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全院多部门,打造VTE综合防控体系
一、为提高全院防治VTE的认识,成立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委员会由副院长吕富荣担任主任委员,医务处处长徐玲担任副主任委员,成员涵盖了医疗、护理、信息中心、设备负责人及临床科室的医疗和护理专家等;办公室设在医务处,由医务处长担任组长,呼吸内科和血管外科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行政和临床科室一线工作人员。委员会及办公室会定期组织专家对全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二、制定了VTE防治规范、管理办法及医生工作手册,统一院内VTE防治标准、流程等,并要求全院遵照执行。
三、明确医院内VTE高危科室,如骨科、妇科、神经外科等,各高危科室在委员会和办公室的指导下,均成立了科室VTE防治专家小组及应急小组,建立了拥有自己科室特色的VTE管理制度和防治预案等。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通力协作防控VTE
一、组团队:重医附一院组建了护理VTE防治的骨干团队;
二、立制度:在VTE防治各个层面明确职责,制定规范制度;
科研带动临床,临床反哺科研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VTE高危科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虹在VTE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尤为丰富,陈主任表示,2012年12月重医附一院参加了全国十二五肺栓塞注册登记研究,并在该研究中树立了肺栓塞的规范诊治理念,这也是本院VTE发展的起步标志。通过这种积极参加科研项目,打造整合了一支多学科合作的专业团队。这之后开始践行肺栓塞的规范诊治和VTE的早期筛查、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患者长达5年的全程管理。
VTE防治全程疾病管理
由于医院VTE防治工作采取全程疾病管理,血管外科参与度高,加上先进的诊疗技术,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协作,即便有33%的发病率但致死病例仅有1例,并且发生的后遗症较低。因此虽然血栓的发生率在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在增加,但全院VTE控制得较好。总结起来,一是高度重视老年患者及手术后长期卧床的病人,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二是提高诊断水平,放射科、超声科等早期的诊断有利于阻断疾病进展;三是治疗方面有完善的治疗体系,包括血栓清除,肺栓塞的预防,后遗症的预防和治疗,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