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作者: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李永华

但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首要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于对当前互联网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思考在互联网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途径与理念

首先,要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依赖于主讲教师的学识、阅历、威望与讲课技巧,另一方面则离不开生动的事例、典型的案例、准确的数据材料的引证与说明;前者需要每位教师的个人努力,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则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是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库,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够从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教学素材,并使得教学内容与方式能够即时更新,保持丰富与生动,增强课堂吸引力,为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提供最基础的条件。

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育方法与途径。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持,我们应积极进行教育技术的创新改革,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数字化平台和主题网站进行学习,建立功能完备的网络学习服务体系;采用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将优质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引入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由教师主讲的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互联网进行课堂的组织管理与互动,增强大课堂师生的实时有效互动;课后,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和专业教学软件保持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将思政课教学从课堂延伸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则得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探索适合该课程的各种方法与途径。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发挥专业和职业优势

在互联网环境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互联网信息具有典型的多元性、碎片化特征,其内容种类丰富多样、质量鱼龙混杂,传达的价值导向和思想观念也是多种多样。“内事问百度”“有问题上知乎”是“网络原住民”遇到问题时非常普遍的求助方式,他们习惯互联网信息环境并乐意为此添砖加瓦。当碎片化、娱乐化的互联网信息资讯不断占据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时,他们的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也都会呈现出此种偏好,而表现为追求快速便捷、热衷于知识信息的娱乐性趣味性,规范意识差、是非标准模糊、政治原则淡化。

相比于互联网资源信息的数量种类以及传播方式、速度和影响范围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优势在于其知识的理论性、专业性和系统性。互联网信息虽然丰富,但它是碎片化的,并且广大网民的热情参与抹煞了专业与非专业的界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基于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围绕课程的核心概念与理论、结合现实问题与学生的思想困惑,不回避冲突与难题,引导学生抓住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与现象的理论本质,做好理论的讲解与阐释。学生碎片化的认知,经过专业教师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引导,有利于澄清偏见、加深理解,这对于消除学生的思想困惑、提升理解问题的方式角度、积累构架知识结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一生受用。

互联网价值导向的多元化易于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即非主流的价值观经过互联网的传播,会被放大和普遍化,对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来说,其价值取向和目标选择不论多么“小众”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支持者和赞同者;这种把“非主流”价值观认为是普遍的、正常的、甚至是主流的认知方式,会带来对社会核心价值观、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的偏差或扭曲性理解。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多都是受过专业训练、拥有高学历、有着明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原则的教师,基于他们的专业基础和政治素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政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都有一定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承担起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双重责任,补足互联网价值观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的责任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守政治原则、保持家国情怀、创新课堂教学、广阔视野、严格自律、端正人格,在教学中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三、在大中小学思政理论课一体化的视野下,明确高校思政课的定位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新技术、新资源、新方法、新观念,但课堂教学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坚守自己的阵地。如何才能坚守自己的阵地?这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阐释的问题,而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视野下,明确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特殊性。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大中小学都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理解接受能力和思想实际状况是不同的,我们要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维,分层次予以落实,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教学主题、教学形式是不同的。

所以,当前的大学生,即使大一新生,他们大多个性张扬,在知识信息方面具有明确的自信,在观点陈述、意见表达、论证抗辩方面也大多都表现出敢说、能说,具备一定的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但作为20岁左右的大学生,他们没有充分的生活实践经验,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又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在通过课堂教学掌握的概念与理论以及互联网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来把握现实世界的过程中,易于产生思想困惑,面临实践困境。

因此,面对这些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所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应基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根据成长规律和思维特点,围绕教学目的,明确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相区别,“立足学生的真实生活,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的阐述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历练中,在经过自主辨析的思考中,体验到理论的旨趣,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感悟中逐渐地内化,形成自觉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铸魂育人工作,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所以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的创新改革,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但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却不能单独依赖课堂教学来完成,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将学校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想相结合、学校社会家庭配合协作,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共同推进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THE END
1.“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五大优势赵永利名师工作室利用互联网技术,一方面,教师可制作生动多样的教学课件来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除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疲倦感和枯燥感。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接收更多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更好的吸收知识和成长。 五、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结合了院校优秀教育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教育资源可以随时更新http://studio.nxeduyun.com/index.php?r=studio/activies/activiesdetail&sid=946&aid=165983
2.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本研究回顾了人类教育的变革与教育本体论发展,指出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我们必须正视教育的复杂性问题。进一步结合对“互联网+教育”创新特征与本质的分析,提出“联通主义”是“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基于对该本体论的认识,“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实践包括三条核心思路。其一为学习视角层面的联通,即认知、概念、社会https://www.163.com/dy/article/EMKM5KK80516QHFP.html
3.互联网+教育不是将教育简单搬上网:大学在线教育理念待提升“目前的慕课中,老师讲授的方式,内容编排的方式,作业考试的方式,都还是相对老式、旧制。脱胎于此,尚未换骨,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路径依赖,但迟早会被颠覆、打破,而进入到‘范式转移’的‘互联网+教育’阶段,即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跑得更快,效率更高,而是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杨斌谈道。 https://m.thepaper.cn/uc.jsp?contid=1794470
4.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型在此形势下,传统行业势必会在全方面受到互联网的巨大冲击,各个传统行业前进的每一步,都将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互联网思维作为未来音乐教育理念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以互联网技术作为依托,从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方式、音乐教育理念、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转型研究。在教学内容上,增强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20-1018990137.htm
5.互联网教育公司创业计划书(精选5篇)互联网教育公司创业计划书1 一、办园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发展迅速,然而,城乡幼儿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为此,我们计划在乡村创办一所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幼儿园。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32330.html
6.互联网教育,未来当有这10个特质我们谈“互联网教育”之前,首先向读者解释两个概念:1、教育互联网;2、互联网教育。看似拗口,有卖弄文字之嫌,但:“教育互联网”主要强调将已有的教育模式、内容、工具、方法、体系用互联网的手段复制一遍,即简单地“把线下搬到线上”;而“互联网教育”主要强调在认识教育的本质的基础上用互联网的思维重塑教育模式、https://zhuanlan.zhihu.com/p/215320939
7.“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doc“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doc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多种教学课程服务。三、“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教育模式的改革自“互联网+教育”在教育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后,“互联网+教育”便呈现出极好 的发展趋势。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互联网+教育”主要就衍生出以下几种教育 模式:一是为传统教育提供具备互联网属性的https://wendang.xuehi.cn/doc/9sx6jmuhmbn3v73nd1n5z41szsvsqnj6-3.html
8.“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思维席卷全国,“互联网+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深化。时代对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面对现状,从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互联网+教育”支持团队以及高校教师在经济化能力方面的教学实践和水平,这样有利于教学信息化水平的培养。同时还https://www.dlqsyzz.com/4648.html
9.互联网赋能教师教育服务供给研究:内涵结构与机制互联网平等、开放、共享等优势推动着教育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发展,也为促进教师教育服务供给侧转型带来新契机。通过对教师教育服务供给内涵的探讨,映射出教师对优质资源全覆盖、适切服务供给全时域、科学专业服务供给全过程的新需求,揭示了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教师教育服务供给变革趋势,并从服务理念、模式、主体、技术、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518/428.html
10.互联网加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7篇)互联网加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7 一、教育教学理念新,注重实效性 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教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教授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xx新《纲要》,新课程标准,学xx新理念,树立新观念,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尊严https://mip.ruiwen.com/xindetihui/3826865.html
11.教师网络个人研修总结(通用15篇)幻灯、多媒体制作使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而天空教室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平台,互联网则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资源和舞台,也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洁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711090529_1189384.html
12.大家谈:对气象教育培训的思考应通过制定适应互联网培训的相关管理流程、资源建设标准等与教学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约束自己,规范他人,起到示范和牵头指导作用;还要有各项制度的监督执行机制,保证持续发展。 树立互联网思维的理念,把好资源建设、师资建设和牵头指导作用等抓手,把互联网切实加入气象教育培训工作中,满足学员在线学习的自主性,实现职工个人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604/t20160413_308982.html
13.从社会学视角对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相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 家庭教育问题也愈发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使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处于失控状态, 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二是教育方式不适当,过于放纵,严厉都是不正确的,子女就容易出现越轨行为;三是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使子女透过观察和模仿,进而产生http://www.sass.cn/109003/22779.aspx
14.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四、要建设“金课”,须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双主体”作用。如从讲授式教学到研讨式教学,从老师在台上讲,到学生在台上讲,就是一种教学转变。学生是教学的中心,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高新技术逐渐兴起,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空间,它贴合、符合教师和学生教学习惯,让https://www.oh100.com/a/202308/7200309.html
15.北京卓训一一一互联网智慧教育北京大学国际互联网教育研究课题组执行组长 企业文化 企业愿景:成就智慧父母培育未来英才 企业使命:帮助更多家庭启智明理获得幸福 卓训价值观:一群好人做一件好事把好事做到极致 卓训理念:富不学富不长穷不学穷无尽 卓训口号:卓以利己训则达人 中国每年有10多万孩子死于自杀,中国的离婚率连续15年增长,各种社会丑恶事件https://www.meipian.cn/3defao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