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学与教变革中的微课探究

互联网+意味着什么笼统言之,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样态。那么,互联网+教育带给我们的,首先是互联网+学校互联网+课堂互联网+教师互联网+学生等多种想象。

互联网+学校=是学校中的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中的学校吗是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吗是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电子备课室进学校吗是,又不是。互联网+学校应是在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思维影响下,对学校教育的再造和技术与教学双向融合的有效促进。

互联网+课堂=是e课堂和翻转课堂吗是为智能手机名正言顺地进入课堂正名吗是把现实空间课堂里的视频实录放到网络空间课堂上让大家看吗亦是,亦不是。目前,翻转课堂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依然少之又少,充其量也只是对传统课堂的点缀学生在课堂上玩的手机更是被学校和教师视为不受欢迎的打不退的第三者。即便将广受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推崇的各级各类精品课程,以及精心打造的众多名校名师的课程放到网上,实际效果也总是不尽如人意。如果现实课堂都吸引不了学生,再让学生花个把小时到网上看实录,这无疑是缘木求鱼!所以,互联网+课堂不仅意味着要变革传统课的概念,也意味着变革传统学科与专业知识体系的结构,更意味着从实质上让互联网进课堂,让生活实践进课堂,让创新教育进课堂。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还是知识的拥有者吗教师的权威和中心地位还依然如故吗教师职业还会是铁饭碗吗恐怕未必。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东西与网上的资源有诸多矛盾之处,或者学生知道网上有许多老师讲得更好,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成了低头族,只等着课下去追课。作为教师,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经验,必然被自己的学生和时代所抛弃。所以,有研究者甚至预言:未来的教师将分为两种,一种是线上讲公开课的明星教师,一种是线下的辅导教师。因此,互联网+教师不仅意味着教师要变知识的拥有者为学习的引导者,而且意味着教师要积极应对角色被细分、教学流程被改变、评价权威被消解的变化。

正如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指出的,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互联网以连接一切的特征和横扫一切的霸气向教育发起全面冲击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形,线下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不过,这种想法可能过于乐观了。在国内外的大多数学校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教育仍然是最为保守的行业之一,教育篱笆墙的影子还是很长。

从更为理性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影响和挑战教育的实质,其实还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问题。对此,乐观者认为,技术必将彻底变革教育。技术的革新必然要对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组织体系等发生意义深远的颠覆性的影响。悲观者则会认为,技术的引进既没有像专家学者们预言的那样,给教育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也没有明显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反而造成了诸多不良的影响。归结起来,乐观也好,悲观也罢,互联网+给教育带来深远影响和挑战是确定无疑的,并且会最终落脚到学与教变革之中学的变革、教的变革以及资源的变革。

二、互联网+教育中的学与教变革

1.学的变革:碎片与聚合

2.教的变革:传统面对面与虚拟面对面

学的变革必然带来教的变革,教的变革必须以学的变革为前提并与之相匹配。互联网+时代,网络不仅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还日益成为教与学发生的主要场所。目前,学校课堂还是系统教育、学历教育与正规教育的主要阵地,教的最大魅力仍在于面对面的言传身教与教学生成,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至多只占非学历教育、非正式学习的半壁江山,在其之上的人机互动仍无法实现面对面的教,当然还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的主流地位。但如前所述,互联网+正日益向学校与课堂渗透,成为颠覆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终有一天人们可以在网上打造与实体课堂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当这种模式普及之时,教的传统模式又当何去何从教师如何更接地气地与学生交流,如何更具时代感地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实体学校与课堂肯定不会消亡,但一定会进行变革或转型。

三、学与教变革中的微课

学的变革和教的变革,需要资源的变革作支撑。互联网+时代的资源,主要是指数字教育资源,而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是学与教变革的基础和前提。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学与教的开展离不开数字化资源内容;其二,资源本身就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和基本支撑。在众多的数字教育资源中,微课是一种典型代表。处于学与教变革中的微课,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承载互联网+教育多种想象的一个现实的学与教资源的载体,它回应了互联网+时代学与教双重变革的趋势和要求,较好地实施了将碎片化学习进行零存整取式聚合的策略和行动,也从资源、课程和教学方式等层面,有力推动了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发展。近年来,微课的热度甚高、发展甚快,但仍是一个争议较大、分歧较多的新生事物。将此新生事物置于学与教变革之中去认识,非常有意义和必要。

1.数字教学资源是学与教变革的内核教育首先是教育资源的问题,技术能搭一个架子,但架子上放什么东西,是需要我们来做的。学与教变革必有其内核,这个内核就是海量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而在现实中,数字教学资源的现状却并不乐观。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王志刚分析,目前的数字教学资源现状可以用三多三少和三缺乏来概括。三多三少的含义是:数字化资源虽多,但真正可用、好用的少;适合传统教学的资源虽多,但适合网络化教学应用的资源少;适合个别应用的资源虽多,但配套新课标且适合普遍化应用的基础性数字资源少。三缺乏的含义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导致资源有效利用和共享的水平有限;缺乏评估标准和准入机制,导致资源大多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缺乏资源采选和有效应用机制,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应用的现象依然存在。

2.微课是典型的数字教学资源

从微课的内涵、属性和发展历程上看,微课不仅天然具有互联网的基因,而且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特殊的数字教学资源。

首先,从内涵上看,微课的本质是一种教学资源。微课天生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的记录。一般来讲,微课的内涵分三层:微视频资源、微课程和微课教学。微视频资源是微课的第一层含义,也是微课的直接表现形态,表现出四个特征:知识碎片化,短小精悍,利于学习、共享和重组;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而展开;资源多样,情境真实,共同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获取方便,移动学习,容易在网络中传播,适合无时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

其次,从属性上看,微课具有资源属性、时代属性、技术属性和课程属性。微课首先是一种学与教资源,既是一种新的资源建设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资源表现类型。这是微课的基本属性,最早体现也最容易被广大师生理解和接受。所谓时代属性是指,微课正好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学习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所谓技术属性是指,微课具有很强的技术含量,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所谓课程属性是指,微课是课而不仅仅是微视频。这四种属性中,课程属性是目的,时代属性和技术属性是手段,资源属性是微课的天然定位。再次,从发展历程上看,我国的微课经历了从微资源到微教学再到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到高、不断完善的认识和发展阶段。其定位从最初的一种新的资源构成方式和类型发展到一个简短、完整的教与学活动过程,最后提升到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在线网络学习课程,体现了对微课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微型视频网络课程,不仅可以服务和提升教师的教,更能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

3.微课能促进学与教变革

微课是应网络之运而兴的知识传授方式,把大量的微课资料与网络的运用特点结合起来,对于有些课程来说,可以彻底变革现有的学与教方式。

第二,微课作为课的特征使其符合教的变革需求。微课不仅是一种微型资源,同时也是课作为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一种数字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一种有教与学互动的学习服务,可以融入互联网+时代的日常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简言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微课是内容、服务和互动的载体,是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微课不是无序、零散的教学微视频集合,而是实现知识内容的聚合关联,促进自我知识圈的完善和学习思维结构化的系统教学资源。

第三,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成熟、信息化学与教环境的营造和学习终端的多样化为基于视频类资源的碎片化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众所周知,如果缺乏微课平台所创造的学与教环境的话,就难以实现微课所预设的真正价值。近年来,秉承互联网+时代的理念,在打破学校物理空间限制,实现多校虚拟空间的共建共享方面,各方已做了许多努力并初见成效。多元化智能学习终端设备的广泛运用,亦为基于微视频的移动学习提供了技术环境。

总之,互联网+对教育产生了多种想象和挑战,互联网+教育正在强力促进学与教的变革。在此变革中,作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产物的微课将大有可为,它借助互联网精神、新的教育理念、学与教变革思维和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在深层次上影响教育生态,推动学习行为改变、教学行为改变、教育关系改变和教师自身改变,在教学、学习和科研中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THE END
1.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在线教学实践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新格局,并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现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由此衍生出的“互联网+教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维,能够有效驱动教育方式与教育管理的变革,同http://www.jyb.cn/rmtzgjsb/202403/t20240312_2111166688.html
2.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自进入21世纪以来,从全球范围看,人类已从信息化初期跨入信息化更为深入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因具有无限丰富的学习资源且触手可及而且具有多重交互性,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引发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系列教与学方式或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深度学习作为全新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标志,重https://cftd.jlufe.edu.cn/info/1028/1572.htm
3.互联网时代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近来,在线教育的传播与应用非常广泛,在线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一方面,学习者与老师之间即使相距很远也可以进行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学习者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对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或条件参加固定补习班的职场人士而言,互联https://www.meipian.cn/1am0bjwp
4.“互联网+教育”是面向新时代,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变革教育教学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互联网+教育”是面向新时代,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变革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教育新业态、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构建教育新生态的历史进程。A.正确B.错误的答https://www.shuashuati.com/ti/3ed4e943bf3a40cabea91f653a07e802.html
5.信息时代的教育一、信息时代教育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人们开始是将计算机看作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然后是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130114339_25242.html
6.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教育12篇(全文)深入研究在线课程教学改革, 融合互联网和教育, 将互联网作为平台和工具, 积极发展在线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的创新性, 创新在校教育管理机制, 构建优秀的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运行的教学团队, 不断开发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 努力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在线教育的运营模式, 以满足新时代对于教育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zjxnewm.html
7.陈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陈丽教授的主旨报告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视角,看人工智能技术对教与学带来的变革性的影响,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信息化由3C走向3I,改变了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结构、评价方式和学习方式,并阐明了AI教育应用的使命是构建数字时代的教育体系的观点。 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从“3C”走向“3I” https://blog.csdn.net/admans/article/details/139224957
8.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教育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强。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jiaoyuxindetihui/13240337.html
9.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如何变革?听听大咖怎样说6月6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承办的“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高端学术论坛在线成功召开。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749496
10.鄂托克旗蒙西阳光学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典型案例——《活板》教学设计案例 一、实施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 (一)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多元互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https://www.erdosedu.com/info/1031/23392.htm
11.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的课堂变革—江苏教育新闻网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的课堂变革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教育也不例外。在学校信息化教学实践中,从早期的辅助教学手段到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促使传统课堂向数字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发展,许多学校开展“电子书包”“智慧教室”“一对https://www.jsenews.com/edu/ld/201609/t20160922_3018476.shtml
12.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改革(精选十篇)国内各大院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 如果要创新和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率, 就必须合理运用西方较为热门的翻转课堂、微课、MOOC (慕课) 等, 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并根据这些课程的优势与国内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融合, 从而制定一套适合自身院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方式。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0nk3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