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而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在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在随后“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在智慧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智慧教育和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建议。
一、智慧教育和信息素养的概念
1.探索智慧教育的概念与推进历程
据了解,国家在1985年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2008年,IBM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中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16年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22号建议《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建议》的答复中明确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这些重要部署,为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教育工作应发挥的作用指明了方向。智慧教育(smartereducation)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的智能化、个性化和全球化。智慧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2.信息素养的概念与素养养成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体现
1.提高学习效果
2.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信息素养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指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对人力资本、创新和知识的投资。对知识的投资主要表现在投资后产出的个人对信息的认知、获取、理解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3.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许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出现,各行各业大量需求信息化和各专业融合复合型、创新型、终身学习型人才。”因此,只有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4.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们的信息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素养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大学生需要掌握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应用。”因此,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信息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与现状分析
1.快速准确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个人或组织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它包括对信息源的识别、对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对信息的筛选和评估以及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信息获取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而大学生应该普遍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和各种数字工具来查找所需的信息。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擅长使用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和在线图书馆、最基本的计算机使用基础、视频播放软件、视频剪辑基础、图片处理软件等资源,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在查找高质量信息方面、视音频剪辑处理、图片处理等存在一定的困难。
3.信息利用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是指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应用的能力。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已经变得相对容易,但是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和效益,却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信息利用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获取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②信息分析能力: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③信息应用能力:能够将信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
4.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是指个人或组织对信息安全的认知、理解和态度。它包括对信息安全威胁的认识、对信息安全措施的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护个人信息和组织信息安全的行为习惯。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预防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减少信息泄露和信息安全风险。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容易成为网络诈骗和信息泄露的目标。
四、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分析
随着5G技术与智慧教学的不断推广,信息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1.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
学校可以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检索技术,从科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动力,挖掘学习的潜能,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和信息评价的具体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4.加强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明确信息素养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反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论
通过上述探讨,我们不难看出,在智慧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今后的长远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
作者:郑波,四川传媒学院,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节目策划、现场直播报道、媒体融合发展、舆情判断分析等。
作者:蔡露,四川传媒学院,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全媒体影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