闻频道针对这些问题,双“特”战“疫”专栏特别邀请到了6位北京市特级校长,一起为老师们提供相应的建议↓↓ 写给各学科老师 怎样为学生设计线上学习内容? 北京市特级校长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陈姗 1. 阅读数据,感受时代的脉搏 防疫期间,网络上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信息化时代的脉搏,透过它,我们足不出https://news.cctv.com/2020/02/21/ARTIALoJzeX6ROOd3vJyuWAJ200221.shtml
10.孩子上“空中黔课”,家长应做些什么?这几个建议你可以看看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建议吧~ 家长陪伴孩子居家做游戏 1、配合学校开展线上教育,完成学习计划 家长应结合学校线上学习课程安排指导孩子形成居家学习时间表或计划。家庭成员之间做好协调,多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遵守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保障作息规律,促进自主学习。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动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https://www.gzstv.com/a/d08c3d6608264218b0df83124108ea20
11.“一言”金点子(幼儿篇二)家长时刻关注班级群动态,共同学习新的内容。 ②与幼儿合作完成作品或实验,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参与活动,记录孩子成长的每个精彩瞬间。 建议人身份:老师 姓名:陈红梅 4.【一言金点子】同安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问题:疫情之下,如何安抚孩子“宅家中”的焦虑? https://www.xmtaedu.cn/cc/d8/c20643a183512/page.htm
12.线上教学与教育心理学效应莘县人民政府启示建议:孩子居家进行线上学习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比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http://www.sdsx.gov.cn/channel_t_273_15801/doc_64cc57eb1b9ca516676f3d63.html
13.知乎上102个简短而深刻的回答:看完人生豁然开朗4、「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吗? 一辈子都要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 5、做哪些事情可以提升生活品质? 定期扔東西。 6、结婚以后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当这婚还没结。 7、怎么判断乞丐的真假? 乞丐無論真假,當他向你乞討時,他就真的是乞丐了。 https://www.douban.com/note/491821792
14.防疫不懈怠,停课不停学——关于开展居家线上学习致家长倡议书在居家学习的日子里,建议家长: 1. 选用屏幕较大的设备,并在每次学习之余督促孩子闭眼休息或眺望远方十分钟;供线上学习的电子产品不安装与学习无关的各种软件;引导孩子提升自控力,不沉迷于电子产品。 2. 和孩子一起做好情绪管理,保持积极心态;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孩子每天十个小时的睡眠。 https://a.meipian.cn/43r3lask
15.致全体学生和家长朋友们的一封信二、线上学习建议 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将全面落实海南省教育厅政策及“五项管理”要求,科学制定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作息安排,并提出以下建议,让我们“携手云端,共护成长”。 1.加强自我管理 请家长朋友们按照学生居家学习作息安排表,与孩子共同保持合理有序的作息节奏,制定好学习计划,科学利用时间,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https://www.hn3wx.com/hn3wx/2023-03/01/article_2023030109264140319.html
16.8种方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很多家长都非常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并且认真学习,但是家长需要明白,孩子不是天生就喜欢学习的,这需要家长从旁引导孩子喜欢上学习。为此家长就需要掌握一些好的方法,让孩子真的喜欢上学习。以下就是8种方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家长。 8种方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 http://m.xuesw.com/zt/ajwvvffi/
17.线上课程教学反思(精选25篇)学生整天要看着屏幕听课练习,学习方式单一,容易产生因疲乏枯燥、思想走神、犯困发呆等现象,这导致他们不能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有效参与课堂45分钟的学习。如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循序渐进”的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错过上一知识点的学习,就会为下一知识的学习留下障碍。线上学习时,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https://www.ruiwen.com/word/xianshangkechengjiaoxuefansi.html
18.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精选23篇)小小的身躯,爆发大大的能量,这一支“有魂、有力、有激情”的唯实先锋队”,在抗“疫”战场上散发着星火般的光与热,用平凡奉献书写着不平凡的战“疫”故事! 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精选23篇)5 根据教文体局的要求,我们从今天开始进行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学习活动。我也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学习,课下与孩子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28163954_2302964.html
19.疫情期间如何更好开启居家学习?上海一线教师给了这些建议上海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后,学生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怎样才更有效率?家长如何做才能正确帮到孩子?教师上网课有什么好方法? 3月1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请教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潜溪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曹宵情,她也是学校的七年级数学教师,她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提供了四点实用建议。 https://m.thepaper.cn/api_prom.jsp?contid=1710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