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公布招生信息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2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满足以下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

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二、招生专业

我校强基计划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省份试点招生。

各专业招生科类及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

考生报名时,可在我校强基计划投放该省相应科类(或首选科目组)的招生专业范围内,填报不超过3个专业志愿,并填写是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

(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三)入围校考办法

6月下旬学校将视情况在高考后成绩发布前于报名系统内增加考生确认环节并签订承诺书。

我校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分科类(或首选科目组)按不超过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校考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入围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不得低于所在省(区、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四)校考考核

2.原则上所有入围校考的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项目为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

(五)录取办法

1.综合成绩构成

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占85%,校考成绩占15%。校考成绩中,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体育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时同分比较的优先条件之一。

2.确定录取名单

学校根据分省分科类(或首选科目组)招生计划,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次确定强基计划拟录名单,宁缺毋滥。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校考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体育测试成绩。在拟录考生中,根据校考成绩、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若考生校考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调剂到学校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不予录取。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7月5日前公示录取标准。被我校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四、总体培养方案

(一)采用通专结合、本研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本科通识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和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本科专业教育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突出学习专业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本研衔接教育,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人发展趋势,可选择特色选修课程,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由学术导师组指导,合理构建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管理。

(二)配备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全面实行导师制。选聘校内外优秀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聘请高水平国际师资开设全英文国际化前沿课程和讲座。在培养过程注重大师引领,实施学术导师组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学业发展指导制度,同时通过新生研讨课、学术研讨班、学术讲座、科研实践等具体举措促进师生互动,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业发展。

(三)设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学生常态化参加研究性学习。强基计划专业开设若干研讨(研读)班,营造研究性、自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可根据兴趣持续跟踪参加研讨(研读)班。

(五)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培养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学校和学院利用现有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开拓新的国际合作伙伴,选聘高水平国际专家为学生国际学习、研究、交流提供指导。通过与合作学校和机构交流学习、组织考察交流、推荐申报国家和机构国际学习奖学金、依托国际小学期聘请国际一流师资开设系列前沿课程等方式和途径,为强基计划学生搭建一流的国际学习交流平台。学校为学生出国交流交换提供资助。

(六)实施科学动态的考核和进出机制。为落实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理念和强基计划目标要求,各专业实施动态考核与进出机制。

1.动态考核机制

(1)原则上各专业每学年考核一次。

2.动态退出机制

(1)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转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

(2)在前两学年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转入该专业或相近专业对应班级继续培养。对于第三年考核未通过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和兴趣制定后续学习计划,完成本科阶段学习。

3.动态进入机制

(2)参加选拔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并由所申请专业两名(含)以上专业教师推荐。考核小组对申请者实施综合考核,内容包含笔试、面试和以往学习综合表现三个方面,重点考察学生的学术志向、学术能力和综合潜力。

五、其他说明

(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将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尚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

(三)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校考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

(四)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六、监督保障机制

(一)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招生就业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

(三)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七、咨询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THE END
1.在线教育系统定制开发:如何打造更高效的学习平台?在当今社会中,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在线学习方式来获取新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设计在线教育系统时需特别考虑其用户体验以及教学内容传达的有效性与互动性,而这恰恰也是进行定制开发的意义所在。通过针对不同学习对象需求的精准化设计,在保障教学资源质量的同时提高平台整体吸引力。https://blog.csdn.net/yezi87s/article/details/144324557
2.搭建线上平台的方案范文(精选10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搭建线上平台的方案范文(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搭建线上平台的方案1 https://www.ruiwen.com/fangan/6698501.html
3.网上在线教育平台搭建:实战经验分享与策略探讨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平台性能与用户体验,同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以推动平台持续创新与发展。 五、总结 搭建一个成功的在线教育平台需要深厚的行业洞察力、专业的技术实力及科学的运营策略。我们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平台功能与服务体系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秉承https://www.batmanit.cn/blog/j/23137.html
4.2023年小学线上教学工作方案每位任课教师对本班学生进行在线答疑、辅导和作业批改、讲评、活动成果展示等工作,指导学生主动利用学校推荐的网上资源,做好自学,提高学习效果。 (二)搭建平台,有效推进 20xx年9月,学校已指导各班组建班级钉钉群,作为本次线上授课的通用平台。教师利用钉钉群进行网络答疑与指导、课后作业的.科学布置、批阅。 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fangan/131575.html
5.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方案(精选17篇)为了营造书香氛围,建设书香校园,掀起我校教师的读书热情,让“伴随读书而成长,为了成长而读书”成为每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激励教师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努力成长为学习型教师,让教师在阅读中发展,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提高教师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拓展教育教学思路,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感悟教育的真谛,促进专业成长。https://www.cnfla.com/huodongfangan/2878189.html
6.药学的论文努力实施实验教学中心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提出了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考试系统建设的现实意义,并给出了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和细节。 一、在线培训考试系统的重要现实意义 1、在线培训考试突破了时空限制。在线考试系统突破了传统培训考试模式http://m.fanwen.yjbys.com/yaoxuebiyelunwen/2433691.html
7.学校安全平台教育大全11篇探索和创新教育部门和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强化和落实学校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建立先进适用的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逐步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总结和推广安全教育成功经验,全面提升中小学安全教育工https://www.fabiao.com.cn/haowen/40377.html
8.教师读书活动方案(通用16篇)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2 一、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整体素质,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让每位教师多读好书,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特举办东方红小学数学组读书交流活动。 二、参加对象: 数学组全体教师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3897923.html
9.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通过搭建互动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及时、便捷、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大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环境和支持。各高校应该通过开设各种专题网站、主题论坛以及在线学习小组等方式,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畅所欲言,真正发挥网络互动功能,以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与网络媒介之间的互动。 https://mip.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2994062.html
10.高校网站设计:如何实现在线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为了在高校网站中实现在线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以下方案可以参考: 1.搭建互动、交流学习平台:这是关键一步。可以利用已有资源,结合现实问题,有选择的引进和自己研制开发,逐步丰富和完善学习网站资源库。例如,可以建立信息技术学科系列化的互动、交流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初步学会利用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和https://www.sunchn.com/detail/665.html
11.中文联盟汉语言文学学习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平台中文联盟始终坚持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为使命和任务,致力于促进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国际化发展,并提供解决方案。 欢迎国内外高校、出版社、开展中文教育的机构成为中文联盟合作伙伴,共享国际中文教育资源、渠道;提供认证,联合打造国际中文教育优质品牌;搭建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平台,推动制定国际中文在线教育标准,促进行业发展。https://www.chineseplus.net/institution
12.班主任活动总结(精选23篇)二、利用网络,搭建便利交流平台 学校在校园网平台上继续开设“教师读书”栏目,调整原来的子栏目,并新增了几项小栏目,现在总共开设了,包含“计划总结”“好书推荐”“论坛沙龙” “读书心得”“生本课堂”“精彩案例”“电子小报”“教育叙事” 8个子栏目。便于老师上传相关资料,进行网络交流学习,达到交流便捷、快速的https://mip.jy135.com/huodongzongjie/1062875.html
13.elearning前端企业大学主要给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平台,包括学员的学习情况、学习待办、学习资源、学习资讯等信息,通过与在线学习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的集成,实现了培训的电子化管理和监督。 设计目标 ? 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快速提升员工技能的通道,助力学习型组织建设。 ? 支持各种格式课件(AICC、SCORM、视频、PPT、Word等)的在线学https://baike.sogou.com/v7980999.htm
14.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策略研究—广东站—中国教育在线1. 搭建多维学习交流平台 多维度的学习交流平台是推动辅导员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础[2]。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运用现有资源,构建适合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教育资源库,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等领域的课程与内容。运用线上平台(如学习强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实现资源共享,帮助辅导员通过自主学习提高理论水平https://www.eol.cn/guangdong/gdgd/202409/t20240925_26347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