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精选5篇)

《网络工程综合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际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才能够真正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越高,获得的知识越多,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根据EdgarDale的“学习金字塔(ConeofLearning)”理论,对于一个知识点,主动学习的学生在两周之后能够掌握90%的知识,而只是上课听讲的学生只能够记住20%的知识。[1][2]显然,在《网络工程综合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将规划设计、构建网络系统设计成竞赛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竞赛过程,竞赛活动中的收获感和荣誉感会驱动学生主动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可以主动应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组网问题。

2.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自学能力

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学生要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就必须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网络系统组建的竞赛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网络技术,应用于实际建网环境的需求,因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得到提高。

(2)合作能力

网络系统组建的竞赛活动,涉及了建网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独立完成是较为困难的,因此一般要求学生以团队方式参与,这就要求学生之间要相互协调,合理分工,集合集体的智慧来解决网络系统组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应用能力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的网络知识是目前《网络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很多传统的项目式教学采用的是虚拟应用场景,对实际的需求做了较多的简化。而网络系统组建的竞赛活动是基于网络公司的实际建网案例,学生需要将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各种问题,因此特别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

(4)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极其重要。网络系统组建的竞赛活动带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有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创新的可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就是把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整个工作过程由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四个行动周期组成,每一行动周期中包括行动步骤、方法手段、工具和组织形式,在学习中把这些工作过程映射到学校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3][4]

网络系统也有它的生命周期,网络系统的组建一般也遵从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布线实施、调试变更、运行考核、管理维护、升级改造等这样的一系列过程。将这一系列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利用竞赛的方式来对课程进行学习,效果比传统的方式要有效得多。

教学组织

1.课程内容设计

《网络工程综合设计》课程紧紧围绕如何完整地构架一个网络系统进行设计,课程组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实习基地单位提供的一些真实网络工程案例,精心设计了该课程项目。首先选择三种类型的网络:校园网、园区网和行政网络,在每种网络中又分为新建、扩建子类。按照网络工程实施的过程分成如下子任务:①撰写需求文档;②备份设计;③网络安全结构设计;④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及详细的设备清单;⑤IP地址、VLAN、路由、ACL等规划设计;⑥布线实施方案设计;⑦设备调试实验;⑧系统验收、测试、总结。

这些任务以“任务链”方式出现,它们之间存在体系和内容上的联系,一环套一环。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网络公司承建网络系统的工程非常接近,因此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今后的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2.课程组织实施

课程的教学组织按照网络工程项目的进程顺序进行。具体如下:

(1)学生分组

按知识水平、组织能力、工作态度的不同将学生分组,以便相互学习,相互监督。每组设小组长一名,负责监督小组成员,及时向教师反映本小组的工作完成情况及困难。

(2)制定竞赛方案

(3)任务完成答辩

教师组织各组成员对完成的任务进行答辩,与实习基地的网络工程师一起对各小组提供的任务完成报告进行分析,并评比打分。

(4)系统评估测试、交流总结

整个系统完成后,各小组间开展相互交流,由小组长或指定的组员汇报,相互提问。然后对实习基地给出的各子任务的实际实现方案进行观摩,再相互讨论,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3.课程考核评价

《网络工程综合设计》课程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实行结果考核与过程监控相统一。过程监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求将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工作过程的每道工序、每条流程都将影响产品质量。所以,随时监控每位学生子任务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每位学生完成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小组内学生自己排序和教师掌握的情况相结合给出过程监控得分。结果考核:以每个子任务的竞赛答辩得分计算。

小结

竞赛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式教学法,可以与《网络工程综合设计》课程的过程式教学方法相结合,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积极参加。教师也可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工程案例,改善教学质量。竞赛的作品又可以为开展新的竞赛活动提供新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其他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网络技术,也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GuoB,ZengYL,LeiG,etal.ResearchandPracticeontheCultivationModeofSoftwareEngineeringMajorinlocalacademies[C].InternationalForumon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andApplications,2009:438-440.

[2]MaoCY.TowardsaQuestion-DrivenTeachingMethodforSoftwareTestingCourse[C].ProceedingsofComputerScienceandSoftwareEngineering,2008:645-648.

关键词:校企联合;专业课程设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实训教学

作者简介:杨夷梅(1978—),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

1目前课程设计的教学状况

2校企合作课程设计模式的实践

3课程设计的实施

为了加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实际项目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我院与20多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培养协议,这些企业都是IT或DT企业,多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课程设计的建设,目前按照地域分布、专业分布建立了10多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其中校内实习基地2个(网络工程实验、综合布线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有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蓝狐网络、北京IBM软件、长沙中信教育中心、上海尚观有限公司实习基地、北京渥瑞达北美IT培训中心等相对固定的学生实验基地8个。

3.1课程设计的内容设计

3.2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办法

4校企合作课程设计的特点及创新点

由于网络工程专业实验设备昂贵,且工程实践环境不易构建等特殊性,根据我校的实际办学条件,主要存在经费不足、培养经验不足,具有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经验的师资严重缺乏,实训实验辅导精力投入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完善高校教学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校内就能得到企业的培训,降低学生的培训成本,实现走出学校就能直接上岗的教学目标,培养出真正具有实战能力的、工程能力强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4.1培养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工程训练技能水平,不出校门就逐渐把专业专职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让老师们把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逐渐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学校还鼓励支持专业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学习,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研发,感受企业项目开发全过程。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和实验教师就可以不去企业也能参与具体小企业项目,积累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另外,教师到企业挂职或顶岗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这样有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有助于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两年来的校企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大量的实训实践课程任务让学生真正参与了企业实际项目,同时也让教师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在以后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就能更好地指导和辅导学生的实验实训项目。同时我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为期1-2周的专业见习,有趣的企业文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结合

为了加大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企业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把企业项目带到学校来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实际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工作,专业教师通过多次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讨论,使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通过参与课程设计的实际指导,也可以让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一起来制订下一届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紧跟市场前沿和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需求,结合和完善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增强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和企业实习能有效弥补企业生产与学校教育脱节的问题,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项目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企业实际项目进行分解,提炼出富有实际意义的案例,融入到校企共同研究开发的教材中去,这样的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实现在校内就可以进行企业案例教学。这样,教学内容既符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又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4.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5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代武,彭智朝,李曾妍.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2(5):39-40.

[2]林嵘,康其桔,侯晓霞,等.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4(增刊):389-393.

[3]戴娟萍.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有效途径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

[4]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的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

关键词:网络课程民办高校课程设计

1.引言

目前,民办高校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但是在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源减少导致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生存压力骤增。

(2)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不足。

(3)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瓶颈。

(4)缺乏专业特色,定位不明确,脱离社会需求。

(5)课程建设缓慢,课程内容落后。

2.网络课程体系

为了使网络适应基于网络的多种多样服务在带宽、可扩缩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网络工程必须应付这些挑战,解决好网络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其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网络工程方面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学习网络工程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及创造性思维,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应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3.民办高校课程设计

一般说来,民办高校于办学初期,在办学设施、办学条件、办学师资力量等方面与有着雄厚基础的公办高等院校相比存在着很大区别,能否使学校具有一定吸引力,除了师资及办学投入外,学校的课程设计与发展对于一个民办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民办高校的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民办高校要提供给学生质量高、实用性强的课程。

(2)课程设置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

(3)课程设置要重视教育活动与生产、经济活动的高度结合。

(4)为了做好课程发展工作,学院的课程设置需要一支专门的队伍。

4.网络课程体系在民办高校学生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网络课程在民办高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我们项目组申请了青年专项课题,课题题目为:民办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HGJXHC110277。希望通过项目组的研究,为网络课程的建设寻找到好的方案。

民办高校应该知难而上,力求在自己的课程发展当中能够独具匠心、办出特色,建立完善有特色的、有发展前景的、与就业市场相接轨,与行业的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标准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注意全面的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才能够真正使学校以更加雄厚的实力迎接挑战,投身改革,在知识经济和教育产业迅速发展的新世纪求生存、求发展,为教育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结语

民办高校应因地制宜地设置网络课程的教学体系,综合运用教学手段,传授新技术、新观念等。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要继续推动网络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加强与业界合作,建立符合学校实际和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网络工程人才。

[1]张远,杨文.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工学院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为实例,通过对该校网络工程专业5年多来的建设经验的剖析,提出了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课堂内、外实践环节的符合该专业工程化训练要求的实用的实践环节建设方案。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化训练;实践环节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1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思路

实践教学是我院根据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目标、结合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而设置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在学生修完主要专业课程后,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并尝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而开设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实践教学。它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2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体系

实验系列: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通信原理、网络操作系统及配置管理、TCP/IP原理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管理、综合布线技术、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密码学与应用、网络设备调试等;

课程设计系列:TCP/IP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实习:校园网维护实习、网络施工实习;

实训:网络工程实训、网络应用实训。

实践课程体系也分成两大块,如下所述。

学科实践技能

专业实践技能

1)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的前段:需求分析、设计、规划(工程规范、量化指标);

2)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的中间实施阶段:网络的布线、组网、设备的安装、调试、配置等环节;

3)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的后段:网络运行、维护、开发、协议分析、性能测量;

实验体系如下图所示。

3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特点

(1)充分利用校内,最大化利用校外

(2)充分利用课堂内,最大化利用课堂外

(3)分阶段教学,保证从基本技能到工程化能力的培养

(4)分层次教学,保证各层次人才的培养

在实践体系实施的组织上采取按照内容层次化进行的方式,每方面实验分为基础实验与提高实验两个部分,同时对于有重要实践要求的课程采用实验与课设兼顾的方式。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毕业生未来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规划、设计、开发满足要求的中小型网络工程系统;开发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软件;从事信息网络安全工程的设计和维护。一部分人可以在这类系统的构建中起关键作用,一部分人可以起骨干作用或者承担高水平维护的工作,也可以参与大型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4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由于教师的工程能力是我们师资的一大弱点,而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师如果工程能力弱,学生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科研融入教学――为了让老师紧跟科研的前沿,将科研融入教学,让学生能紧跟社会的发展,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组建了“网络安全技术”、“TCP/IP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和“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等科研小组,便于集中精力从事专门领域的研究工作,以促进教学。

教研活动不断线――网络工程专业各课程组按照实践教学的需要进行各类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实践教学手段、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内容更新、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等,并提出相应的教改措施和建设。本学期提出将实践教学单独成体系的改革建议,目前正在进一步规划、实施中。

5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

网络工程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动手练习才能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因此建立设备完善、功能全面的实验、实训基地是极其重要的。

(1)网络实验室

网络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网络规划设计、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等课程的学习。网络实验室有10组网络工程实验的设备,每组由2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和4个计算机组成,每组4人,总共每次可容纳40名学生。网络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有“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网络设备调试”、“CCNA”、“CCNP”等课程及课程设计、网络工程实训、网络应用实训、开放实验室、毕业设计等。

(2)布线实验室

布线实验室主要承担网络布线、网络测试、工程实习实训等课程的学习。综合网络布线、网络工程等内容是网络工程教学的一部分,是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才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环节。我系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网络应用实训”和“网络工程实训”两个实训环节,“校园网维护实习”和“网络施工实习”两个实习环节,是该专业主要的实践环节。因此布线实验室相当重要,其中包括了线柜、各种光纤、双绞线等传输介质、各种接入设备、施工工具、检测工具、结构化工程布线施工等。

6保证实践环节实施的重要措施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丰富和扩展。计算机学院通过“开放性实验室”、“校园网络维护”和“网络工程施工”等活动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6.1开放实验室措施

6.2参加网络工程施工

6.3校园网维护实习

为保障学生工程训练环节的正常进行,我们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做了全面的考虑,首先是课程设计、实训涵盖所有教学环节的考虑。我们设置了网络工程专业特有的TCP/IP原理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七层协议的理解;网络工程实训――作为局域网组网工程、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加强学生校内工程训练的环节;网络应用实训―作为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站程序设计的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网络应用及编程能力的培养。

在校内实习基地方面,为保障学生对网络故障等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我们在教学中增加“网络维护”系列讲座的环节。我们聘请了校内在网络维护方面有专长的专家给学生开设讲座,同时将学生分批、分组送到网络中心参与校园网的维护。通过与网络中心的合作,我们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学生宿舍楼进行网络维护,一方面缓解了学校网络维护人员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掌握了网络维护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我们期盼着这个实践环节会对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有所帮助。

6.4增加认证环节

思科系列认证作为权威的国际认证,一直是各类学子进入IT领域的敲门砖。将思科认证融入教学体系,会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自信心。

6.5组建科技活动小组

为了活跃学生的科技活动,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院组建了多个由十几至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科技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老师的项目中,使他们掌握基本的项目研发技能,同时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具体的应用,使学习的知识得到了升华,加强了实践能力。

6.6科研学分、部分导师制等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特定措施以外,计算机学院还实施了其他一些促进实践教学的重要措施,如科研学分、部分导师制、毕业设计延长一年等,这里不再赘述。

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学生创新素质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全面把握学生创新素质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多维教学模式用以提升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课程设置的建构性原则,突出教学原则的启发性要素,形成适应本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

1.1创新师资培养

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师资现状,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师在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重点从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利用学校提供的“国内国外访学”机会,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网络工程的先进知识;利用学校提供的“百人工程师计划”,将优秀的教师送入网络工程公司、企业进行实地提高;与地方工厂企业洽谈横向课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些培养方式,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1.2课程设计优化

以往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只是结合书本的知识进行一些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将课程设计的题目进一步调整,使验证性实验只占课程的8%,设计性实验占课程的15%,综合性实验占课程的77%.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将网络工程的课程、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不断交叉融合,使学生对创新实践有一个综合的认识.针对一些优秀的学生还提供了选作课题,将控制工程、机械电子类的知识内容融入其中,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3教学方法改进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入掌握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下载学习;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采用反转课堂方式,将知识内容以问题形式放在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学,在课堂由学生主讲,教师辅助,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同时将整个课程制作成幕课,在网络上让学生边学习边测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对网络工程大学生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全面把握创新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施以侧重点不同的教育引导和培养策略,注重激发网络工程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主体自觉性.通过实践,学生自觉锤炼创新品格,强化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学生投身创新实践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THE END
1.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校园网络设计20240827074935.doc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校园网络设计.doc,标题校园网络综合实训学生姓名XXXXXX所在系XX专业名称XX班级XX同步教师XX概述此设计是校园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建立一个高效稳定且易于扩展的多路网络此方案包含了多个关键设备,包括网络的核心部分路由器交换机和控制器以及用于连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27/6011221114010214.shtm
2.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易建勋第3版)方老师【接2】提高网络工程设计效率方法:1.技术简单性原则 2.奥卡姆剃刀原则 3.弱路由原则 4.标准化原则 5.基本结构不变原则 6.影响最小原则 【接3】安全设计矛盾:1.主流技术与新技术的矛盾 2.安全性与易用性的矛盾 3.可靠性与经济性的矛盾网络系统可靠性设计以增加系统成本为代价统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5738837
3.毕设分享基于ensp住宅小区的拓扑规划与网络设计包括文档、设计,本项目系统适用于多数毕设和课设! 中国经济的猛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伴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密切。在我们身边,网络到处都是,有移动4G数据网络,电信、移动、联通等;有传统的有线网络,有发展猛速的无线网络,以及保护人们安全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646869157
4.精品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15篇全面信息化管理措施在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当中的应用主要是采用计算机信息的管理软件作为平台的管理措施,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传输的中介,收集、整理、转化并存储、以及传输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中的各个信息资源,可以大大地提高信息采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沟通水平,对各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传输。全面信息化管理在计算机网络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230720090541_3073110.html
5.网络工程校园网设计方案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的一般任务,明确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系统运用网络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过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规划校园网,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2471349/85532805
6.计算机网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以下是小编小月月帮助大家收集的8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学生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销售、建设及维护;中小型网络的管理(2)具有中小型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与实现的能力。 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知识,熟悉流行网络操作系统、http://m.yueduku.com/jiaoan/sheji/83/83296.html
7.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docx滨江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姓名: 刘权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指导教师: 谈玲日期: 4月8日目录前言项目概述二、可行性分析报告三、需求分析、系统需求https://www.taodocs.com/p-81296841.html
8.计算机网络技术课设(通用8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用具体的实践成果,体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能力,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其基本目的是: 1.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u6fkj.html
9.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10.2022年社旗县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次就业岗位:办公助理员、平面设计制作员、多媒体制作员、计算机装调工、网络管理员等。 发展岗位:平面设计师、网站设计制作员、计算机维护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 拓展岗位:技术总监、数据库系统工程师、IT业务经理等。 (三)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领域 http://www.sqzz.cn/teaching_research/detail/content/10362
1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9篇(全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基本说明:《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方向学生限定选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为72学时,一学期授完。本课程涉及数据通信、网络理论、各类网络标准协议及众多相关技术,其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r0tlqx3.html
12.通信工程就业方向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交换与通信网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培养从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二、专业与就业 通信领域发展迅猛 https://www.yuwenmi.com/lizhi/zhichang/449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