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官网

一、教联网是如何提出来的,有什么内涵?

教联网的概念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中提出来的。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有五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万物感知;二是在万物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三是在互联互通中便捷及时的交互交流;四是在交互交流基础上的高度协同共享;五是基于前面特征基础上高度的智能智慧化。

教联网就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以应对未来挑战和培养未来人才为使命,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智能互联的基础上对教学和学习过程进行定位、跟踪、控制和智能管理,构建开放、互联、协同、共享的学习生态圈,实现智能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的教育生态网络。

“教联网”和“教联网时代”的提出,试图用万物互联的技术及思维来重构未来的教育,对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其目的就是呼吁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当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的研究,更要加强对未来教育形态的研究。“教联网”的提出是为了呼吁教育与时代同行,教育也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视野中来思考与规划,对“教联网时代”的教育进行建设性的预判,使我们的教育要更加的具有前瞻性、重塑性,使教育在重构未来的社会形态中发挥更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并为未来社会承担起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于这个定义的提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教联网具有教育自身的特性

教联网是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但又和物联网有很多区别,教联网里的物具有教育特性,更多地用于辅助教学。在教联网中还需要考虑教育者以及学习者,他们既是教联网的参与者,也是教联网的服务对象。教联网需要借助现代教育理论来推动教联网的应用。教联网融合了物联网和现代教育理论,既具有物联网的特征,又具有教育的规律。教联网在具有物联网技术性特点的同时,还要体现教育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使教育所承载的内容得以实现,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目的。

(二)教联网具有特定的背景和使命

(三)教联网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成长与体验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是根本。无论是传统的教育、现代的教育,还是互联网教育,都必然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着以育人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目标。教联网的构建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体现对个体的尊重。同时,在未来的社会中,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学习者仅仅具备储备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学习者更需要创新的能力,通过学习形成互联的能力。因此,教联网必然要以提高学习者促进有意义的互联的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复杂世界的模式识别能力,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成长与体验。

(四)教联网旨在利用万物互联时代的新技术实现教学智能化、学习个性化

教联网的基础就是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应用的结果,离开这些技术,教联网的功能和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也可能就无法得到实现。正是通过大数据、传感、物联、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教育资源得到无限的丰富和拓展,也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对话、交流、互动和体验;获取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采用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系统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升对教学过程或者学习过程的智慧决策和智能控制能力,并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推动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五)教联网是开放、互联、协同、共享的学习生态圈和教育生态网络

二、这场教育变革的核心是什么?

1.核心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

2.变革的核心动力:新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构成变革的外部动力;新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带来教育疆域、组织、经济、教学等变革构成的内动力。

3.核心思想:教育是全球的共同利益,是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释放本来就有的能力和天分。

这几个核心分别对应了《教联网》这本书的第二、三、四、五、六等章节。

三、教联网时代的教育与互联网教育、传统教育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时代背景的不同

传统教育是农业和工业时代的教育;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是建立在以信息互联为基础上的教育形态,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教联网是智能时代的教育,是建立在万物互联为基础上的教育形态,又主要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所引起的教育体系的变革,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必然与时俱进,教联网时代的教育是互联网教育、传统教育的升级版。

(二)教育的价值和使命将发生重大变革

(三)教育系统发生变革。新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带来教育疆域、教育组织、教育经济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

(四)学习与教学的内涵发生改变

四、教联网时代学习的主要内涵?

(一)生成生命中有意义的互联

(二)加强对复杂世界的模式识别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复杂世界中,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探索,需要学习者在大量的交互之后辨识这个世界,对未知的变化有一定的识别和预判能力。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辨认现实世界中规则和模式的能力,或者叫模式识别能力。模式识别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的方法。教联网时代的学习,必然要适应时代的转换,适应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连接、扁平化、交互性等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探索未知世界的经验模式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也成为学习者最重要、最需要培育的能力。

(三)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

在万物互联时代,信息流与意识流的即时融合和交互,实现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生命的体验更加丰富,更多元。万物互联时代的学生可以为释放自身的潜能和天分而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兴趣和需求、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学习的,在学习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生命的感知,从而构建自己的智慧网络。学生们尝试学习的项目和主题,更与真实的变动的热气腾腾的社会直接有关,学习是在互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学习是在互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因此,教育要体现对个体的尊重与关怀,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与体验,教联网的构建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中心,体现对个体的尊重,这样,学习者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构建。

五、在教联网时代,学习者该怎么来学习,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一)在教联网时代,学习方法比学习内容更重要

如何通过在具体的问题和实际的生活情境来促进生命中有意义的互联,探索认知世界的模式,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如何通过在具体问题和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互动来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感悟,示范学习者本来就有的能力与天分,促进学习者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教联网时代的重大课题。

(二)重新建立对世界的认知范式

在教联网时代,知识和技能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机器人的替代性越来越高,每个人所学的知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探索认知世界的经验模式,增强对复杂世界的认知能力,建立认知世界的方式方法,就成为教联网时代学习者最关键的问题,只有掌握了认知世界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中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学会人机合作

(四)从生活和实践中学习

六、教联网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者什么样的学习者才不被机器人所淘汰?

(一)培养放眼世界的系统思考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个人生存环境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依存却愈来愈重要。放眼世界的系统思考能力还有利于让人才将自我内心与身边其他人相联。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能力、国际理解、跨文化技能、都是人工智能时代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世界的人才能够学会观察自我内心的世界,同理他人,关心身处的系统,以人类共同体的系统观思考所生存的环境,有信心面对现今时代各式各样的社会与环境难题,这也是今后人才培养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

(二)创新能力

(三)复杂多变世界的认知能力以及通用的技能

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高速流动,面对即时的信息,人们的决策也随时调整,未来的社会和生活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信。人才必须学会如何去预测未来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去识别未知的模式。未来的世界呈现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征,人才在积累经验和基础上必须学会预测未来的概况和远景的本领。此外,还需要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通用技能,例如,对复杂信息的获取、综合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人工智能的工具来协助工作的能力,在遇到复杂问题时的决策能力,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四)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七、教联网时代,机器人教育对未来教育的冲击和机遇有哪些?

八、教联网时代,机器人与教师的关系?未来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一)机器人不能取代教师,教师在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无法替代

机器人教师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但却不能够完全替代教师的功能和作用,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教”和“育”。在“教”的层面,机器人可能会完全取代教师的位置,但是在“育”的层面却显得不足,对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传道”和某种程度上的“解惑”还无法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解决。教师面对面的教育不仅传递知识,给孩子以美德、艺术等层面的熏陶感染,要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引导教育学生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筹起来,在实现社会价值中来体现个体价值,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师在教育中面临角色的转型,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三)教师需要做一名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教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与机器人执教开始倒逼老师们与时俱进。交互的多元化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绝对权威,解构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到挑战,如果仍然只会用粉笔和黑板教学,或者仅仅会一种方法的老师,可能是要被淘汰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一,由“专注教学”到“专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由“单一的能力”向“多元化能力”转变;第三,由“个体性作用的发挥”向“群体性作用发挥”;第四,由“直接作用发挥”向“间接作用发挥”转变;第五,由“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教联网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发生了上述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做一名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作者简介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研究教育、科技政策,出版著作《周洪宇论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变革》、《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教育公平论》、《陶行知大传》等20余部,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多项重点课题,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20余次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及学术原创奖。

易凌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先后在《中国电化教育》、《教育实验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科学出版社教育与心理分社简介

科学出版社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于1954年8月合并成立。1993年8月恢复使用“龙门书局”副牌。2017年1月18日,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中国科传,股票代码:601858),成为中央出版集团上市第一股。

THE END
1.EnterpriseSecuritySkill/06News/EnterpriseSecurityDocker在国内应用的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互联网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就目前看来Docker是最有希望成为下一点云计算基础的应用虚拟化解决方案,当然随着大规模应用,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国外在docker安全研究起步较早,也出现一些体系化的安全方法和工具,但相比国内这方面的资料相对比较零散,作为专注于容器安全的DoSehttps://github.com/AnyeDuke/Enterprise-Security-Skill/blob/master/06-News/Enterprise-Security-News-Detail.md
2.出国留学,职业证书,IT培训等职业教育服务提供者,打造“互联网+奥鹏教育-中国职业教育综合服务提供者,致力与多方共建“互联网+”职业教育新生态,业务覆盖考研,MBA,出国留学,职业证书,IT培训,校企合作,院校信息化合作,职业教育合作。https://www.open.com.cn/
3.“互联网+教育”加出了什么今天华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是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提出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加出了什么呢?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代表委员以及相关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助力教育公平,建议https://www.66law.cn/laws/21534.aspx
4.“互联网+教育”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从教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教的手段和对学生学习的精准程度上更加丰富,比以往的时候更有据可依,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从育的层面来说,对孩子的个性化程度和数据了解更多,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会随之更加多元、更具针对性。“实际上,‘互联网+教育’重要的还是教育怎么跟互联网结合,技术方面本身不是https://www.ndrc.gov.cn/xwdt/gdzt/jzjj/202001/t20200116_1219134_ext.html
5.黄伟:互联网+教育围绕教育需求出发本文讲的是黄伟:互联网+教育围绕教育需求出发,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孕育,互联网+正席卷到各个行业,以教育行业为例,随着移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迎来以“智慧化”为特征的新阶段,互联网+教育正在开创教育行业新未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216107/article/details/90356763
6.什么是互联网?1973年TCP/IP协议实际上就已经提出来了,到了1982年,TCP/IP协议被标准化了,Internet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了。提出互联网概念这两个人,一个叫Vint Cerf,一个叫Robert Kahn,这两个人也因此被誉为这个互联网之父。2004他们获得了叫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叫图灵奖,这是计算机界能够获得的最高的终生荣誉。Vint Cerf现在依https://www.jianshu.com/p/448752a5b8be
7.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考试:2021互联网+继续教育真题模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考试:2021互联网+继续教育真题模拟及答案(5).doc,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考试:2021互联网+继续教育真题模拟及答案(5) 共629道题 1、滴滴出行战略入股(),双方将携手共同搭建同城配送体系。(单选题) A. 苏宁 B. 饿了么 C. 糯米 D. 5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923/8007100126004141.shtm
8.2020互联网行业术语51CTO博客发了以融合为特征的信息革命。互联网是渗透性因素腓直接生产力,但经与各行业融合,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代表行业有电银行电信、家居、教育、彩票、汽车、房产零售业等。他们正加速转型触网, 以战略融合、模式创新为重点,生产方式驱动特点, 并以核心业务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切入点。 https://blog.51cto.com/lwc0329/3071711
9.“互联网+教育”人人通空间重点做好“双建双支”的基础保障和“双学双融”的应用策略,以“输入与推送—赋能与共建—力行与共享”的并蓄共融途径,全面提升“互联网 + 教育”的智慧校园建设。以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窗口,以项目校建设为契机,有针对性的主动合理选择信息资源,丰富共建、共学、共研、共享模块,活用平台资源;做实基础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portal/special/show/detail&sid=6229c03c2143c1646903356467&id=506
10.“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近3年,我县抢抓智慧校园建设契机,基本建成覆盖全县中小学、承载多用途的教育城域网,实现了校园网络、多媒体班班通、县级教育资源、计算机网络教室“四个全覆盖”,为6所城乡学校建成录播教室12间,正推进4所智慧校园试点校建设,基本构建了城乡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和https://www.wm114.cn/wen/209/417040.html
11.“互联网+教育”的基本原理“互联网+教育”战略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互联网+教育”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是什么?我按照技术与教育关系的四个环节进行了分析。第一,起步阶段,搭环境;第二,应用阶段,用技术。这两个阶段我们都经历过。第三,融合阶段,提水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http://zsjy.hubtvu.net.cn/info/1065/2006.htm
12.55位CEO自述:这场疫情教给我的16. 匿名君+互联网医疗 我觉得对我冲击最大的是国家的应对步骤,无论是封城还是调换主要负责人的岗位,我相信不管是我还是对全世界都会是一个很大的震撼和冲击吧。对企业来讲,印象最深的就是要有在危机情况下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17. 匿名君+在线教育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61232.html
13.互联网+教育新形态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可以+课程、+德育、+教学等等。每一种+体现的都是一种跨界连接 2.创新驱动 互联网+教育体现的是用互联网思维对教育整体及部分创新;使教育发生质变。它强化了教育技术对教育创新的支撑,并形成了开放式的创新分享优化关系。 http://i.yanxiu.com/user/train/personal/viewHomework.tc?projectid=9222&hwid=25615669
14.西安决策参考行动方案提出,在深港科创合作区试行跨境通信试点,探索开辟国际化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积极对接香港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研资金跨境使用管理模式,试行跨境通信试点,探索开辟国际化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同时,建设国际离岸创新中心,争取国家支持,在法律、税收、就业、社会保障等方http://www.xalib.org.cn/info/72756.jspx
15.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初探“互联网+教育”不是在线教育,而是一种变革的思路,是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而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教育生态体系。[21]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等教育的流程再造。http://www.cityetv.cn/html/554.html
16.培训计划方案(集合1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计划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培训计划方案1 一.招生战略 1、市场调查是招生活动的第一步,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各种有关资料,以了解当地的教育水平https://www.ruiwen.com/peixunfangan/6362259.html
17.远程培训研修总结(精选19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会常常“回家”——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看看,将继续虚心地利用网络学习,利用网络成长;积极浏览着研修网站,用心体验感悟。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977662.html
18.“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的指导思想下,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网络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为技术支撑,向学习者以及教育者提供一种网络化环境,数字内容,进行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对面的教育活动。“互联网+教育”脱离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禁锢,这给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为我https://www.douban.com/note/662771404/
19.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总结(精选12篇)6.加快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7.采取有效措施,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工作提升高度。 8.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严把窗口人员入口关,打造一支业务优良、作风过硬的政务服务队伍。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4 时间已是12月底了,依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围绕着“依法治校 德润生命”开展的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gongzuozongjie2/16842119.html
20.微制作课件(汇总15篇)而动态制作课件作为现代电子教育中最易于操作的教学工具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那么,什么是动态制作课件呢?动态制作课件就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制作的一种教学课件,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特点。下面将从动态制作课件的定义、制作方法、优点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动态制作课件的https://www.liuxue86.com/a/500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