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12月5日,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市教科院主办、四川双流棠湖中学承办的2023年度基础教育精品课展评及培训活动在双流棠湖中学成功举办。活动聚焦优质资源的建设应用,通过专家主题讲座、双师教学研讨展示、精品课展示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培训,助力广大教师提升资源应用意识,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助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大数据与监测评估研究所副所长陕昌群主持会议。

成都市教育局普教处副处长何佳致欢迎辞。他指出,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拓展实施路径、进一步传承优秀教学成果。他希望,本次活动成为承载教学转型的契机,也成为教师能力拓展的平台,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成都市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先进单位(个人)表彰颁奖仪式顺利举办。成都市教育局科技与信息化处二级调研员魏静宣布获奖单位(个人)名单,市教育局、市教科院、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有关领导为获奖单位与个人颁奖。

围绕如何建设优质资源,如何应用好优质资源,两位专家讲座给老师们带来了理论与实践的引领。

教育部技术教育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学科教育处曾媛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从“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角度出发》为题作专题讲座,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情况与应用成效,并结合教学实践,为教师如何做一堂具备政治性、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的精品课展开精准指导。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王志军以《从双师教学到多师协同——数智时代的教学变革》为题开展讲座。王教授分别介绍了双师教学模式、双轨乡村数字教学模式与疫情期间多师协同教学模式,并强调教学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接下来,她就如何应对数智时代的教学变革给出建议:应对变革需要多方发力,共同推动教育朝着优质均衡化方向发展。

分会场一:多模态双师教学应用策略

双师教学,是教师应用优质资源提升自己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使用好双师模式,是不少老师的困惑。会议为大家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成都双师教学模式多样态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双师教学应用策略。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张海利老师与西昌市川兴中学韩帮丽老师共同带来云教棠中“课堂结构化、任务驱动,双师教学”同步直播课堂。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实现双师教学模式下本端与远端的巧妙互动,生动呈现出双主体、双主导、双活动的特色与优势。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王志军作点评总结。王教授充分肯定成都市在技术赋能教育和深化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努力。她指出,双师教学为教师专业成长、终身学习提供了更高效的模式,也为学生有效学习、全面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双师教学的迭代路径和应用场景,使技术更充分、更全面、更有效地赋能基础教育。

专家点评指导

分会场二:小学精品课展示及专家点评

成都市锦西实验外国语小学校杨怡老师带来《在操作中感悟,在体验中探寻--以课例〈长方体的认识〉为例》,围绕课堂设计触发、追究、提升、回顾与展望四个环节,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设计与制作,促进学生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成都市成华小学校钟小韵老师带来《水平一(一年级)技巧,滚动(左右直体滚动)》,依托劳动活动,融合在“学”,凸显“生活”特性;注重关键问题,融合在“练”,创设“真实”情境;优化教学内容,融合在“赛”。把握“常赛”原则三大创新点,自然巧妙地把课堂和生活衔接起来。

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陈婷婷老师带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在观察中比较为例〉》。她用厘清“大”概念,精确把握科学素养;解构“大”单元,精准定位本课价值;确定“大”方向,精细解读学生学情,在小处聚焦、探索、研讨、拓展,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赵方冬老师带来《“音”新而变,“乐”加精彩--以课例〈小纸船的梦〉为例》。通过学生听、写、摩、唱多形式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达到师生共鸣、身心愉悦的效果。

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校王双老师带来《情境驱动,让情趣与理趣共生共长--以一年级下期〈语文园地六--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为例》。她以“魔法学院学魔法”为主线,以初识魔法、探秘魔法、运用魔法、成为合格魔法师为具体情境驱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培训推广中心主任罗海峰作点评指导。他指出,失败的课例千篇一律,成功的课例各有千秋。每个学科的老师带着学科独具的特色,在各自的课堂里展示了自己的学科风采及学校的魅力之所在,更展示了成都市小学课堂的整体实力!

分会场三:初中精品课展示及专家点评

成都市通锦中学校张菲菲老师带来《Whatwereyoudoingwhentherainstormcame?》,从观摩学习、快速入格;分析文本、挖掘主题;由表及里、精心设计,让学生经历从暴雨到灾难,再从课堂到生活的过程,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扎扎实实进行一场面对灾难时的灵魂洗礼。

四川省彭州中学沈聪老师带来《中东》,以战争导入并贯穿整堂课,紧扣时事热点,丰富的视频、图片、案例呈现,培养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王丽君老师带来初中《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巧妙地以校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梳理校史。同时,她还组织学生采访老校友、老教师,让学生们更深刻了解校史,培养学生热爱学校、以校为荣的情感,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中学校王翻老师带来《质量》,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思维”出发,以扎实的理论基础、明确的参赛标准、重点突出与难点突破、技术学习等多层面审视,构建了“任务驱动、问题引导”课堂,引导学生在物理的《质量》里走向了质量。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蔡菁琳老师带来初中音乐《让音乐看得见、听得到--辛德勒名单》的课例展示。信息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让音乐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学科教育处曾媛作指导点评,她充分肯定老师们带来的精彩表现,并指出老师们的钻研精神可嘉、重难点突破到位、细节打磨完美,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分会场四:高中精品课展示及专家点评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杨帅老师带来《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一课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梳理教学流程,并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学→活动落实→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文庙校区默文婷老师带来《系统分析意象、突破诗歌理解》,基于课程大纲、课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应该如何去理解诗歌,并阐述了基于系统性思维如何去解构、建构、破解的框架,以系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理解、欣赏诗歌的美,从而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川省大邑中学鄢蒙老师带来《硫和二氧化硫》,紧扣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精心设计情境改进实验教学,通过一体化试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四川省崇州市崇庆中学魏柏婷老师带来《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基于数学学科内“阅读与思考栏目”,从数学知识的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再到其它学科知识的迁移,实现了从学科核心素养到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教学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徐斯佳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精彩表现。她强调,在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教学实施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展示了深入思考和实践的成果,并鼓励老师们持续实践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分会场五:实验教学精品课展示及专家点评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赵春梅老师带来《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剖析教材示例的优劣,采用模拟试验和引入AR新技术进行授课,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新技术学习科学。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刘江老师带来《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阐述本课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并把课堂还给学生,创设真实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张馨匀老师带来《低碳有我,绿见未来——主题式实验探究课》,发扬学科优势,将创新实验活动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进而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杨艳老师带来《岩石圈物质循环——探索校园石头的“前世今生”》,以实验的形式,运用情境线和试验线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开展地理实验探究,以实际行动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王琳老师带来《组暅原理的探究与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数学思维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内容。通过实验、纠正、再实验,培养探究精神、提升核心素养。

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应用管理科科长倪虹以四个方面的“精”来总结今天的活动,即“教学理念精”“课程设计精”“实验设计精”“作品制作精”。这四个“精”不仅展现了现代教师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实验教学良好发展趋势,同时勉励各学科教师积极投身实验教学领域,期待大家取得更多、更“精”的实验教学成果。

本次活动是在2023年成都市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评审活动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效益,进一步推广优质数字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调动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减负提质,助力教育均衡公平。活动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形式进行,现场300余人参会,线上3000余人次参会,是2023年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展示交流系列活动,成都市2023年秋季高中教师课程超市菜单培训——成德眉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研讨系列活动。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李红霞老师、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杨顺莹老师、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质量监测与信息资源中心王鹏副主任、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智慧教育推进办张涛副主任、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马玉敏老师,分别主持了下午五个专题研讨活动。各会场发言嘉宾与专家一起合影留念。

THE END
1.之江汇教育广场“互联网+”的教育新形势下,智慧课堂的应用已成为科学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案例以课堂科学实践为基础,提出基于打造“玩+科学空间站”的特色之间策略浅探,旨在促进幼儿园科学课堂教学与互联智慧平台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我结合园所的“玩+空间站”课程特色,创建了“玩+科学https://yun.zjer.cn/space/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610346&id=39543761
2.答案1V1校园:如何运用科技创新促进个性化在线教育的发展与实践在线协作工具能够让学生和教师跨越时空限制进行实时交流和协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教育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科技创新在个性化在线教育中的实践 1、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特征,我们可以设计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http://cygfzcl.com/post/14674.html
3.科学教育中国科普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主办,科普时报社运营。http://www.kepu.gov.cn/education/
4.互动教学平台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化系统教学辅助平台互动教学平台 系统简介 互动教学平台是一套专门用于加强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并提供互动、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旨在构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统面授与在线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支持教师开展网络化、https://it.shanghaitech.edu.cn/8572/list.htm
5.智慧教育种子教师培训网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获得教育部科学进步二等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平台》获吉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为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创新,给我国2亿多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提供了必要保障。 (3)他所创办的软件公司,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为全国300多个市地、县市区教育部门设计了信息化https://cc.edusoa.com/dsideal_yy/html/seed/case_expert_details.html?type=2¬iceId=245
6.合作学习理论最新10篇因此,展示是推动小组成长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应该多提供机会,搭建展示的平台。 五、让学生学会互动 随着小组合作趋于成熟,我发现不少学生不能敞开心扉主动交流。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们。先学习如何把话说明白,与台下同学如何互动;谈体会时让学生报出哪一页、哪一段,再读相关的句子,最后谈体会,让他们说得清楚http://www.paomian.net/fanwen/all/564432.html
7.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价10篇(全文)课程改革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参与教学过程,大胆质疑提问,在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上要由只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要明白“教”是为了“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ed84c44.html
8.101种最热门的EdTech工具界面·财经号值得注意的是,Canvas确实是一个面向学校和学校系统的企业级平台,但我们很高兴地发现他们为我们最大的痛点之一,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Daniel Christian 10.Wonder Workshop,让学习代码变得有趣的机器人 WonderWorkshop成立于2012年,是儿童小学时期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技术的平台。它的第一代机器人Dash和Dot在教育https://m.jiemian.com/article/4838337.html
9.高中生物网课推荐:优质平台助力学子科学腾飞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通过网课平台进行学习。然而,市场上高中网课平台众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网课平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高中辅导平台,并提供选择网课平台的方法,希望能为高中生和家长们提供帮助。 https://www.thea.cn/xgz_wx_568311-1.htm
10.学科网学科网是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致力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试题、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内容涵盖K12领域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全部学科学段,服务教师教学教研,服务家校协同育人。https://www.zxxk.com/
11.“网络环境下普通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本课题将把大力提高普通高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目标依据,把网络媒体作为支撑平台,把培养和加强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作为指导思想,把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实践阵地,把行之有效的普通高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作为研究成果。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aabb4fea0102xm7r.html
12.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校长负责制吕建校长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基于电子交互平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2015年已结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2011度)重点课题《“问题诊断式教学法”教学研究》已顺利结题。省规划2013年度课题《基于师生互为主体理念的高中语文互导式课堂教学研究》《高中英语问题探究协同http://www.hazx.org.cn/wmxy/ldbzjs/xzfzz/content_124059
13.教育·科技2014 年,市电大在市委、 市政府、教育职能部门的领导和上级电大的指导 下,市电大党支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深化改革,围绕“廉洁民主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的总体工作思路,带领全体教职 员工依法治校,科学治教,凝聚社会力量,努力 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地走上新台 阶,师德师风和https://gdxk.southcn.com/mm/gzsk/zsnj/content/post_365498.html
14.北京教育学院(三)深化教育督导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四)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提高教育法治水平 (三)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提高管理使用效益 https://login.bjie.ac.cn/zcdt/2018-09-10/13902.html
15.众议生风丨学科教室,未来已来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给学生以情境化的体验,让他们沉浸在该学科的空间氛围里,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学科学习中小组合作、主题探究等多种研究性教与学方式的需求,并提供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空间。 3师生的互动性 学科教室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师生间的交流间与互动变得更加开放、直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90795
16.2022年度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立项名单2022年度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编号 课 题 名 称 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重点课题77项 TZ22001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例题教学的研究 元立飞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 TZ22002 基于核心素养的《电子控制技术》项目化学习课例研究 任伟 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TZ22003 精准学教:学生化学https://linhai.tzedu.net.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sid=5521&id=6175206&cid=52114
17.关于参加培训学习总结范文(通用31篇)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https://mip.ruiwen.com/zongjie/3945397.html
18.教育科学规划范例6篇2、经审查合格的课题,由干科部提交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 3、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将根据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则对课题进行评审和立项。 五、课题的管理 1、课题立项后,教科研中心干科部应及时将规划领导小组的审批决定通知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 https://www.baywatch.cn/haowen/312300.html
19.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论文(通用11篇)成功的课堂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构建良性的互动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经常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谢义华.关于新课程改革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5).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shuxue/730056.html
20.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同时学校层面提供充足的用于微课制作和学生学习微课的相关软、硬件条件,搭建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引导微课利用更加规范和专业。开发微课的主体是教师,要调动教师开发微课的积极性。省市县校各级部门要定期组织微课大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微课并积极地参与微课制作。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职称的评定所需http://www.hnjkgx.com/wx/a_s_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