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初中,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质的飞跃,孩子从儿童成长为少年,身体、心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作为小升初的家长,其实和小升初的孩子一样,也都将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成长。
所以,孩子如何能更好地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要互相碰撞,互相磨合,直至契合。
那作为家长,可以做些什么,以此更好地帮助孩子平稳地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呢?事实上,有两个过渡很重要:心理过渡和学科过渡。
心理过渡
其中包含
家长的心理和孩子的心理
这里给家长三个建议:
01
作为家长,
建议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您即将成为初中生的家长,初中一年级和小学六年级相比,虽然只相差短短一年,但是孩子的惊人变化可能会颠覆您的想象。您的孩子即将迎来青春期,身体心理都会有极大的变化,您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接受孩子的任何变化。
比如初中的老师常听到的家长所反馈的语录有:
这些话语都是在初中老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频次比较高的。很多家长就是不能接受孩子所谓的“不听话”,他们不知道初中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独立意识,孩子们需要证明“我是我自己”,而父母还是把孩子当作曾经那个小学生来看待。
因此,有些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不在一个频道上,就慢慢的疏远,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所以,建议我们的家长,学会从心理上认可并接纳孩子的变化,这是帮助孩子顺利从小学生过渡到初中生的前提。
02
建议家长给孩子一些良性的、
积极的心理暗示
孩子即将要和同窗了六年的老师同学分离,对于他们来说,不亚于上幼儿园时和父母的分离,他们内心是既不舍又期待。家长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帮助他们构造美好的初中蓝图了。
03
建议家长给孩子成长机会,
让他们学会担当
初中老师在与初中孩子的接触中,常常会发现,不是孩子没长大,而是家长不给机会他们长大。
比如说家长有这些语录:
小学老师反馈,他们也常常收到家长的这些信息,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孩子年龄小,各方面自理能力还欠缺,家长的这些信息可以理解。但是上了初中,如果还是经常这样,就不太合时宜了。
从现在开始,家长就要从内心出发,有意识地放手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们自己做。孩子因为自己疏忽造成的后果,比如忘带水壶这些,让他学会承担;孩子在学校有需求,让他自己和老师沟通。一定要相信,孩子没有家长的帮忙,他才会去寻找更多的帮忙,在集体中生活,懂得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是一种能力。你越无微不至地呵护,他的能力就越弱。往往在集体中得到同学老师一致认可的孩子,通常都是主动性强,独立能力强的,善于解决问题的。而这些能力强的孩子背后都有懂得放手的家长,孩子的能力超乎我们想象。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初中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得到认可,你就要给他们成长与试错的机会。
学科过渡
孩子小升初学业上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科目的增多以及难度的提升。
在这里,也有几个建议给小升初的家长们:
帮助孩子了解初中的学科类别
孩子从六年级到初一,学习科目一下子增多,生物、地理、历史、道法。这些科目都是他们在小学没怎么接触过的,对于他们来说,陡然增加的科目是一种负担。
所以,现在开始,家长们就要帮助孩子了解初中的科目类别,并告知他们在学科学习上,初中我们将会接触到哪些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地理、历史、道法)。孩子心理有预判,真正接触到这些科目时,就不会太过于惊慌失措。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的学习,如果单纯依靠老师和家长的推动,孩子没有自主自律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只能越来越吃力。
如果孩子的阶段性计划能够完成,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会在完成一个个计划的成就感中获取更多的精神力量。这个过程或许会有点艰难,所以家长的支持与坚持尤为重要。
帮助孩子熟悉一下初中学科的内容
可以向学兄学姐们借初一的各科课本,利用暑假进行一定的预习。当然,新增的科目不一定是孩子都感兴趣的,所以可以购买一些课外书,增强孩子的学科学习兴趣。这里给大家推荐两套书,既具知识性又具趣味性,符合这个阶段孩子的需求。
04
重视阅读素养的提升
初中学科增多,同时,不管哪门学科,卷面文字量也是剧增,这就要求孩子们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与较快的阅读速度。
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进入中学前这几个月期间多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读不同类别的书籍,提高孩子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提升孩子们的阅读素养。
05
重视体育锻炼
体育成绩在中考的占比越来越重,未来你们这一批孩子面临体育项目的标准对接省标准,女子800米的满分标准是3分06秒,男子1000米满分标准是3分21秒,跳绳的满分标准也将提高到一分钟194下。体育成为了中考拉差距的科目。
建议家长们要有前瞻性,提早开始做准备,在科学的指导下陪伴或者督促孩子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最后,孩子的成长是多元化的,是充满挑战性的。任何时候不要忘了家校要统一战线,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温暖,让孩子更有动力,更积极地面对小升初。
往期推荐
2022年广州小升初电脑派位、对口直升、招生地段汇总!
广州中考名额分配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超全解读:双一流、985、211、C9、小985、小211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