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推进军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解放军报

——全军军事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经验做法摘登

编者按

习主席深刻指出,要强化人才支撑,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发挥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培养大批练兵备战行家里手。

近年来,全军部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加快学习型军营建设,立起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发展力、战斗力鲜明导向,涌现出一批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

日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训练管理部对全军军事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受表彰单位聚焦练兵备战,聚焦部队急需,聚焦岗位履职,聚焦前沿发展,注重“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是坚定务实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的典型代表。

为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和促进全军军事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现将部分受表彰单位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经验做法予以摘登。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武部——

发挥合作优势,释放军事职业教育高效能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武部担任军事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任务以来,充分运用现有资源,注重发挥军地合作优势,形成了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良好格局。

依托现有条件抓统筹优化。采取“建、调、并、改”多种办法,建成军综网学习室、互联网学习室和图书室。图书室兼有课程制作及休闲娱乐功能,军综网学习室兼顾网络训练功能,互联网学习室沿用“军营绿色网吧”原有设施,最大限度提高效费比。

与正规化建设同步抓管理规范。将军职教育的建设与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和基层星级达标建设同步抓建、统筹抓建,提升学习室使用效能。

借力军民融合抓拓展延伸。发挥人武部功能特点,不断拓展军事职业教育边界外沿,充分发挥辖区高校人才和图书馆资源优势,把专武干部、民兵连长全面纳入军职教育系统。

31110部队——

聚焦备战打仗,推进军事职业教育走深走实

31110部队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强基固本,瞄准战场急需和练兵实际,扎实推进军事职业教育落地见效。

聚焦锤炼打仗硬本领,构建齐抓共管体系格局。建强组织领导,构建党委领导、主官负责、支部落实、专人监管的抓教格局。立起身教重于言教的鲜明导向,领导带头、全员受教。着眼不同岗位需求周密制订学习计划,近3年累计选学课程千余门次。

积极拓宽学习主渠道,打造多维立体学习网络。紧抓在线教育基础,着力拓展丰富学习资源渠道。用足军地优质资源,与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图书馆等建立合作共建机制。

着眼激发学习内动力,助力备战打仗质效提升。紧贴实战练兵强能,将军职教育绩效与个人年度评定挂钩,激发学习驱动力,练兵备战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出色完成各项重大保障任务。

75832部队——

线上线下结合,助力新质战斗力生成

75832部队是改革后组建的新质作战力量,该队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按照“以战领学、训教融合、边建边学、全员参与”思路,用好用活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使战斗力生成走上了“快车道”。

找准能力差距快充电。运用“任务岗位需求-能力素质现状=课程学习内容”公式,坚持“线上拜师、线下实践”相结合,实现官兵能力素质“快充”。

推动教学相长正循环。依托战区“双帮”团队,将战训研成果凝练形成“绝招绝技绝活”,开发上线多门特色微课,助力训练实践“反哺”职业教育。

学习力加实践力等于战斗力。开展军事职业教育试点以来,该队新进人员成才周期大大缩短,催生一批作战研究成果。

78100部队——

融入“四个秩序”,提升军事职业教育管理实效

78100部队扎实开展军事职业教育工作,持续推进学习成果转化,助力备战打仗效果显著。

科学统筹,把关定向。坚持党委专题议训、常讲常议,统筹学习任务,统定学习计划,统把质量标准,为每名官兵设定职业成才规划;按照专业相近、职级衔接、专长互补原则,组建互帮互助小组,官兵人均选课11.5门。

比拼赶超,营造氛围。积极开展比武竞赛、“微课小讲堂”等配套活动,全员比、时时比,激发学习训练热情;建设军综网、互联网集中学习室,申领、自购专业书籍,组织教学特长骨干录制精品课程,改善学习条件,满足学习需求。

破解难题,稳固提升。自主研发学习辅助程序,积极组织研究论证军事职业教育开展新模式,采购部署云平台、手持终端等智能化教学设备,提升教育开展质效。

31436部队——

汇聚内在动力,激发向战成才蓬勃力量

31436部队汇聚向战而学、为战成才内动力,推进军事职业教育与人才发展互促共赢。

党委先行,在示范带动中凝聚共识。学有榜样,队党委当“第一班”、争“第一名”;学有激情,官兵参与“我眼中的军事职业教育”大讨论。

科学保障,在难题破解中集聚能量。引进高端设备,改造学习室;将学习终端引入班级,破解场地缺和疫期难集中等问题。

精准施策,在创新推动中汇聚动力。建立全岗覆盖、全员参训、全程评学机制,定期研究协调矛盾问题,适时组织评估,用机制督学;鼓励人人打擂台,以氛围促学;纳入“双争”评比,学得多、考得好的,在季评中量化加分,总评时优先评优。

31511部队——

营造学习氛围,以学习力催生战斗力

31511部队以学习力赢得竞争力、发展力、战斗力,以高质量军事职业教育提升备战打仗贡献率。

聚焦打仗抓教育。党委一班人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引导官兵紧贴使命抓学习,着眼岗位强素质。对照岗位职责,聚焦核心能力,滚动制订年度方案计划,健全考评激励机制,营造学习氛围。

紧贴需求建平台。将学习环境建设纳入基础建设体系,采购学习设备,提升人机比,优化官兵学习体验。梳理形成人员岗位课程目录清单、学习标准指南,形成4类24门课程资源,满足官兵学习需求。

融入实践促成才。成立军事科研工作站,培塑专家人才和战训、科研攻关团队,官兵成长成才效果明显。

32371部队——

善谋划抓落实,推动军事职业教育落地生效

作为军种机关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的支撑保障机构,32371部队紧跟形势发展之需、紧贴职能使命之需、紧扣官兵成才之需,缜密谋划、狠抓落实,有序推进综合试点、总结推开和普及深化。

深入开展教育动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召开动员部署会,下发部署工作方案,组织骨干集训,分层级组织特色宣讲活动。

紧扣官兵履职急需,解决学习资源问题。实施立项、建设、运行、服务、评价全流程管理,指导院校部队建成一系列满足岗位急需的在线课程,完善一批智能实用的教学和学习条件。

务实推动政策配套,解决动力激励问题。将学习情况纳入人员考核体系,融入军事训练考评内容,记入个人训练档案,与评先评优、年终考核、晋升使用相挂钩,推动学习力向战斗力有效转化。

92485部队——

聚力多措并举,全面打造学习型军营

92485部队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军事职业教育路子。

突出“统”为关键抓布局。党委坚持每月专题分析形势,每周专项反馈进度,及时发现矛盾问题,制订对策措施;深入开展军职专题教育,积极推荐优质书目,工作思路清晰、落实有力。

围绕“战”为核心抓质效。紧盯备战打仗能力急需必需,把握“岗位主导”这一本质要求,建立人员能力素质标准,分解岗位训练清单,固化人员成长成才阶梯图。为官兵开展学习、厚实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提供了依据。

95183部队——

以战领学抓训,提升打赢贡献率

95183部队始终坚持将军事职业教育向备战打仗聚焦,将学研战融入实战实训、联战联训中,有力促进核心军事能力提升。

坚持为战育人、精准强能。紧贴战训任务,开展群众性学研活动。针对重大任务,紧前组织官兵学习,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坚持模式创新、体系抓学。采取“飞行间隙探讨学、岗位实操观摩学”等办法,将学习活动延伸到机翼下、阵地上、武器旁。依托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系统性辅导培训,同兄弟单位交流研练,提升指战员体系作战、联合作战能力。

坚持向战研学、学研一体。成立学研小组,研究、验证、完善了多套战法和行动方案,部分战训成果成为同类型部队交流学习的典型范例。

96795部队——

树立鲜明导向,打造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96795部队作为军种专设训练组织与考评机构,常年担负战役战术实战化训练组训任务。近年来,部队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树立“以学促战,为战而学”鲜明教育导向,将军事职业教育与核心职能使命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党委统揽组织有力。党委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深入统一思想、强化科学统筹,系统规划总体方案,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军事职业教育深入开展。

扎实推进确保实效。区分层级、岗位构建能力素质标准模型,围绕军事理论、装备知识等方面常态开展课程学习、专题学研等教育活动,同步推出军种特色精品微课,形成优良学习氛围。

学以致用以学促建。在任务实践过程中,紧盯任务需要、能力需求,将学习所得全程用于演练组织设计、考核评估和数据分析,促进履职水平越级升层,有效助力军种训练实战化快速发展。

63816部队某营——

用好平台渠道,持续提升岗位素质本领

63816部队某营牢牢把握军事职业教育这个有效增长点,推动职能拓展、使命拓新、能力拓荒。

用军职教育铸魂,增强政治能力。着眼“技术+政治”鲜明特质,顺应“网络+教育”发展趋势,采取线下专题研读、线上专家辅导、随课讨论辨析等方式学习,厚实官兵理论素养。

用军职教育拔尖,激发人才活力。通过在线学习强理论、岗位实践强本领、比武比赛拔尖子,培养出一批行业尖兵。

32504部队——

秉持育人理念,催生学习训练新格局

32504部队秉持向战而学、为战育人理念,着力培育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文化,有力催生学习训练新格局。

坚持党委统筹,优化支撑条件。着眼健全完善军事职业教育建、学、管、用体系,推行支部全程管学、专人动态督学、定期总结评学、挂钩机制促学机制;针对单位和人员高度分散特点,充实线下学习资源,实现分散学、集中考、全覆盖。

聚焦主责主业,融入训练实践。制订关键岗位人才培养计划,梳理学习资源,锤炼部队技战融合作战保障能力。

创新育人模式,助力成长成才。统揽送学、送训、送考全程,绘制成长成才阶梯图,拓展网教与实育融合育人路径,开展“读书育人”等学习评选活动,创新多元评估模式,有效激发学习动力。

军事科学院某研究院某研究所——

目光瞄准一线,课程助力战场

军事科学院某研究院某研究所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推出营养保障、特殊作战环境防护、效能提升等系列课程。

坚持党委统抓科学谋划。党委瞄准打赢聚焦发力,将军事职业教育列入年度“议研议战议训”工作,强化“研即战”“教为战”思想。

紧盯部队需求靶向定制。始终把备战打仗作为课程建设第一原则,利用赴一线部队调研攻关等时机,系统梳理基层官兵岗位素质和学习需求,着力推动特色课程精准融入部队,构建了“军味”浓厚、“战味”突出的课程体系。

突出问题导向提升质效。以科研战备为中心、以能力拓展为基点,整合专业力量和培训骨干,对上线课程跟踪问效,抓好在线互动和答疑释惑,进一步缩短“学”与“用”的距离。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某中心——

发挥院校优势,创新在线课程建设路子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某中心先行先建,在全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探索院校军事职业教育的全方位建设。精心组建建课团队,探索各型课程建设;设计建造全军首个大型全媒体智慧教学中心,提供课程制作全流程服务;配合制定首套院校军事职业教育配套机制,推动院校军事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在线课程。中心围绕教战研战和官兵急需,建成了一批特色精品在线课程。

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理论和技术指导。中心探索军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了一批全军军事职业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先后派员赴有关单位开展在线课程建设专题授课与研讨交流。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职业教育技术服务中心——

紧扣职能使命,聚力服务全军官兵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职业教育技术服务中心紧扣自身职能使命,聚力打造服务全军官兵的在线学习平台。

打造全员全时全域的学习底座。初步形成全员全时全域泛在学习环境。

构建多元融合开放的资源体系。平台支持全军各单位上线课程,对接课程、音视频、电子书等地方优质资源。

提供以官兵为中心的服务支撑。面向全军部署节点,支撑开设云课堂、搭建学习小组,为官兵提供近学习资源服务。

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

整合优势资源,助推官兵学习质量

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3年来一直保持全员参学,累计选课人次和结业人次令人瞩目。

立足自身实际,破解“建”的难题。邀请专家指导评估条件建设方案,在支队教导队先行建设互联网学习室,完善内外网学习考试监控室和微课制作录播室,制作微课在平台上线,与驻地图书馆共建图书流通点,完成了“智慧军营”试点。

坚持多措并举,提升“学”的质量。将军事职业教育纳入按纲建队规划,进入周工作计划。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结合蹲点帮建、检查指导等时机进行专题宣讲。

THE END
1.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大学生更喜欢哪一个?除此之外,教育、教育,“教” 是手段,“育”才是目的,线上教学只是起到了一个“教”的作用,而“育”的环节还需要通过线下教学才能实现,教的作用永远无法达到育的境界。另外线下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贪玩是每个人的天性,这也决定了线下教学的不可替代性。在线下课堂上,老师可以对学生https://zhuanlan.zhihu.com/p/582905536
2.线下教育是什么意思三、方便程度不同:线上教学相比于线下教育,在线教育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需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即可达到教学要求,所以更加便捷。 四、价格不同: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费用相比,线上教学的学费相对较低,线下教学的成本较高,所以学费会贵一些。 五、学习效果反馈与跟踪: 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41292781813076&source=natural
3.编程是线下学好还是线上好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编程已成为一项炙手可热的技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编程的重要性,并希望加入这个领域。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常常面临一个问题:编程是线下学好还是线上学好?本文将探讨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以帮助读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线下学习的优势 https://wh.tedu.cn/news/495704.html
4.线上和线下补课哪个好各有哪些优势3、学习到的专业性。面对面的教学,会比自己学习记忆更深刻,更系统、更专业。因为旁边会有人对你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反复、一对一的讲解,知道你弄懂或掌握,这个是线上教育跟线下教育最大的区别。 3线上和线下补课怎么选择 线上和线下各有优势,线下面对面交流,学生好吸收一些,但是如果是一对多,学生如果没有自觉性http://m.chusan.com/zhongkao/106789.html
5.信息技术学习研修总结范文(精选16篇)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前期(3月初-5月底)所有教师在组内依据所教科目及自身情况,在学校选定的微能力点中选择3-4个能力点,进行了为期80余天的线上学习,每人至少习得50个学时。后期(6月)教师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25学时的线下学习,学习主要以微能力点认证的方式进行。https://www.yjbys.com/xuexi/zongjie/3174972.html
6.浅谈混合学习的优势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浅谈混合学习的优势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好处 混合学习作为教育教学的新鲜事,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但其实它的理念和思想已经存在了多年。通常来说,混合学习指基于在线学习和面对面两种学习模式的组合,是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结合体。 结合了两种或者多种学习方法优势的混合学习,一方面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弥补面对面的空间局限性https://www.wyrestorm.cn/about-hybrid-learning/
7.浅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分析同时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网络学习。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率,同时它能够有效的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优势互补,不断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从而实现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CXCM202101001076.htm
8.引入“多模态”教学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英语“金课”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中,结合主讲教材,优化整合配套在线课程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学习优势互补,兼顾学生对教学主题相关知识点的全面学习。 课前环节:例如该单元“How a Simple Idea Became a Huge Business——Starbucks and Me”阅读部分,以“Entrepreneur Spirit”为导课材料,我们整合线上慕课资料,向学生推送http://www.sxjybk.com/2024/0123/81959.html
9.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优势不足与发展策略内容线上线下教学开发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实施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和口语技能,对于学生学生思维以及认知的构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优势与不足,所以要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要面向全体学生借助线上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融合线下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2024
10.网课低效的原因探究在线教学优势明显,缺陷也十分突出,我们只有对这次疫情在线教学实验进行认真研究、反思,从人的认知心理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剖析,方能为教师找到在线教学失效的原因,才能为学生的无趣、懈怠找到科学的依据,也才能够给学生在家长面前正名,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学习重塑信心,也才能让未来的在线教学更有成效。https://www.jianshu.com/p/5d88517a5946
1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缺点分析改进建议和实践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融合了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现代在线教育的优点,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了更灵活、多样化的学习和教育体验。 本文将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挑战以及改进建议,同时通过实践探索和案例分享,展示这一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https://content.edusoho.com/detail/139
12.网课优缺点总结(通用13篇)1、打破了线下教学的场地租金限制和生源流量限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 平时的线下教育,有地理限制和师资限制,这使得教育公平难以实现,而在线教育,可以有机会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老师有很多,而好老师很少,学校有很多,而好学校太少,在线教育,能够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甚至能够根据自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783578.html
13.英国考文垂大学提供学制为5周、10周和15周的课程。疫情期间,学生可以全程在国内线上完成学习和考核。完成CUPSE并通过考核达到正课直录语言水平,无需再考IELTS,可直接进入正课学习。2021年5月起,通过UKVI IELTS成绩申请到5周或10周CUPSE的学生,可选择前往英国线下学习。具体安排请以考文垂大学官方通知为准。 https://fukuoka.lxgz.org.cn/cscse/gjhz/gjxm/yggdjywpxm/hzyx/gwhzyx/20200929181240505353/index.html
14.混合式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4篇)“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 https://mip.oh100.com/a/202204/4607673.html
15.祝智庭胡姣技术赋能后疫情教育创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样态OMO教学模式虽然源于O2O教学模式与OAO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理念,但明显超越了两者,重点强调学习服务体验与教育教学优化,线上与线下是融合关系。OMO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一方面构建全方位、全场景、全过程的无缝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创设多维的、零时差的学习服务,促进精准、开放、共享的智慧化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33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