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秉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

以“在线教育新常态——从‘学习革命’到‘质量革命’”为主题的2020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钟秉林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要主动适应信息科技创新带来的教育形态和就业市场的变革。

新的时代,教育出现了哪些新的特征?互联网教学为教育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利用在线教育快速发展契机,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人民网记者在会后专访了钟秉林。

从“上学难”转变为“上好学校难”

到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专任教师1732.03万人。从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尤其是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突破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

“中国教育快速发展,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钟秉林表示,中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世界中上等水平,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钟秉林谈到,在新的时代,教育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体现在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即从过去的“上学难”转变为现在的“上好学校难”。

“一方面老百姓迫切要求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我们都希望孩子能上好学校;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而且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钟秉林说。

钟秉林表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所学校。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

“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外部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在线教学给我们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在线教学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钟秉林强调。

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面向两亿多学生开展了在线教学实践,有效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在线教学满足了学生居家学习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并且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治理能力。

钟秉林认为,这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将会成为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契机,也将有力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他同时也提出,全面实施线上教学也带来一些问题。“教育技术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引发了教育公平问题;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家长监督的有效性,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差异性,也带来了教学效果的争议。这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线教育颠覆了传统的学习过程

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知识传递的方式,从过去传统的单向传递为主,转变为多向互动。

钟秉林指出,在线教学使得学校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型,从过去知识单向传递背景下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在知识多向互动背景下,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师角色转型还带来学校师生关系的变化,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学习伙伴”的关系。

“很多学者倡导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和学生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知识传递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型和师生关系的变化,直接冲击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态和教室布局,以及教学管理体制机制。”钟秉林说。

他同时谈到,在线教学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传统而言,学生的学习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知识传输阶段,教师上课讲授,学生听讲接收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内化阶段,通过教师辅导答疑,学生复习、做习题,并参加必要的教学实验,将接收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真正掌握。而在线教学的诞生,有可能使这个过程发生颠覆。

“学生接收知识的过程有可能从课堂之上向前移到上课之前,学生在线上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来完成。上课的时候,教师就不能以讲授为主了,必须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反思、讨论,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习题演示,教师进行纠错和归纳,来实现教学目标。”

钟秉林表示,要利用在线教学带来的机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这也是当前国内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线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

新的发展格局之下,如何应对在线教育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钟秉林认为,要主动应对在线教学的新挑战。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多样化的质量观和现代的教学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素养,改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探索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标准需要完善。我们不能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去评价当前和今后的课堂教学质量,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跟踪评价机制和综合评价机制,尤其要探索在线教学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技术。”钟秉林特别强调。

他同时提醒,要跳出在线教学发展的误区。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因此在线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作用。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才。从这个角度讲,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熏陶和催化作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公共关系能力、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主要在现实环境之中,通过学校教育、学生群体式的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来实现。而在虚拟环境下,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钟秉林说。

他表示,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要保持敏锐的目光,密切跟踪发展趋势;结合校情和课程的规律特点,探索多样化的课程改革;保持理性态度,避免走入“纯技术化”的误区;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强化教师的育人功能。

“身处互联网教育时代开启的黎明时刻,在为信息科技革命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的同时,一定要主动适应科技信息创新带来的教育形态和就业市场的变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协同创新。”钟秉林最后说。

THE END
1.升级慕课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建成各类在线课程平台30余个,上线慕课超过9.7万门,学习人数达13.9亿人次,我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理念,持续推动慕课“建用学管”,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实践,中国慕课取得了骄人成绩。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2/t20241220_2111285915.html
2.在线教学复课,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策略的挑战与机遇摘要:随着在线教学的复课,新的教育模式与策略正在被积极探索和实施。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教育界正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推动线上教学的普及与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https://m.ahsanfangjs.com/post/24864.html
3.大学悄然兴起——慕课Zoom等2D在线教育或被3D虚拟现实教育取代VRAR星球两年多的疫情加速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元宇宙大学正成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热点和新高地,今年一批美国大学生开始了基于3D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元宇宙大学生活,一场教育革命正悄然发生……魔法学校:校园和课程今年秋季,在美国,有十几所大学的学生,无论是宅在家里,还是身在学校,或是人在旅途,只要戴上学校配http://dongguan.11467.com/info/16546450.htm
4.教师教育专题信息2024年第2卷第7期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教师教育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并在“电子孪生(eTwinning)”行动中表现出色的机构。“电子孪生”是欧盟委员会发起的一项行动倡议,通过提供在线工具、服务和支持,鼓励欧洲的学校和教师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强化教学合作。本次提名的机构包括奥地利的斯蒂利亚教师教育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https://nhb.shnu.edu.cn/6f/d5/c30218a815061/page.htm
5.有着网课传统的美国高校,疫情下在线教育为何仍状况频出?思想市场在线课程对解决教育不公平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意义重大,举例来说,一所美国高校的在线课程,向全世界开放,只要成绩合格,学生就能取得同等地位的学位,费用只有传统教育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这就使来自相对落后偏远地区的学生、贫困家庭的学生以及“非传统学生”(nontraditional student,指比正常学生年龄更大、有全职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178340
6.干部在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7篇)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我参加了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相对于传统面对面式学习,“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依托网络,采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考核方式。这种全新方式和大量新的内容给党员干部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随着全区在推进新型现代商贸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山水生态宜居区、文明和谐首善区“四大建设”过程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xuexixindetihui/12739855.html
7.疫情中的斯坦福大学如何在10天内转变为“全面在线教育”?专访这样的争论持续了几十年,但现在COVID-19的出现让双方放下了争执,因为在线教育是目前唯一可以保证教育事业正常运行的办法。 “并且,随着在线教育持续的时间越长,围绕在线教育的创新想法和活动会越来越多,甚至取代传统的教育形式。尤其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交距离感可能会存在于人们心里不能很快消除,而这也将影响到https://news.hexun.com/2020-04-28/201180675.html
8.家长在线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通用13篇)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道:“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在我https://www.ruiwen.com/ziliao/jiating/5572261.html
9.在线教育受追捧,未来是否会取代传统教育?近两年在线教育已成为风口产业,一年约有200亿美元资金流入市场。在线教育短短几年内便吸引了众资本市场与企业为之疯狂,在线教育到底有何魅力?未来是否会取代传统教育? 在线教育为何受到资本热捧? 事实上,在线教育的迅速崛起与教育行业一直存在的产业掣肘有很大关系,教育资源不公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https://m.grazy.cn/article/475.htm
10.复旦大学在线课程:两周开出4580门次是怎么做到的教育在熊浩看来,当学校的线上课程体系成熟之后,会带来更多改变。在线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实现个体化的知识“定制”,大学课堂也将逐渐由线下的“知识工厂模式”向定制化的教学服务转变。更多精品在线课程的上线,也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加速知识的传播。 “在线教育实施至今,已经颠覆了一些过去大家对于‘网课’的传统看法。”徐雷https://www.whb.cn/zhuzhan/xue/20200630/357756.html
11.西安决策参考“原则上小学1-3年级学生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路途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4-6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寄宿……”根据指导意见,学校布局既要有利于为农村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又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方便儿童就近入学;既要防止过急过快撤并学校导致学生过于http://www.xalib.org.cn/info/72409.jspx
12.在线教育HRTechChina.com在线教育 2015年12月10日 在线教育 小站教育完成8400万美元C轮融资--教育领域融资都是天文数字哈12月7日下午消息,小站教育在上海举行战略发布会并宣布获得8400万美元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嘉御基金跟投,此前的投资方GGV、麦顿、顺为和贝塔斯曼跟投。 据了解,这是今年四月小站教育完成B轮融资之后的又一次https://www.hrtechchina.com/tag/eduonline/p/7.html
13.继续教育读书笔记大千世界,霓虹灯在闪烁,尔虞我诈取代了淳朴憨厚,人与人相处更多的是相互利用。就连纯净的教育也骚动起来,一颗安静的教育之心再也经不起涟漪的波动。什么打造教师特色,学校特色;什么名师、特级教师;什么论文,课题…不是不可以,只要是真才实学,踏实的做教育都可以。而更多地是造假,更多的是急功近利。因为这些不https://www.yjbys.com/dushubiji/4472927.html
14.在线教育的现状趋势与挑战美国教育部的《教育技术白皮书》对在线教育作了较全面地阐述,《教育技术白皮书》指出了在线教育是借助互联网的新的受教育方式,并说明了在线教育可以把世界各地的人联系起来,并且具有快速学习、交互性等特点;关于在线教育与传统的课堂、学校教育的关系,《教育技术白皮书》强调教师及学校的角色会更丰富,并且即使在线教育https://quan.qlteacher.com/u/537847f5f66f238fb3c964de/blog/612890dae5101fc83bc0f6b2
15.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2)在线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有很大范围的扩张,因为在线教育使得教与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离,接受教育的对象可以灵活选择时间,地点,所以已经不像传统教育那样面对面授课。总之,在网络环境下传统教育的合理使用带来的版权人与使用者之间的平衡发生动摇。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12/id/1425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