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局域网课程设计范例6篇

1.应用广泛、实用性强、适用专业众多。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计算机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已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网络》不但已经成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且还是电子类、信息类、电子商务类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从事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2.概念众多、理论复杂、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所涉及的概念不仅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更有通信技术方面的,所以理论较复杂。计算机网络又是一门实用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问世。这就要求教师要讲述目前的主流技术并能反映出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3.实践性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实用技术,尤其是组网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等必须通过实地观摩考察、亲自动手实训才能掌握。必须让学生在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同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能和实用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应达到或超过50%。

二、教学方法

1.重点概念讲清讲透。《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众多,其中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同步机制无疑是两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计算机网络原理主要讲述的就是各层的功能及其协议和服务。最主要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OSI/RM和TCP/IP参考模型。

同步机制是通信技术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概念,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融合。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每一层通常所要实现的功能往往包含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功能,即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也就是说,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每一层都含有通信功能,其中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与同步机制有着重要关系。同步技术直接影响通信质量。常用的同步技术有同步传输方式和异步传输方式两种。

2.实用技术牢牢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主要有局域网及其组网技术、广域网及其接入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等。局域网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网络。以太网是基于总线型的广播式网络,在已有的局域网标准中,它是最成功的局域网技术,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局域网。局域网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采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虚拟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虚拟专用网VPN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局域网组网技术。此外,各种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也应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技术。

广域网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是其典型代表,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广域网,应重点讲解Internet的原理及应用。IP技术是Internet的核心,在Internet中对于高层协议而言,通过统一的IP协议层(第三层)屏蔽了各种低层协议和物理网络技术(如X.25、DDN、以太网、令牌环、帧中继、ATM、SDH、WDM)的差异,实现了对高层提供统一接口的目标。现在的Internet主要建立在IPv4协议基础上,而下一代Internet的核心将是IPv6协议。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他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ADSL是目前应用广泛的Internet接入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防护与网络攻击之间的斗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就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用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知识更新快,新技术层出不穷,应让学生了解一些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及发展趋势。下一代网络(NGN)将是以IP为中心,融合各种通信技术,可以支持多种业务与应用的融合网络。它具备如下特点:IP的世界(从网络服务层面看);光的世界(从传送层面看);无线的世界(从用户接入层面看)。

三、教学手段

1.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主,配以必要的课堂板书。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协议、工作原理(如滑动窗口协议、ARP工作原理、路由表的建立等)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把有关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训指导、参考资料、教学课件、录像等)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下载或在线学习;让学生在网上提交作业;教师提供网上指导和答疑。这大大便于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

【关键词】网络技术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1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网络管理、组建、维护等工作。

1.1总体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掌握局域网的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产品销售,信息安全保护,网络系统的规划与实施,特别是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和调试等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1.2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机构、IT公司、学校等,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较高的业务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从事网络管理、网络产品售前技术支持、网络产品售后服务、IT产品营销、信息安全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实施等技术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工作

1.3职业能力要求

掌握软硬件安装与配置、WindowsXP配置与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Linux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网络设备安装配置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网络系统规划、网页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Internet应用技术、电子电工基础、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T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知识。

在正式上课之前,还应对网络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网络的发展概况、在网络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分析,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该课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转换成学生易接受的,并且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内容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

一、课程设计的思想及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真实的网络组建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以项目实践的形式进行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教师先讲解网络组建的基本理论,说明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教师演示操作,最后学生动手进行实际网络组建。

二、教学设计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网络组建与管理能力为课程核心、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具体做法是原来的实训教学内容,即:网络的架构、各种网络设备的特性、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以太网和虚拟局域网的安装配置和测试、子网划分、路由器的配置、网络的各种应用技术(包括DNS的配置、IIS配置、DHCP配置)等通过组建小型对等网、中型局域网和局域网接入广域网的项目形式,把各知识点融入在项目中,通过项目学习达到专业技能的训练目标。

三、教学方法的使用、实施过程

(一)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法

所谓“三位一体”教学法就是在实训课中教师在计算机上教,学生在计算机上学,然后在计算机上做,这种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的方法,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了教、学、做合一,手、脑、机并用的效果。

(二)运用基于范例的学习方法

对于“网络操作系统”部分是多方面的综合技术,各部分之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而为了教学的需要,如果肢解各部分内容,变成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这样,当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后,往往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更无法应用这些知识完成一个实际的网络工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开发多个适用于教学需要的网络实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举实例均以逐步展开,学生将不知不觉地走入一个实际系统之中。课程结束以后,学生除掌握基本方法外,也学会网络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

(三)建立基于问题的实训方法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一个相应课题,尝试和感悟职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课题可以来自选题库,也可以通过社会调研获得,但都是围绕着真实的实际工作,所有课题均需教师进行结构性评估。题目确定后,学生将带着问题一边学习一边做自己的课题,课程结束后,学生也完成自己的课题。通过这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对学生的训练切实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四)引入多元教学法

经过反复探索,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将讲授课、实验与职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多元教学方法就是首先由教师讲授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然后提出具体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学生通过实际训练理解概念和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接下来学生在自己的课题中找到类似的问题,通过模仿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通过理论讲授、上机实训、自问自作和总结提高这4个步骤,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教学网站

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内容包括:电子版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网络工程案例和教学参考资料等,各行业网络典型应用案例和网上答疑系统等教学资源全部上网,教学网站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在教学中发挥很好的作用。为学生构建一个“全天候、立体化”的学习平台。

(六)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参考文献

摘要: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并对教学内容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教学研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长起来的新兴技术,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被列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我校为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1]。

1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TCP/IP网络协议[2-3],理论知识多,且内容抽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感到学习协议与原理极为枯燥乏味,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实验学时数比较少,缺乏全面的实践培训。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不好组织。因此很多学校或专业开设的实验内容比较片面[4-5]。

2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2)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①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使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②多种教学手段交叉使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网络化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室主动进行实验学习、在实验室以外也能自主学习。③进一步优化考评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加入过程考核,使学生在实践前积极思考、实践中积极参与、实践后积极思考。

3)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①编写适合层次教学的设计指导书。②提供各种教学资源的教学网站。③为所有参与网络课程实践的学生提供账号和主页空间,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该空间中进行网络实验要求的除网络硬件外的大多数课程实验。④积极进行“开放型”实验探索[8]。

3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

3.1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基本实验内容的建设

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条件,针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了7个实验内容。实验一:进行网线制作和组网实验。要求掌握有关网络的最基本的原理。实验二:交换机划分VLAN(虚拟局域网)。要求掌握交换机基本命令和虚拟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实验三:WindowsServer网络基础。要求掌握系统的安装、配置,以及日常应用。实验四: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要求理解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验五:路由器动态路由的配置。用来理解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路由器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验六:网络数据包的截取和分析。用来掌握交换机的端口镜像技术及网络嗅探技术。实验七:网络安全实验。掌握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的安全性的配置及防火墙的基本设置。

教学基本实验内容的建设可以使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脱节,使许多学生通过实验去深刻理解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技能而不是感觉这些原理特别枯燥、难学,继而失去了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9]。

3.2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开放性实践内容的建设

对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为此,加大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对于开放性实验,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选题或自选题,鼓励学生在做每个实验时开动脑筋独立解决问题,最后随机抽查学生对实验中所出现问题的理解,查看学生如何围绕实验目标来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过分拘泥于实验的结果,对进行实验的学生酌情加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10]。

3.3基于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内容的建设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必须使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和建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故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完成后,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内容也要体现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规程,以及协议的利用方法,体会体系结构分层的思路;并且学生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4结语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建设,一方面不断更新实践的内容和实践的环境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使之更贴近于实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11-12]。

参考文献:

[1]张念发,朱水龙,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0(8):50-52.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5-27,216-217.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中文版)[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5-37.

[4]邢翠芳,张正霞,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0):5557-5558.

[5]陈琳.“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328-329.

[6]马永山.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7(8):136.

[7]司文建,周楠.“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规范化探讨[J].福建电脑,2008(9):199-200.

[8]朱志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44-245.

[9]湛德照.“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优化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0(1):84-86.

[10]卢加元.“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设想[J].福建电脑,2007(8):214-215.

[11]张纯容,施晓秋,吕乐.面向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2-65.

[12]胡晓娅.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116-118.

PracticalTeachinginComputerNetworkCourses

LIJuan,MAFei

(Schoolof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TheNorthUniversityforEthnics,Yinchuan750021,China)

Abstract:ThroughanalyzingthedisadvantagesofthepracticalteachingofComputerNetworkcourse,thispaperhasstudiedthepracticalteachingmethodofcomputernetworkandmadesomeimprovements.Theresultsuggeststhatthenewmethodcan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computernetworkandimprovetheirpracticalandcreativeability.

Keywords:ComputerNetwork;practiceteaching;teachingresearch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SOHO网组建与管理;课程开发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问题,而教学质量离不开优良的教学师资,更离不开优质的课程资源,随着职教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已成为学校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1课程开发的背景

1.1加强课程开发建设以提升教学质量

2005年11月,《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江苏职业教育课改的启动,职业教育课改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寻求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计划》中提出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强化课程实施的推进力度,促进以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

1.2专业课程内容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省教育厅制定了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其采用的是单科分段式课程模式,即以学科为中心进行课程的设置,基本结构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课程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知识模块相对独立,所选用教材大多为适用于高专院校的教材,内容偏难,不能较好地适应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同时,在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开设计划中,专业课开设偏后,例如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网络基础》是在第七学期开设,这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学习兴趣都有一定的影响。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主导,也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对于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目前研究着眼点较多的是宏观的课程体系改革,具体专业课程开发的研究还比较少,相应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就更少。因此,开发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和要求,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显得非常必要。

2课程开发的意义

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开设多年,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校非常重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工作。《SOHO网组建与管理》课程的开发对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SOHO网组建与管理》课程是在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学生学习特点为基础,以项目任务整合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打破传统课程知识体系,以能力为本位、以用为原则,对知识进行整合和优化,注重实践性和拓展性。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家庭网络、小型办公局域网的规划、实施及管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SOHO网组建与管理》课程将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对现有专业课程的补充。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本专业学习内容、学习方向、学习特点等进行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另一方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的课程设计,其直观的情境性、灵活的实践性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

3课程开发的原则

《SOHO网组建与管理》课程的开发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以及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开发中应注意实践性、适用性、层次性、情境性和动态性等原则。

3.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原则,也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根本原则和灵魂。课程的开发要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学习特点,开发中应注意课程的实践性。课程设计要以实际的工作需求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将实践和工作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过程当中,将学习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2适用性原则

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为本。课程内容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专业能力要求为指导。课程的容量与难度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为依据。课程的开发还需要考虑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3.3层次性原则

课程“项目任务”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要注意学生的个体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为宗旨,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4情境性原则

课程设计中,通过构建实践情境,设定操作任务和内容,进行角色设置,让学生参与、感受其中,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职业实践能力创造条件。通过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让学生将知识与实践有效连接,并通过实践操作内化知识,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情境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减少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为他们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巩固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准备条件。

3.5动态性原则

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课程开发应紧跟发展脚步,注意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并且要及时更新,让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4课程开发的实践

4.1课程的内涵

SOHO(SmallOfficeandHomeOffice)网即为小型办公室或家庭式办公室网络,《SOHO网组建与管理》课程以面向工作过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组网前的硬软件准备、家庭及小型办公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组建、网络的简单管理与维护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4.2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4.2.1课程目标设计

该课程作为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认知类课程,将引导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所学习的专业,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程将引导学生对网络有初步的认识,通过项目任务的实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SOHO网络构建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培养自己成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分析、讨论、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2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即让学生掌握构建SOH0网组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且要充分体现操作性、实用性和拓展性。

4.3课程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4.3.1任务驱动法

以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并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特点,将知识点融入到逐步推进的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项目任务综合了已学和未学的知识点,既考虑了知识的反复巩固,也适合学生进行一定的自主分析和学习,有利于新旧知R的衔接和延伸。

4.3.2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无线网络;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过企业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同时专业论证整合的能力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对无线网络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能力拓展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1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课程的设计理念:以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发展规律,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进行课程项目设计与开发,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项目,构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以网络工程师标准为依据,以学习者为主体,融‘教、学、做、评’为一体的”课程模式,充分体现学习领域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设计思路:《无线网络》是溶合无线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嵌入系统的一门新型课程。这门课程代表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方向。这门课程包括了无线网络的基本传输技术、各种不同无线网络的架构及其标准协议。主要是要研究这些网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且加以验证。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无线传输技术;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及其应用;无线个人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开发方法;adhoc网络的体系结构、路由体系、网络和移动管理、mobileIP技术(包括mobileIPV4和mobileIPV6);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数据溶合、路由、安全等技术、无线网络中的传输协议性能、评价及其改进

根据项目包含的知识点或技能,将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以任务驱动实施教学(任务设计卡、任务考核表等);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无线网络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循环中灵活采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课程目标

该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的能力拓展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无线网络的基本传输技术、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网、adhoc网、移动网络、传感器网络等网络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初步学会分析和研究这些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网络仿真等方法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且加以验证。无线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技术,要求能追踪前沿技术并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授课、作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自学提高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项目教学为核心。在建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基础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设“教学做评”一体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学模式。

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课外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和四阶段教学法等可行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

在教学过程中多方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重视引进和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积极运用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等现代教学设施与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实训。充分运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注重校内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保证了学生百分之百在毕业前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

4课程实施条件

我院历年来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学院制定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并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也根据学院的政策和要求,结合本专业的实际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使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1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我院对电子信息类专业非常重视,与企业共建实训室多个,其中本专业专用的实训室包括:1个网络设备实训室、1个综合布线实训室、2个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室、2个网站开发实训室等。

4.2网络中心实训基地

学院网络中心负责整个学校的网络维护和管理,其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与本课程岗位任务具有一致。为学生在校内实践提供了非常好的实习基地。

4.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为了方便学生实训操作,吸收和消化教学内容,本课程还包括一系列的有关教学支撑材料。这些教学资源包括:(1)电子课件;(2)电子教案(单元设计);(3)实训指导书;(4)典型应用案例分析;(5)实训操作视频演示等。

THE END
1.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校园网络设计20240827074935.doc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校园网络设计.doc,标题校园网络综合实训学生姓名XXXXXX所在系XX专业名称XX班级XX同步教师XX概述此设计是校园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建立一个高效稳定且易于扩展的多路网络此方案包含了多个关键设备,包括网络的核心部分路由器交换机和控制器以及用于连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27/6011221114010214.shtm
2.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易建勋第3版)方老师【接2】提高网络工程设计效率方法:1.技术简单性原则 2.奥卡姆剃刀原则 3.弱路由原则 4.标准化原则 5.基本结构不变原则 6.影响最小原则 【接3】安全设计矛盾:1.主流技术与新技术的矛盾 2.安全性与易用性的矛盾 3.可靠性与经济性的矛盾网络系统可靠性设计以增加系统成本为代价统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5738837
3.毕设分享基于ensp住宅小区的拓扑规划与网络设计包括文档、设计,本项目系统适用于多数毕设和课设! 中国经济的猛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伴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密切。在我们身边,网络到处都是,有移动4G数据网络,电信、移动、联通等;有传统的有线网络,有发展猛速的无线网络,以及保护人们安全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646869157
4.精品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15篇全面信息化管理措施在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当中的应用主要是采用计算机信息的管理软件作为平台的管理措施,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传输的中介,收集、整理、转化并存储、以及传输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中的各个信息资源,可以大大地提高信息采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沟通水平,对各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传输。全面信息化管理在计算机网络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230720090541_3073110.html
5.网络工程校园网设计方案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的一般任务,明确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系统运用网络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过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规划校园网,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2471349/85532805
6.计算机网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以下是小编小月月帮助大家收集的8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学生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销售、建设及维护;中小型网络的管理(2)具有中小型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与实现的能力。 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知识,熟悉流行网络操作系统、http://m.yueduku.com/jiaoan/sheji/83/83296.html
7.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docx滨江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姓名: 刘权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指导教师: 谈玲日期: 4月8日目录前言项目概述二、可行性分析报告三、需求分析、系统需求https://www.taodocs.com/p-81296841.html
8.计算机网络技术课设(通用8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用具体的实践成果,体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能力,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其基本目的是: 1.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u6fkj.html
9.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10.2022年社旗县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次就业岗位:办公助理员、平面设计制作员、多媒体制作员、计算机装调工、网络管理员等。 发展岗位:平面设计师、网站设计制作员、计算机维护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 拓展岗位:技术总监、数据库系统工程师、IT业务经理等。 (三)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领域 http://www.sqzz.cn/teaching_research/detail/content/10362
1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9篇(全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基本说明:《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方向学生限定选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为72学时,一学期授完。本课程涉及数据通信、网络理论、各类网络标准协议及众多相关技术,其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r0tlqx3.html
12.通信工程就业方向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交换与通信网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培养从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二、专业与就业 通信领域发展迅猛 https://www.yuwenmi.com/lizhi/zhichang/449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