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具方法之“DFMEA对策表”书接上回,继续怼怼怼!

DFMEA(Design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一、什么是DFMEA

二、DFMEA基本原则

DFMEA是在最初生产阶段之前,确定潜在的或已知的故障模式,并提供进一步纠正措施的一种规范化分析方法;通常是通过部件、子系统/部件、系统/组件等一系列步骤来完成的。最初生产阶段是明确为用户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阶段,该阶段的定义非常重要,在该阶段开始之前对设计的修改和更正都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而之后对设计的任何变更都可能造成产品成本的大幅提高。

DFMEA应当由一个以设计责任工程师为组长的跨职能小组来进行,这个小组的成员不仅应当包括可能对设计产生影响的各个部门的代表,还要包括外部顾客或内部顾客在内。DFMEA的过程包括产品功能及质量分析、分析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分析、确定改进项目、制定纠正措施以及持续改进等6个阶段。

三、DFMEA与PFMEA的关系

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追求产品质量的稳定及良品最大化,同时也为大量生产提供可行性的保证。

四、形式和格式(FormsandFormats)

用户可能有他们所要求的特定格式或形式。如果是这样,你只有征得他们的书面同意,才能采用其他格式。

这是产品设计小组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于识别设计中固有的潜在失效模式,并确定所应采取的纠正措施。

正式程序

着眼于客户

尽可能利用工程判断和详实的数据

五、我们应在何时进行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事后补作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只能当作一个练习而已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中“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产物

在分析了客户要求和形成初始概念之后进行

在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之前,通常与可制造性设计(DFM)一道进行。

应成为概念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一个动态文件

从一种战略观点出发...

在下列情形下,进行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或至少评审过去做过的DFMEA):

是一种新的设计

在原设计基础上修改

应用条件或环境发生变化

客户的要求或期望改变

竞争环境、业务环境或法律环境发生变化

你公司负有设计责任,且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的一些条件适用

实际发生失效

六、由谁进行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由对设计具有影响的各部门代表组成的跨部门小组进行

供应商也可以参加

切不要忘记客户

小组组长应是负责设计的工程师

跨职能部门小组

七、怎样进行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提要

八、怎样进行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九、怎样进行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十、怎样进行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建议

1.组建一个小组并制订行动计划

2.绘制产品功能结构图

Verb+Object+Qualifier

动词+宾语+修饰词

4.列出质量要求

5.列出潜在的失效模式

-breaks-cracks

破碎断裂

-corrodes-sticks

腐蚀粘结

-unseats-deforms/melts

未到位变形/熔化

提示

failure=nofunction

失效=无功能

failure=notenoughfunction

失效=功能不强

failure=toomuchfunction

失效=功能过强

failure=noqualityrequirement,etc.

失效=无质量要求,等

6.推导各种失效模式的潜在后果

7.说明

8.失效的后果

9.评估每种后果的严重性

严重性打分:SeverityRating(S):

严重性列表AIAGSeverityTable

影响的严重性SeverityofEffect(S):

10.Classifyspecialproductcharacteristics特殊产品特性分类

如果影响到安全或违反法规(严重性为9或10分)而且发生率或探测性(occurrenceordetection)评分也很高(如3分以上)...这些产品特性须特别加以控制。

11.确定每种失效模式的潜在原因

例如:线束夹子

12.评估每种失效原因出现的可能性

如果依据现有设计进行生产的话

AIAGOccurrenceTable发生率表

Beconservativeinassigningnumbers.在评分时应持保守态度

13.编制现有设计控制清单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目的:

(1)防止失效产生的原因;

(2)查明失效的原因;

(3)检测失效模式

14.探测失效

DetectionRating(D):探测评分(D)

1willalmostcertainlydetectfailure(ifitpassesthis,itwon’tfail)几乎肯定能探测到失效(如能通过这项探测,就不会失效)

注意:

15.估算风险优先数(RPN)

RPN=SeverityofEffectxOccurrenceRatingxDetectionRating

RPN=后果的严重性x失效发生概率评分x探测评分

措施

16.纠正措施

17.职责和预定日期

18.采取的纠正措施

19.重新计算风险优先数RPN

十一、DFMEA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DFMEA的案例分析

DFMEA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目前,DFMEA已在航空航天以及国外的汽车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但在国内汽车行业并没有系统地展开,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DFMEA在国产汽油机节流阀体的改进设计中的实施为例,对改进后的DFMEA的实施方法和流程进行阐述。

(一)、实施DFMEA存在的困难

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进气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等组成,各机构和系统完成相应的功能。子系统的下级部件或组件通常需要配合完成相应的功能,在描述这些部件或组件的功能时,不仅应该描述其独立完成的功能,还应描述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的功能。

组成发动机的零部件种类很多,不仅包括机械零部件还有电子元件,电子部件的故障模式已经较为规范和完整,但机械系统及其零部件的故障模式相当复杂,不仅没有完整且规范的描述,二者之间还有一定的重复,为DFMEA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故需要为机械系统及其零部件建立相应的故障模式库。

(二)、实施DFMEA的准备工作

由于在发动机设计中实施DFMEA要遇到较多困难,故作者建议,在具体实施DFMEA之前,需要做好建立较为完善的故障模式库并确定DFMEA的详细分析对象等准备工作。

发动机的组成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大多数零部件在运行时还会有相互作用,导致零部件、子系统和系统的故障模式不仅复杂,各层次的故障模式还会相互重复,需要为发动机建立一个故障模式库;该模式库不仅应该包含发动机中所有子系统和零部件的故障模式,还能够反映出该故障模式究竟属于哪一个零部件或系统,其建模流程如下图所示。

(1)建立系统结构树

为建立故障模式库,首先要建立系统的结构树,它并不依赖于某一特定的产品,而是依据同一类产品建立。如建立一个汽油机的结构树时,应考虑该厂所有的汽油机,分析出其共同特点后建立结构树;对于组成结构有重大改变的产品,可以考虑为其改变的部分建立一个分支,挂接在系统结构树的相应节点上。

以汽油机的节流阀体为例,该阀体大致都由阀体、怠速控制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组成,细节部分会有所不同,节流阀体的系统结构树如下图所示。

(2)确定故障数据源

为确定故障模式,先要找到相应的数据源;建议选择同类产品的试验数据或三包数据,因为这两种数据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产品在试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由于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成本很高,一般企业中都不会有充分的试验数据;尽管三包数据记录的不是十分规范,但通过归纳和整理,仍然可以从中抽象出故障模式。所以,在试验数据不充足的情况下,一般推荐采用三包数据。

(3)筛选所分析子系统的故障数据

一般来讲,故障数据来自于系统,需要将故障数据逐层筛选,才能最终得到系统、每一级子系统以及零部件的故障数据,为确定其故障模式作准备。

(4)确定关键字

三包数据来自于不同的维修点,并非由专业的试验人员收集,难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对于“密封不严”这一故障现象,故障数据中就会有“密封不严、不密封、密封性差、密封性不好”等多种描述。

针对这种现象,建议数据归纳人员先要了解各种故障现象的描述,在此基础上确定关键字,对所选子系统的故障数据进行归类。关键字确定的原则是,能筛选到95%以上的同种故障现象,尽量做到不遗漏;不同故障现象间尽量做到不重复。因此,筛选同一种故障现象很可能需要确定几个关键字。

(5)对系统的故障数据进行分类

依据确定的关键字对系统的故障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的故障数据就可以用来抽象出故障模式。

(6)故障模式的抽象

根据分类后的故障数据,可以抽象出相应的故障模式。故障模式要求用术语表示,汽车产品可以参照标准QC—900;标准中没有的故障模式,需由工程师商量之后统一确定。

(7)故障模式挂接在系统结构树的节点上

系统、子系统及零部件等不同层次都会有相应的故障模式,需要将其挂接在相应的节点上,至此故障模式库就搭建完成。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和故障数据的持续归纳,故障模式库会越来越完整。

对节流阀体的故障数据进行以上的处理之后,得到了各级组件及零部件的故障模式,建立了节流阀体的故障模式库,下图示出故障模式库的一部分。

(1)建立系统的组成结构树

此处系统的组成结构树与上述中的系统结构树类似,但本质上不同。这里的系统组成结构树是与系统的组成完全相同,依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逐级向下建立,直到系统的零部件为止(称为组成结构树的叶结点),组成结构树的示意图见下图。

图中的系统由子系统1和子系统2组成,两个子系统分别完成相应的功能。子系统1由子总成1和2组成,子总成1又可以向下划分为零部件;子系统2由两个零部件组成。其中S12,S21,S22,S111和S112都是该组成结构树的叶结点。

(2)确定阈值

阈值是确定重要分支所依据的条件。根据DFMEA的原理,推荐确定重要度(S)和风险顺序数(RPN)两个参数的阈值,只要某分支的S和RPN两参数中的任意一个等于或超过阈值,该分支就被确定为重要分支。除S和RPN以外,DFMEA中还有发生度(O)和探测度(D)两个参数,S用来描述故障后果,O表明故障原因的发生概率,D是对探测措施有效程度的度量,RPN是S,O,D3者的乘积。O和D的阈值根据类似产品的故障数据确定,原则是要比DFMEA中的阈值低。

(3)选择所需分析的对象

对产品的组成结构树逐级向下分析,首先确定第一级分支的所有的S,O,D值,并计算得到RPN值;然后根据阈值来确定哪一个分支为重要分支,被确定为重要分支的仍然重复以上过程直到组成结构树的叶结点,非重要分支则不再继续分析。

以下图所示的系统组成结构树为例,选择需要分析的对象。假设S和RPN的阈值分别为6和70,组成结构树中分支的各参数情况如图5所示,有“3”的部分为重要分支。

由图可见,子系统S1的S和RPN都达到阈值,被确定为重要分支;子系统S2的RPN虽未达到阈值,但S已经超过阈值,也被确定为重要分支;S12,S22和S111被确定为分析对象,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DFMEA。

分析节流阀体的故障数据,确定S和RPN的阈值分别为5和30,分析结果见下图。由分析结果可知,需要对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控制阀、阀片、阀体本体进行详细的DFMEA。

(三)、实施DFMEA的流程

为增加DFMEA的可用度,使初次进行DFMEA的工作人员也能顺利地实施DFMEA,针对发动机设计的特点,对DFMEA的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改进(见下图)。

为加深对实施阶段的理解,提高分析效率,将实施阶段分成确定基础项、确定衍生项及生成DFMEA报告等3步。

实施阶段中,功能、潜在故障模式、潜在故障影响、故障原因和现有控制措施等5个加“3”的为基础项,它们的分析是决定DFMEA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S,O,D,RPN和建议的纠正措施为衍生项;基础项确定之后,衍生项可以随之确定。

1.分析基础项

(1)功能

分析项目的功能,用尽可能简明的文字来说明被分析项目满足设计意图的功能;阀体的功能是与阀片配合保证最小流量;与怠速控制阀配合保证怠速流量;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配合保证主进气量。

(2)潜在故障模式

(3)潜在故障后果

每种故障模式都会有相应的故障后果;分析故障后果时,应尽可能分析出故障的最终影响,即最严重的影响;阀体的潜在故障后果为发动机无力、燃油消耗率高、怠速高。

(4)潜在故障起因

所谓故障的潜在起因是指设计薄弱部分的迹象,其结果就是故障模式;根据阀体结构和对其进行的功能分析,可以知道阀体磨损的潜在故障原因为,阀体喉口与阀片直径不匹配;阀杆与阀片螺钉孔的位置不匹配;怠速控制阀与怠速通道的孔径不匹配;怠速通道的孔系不同轴。

(5)现有控制措施

根据故障的潜在起因可确定预防与探测的措施,这些都是已有的或将要有的措施。

阀体的现有控制措施为配合设计阀体喉口和阀片直径,保证其配合间隙;配合设计阀杆和阀片螺钉孔位置,保证其同心度;配合设计怠速控制阀和怠速通道的孔径,保证其配合间隙。

2.分析衍生项

根据潜在故障后果确定S,根据潜在故障原因以及同型产品的三包数据确定O,根据探测措施确定D;根据确定的S,O,D计算得到RPN值。如果需要修正,可以提出适当的建议措施,作为改进的依据,最后生成统一的DFMEA报告。

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颁布的FMEA标准中,提供了严重度、O和D的评定准则[3],其中,O准则非常直观,根据计算得到的频率即可得。

D和严重度判定准则的操作性较差,作者推荐企业根据AIAG的D准则,结合企业现有的控制措施制定适用于企业自身的D判定准则。

至于严重度的判定,提倡仍沿用AIAG的准则,但为了增强其可操作性,作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纳总结,生成如下图所示的流程;根据该流程即可很容易地判定每种故障的严重度。

阀体磨损的严重度影响了发动机的基本功能,但未完全丧失,所以严重度为7;

专家组确定S和RPN的阈值为7和80,当S超过7(含7),RPN超过80(含80)时,必须对其进行改进。因此,提出了以下建议措施:a)阀体喉口和阀片直径、阀片和阀杆影响全闭泄漏量,除保证其配合间隙外,还应通过设计保证装配后阀体喉口和阀片的同轴度,并进行全闭泄漏量检测;b)怠速控制阀和怠速通道影响怠速流量,先需要通过设计保证怠速通道孔系的同轴度,然后保证怠速控制阀和怠速通道的同轴度和间隙。

完成以上分析后,要根据建议措施对设计进行修正(实际采取的措施可能与建议措施不同),修正后再重复以上步骤,直至S和RPN低于确定的DFMEA的S和RPN阈值。

3.生成DFMEA报告

完成每轮DFMEA之后,要及时生成DFMEA报告,包括需改进的零部件、建议措施和改进措施等。

案例二:DFMEA在通讯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DFMEA简介

1.DFMEA简介

FMEA是potential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的缩写,意指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它是一种识别设计风险,降低风险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于1949年由美国军方创建,并将其用于国防工业。后来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运用。1993年,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首次发行了FMEA标准,并于2008年发布第四版。

本文将重点讨论通讯产品设计过程,如何通过DFMEA来提高产品质量。

2.DFMEA的作用

DFMEA由负责产品设计的设计工程师在设计开发阶段完成。同时它也是一种有效的法律记录,记录了我们降低顾客潜在风险,保护顾客投资所做的努力。

DFMEA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维护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同时,DFMEA也是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为企业如何做好知识积累提供思路。

3.DFMEA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FMEA目前在汽车制造行业运用最为广泛。因此大部分介绍FMEA或者DFMEA的专著都是以汽车行业为背景。

这就为希望把DFMEA分析方法引入通讯产品设计的工程师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DFMEA在执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下面两个问题:第一是把DFMEA做“虚”。DFMEA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失效预防。很多企业甚至把分析工作放到了开发基本结束后,如何可能实际效果DFMEA如果没有和现行的开发流程、制造流程紧密结合。最终都将变成纸上谈兵。

第二,设计工程师没有正确理解DFMEA的内在逻辑关系,盲目照搬DFMEA标准的表格,依靠个人经验,无序的堆彻想象出来的失效模型。这样得出的结果,自然无法实现失效预防。

针对这两类问题,笔者对DFMEA的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加入了自己的实践理解和操作经验,使之更为适合通讯产品设计的运用。该方法在某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换机产品开发上进行了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DFMEA流程

1.DFMEA实施流程

DFMEA的实施一般可分为:DFMEA策划,表头填写,团队组建,失效调研,结构分析功能分析,风险评估,风险量化,优化措施等,共计9个步骤。

2.DFMEA与IPD开发流程的关系

IPD(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是一种先进的产品研发流程,在通讯行业运用较广。在IPD流程中,产品研发一般包括以下六个阶段: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品类阶段。其中概念阶段到验证阶段,一般认为是产品研发的关键阶段。也是我们DFMEA实施的主要阶段。

DFMEA的实施与IPD流程有以下几个关键的契合点:

(1)DFMEA策划在产品计划阶段结束前完成。DFMEA策划的启动,一般要求在产品设计方案定型以后开始,一般建议该活动放在产品计划阶段内完成。该阶段是我们制定各种产品开发计划的关键阶段。这也包括DFMEA的实施计划。

(2)DFMEA的启动一般在计划阶段结束后。计划阶段结束,产品马上进入开发阶段阶段。该阶段是产品设计实现的阶段,也是DFMEA实施的主要时段。

(3)DFMEA的优化措施必须在样机发布之前完成。要保证让DFMEA分析的结论,能成功的导入设计。那就必须做到在设计冻结之前,完成第一次DFMEA分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DFMEA不流于表面。

(4)DFMEA的更新必须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至少完成一次。在产品的验证阶段,我们要做大量的调试、测试工作,很可能会发现一些设计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更新到我们上个阶段的DFMEA分析报告。

(5)DFMEA需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被持续更新。企业是否具备这种观念可以说是DFMEA在这个企业是否被成功实施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坚持持续更新我们的DFMEA分析报告,才能做到知识的不断累积,进而用来提高下一个产品设计的质量。

有了上面5个关键契合点的保证,至少在流程上保证了DFMEA的成功实施。但是,要使DFMEA能真正为我们的设计保驾护航,还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DFMEA各步骤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实施DFMEA

1.DFMEA实施准备

(1)建立失效模型库

失效模型库是一个创新型企业最重要的知识组成之一。它通常由产品故障数据库、售后维修记录、客户投诉等几个至关重要的数据库共同组成。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在市场上付出了高昂代价后,取得的知识积累。因此称得上是企业最核心的知识产权。这部分数据如何利用起来,指导新设计预防失效的发生,是失效模型库的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①我们要确保失效模型库的数据能被方便检索,且不易被遗漏。失效模型的记录要尽可能的详实,这有助于使用者理解。失效模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功能模块、潜在失效模式、潜在失效后果、潜在失效原因、现行控制措施。为了便于检索,建议对于每一条失效记录都定义几个关键词。比如主芯片的型号,主电路的功能等。

③需要考虑如何保护失效模型库。失效模型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数据安全显得格外重要。主要包括防止数据库丢失和数据泄密两方面的工作。防止数据库丢失只需要做好备份工作即可,有很多方法可以采用。数据库保密工作可以通过权限控制来实现。

建立了一个有内容,易检索的失效模型库,为我们成功实施DFMEA打下了基础。至少它可以保证曾经出过的失效,我们不再犯。

(2)确定DFMEA的范围

对于较复杂的通讯产品设计,要先做好模块分解。通讯产品的设计按照其采用的技术成熟与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完成采用新技术的设计。第二级是有类似技术可供参照的设计。第三级是完全相同的技术。

根据模块的技术成熟度,采取不同的DFMEA分析策略。

技术成熟度高的,可以少做甚至不做分析;对于成熟度低的新设计,必须作为DFMEA分析的重点;而中间的第二级设计,笔者建议把精力放在设计变更部分。总的原则就是,把更多的精力向高风险的设计倾斜,这样才能使我们获得较好的投入产出比。

(3)产品模块分解

通讯产品按照各组成电路/模块实现的功能,一般都可以拆解成“系统——子系统——部件”这样的金字塔结构。当然,系统复杂的产品将对应更多的层次。层次拆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我们理清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建议根据参与设计的角色或者职责分工来拆解整个系统。一个总的原则是,每个设计工程师负责自己那部分工作的DFMEA分析,总体规划工程师负责总成。

完成模块分解,是为了便于我们确定负责人,确定DFMEA团队的核心人员。企业针对自己的产品特点,应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分解,这个分解出来的结构将变成模板,用于指导具体项目的模块分解。

2.DFMEA策划

3.DFMEA团队组建

4.产品结构分析

很多设计人员在做DFMEA分析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想到哪写到哪。根本无法保证产品的所有细节都被考虑到。做产品结构分析的作用就在于此,系统的、全面地分析产品的构成,确保各组成部分都能被分析到。

5.产品功能分析

产品功能是产品的价值所在。对于通讯产品设计,笔者建议从需求分析入手,对产品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开发的概念阶段一般都会产生一个叫产品需求的文档。它是产品经理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后,得出的一个产品开发要求。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了这个文档,并据此深入分析详细的功能。我们就可以基本做到不遗漏功能。

产品功能分析和产品结构分析一道,共同保证了我们对产品的全面分解。这些内容就构成了DFMEA标准表格的第一列“项目/功能”。

6.风险评估

DFMEA风险评估的思想,是把潜在失效发生的严重性,发生的概率,发生后被检测到的可能性,这三个指标加权作为衡量一个失效风险的高低。

严重度、频度、探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存在,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判断。我们不用去细抠具体的分值是多少,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对前文表一到表三第二列内容的判断上。比如一个失效,我们判断它探测度的时候,只要确认它在那个阶段能被发现如果在设计阶段被发现,那么就是3~5分,如果要到样机阶段才可能被发现,那么就是6~8分。

7.量化评估。

严重度、频度、探测度的分值加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失效风险的顺序,用RPN来表示。如何使用这三个参数,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方法。大部分企业采用三者相乘,以所得值的高低作为处理的优先顺序。对于通讯产品设计,笔者建议首先应考虑严重度。严重度超过8的失效可能导致企业付出惨重代价,比如违反法规导致的召回,对客户安全产生了问题而导致的诉讼等。因此,严重度超过8的失效应予以首要考虑。其次,再考虑以三者的乘积作为判断的依据。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RPN值所代表的含义都仅是一个处理的先后顺序。当只存在一个失效模式时,这个值无论多高都没有任何意义。笔者也不建议企业对RPN设定阀值,比如有些企业定义“RPN低于100的失效,可以不需要采取措施”,这样的设定容易产生惰性。

8.优化措施。

有了RPN值,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些失效需要优先考虑优化措施。优化措施是针对降低频度和探测度而言的。一个失效的严重度一般不能被降低,除非是采取的措施是更换了关键模块/部件,或者是去除了某些功能。

对策表(CountermeasureTable)

一、对策表概述

对策表,又名措施计划表,是针对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制定的应采取措施的计划表。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质量控制活动中,用以针对质量问题(或原因)制订对策或措施,作为实施时的依据。

对策表是执行的依据,即必须按照对策表规定的内容执行。通常,对策表是在因果分析图的基础上,根据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制定适当措施、对策,以期质量问题获得解决。

二、对策表的基本格式

对策表是一种矩阵式的表格。其中包括序号、问题(或原因)、对策(或措施)、执行人、检查人(或负责人)、期限、备注等栏目。基本格式见表1。

三、对策表的使用原则

1、对策表各栏目的设置,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删或变换。如在第1栏与第3栏之间增设“目标”一栏,在第3与第4栏之间增加“地点”一栏,第6栏之后增加“检查记录”一栏等。栏目名称,第2栏也可改为“问题现状”;当对策表与排列图、因果图构成“两图一表”联用时,第2栏应改为“主要原因”(或“主要因素”)等。

2、制定对策表的程序是:首先根据需要设计表格,填好表头名称。然后,在讨论制定对策(或措施)后,逐一将有关内容填入表内。

3、填写对策表各栏目的具体内容时,应注意前后相对应。如第2栏填写一条问题(或原因)之后,可以与其他一条或几条对策(或措施)相对应。对策(措施)要尽量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

四、对策表的应用示例

1、某企业机加工车间有一台车床加工工序能力低,Cp值仅为0.677,不良品率平均为4.3%,经QC小组分析找出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为:

2、召开QC小组会议,针对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制订对策,并对每一项对策进行分工,明确完成期限等。

THE END
1.揭秘AI智能矩阵系统的强大功能!深圳优秘智能 发布于:广东省 2024.12.10 16:33 +1 首赞 收藏 AI智能矩阵系统以其强大的功能、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显著的优势,正在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AI智能矩阵系统将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更高的价值。 https://news.sohu.com/a/834943352_121961884
2.旋转矩阵的数学原理wx6408208548e1e的技术博客(4,8,9) (4,6,7) (3,5,7) (2,5,6) 即1-10每个数字都出现了3次,而且每两个数字恰好一起出现1次。从它可以生成10注10个号(7,六)型矩阵(它相当对称,平衡但不是最优的),具体生成方法很简单,取每一组的剩余的7个数就可以生成对应的一组。https://blog.51cto.com/u_15998184/12855356
3.全面评测报告,对称矩阵特性体验竞品对比及用户群体分析(实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矩阵技术已成为众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浪潮下,“2024年12月21日实时对称矩阵”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该产品进行详尽的评测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实时性能、功能特点以及与竞品的对比情况。 http://www.hjdxxjc.com/post/45674.html
4.什么是矩阵系统矩阵系统优点矩阵系统,一个强大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各种问题。 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矩阵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它,我们可以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修改了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使其更符合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习惯https://blog.csdn.net/2301_79785873/article/details/133870241
5.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化塑造5、在组织中普及办公自动化、ERP系统、电子商务等 6、有效会议管理 开会的艺术 有效开会的方法 会议八戒 (七)时间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国外A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一天 四、加强对绩效评估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考评? (二)业绩管理:业务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 http://www.hztbc.com/lesson/info_1005.html
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二级缺点:①确定核心流程较为困难;②需要对组织文化、管理体制、人事财务、信息管理等系统进行配套性变革;③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开发,提高其综合素质,逐步适应流程型团队工作环境。 7.网络型组织 三、组织的部门设计 1.部门纵向结构的设计:包括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设计 https://m.hqwx.com/news/2022-3/16462055345463.html
7.层次分析法矩阵数据怎么来的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其次,层次分析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对专家意见的依赖性较强。由于成对比较矩阵的数据主要依赖于专家的专业判断,因此,专家的选择和意见的客观性对最终结果有较大影响。此外,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尤其是在因素较多的情况下,成对比较矩阵的数量和运算量会显著增加,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计算。 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493733/
8.管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精选试题及解析1.分析A公司创业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A公司的组织结构属于哪种形式,并指出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3.分析A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本题描述了一般民营企业从创业期的快速发展到公司规模扩大过程中所出现的常见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组织领导问题。 https://www.yjbys.com/edu/guanlizixun/258417.html
9.软件开发中的利器:CRUD矩阵分析表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三、构建CRUD矩阵的步骤 识别实体:首先,我们需要列出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实体。 定义操作:对每个实体定义可能的CRUD操作。 建立关系:分析实体间的关系,并在矩阵中表示这些关系。 验证和更新:最后,验证CRUD矩阵的准确性,并在整个开发周期中持续更新。 四、案例分析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384093
10.市场调查与预测练习答案1、简述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的涵义和类型答市场调研是指个人或__为某个特定的市场营销问题的决策所需__和提供信息而引发的判断、收集、记录、整理、分析、研究市场的各种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活动与过程市场预测是依据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凭经验并应用一定的预测技术,对市场发展的未来趋势进https://www.yxfsz.com/view/1384934411883634690
11.第六章系统综合与评价为了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价,必须反复调查了解所建立系统的目标、为完成系统目标需要具有的功能;根据评价的目标,集中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对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及系统 的性能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对各系统评价方案做出简要说明,使方案的优缺点清晰明了,以 便于评价人员掌握。 http://jpkc.ycu.edu.cn/xtgc/N20230927093836.html
12.车载设计万字干货!超全面的HMI「语音设计」基础知识科普再分析一下图形设计(GUI)和语音设计(VUI)之间的优缺点,那我们先从优点开始说起。 (1)前面我们有提到 VUI 只需要听 and 说,而 GUI 则需要触控屏幕内容,在效率和安全方面没有 VUI 好,触控操作比语音操作要相对会慢,语音交互方式中驾驶者无需离开方向盘。 https://www.uisdc.com/hmi-vui-design
13.领导力课程J 卓越领导力的发挥和修炼 效果:系统提升领导管理修养 适合中高管,每月有公开课(国内知名讲师),一天课程。以上课程均提供企业单独预订 A 管理者必备的八项技能课程介绍 效果:系统提升领导管理技能 课程大纲 精讲内容 切题案例 落地工具 1、为什么必须首先解决目标问题 http://www.ynsaiheng.com/html/about/about-119.html
14.《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第3版)》思考题和案例分析答案6(1)分析策划:风险分析参与人员的结构与技能要求;风险分析策划的时机;风险分析所需的相关信息及来源;风险分析的相关技术与方法。(2)收集风险数据:风险分析建立在数据收集基础之上,数据来源包括宏观数据、行业数据、专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3)选择分析技术和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两者的组合是必要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401/7044004061004106.shtm
15.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能够根据运营目标采集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并依据店铺、产品和客户等各类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与预测。 (7)能够正确进行网络营销,应对客户咨询、异议、处理客户投诉,进行客户个性化服务等。 (8)能够运用移动商务平台进行活动策划、营销推广、移动店铺的运营与管理。 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_r/2020/0703/6462.html
16.案例拆解猿辅导增长体系!产品矩阵分析 可以看出「猿题库、小猿搜题、小猿口算」这三款app都是工具类型,功能都是免费的 是「猿辅导App、斑马AI课」的辅助工具,同时也为2个App的课程引流 猿辅导APP,和斑马AI课也是猿辅导主要的变现来源,涵盖了从启蒙教育到k12的全阶段 2、流量(获客来源)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31466-1.html
17.(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练习题(共)? 第三,从绩效表现看,商业模式创新如果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 (二)创新的层次类型 ? 1、根据创新的影响程度划分 ? (1)渐进性创新 ? (2)根本性创新 ? (3)技术系统的变革 ? (4)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 2、按照创新过程的开放程度划分 ? (1)开放式创新 ? (2)封闭式创新 3、按技术https://doc.mbalib.com/view/8fa0432e9693322519908a4d4ec701e3.html
18.管理经济学考试试题6篇(全文)并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15.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的调研包括哪些? 16.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通过什么形式来影响子公司决策 ? 二、分析题 1.边际利润 2.盈亏平衡分析 3.风险决策 三、论述题(三选二,共30分) 1.归纳各种管理分析方法,讨论它们的特点、贡献和局限性 2.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CEO,你如何在本单位将伦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5yny5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