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设计为例
王慧颖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哈尔滨150431
摘要:高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如何在护理专业中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有机融入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程,本文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后,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学时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案例法教学过程。
关键词:课程思政;案例法;高职护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教学分析
(一)学情分析
能力特点上,问卷调研发现学生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接受的卫生教育与锻炼机会较少,但善于人际沟通,喜欢在研讨和情境中学习知识与技能。
学习特点上,通过课前调查,96%的学生对于案例教学融入学习形式的认可远高于其他方式,84%喜欢智能移动终端,利用新媒体接受新鲜事物。重视护考考点的学习。
知识背景方面,课前通过发布6项工作任务(案例),学生能够说出部分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分类,但基本没有学生能够说出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与内容。
学生“能合作研、愿参与言、善合作演”,需要重点掌握感控意义并能做到知行合一。
(二)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在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技术注意事项中培养严谨、细致、认真的护理职业素质;培养无菌技术观念职业素养。
2.知识目标: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操作原则;掌握各项无菌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3.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无菌技术原则正确地完成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二、教学实施
通过课前探究互动、课中情境模拟、课后护患体验“三环节环环相扣”;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技能训练和专业理念相结合,“三结合井井有条”的手段达成育人目标,实施流程中有机融入爱岗敬业、严谨慎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个别同学基本理论知识缺乏,不能理解任务,不能充分体会院感预防要点,而且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也有待于提高;故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给予细致讲解,在小组帮助、老师个别点拨之下,也顺利完成了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每位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教学探索与感悟
1.教师是主导,从教师的“教”谈起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高校专业课教师作为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的主要引导者,应积极探索如何将思想价值、职业道德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让课堂成为育人的主阵地
2.学生是主体,从学生的“学”谈起
将学生策略分组,锻炼了学生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任务组按照教师所设定的情景进行任务展示,根据小组任务,结合微课、立体化学材,确定、书写护理计划,制定护理目标。完成操作法的演示,并在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教师结合学生演示情况,对展示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对操作难点采用3D动画等信息手段和规范操作示范进行突破。在练习中从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及时攻克难点,达成能力目标。
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特点,课程思政视域下运用案例法在教学中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四联结”模式,即通过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过程、临床真实案例实施四种相互联结的途径,提升了学生的预防理念、职业规范与素养。突出培养学生尊重生命、职业安全与防护等职业素质,开辟了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周爱萍.临床实习生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紧迫性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6).
[2]高涵,张春晶,等.“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
[3]方静芝,王蓉等.课程思政视域下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探索——以“临终关怀”一课教学设计为例[J].科教导刊,2021(29).
[4]王慧颖.“课程思政”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
科研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疫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构建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JGZZ20200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慧颖(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宾西校区护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护理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