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标准搭平台探索两业融合发展创新机制北京市

原标题:北京建标准、搭平台探索两业融合发展创新机制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吕少威)2024年服贸会“两业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论坛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聚焦“两业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核心议题,设置主旨演讲、政策发布、揭牌签约、圆桌对话等环节,集中展示近年来北京两业融合的丰硕成果,为全球政企各界架起两业融合交流、探讨的桥梁。

论坛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支持指导,北京交叉科学学会、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展示融合发展成效

近年来,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发挥“北京智造”和“北京服务”叠加优势,积极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明确了北京市两业融合的8个重点领域,通过完善资金、人才、用地等政策措施,形成了“园区+企业”的工作体系。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汽福田等“一园五企”被评选为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2023年评选认定了清华科学城核心区等5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及利亚德等35家市级试点企业,“一园一特色,一企一亮点”,探索形成了北京两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服务推动了首都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厚植了新质生产力根基,有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表示,在服贸会这个开放交流的平台上举办专题论坛,就是为全球政产研各界搭建平台,共同探讨两业融合的新领域、新路径、新方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共享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机遇。

政企学研共话融合发展

此次论坛为两业融合各方代表搭建政产学研国际高端对话平台,大家齐聚一堂展望两业融合前沿热点,共同探讨两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共同推动全市两业融合工作走深走实。

推动融合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首份北京市产业地图正式上线,4月产业地图英文版上线,得到了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论坛政策发布环节,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涛发布升级版北京市产业地图。

升级版地图主要从重点区域、应用场景、政策文件、人力资源四方面进行了升级。李晓涛表示,升级版产业地图在不断更新数据丰富内容的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提升地图的互动性,打造便捷和友好的服务体验,推动产业地图从“有用”向“好用”转变,为企业在京发展提供更加清晰便捷的产业指示指引。下一步,将立足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服务和引导经营主体精准布局,促进产业错位互补发展,保持数据及时更新、每年都有新变化的节奏,推动产业地图动态升级更新,为产业发展精准导航。

同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与中关村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北京市两业融合评价标准体系》。标准体系遵循国际“SMART”原则,即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Relevant和Time-bound,共引入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34个。围绕“投入-过程-产出”三大核心环节,基于两业融合的基础要素、发展环境,分析推动“两业”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交叉发展的融合方式,衡量两业融合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估两业融合全发展阶段。标准体系的发布是基于两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作为北京探索两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标准体系的出台将为两业融合的发展提供规范的标准,成为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从而引导两业融合工作走得更快更稳。

据悉,目前北京两业融合工作已经进入提速发展阶段,将在2025年形成十个示范园区+百家试点企业的“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发展局面,全市产业融合化程度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北京智造+北京服务”的叠加优势,形成“融合×创新”的乘数效应,持续激发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为北京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激发新动能。

THE END
1.建体系搭平台强引领促履职作为县级政协组织,必须坚持党建促业务、党建促履职、党建促发展,推进党建工作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进一步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带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政协事业创新发展。在推进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建立“三个体系”,创新搭建“三个平台”,着力强化“两个引领”,促进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高效履职。https://www.gzszx.gov.cn/gzzxb/web/doc/detail/3179/A4
2.基层团建搭平台建阵地带队伍——外语学院团总支构建“三三三”团学工作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团总支始终以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为宗旨,努力深化共青团“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四大行动体系,着力构建“三三三”团学工作体系,服务学生发展、成就学生价值。 一、搭建三大平台 (一)以团组织平台为载体,加强思想引领 https://www.cque.edu.cn/xtw/info/1011/1746.htm
3.数据指标体系如何搭建才最有效,从0到1带你快速入门一站式指标综合开发管理平台(EasyIndex),覆盖了指标规范定义到开发落地的过程,同时提供上层的综合查询、共享服务、取数分析等应用。消除数据的二义性,降低业务和技术的沟通成本,搭建企业级数据指标体系,沉淀企业指标资产,支撑业务场景分析,精准辅助决策。 接下来我们以某银行客户的案例,来为大家介绍指标体系建设的实际应用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13039
4.成果中铁四局七分公司: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5.建系统、强支撑 通过学习项目的不断深入,中铁四局七分公司整合了课程、师资、运营、平台四大体系,形成中铁四局七分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系统,充分保障各类教育培训计划在系统中有序运转、平稳落地。课程开发管理体系:开发并初步完成各岗位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同时引进或开发急需的骨干课程。师资管理体系:拓展外部师资网络,稳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314705
5.构建创新创效新机制央企青年挺膺科技创新最前沿——中国青年网搭平台建设人才体系 完善青年创新创效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构建全级次全链条全方位培养体系,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是中央企业团工委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33家中央企业对青年科技人才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或骨干的人数或比例作出明确的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2411/t20241108_15634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