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上午在线教育高峰论坛中,拓词联合创始人CEO薛淡的发言实录:
我是薛淡,我有一个孩子,大概2年多前和朋友一起创业出来的叫拓词,有网站、有移动APP,可以在安卓、苹果手机都可以用到它,用来背单词非常方便。
2011年刚开始做拓词的时候我参加一些互联网活动,经常非常尴尬,大家一聊起来说你做什么,说做背单词,顿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比较热烈的做一个基于垂直兴趣的社交、基于某某地理位置的电商,基于淘宝教育之类的,做背单词显得莫名其妙,一点都不时尚。
今年在线教育突然火了,我一下子就觉得腰板直了,说起来现在有人问说你做什么,我说做在线教育,一听就非常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言归正转。
首先说概念,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网校教育、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教育,教育领域似乎也从来不缺乏概念,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刚开始我首先就被这些概念给搞晕掉了,我查了一下百度,结果发现完全看不明白,后来又问了一些行业内的朋友,发现也基本上说不清楚,这让我相当郁闷,因为作为一个理工男,如果连这两个概念都搞不清楚这事也就没法做了。后来我想到我熟知的IT行业,发现这些概念似乎都遵循着一种类似的命名逻辑,实际每个概念的命名者当时都是基于当时的认知,提出在当时所认知状态下的一种特征来命名,说起来有点拗口,而且往往会不断的随着趋势的发展,以及认知的发展来重新诠释这些概念,所以到最后你就会发现这些概念内容都非常庞大,可能他试图是让这些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实际上是随着诠释新的概念又会被总结出来、被表达出来,所以这种诠释也是徒劳的,好像应了那句老话一样,千万别解释,一解释就乱了,越解释越乱,到最后就干脆大家都看不懂。
我就试着把过去的这些认知全都放下,对着概念的名称直接来理解似乎靠谱了很多,比如说远程教育、elearning其实着眼的是一个距离的特征,因为传统的课堂老师和学生是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我们这个是着眼于电子化和多媒体的特征,我认为它着眼的是网站化的特征,因为远程教育、elearning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往往是基于课间或者网络平台的,另外像互联网教育着眼的显然是互联网的互联性以及交互性,因为远程教育、elearning最开始是基于专网的,移动互联网教育着眼的就是设备的变化以及使用场景的变化。
我们看到所有的概念都是以IT特征对教育的定义,由于不同的时期人们的着眼点不一样,所以就衍生出很多概念,这些概念其实也不严格,比如说我们经常说IT技术正在改变世界、互联网正在改变世界、计算机正在改变世界,基本上这些表述意思都是差不多。我们回来,和历史上的各种概念,与当下的技术热潮相对应的一样,在线教育的概念我认为主要是和眼下非常火爆的O2O的概念是一脉相承的。互联网正在渗透在我们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教育,教育的概念清晰了之后我们就好了很多。
我看很多人都笑了,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我们过去听的一些正规的课程,有可能发现我们现在如果来讲可能会比他讲的更好,更不要说一些上房套麻雀、下河捞鲫鱼这样的独门绝迹了。但是因为体制和机制成本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到课堂讲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有了互联网就有这样的机会,无论是多贝网或者淘宝同学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说来好笑,这两年公开课的很火,我看过不少课程,结果最后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课程居然是教我系鞋带的,因为此前的时候大家都会有这种经历鞋带怎么系不住,那个老先生讲了一番系鞋带之后这个苦恼就再也没有了,我想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我们认为当知识的获取变得更简洁、更多样化、更有趣,学习者的主动性一定程度上也会有所回归。我们过去总是说主动性的问题,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上学的经历,有多少课是因为课程的陈旧、老师讲的乏味导致我们不爱听,而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所有的这一切都会被更彻底的暴露出来,无论是更好的还是更差的,以学习为中心,人人为师终身学习,我们认为获取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遥远。
第二点,以体现为导向。刚刚说到以学习为中心的时候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体验,这里专门说一下,体验这个概念这两年几乎被互联网给说烂了,搞的跟玄学一样,其实体验设计一直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现在更加被重视起来。打个比方,让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就是一个体验提升的常用思想,拿拓词来讲,过去我们背单词,单词书、卡片、复读机、记号笔、遮挡板,很多很多的东西,然后你还是背了忘、忘了背,痛不欲生,因为你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要有一个非常周密的学习计划,12小时复习一次,24小时复习一次,48小时复习一次,最终我们还是不能坚持下来,很简单,因为这太复杂了,这完全不是背单词,而是在研究如何背单词。
到我们拓词这里,你选择一个你想背的课程,告诉系统你哪天想背完,系统就开始自动的给你出单词了,至于你每天需要背多久,每个单词什么时候需要你来复习,以及你每个单词的复习程度,这些全都不用考虑,全部由系统来给你安排,就在你通过选择和系统交互的时候这些系统都帮你计算好了。
再比如说体验设计还有一个常用思路,就是个性化的服务。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刚刚说到背单词什么时候来复习,我们此前经过测试,虽然以往规律有很多的共性,但是也表现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由于老师的精力和能力的问题,实际上对学生提供高度集中性的课堂教育是非常困难的,这好比工业时代的生产线,因为标准化所以获得了大规模的生产,同时也忽略了个体的需求。而通过计算机做这件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比如说拓词这里系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记忆进度和学习规律,在每个时刻作出最需要复习的单词,这个单词是完全针对他的、完全个性化。
讲到这里我们做线下教育的朋友可能笑了,这些东西其实我们课堂上也有啊,我们在课堂设计、课堂管理、教学的评估,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不是有一个说法,说我们教育行业的前辈很多时候不是在教课,主要是在励志,其实我倒觉得这不是坏事,因为本身这种表述就有一种非常浓重的体验色彩。但是你看一下现在在线教育的各种形态,你会发现目前的在线教育更主要的是在做资源在线化,实际上资源在线化已经比较成熟,但体验在线化还差的非常远。
另外,互联网在用户体验方面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像我们所熟知的社区、UGC、游戏都有非常丰富的体验设计方法论。但这些目前它所应用的范围还是非常有限,我们认为这些将来都应该为教育所用,其实也必将为教育所用,未来的在线教育我们认为应该是以体验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至于如何结合各方面的经验,设计出独到的在线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正是一起需要面对的。
最后一点,以融合为趋势。通过目前的一些在线教育产品,无论是拓词还是其他的同行产品,大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目前的产品思路大多是以补充于改善线下教育存在的明显短板为特点的,比如背单词,本来面授课程上老师也只能范范的讲一些方式方法,并没有什么好的手段可以让大家记住单词,所以目前拓词明显是一个工具,一个面授教学的辅助工具。
所以我们认为,互联网到教育的渗透,和电商以及其他的领域都一样,它是对教育的一次突破性的成长,线上和线下走向融合是必然的,最终如何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的优势,融合后的线上和线下的教育,会构成一个新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