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的演进和创新中华读书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研究报告》,冯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268.00元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过去的40年里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变革,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动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研究报告》一书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这本著作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司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领衔编著,汇集了邓卓明、佘双好、彭庆红等多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作者。

在理论创新层面,著作不仅清晰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更是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教育方法。这种理论上的创新不仅体现了著作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更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路径和实践指导。

在规律总结层面,著作展现出了深厚的学术底蕴,不仅系统地回顾了过去4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并总结了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逻辑。这些总结不仅包括对学科发展历程的梳理,还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本质、价值与功能等核心概念的深入解析。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总结,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蓝图,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在实践经验层面,著作的阐述清晰且富有新意,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等领域,展示了丰富的实践创新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著作不仅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提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例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报告提出了如何利用新媒体和新型网络平台进行有效教育的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具有创新性,也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确保教育工作能够更加贴近实际、贴近青年、贴近时代。

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研究报告》是一部深刻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该著作理论深邃,实践指导意义显著,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THE END
1.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与实践反思[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生动实践。必须基于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现状,对课程思政进行深刻反思,不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112/t20211208_669492.html
2.冯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创新发展的历程与经验[22]这不仅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也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参考。最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又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撑,指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和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把思想https://marxism.byau.edu.cn/2023/1013/c2304a110327/page.htm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瞻十三年来,研讨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规格比较高、参与度比较广、影响力比较大的重要学术平台和学术品牌,发挥出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用学术交流的方式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记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二是创新办会模式,形成了地方宣传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地方高校四方协同的办会http://marxism.cass.cn/gzdt/202411/t20241129_5806030.shtml
4.“课程思政”发展脉络简析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从回顾建党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梳理分析课程思政从孕育到探索再到发展形成的发展脉络,总结课程思政历史成就和成功经验,揭示过去为什么进行思政课程建设,未来怎样进行思政课程建设,助力高校教师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KBJBD20222022052000004949
5.试论高校课程思政发展的三个阶段[摘 要] 课程思政是覆盖高校全课程的重要内容,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可以分为课程思政堆砌式发展阶段、课程思政嵌入式发展阶段、课程思政融合式发展阶段。课程思政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实现高校思政建设的准确定位,针对高校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困境,分析总结课程思政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基本路径和工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318/101523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