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泛在学习有什么区别?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二、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之四“微”

1.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2.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

3.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

4.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主要特点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微课的“十大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区域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

2.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4.交流应用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三、慕课

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慕课简介

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均进入中国。

课程范围

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通常,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免费的。然而,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则一些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可能收取一定学费。

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测验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主要特点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的MOOC。

2.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3.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

四、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简介

泛在学习(U-Learning),又名无缝学习、普适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等,指每时每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

THE END
1.在线课程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网站设计、网络课程等的出现,网络课程具有不同于传统课程的功能和特点。总之,在线课程可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要求。具体来说,它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I、课程覆盖的民主化 让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无论贫富的青少年都能享受到最理想的教育,义务教育成为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民主化在互联网https://www.xjcj-edu.com/web/12457.html
2.在线教学复课,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策略的挑战与机遇摘要:随着在线教学的复课,新的教育模式与策略正在被积极探索和实施。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教育界正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推动线上教学的普及与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https://m.ahsanfangjs.com/post/24864.html
3.线上教学平台运行总结(通用15篇)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搜集优秀网络授课资源、微课、PPT课件,线上推送网站“新世纪小学数学”、“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结合教材在授课前一天推送微课等学习资料,加强了学生预习的针对性。 3.精心研磨,开展多样化教学 实施“停课不停学”,跟学生在校学习有着根本的不同,缺少了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互动,教师难以随https://m.oh100.com/kaoshi/jiaoxuezongjie/646722.html
4.线上教学方案(合集15篇)线上学习,需要家长督促学生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切实保证上课质量! 2、督促孩子按时作息 放假在家,作息时间和学校不同,很多学生晚睡晚起,直接影响学习和生活。虽说线上直播课堂可以看回放,但是作息时间的.规律化,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希望家长帮助学生合理作息。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2969132.html
5.数据驱动的精准化学习评价机制与方法而且囿于数据和技术的双重缺失,传统学习评价与反馈结果呈现出模糊性和延时性等特征,这制约了其价值实现。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交互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评价也随之发生变化。依据教学评价场景的不同,本文从大规模学习评价、课堂学习评价和在线学习评价三个方面,对信息时代学习评价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226/7597189.shtml
6.线上教学心得体会15篇高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0201183341_6352130.html
7.在线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2篇)一是在线学习具有科学性。传统的课堂学习多是指定学习课题,学员的自主选择少,而在线学习的课程多,可选择面广,学员可根据个人工作需要、兴趣爱好进行课程选择和学习,有效地使学员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及时弥补自己急需掌握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理论素养和个人修养,使学习更有效果。 https://www.yjbys.com/xuexi/xinde/3586035.html
8.在线学习心得(精选25篇)在线学习心得 篇5 通过研修培训,使我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科研能力、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的道理。同时,网络研修改变了我的生活,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我们的班级,在新的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xuexixindetihui/14958356.html
9.教师在线研修学习心得(通用25篇)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服务于我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的学生。这样,在培训期间,我用学到的知识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20810084959_1928739.html
10.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工智能(北理)》单元测试考核答案佚名· 6068答案,学习 还剩3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注不含主观题第1题单选题(1分)变化是学习的()A基础B结果C条件D目标至磷智案B第2题单选题(1分)群智能对应于人的()A学习能力B行为能力C语言能力D社交能力王确智家D第3题单选题(1分)进化计算对应于人的()A智能的起源B智能的本质C自适应能力D优化https://www.yxfsz.com/view/1673214771380457473
11.2022年在线网课学习课堂《设计之美(哈工)》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在线网课学习课堂《设计之美(哈工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注:不含主观题 第 1 题 最早提出 “设计”的是( ) A 奥古斯特 ·普金 B 威廉 ·莫里斯 C 乔尔乔 ·瓦萨里 D 约翰 ·拉斯金 第 2 题 1563 年()成立了西方第一家设计学院,之后, 这所艺术学院便成了意大利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29/7054065140004146.shtm
12.教研转型助推“学思课堂”高质量落地西湖区“学思课堂”项目跨学科联合教本次活动,通过技术赋能,教师线上线下全员卷入学习,让学习研讨真发生,调研结果快速呈现。在本次研讨活动中,与会教师除参与现场互动外,还同期在线上通过问卷提交、观课感言发布等多种方式,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学思课堂”的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评价促进、目标达成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真正实现了全员卷https://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2406/t20240604_2614143.shtml
13.解读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的含义–教务处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当前慕课(MOOC)确实很火,很多老师已经了解、听说了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字眼。那么,他们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又如何应用于教学呢?今天我们带你了解慕课(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的含义。 http://www.lncu.cn/jiaoxue/20072.html
14.“云端研讨统知行互学互鉴促质效”——深圳市初中数学学科线上环节一:课例展示——线上课堂探路径 由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管志刚老师执教线上研讨课:中考专题复习课之线段关系处理策略。课前,管老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精当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单,将线上学习内容前置;课中,他以图片组的方式,展示学生对问题的不同思考,鼓励学生运用语音讲解等方式组织线上交流研讨,启发学生自主归纳解决https://www.meipian.cn/43dt03v0
15.微课程远程教育样例十一篇而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中的账户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惑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扩充学习的内容,在微课程的交互反馈系统展开师生交流,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3.3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新型微课堂。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普及,每个学生手中都会有信息技术设备,促使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发生改变,学生可以https://www.sfabiao.com/haowen/13568.html
16.理论资讯在线学习空间具有承载海量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公平等特点,随着在线学习空间的持续优化,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模式也不断深化。在职业教育领域,随着产、教、研协同的持续深入和智慧型在线学习空间建设的加快,已经局部实现了对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的革新,为改善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https://www.nmpaied.org.cn/article/264580
17.线上听课的心得体会(15篇)3、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在三种授课方式中在线课堂比较占优势,可以设置上课签到,可以查到听课学生和未听课学生名单,还能当堂提问,互动效果很好,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作业讲解时可以从回答及时不及时了解到孩子是否在认真听,作业是否提前完成了,不乐观的情况课下再单独联系他们一一辅导。 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1020167.html
18.信息技术2.0(30个能力点)及微能力点考核规范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一般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 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信息技术可以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 提升学情分析效率。例如,为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教师在新课讲授前可运用在线 实践建议 问卷工具设计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晓黑板等即时沟通工具组织学生填写http://twxx.jnjy.net.cn/NewShow-510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