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人类正在经历春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信息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存储、传播和使用的技术。它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集成电路技术、多媒体技术、缩微复印技术、声像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存储和压缩技术),其范畴大体包括信息输入、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传输等。其关键领域是计算机技术、电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其中,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信息产业(IT)的兴起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互联网络(theInternet)的出现则是这些技术应用的一项具体体现。
互联网络(theinternet)是相互联接的不同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集合。因特网(Internet)就是一个最大的国际互联网络,它采用网关路由器将各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相互联接起来,再通过网关路由器联接到internet的主干网上。因特网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他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及国家主干网、
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通过网络互联设备“永久性”地高速互联,因此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网络”(裴纯礼,199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所指的互联网就是因特网,本文将采用互联网这个概念来讨论问题。
二、互联网与教育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科技进入了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教育也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的导向是明确可查的,如个人教育制度将取代传统的集体教育制度;自学系统将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教育形式;终身教育即将普及;人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的民主化、终身化、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实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InformationTechnologyCapability);革新教育模式;革新教育手段,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等变革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面对挑战世界各国都做出了相应的反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
1997年2月4日,克林顿在他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又进一步提出:将在1998年投入510亿美元的巨额预算用于实施一项称之为“美国教育行动”的宏伟计划,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让每一位8岁的儿童都能阅读,每一位12岁的儿童都能上互联网;
2、使每一位18岁的青年部能受到高等教育;
3、使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部能进行终身学习。(何克抗,1999)
同时克林顿总统提出到2000年互联网要通向“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每一座图书馆和每一个儿童”的口号,实现这个口号的四项教育具体目标是:一、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教室内使用电脑;二、所有学校的教室都与互联网相联结;三、所有学校都用电脑软件和网络辅助教学;四、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帮助学主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立梅,1999)
新加坡的信息科技教育总局体规划2002年的目标是:所有学校内每两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30%的课程使用电脑上课;学校内所有教室及其它学习场所均可联通网络,以获取学习材料;所有教师及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均拥有电子邮件;教师可获得电脑价格20%的补贴用于购买电脑。
此外许多国家,如法国、英国、马来西亚、波斯瓦那,查尔等国家互联网部有把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引进个学和中学的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
三、中国特殊教育领域应用互联网的状况
就在各级普通教育机构抓住机遇,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互联网知识,运用网络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我国的特殊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步认识到互联网的巨大效用,并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建设网站(主页)的目的不明确,网站的建设和建立一个学校或一个品牌一样。应该有个性,有目的,有功能,有特点。
第二、网站(主页)的内容严重不足。从多数站点上,访问者只能看到一些简单的信息,介绍性,概述性的信息后多,有的学校主页仅仅只有1页。
第三、网站(主页)的专业性不够。多数站点仅仅是本机构或学校的介绍(如各特殊学校的主页),对于本校的教学,招生,设施等的概况介绍的比较多,对于专业领域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科研等的涉及比较少,不能满足特殊学校教师、专业人员等的需求。
第四、网站(主页)的技术含量不够。绝大多数的站点部没有数据库查询系统,而这个是网络的一个重大的功能,即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快速提取出自己所需的知识。而讨论组,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实现网站互动功能的技术仍属罕见。
第五、网站分布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绝大多数的站点是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建设的。中西部地区的机构或学校则还没开始使用工联网这一新兴技术。总体而言,我国的特殊教育站点的发展很快,但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全体关心特殊教育的人士针对上述的五个情况,做出反应,逐步走出特殊教育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