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利数字时代课堂:特征与趋势

本文作者:焦建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课堂,是自班级授课制以来,始终占据学校教育中心位置的一个场所。课堂变革始终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重点和难点。教育变革的核心在学校,学校改革的核心在课堂。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开展的课堂研究长盛不衰,涌现出了大量的成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证据,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和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实践产生了或正在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康德之后的200多年,尽管世界各地学校教育实验和改革波澜壮阔,课堂教学却始终未发生根本变革,甚至可以说,课堂几乎变成了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难触及的堡垒。“有趣的是,越是远离学校教学的教育改革,就越可能成为国家的政策,但也就越不大可能对学校情境中的教与学产生根本影响。”

而在过去的100年间,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并不断地被引入学校、进入课堂,变成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在最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纷纷积极引进新技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人们对教育科技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更是充满期待。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究竟有什么不同?数字时代课堂教学,尤其是好的课堂教学会呈现出哪些特征?展望未来,数字时代课堂教学会呈现出哪些鲜明的走向和趋势?这就是本文试图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课堂:师生在多元时空中的共同创造

在课堂、课程和教学这三个概念中,相对而言,课堂其实是一个略显非学术的概念。在提及课堂的时候,人们脑海里大体上会出现几个不同的东西:

第一,课程和教学发生的地方。也就是说,把课堂看作是一种物理空间,也就是教室,英文classroom的最本源意义与最常见理解就是教室。

第二,在教室中课程被组织和实施。在这个意义上看,课堂就是课堂教学,也就是在教室中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在东京大学柴田义松教授看来,“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由‘三重场’构成:最内层的场是课堂——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教材、教具)三要素组成的教学实践场;其外层是接受来自教学团队(同辈、前辈、管理职员)影响的学校职场;再外层是家庭、社区、社会。上述三层各自拥有固有的特征与功能,而且彼此交互影响”。不过,从更狭义的立场来看,人们所说的课堂,似乎更像是柴田义松教授三重场中的最内层。

钟启泉在《课堂转型》中说,“课堂不是墓地,不是牧师面对一片寂静无声的墓碑做祷告的世界。课堂也不是懂的人向不懂的人告知现成的‘知识’的世界,而是相互倾听、共同求索未知问题的探究的世界。”“课堂绝不是单向传递的场所,它是一种沟通的组织,是师生之间借助交互作用,相互传递、彼此交流,从而获得创见、变革自我的一种沟通。”

在本文中,课堂概念采取了更大众的理解,即,课堂就是课堂教学,也就是在技术丰富的学习空间(包括作为物理空间的教室和作为在线学习空间的课程管理系统)中,由学习者和教授者组织和实施的共同的教学互动和共同学习。

这里的学习空间,既不仅仅是那个被称之为教室的物理空间,还包括作为在线学习空间的课程管理系统。为此,课堂教学,既不是一个年长的人对着一群学生在那里唱独角戏,更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预备所。事实上,数字时代的课堂,从本质上来看,是师生在多元时空中的共同创造。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数字时代的课堂,从本质上来看,是师生在多元时空中的共同创造。课堂应当是一个“探究的共同体”,“唯有探究的课堂,才称得上是充满智慧能量的、高格调的课堂”。自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就世界范围而言,把课堂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独白式”讲授,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对话式”探究,既是人类教育史上学校革新与发展的重要主张,也是今天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焦点、重心和难点。

二、好课堂的五个关键特征

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信息时代的好课堂?究竟应该怎样理解数字时代的课堂?数字时代的课堂和传统学校教育情景中的课堂又有哪些不同?

关于好课堂,叶澜先生曾指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她把这些基本的要求概括为: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

在叶澜看来,所谓有意义的课,就是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所谓有效率的课,一是指受益面的大小,即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指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所谓有生成的课,就是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所谓常态下的课,是指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

而所谓有缺憾的课,就是说,课堂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

的确,我们没有办法给好课堂一个绝对的、能被所有人接受的标准。而这就好比我们没有办法给美一个唯一的标准一样。但尽管如此,好的课堂,总是有一些自己的特征。对于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这个问题,我想,好课堂至少具有如下一些特征——有趣的、互动和参与式的、有效的、高效的、生成性的。

1.有趣的。在过去,我并不认为有趣有多么重要。而今天,想想看,如果无趣,孩子自然会昏昏欲睡,真正的学习就无法发生。过去,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而今天,几乎所有的药都有了一层甜甜的糖衣。今天,对教师来说,把课堂变成欢乐的课堂,变成有趣的课堂,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2.互动与参与式的。高品质的课堂,无人置身度外,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学生袖手旁观的课堂,注定不会是好的课堂。只有学生参与思想的对话,只有师生和生生之间展开互动和相互学习,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高品质的课堂。

3.有效的。所谓有效,在我看来,就是课堂教学达成预期目标,实现了预定的目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取得了理应取得的效果。今天,在数字时代,课堂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必须要关照教育教学的目标。

一节课,无论使用了多少高科技手段,不管使用了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也不管课堂活动有多么丰富,只有达成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才可能是好的课堂。在过去40年间,美国教育领域大谈21世纪技能,21世纪教育学,21世纪课程、教学和教学法,归根结底,都是在讨论教育教学的目标。现在,在中国热议的核心素养,归根结底,也是在讨论教育教学的目标。

5.生成性的。我们不能用预设的课堂教授活生生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观。当教师把学生视为教育和教学的消费者的时候,就会形成消费式的课堂。在课堂中,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消费者,更是知识的生产者,这才是生成性的课堂。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把课堂视为师生在多元时空中的共同创造了。

三、数字时代课堂教学的五种趋势

技术赋能教育,是全球学校教育的重要趋势和走向。在数字时代,课堂教学正在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虽然这些特征确实也是之前非数字时代课堂教学的不断累积和总结,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其中有许多特征更多得益于数字技术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以学习者为中心

01

以学习者为中心,并非数字时代人们对课堂教学的独特追求。事实上,以学习者为中心是长期以来,全球无数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是建立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基础之上的。要理解、领会、掌握和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尤其是推动技术知识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变革,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

美国学者玛丽埃伦·韦默(MaryellenWeimer)在其著作《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Learner-CenteredTeaching:Fivekeychangestopractice)中,将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概括为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权力的平衡、内容的功能、教师的角色、学习的责任、评价的目的。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介入、应用,使传统学校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因材施教变成可能,个别化学习、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变得可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以学习者为中心”赋予了新的意义,且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

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

02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和教育科技,被充满热情的人们介绍和引进到学校,进入我们的教室里,越来越多的学校变成了数字校园、智慧学校,大多数的学习环境都变成了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用光学投影和幻灯机,几乎淘汰了粉笔和黑板;接着,人们又用数字投影仪,替代光学投影和幻灯机;之后,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更为强大的功能,尤其是在互动方面的强大功能,几乎替代了数字投影仪和幕布。再之后,新一拨触控一体机、纳米黑板、LED拼接屏开始占据主流……

回顾过去的几十年,安装在教室前面的显示装置在走马灯似的不断更迭替换。多媒体、无线拾音麦克风、录播系统、各种摄像头,如此等等,越来越多的传统教室不再传统,变成了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

在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中,需要有技术型教师(Tech-SavvyTeacher)。只有这样,这些学习环境中的技术才能得以施展,才能真正赋能学习和教学。因此,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技术型教师。

由此,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对教学和学习的业务流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方面,什么样的教学法才能和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以及充斥其中的教育科技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以上这些问题,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开放教育资源的应用

03

自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启开放式课件运动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一场以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特征的互联网教育运动风起云涌,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发展。于是,我们所有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教育资源的大同世界。

今天,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在人类的教育史上,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我们进入了一个“天下名师皆我师”的时代。

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作为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的学校教师,我们如何将遍布于全球互联网上的开放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应用于自身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之中,怎样把这些开放教育资源创造性地整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实在是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课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数字时代课堂教学变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和趋势就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应用。这一点,毫无疑问。

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

04

虽然都是“深度学习”(deeplearning),在中文、英文中,在一般教育情境中和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领域中,其意义却大不相同。

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来看,深度学习是利用多层神经网络结构,从大数据中学习现实世界中各类事物能直接用于计算机计算的表示形式(如图像中的事物、音频中的声音等),被认为是智能机器可能的“大脑结构”。简单地说,深度学习就是使用多层神经网络来进行机器学习。

今天,在学校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说是经历了无数的课堂,有些课堂是预设的,有些课堂是动态生成性的;有些课堂是停留于浅层次学习的,而有些则是深度学习得以发生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它是一个在多元时空中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THE END
1.智能化在线教育:科技驱动学习新模式的崛起与挑战教学教师早期阶段: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一些高等院校开始推出在线课程,虽然当时的技术和平台相对简单,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线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Coursera、edX和Udacity等平台的出现使得在线学习变得更加普及。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Q1CNQ80512BOIV.html
2.[全解析]网络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最全解读!这是网络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是封闭性的,其表现是教育资源被封闭在校园内,教育的门槛被抬高,接受教育的人始终是社会中少数精英。网络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对学习者来说,教育的门槛被降低,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地增加,教育信息资源得以共享。网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QyNjk1NA==&mid=2652728521&idx=1&sn=2e518185ee0e4c0b2bc5b925b9febab9&chksm=8499712cb3eef83a68a7ee61aa805ac1b41507c017059cdf048acd92ae09cdcd246a88eb2737&scene=27
3.目前在线学习的几个基本特点是怎样的?在线学习就是通过互联网,使用电脑、手机或Pad等设备在线上学习。在线学习可以打破地点的限制,让学员可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87156/answer/3383725334
4.国内在线教育发展历程及特征有哪些?问答集锦初步成熟,进入提质发展阶段。中国在线教育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便开始发展,期间经历 了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0964401632803
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线教育博士的培养特征及保障机制成立于1876年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了应对21世纪不断变化的教育格局,教育学院率先开设在线教育博士(EdD)项目,该项目既扩大了教育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又促进了跨学科的发展,可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展史中的标志性事件。极具竞争性且招生人数有限的在线教育博士项目,运用基于证据的实践来改善教育成https://lgwindow.sdut.edu.cn/info/1015/18526.htm
6.在线教育能否替代面授模式?解析两者之间的胜负之争!在线教育与传统面授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热议的话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在线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能否完全替代传统的面授模式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对在线教育和面授教育进行比较分析,解析两者之间的胜负之争。一、在线教育的优势 1. 灵活性:在线教育可以打破时间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521749252486389&wfr=spider&for=pc
7.慕课时代下在线教育特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慕课时代下在线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开放性。学生在慕课时代下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仅相同学习内容下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的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料开展学习,而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也是比较自由的。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个因素都不会受到太多的约束。 https://www.meipian.cn/374po7dw
8.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五种商业模式B2C模式的在线教育公司,由于担任教育自营主体的角色,一般以相对垂直的教育领域为主要课程产品,如语言培训,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解决了在线教育标准化的问题,课程一般令人放心。 目前除了部分早期混合B2C模式的头部在线教育公司,想要纯粹的依靠传统录播课程的B2C教育公司不论从产品特征或是收入规模都没有哪家特别出彩。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2550025&efid=SKTcUBYs2tFq_1nIiAbdIw
9.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有疑问、当地政策不了解,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本题答案: C 本题详解: 教育的本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也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B项错在社会发展,A项错在没有体现教育的目的性,D项说法不正确,不是自身生产。https://zige.eol.cn/jiaoshizigezheng/bishilnzt/202007171455263626.html
10.21世纪教育的特征“全民信个球”教育学口诀487 蒙台梭利‖新世纪的教育 by:番茄妈咪Miya 1278 蒙台梭利《新世纪的教育》 by:__阿文__ 2.4万 世纪应用英语英语口语(教育篇) by: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335 性格特征 by:釣魚博士雲 8867 世纪应用英语 综合教程 教育篇 by: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6872 21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南师谈教育 by:寻道有声 5241 肾脏的https://www.ximalaya.com/sound/478245127
11.重磅发布!新冠疫情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互动研究报告全文来了!本研究一共统计了39种在线教育产品,并根据各自主要特征划分为七类:社交工具型,通讯工具型,平台服务型,教学具型,公共资源型,学科内容型,综合辅导型。 3 样本分布 本调查以2020年3月8-12日为时间,这一时间段对于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校而言已经进入新学期近三、四教学周,教师对于新的在线教学技术和功能有了认知和熟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801948
12.线上线下相结合背景下的高中数学精准教育探析尤其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不断落实,全国范围在线教育的大规模探索和实践,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成果的成功检验。以“互联网+教育”为主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应现实之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育制度到教育生态的层层演进,真正实现推动教育制度变革、构建全新的教育生态。基于此https://hl.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org/content/view&id=2202932
13.远程教育的定义远程教育是什么意思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远程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远程教育学生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远程教育。https://m.maigoo.com/goomai/204253.html
14.教育装备的内涵提升和发展趋势从国际上看,美国的STEM教育[1]、德国中学阶段的创新教育[2]、西班牙的全球学习者社区[3]、韩国的高中学科教室制[4]等先行的教育实践,已经在创设教育教学情境、丰富教育供给、变革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对教育装备的新使命和内涵进行了探索。 二、教育装备呈现新的内涵和特征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310.htm
15.电子合同—递信签为在线教育行业的业务助力加油!近年来,互联网+教育产业成为风口,在线教育领域飞速变化。在线教育发展规模迅猛,成为了教育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 对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是在线教育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递信签为诸多的在线教育行业客户提供了基于数字签名技术的电子签署服务,让电子签署功能在在线教育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https://blog.csdn.net/delibit/article/details/11432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