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助力乡村“互联网+”素质教育——基于“领航行动”2022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重要平台,是聚集优秀人才、回应时代需求、拓展第二课堂的重要力量。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西北工业大学团委整合校内外社会实践资源,以学生社团为主要抓手,发起“领航行动”社会实践项目,助力帮扶地学校第二课堂建设。本文以该社会实践为依托,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志愿服务中学生社团志愿者质量良莠不齐、学生社团特色教育含量较低、帮扶学生假期线上参课阻碍重重等困境,提出科学规范志愿者组成、评价、培训、反馈体系,精准分配教育资源,创新课程模式,建立校地服务站等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互联网+”;素质教育;现存困境;解决途径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1]。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而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禀赋,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志愿者资源,是建设素质拓展第二课堂的优质资源,在振兴乡村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余来,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从最初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到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然而,由于地区间经济发达不均衡,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有所欠缺,部分地区仍存在素质教育不全面、第二课堂建设不完备、教学质量堪忧等现状。同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意见,明确指出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二、文献综述

综上所述,现有振兴乡村教育研究成果涉猎维度较低,鲜有人基于高校学生社团视域分析大学生开展乡村“互联网+”素质教育的困境与解决途径。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领航行动”品牌志愿活动为案例,阐述高校学生社团助力乡村“互联网+”素质教育的困境及路径探索。

三、实践举措

为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切实满足偏远地区学生第二课堂需求,2020年10月,在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办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团委联合学校定点帮扶地云南红河、广西融水、陕西镇巴及城固四地团县委,发起“领航行动”校地结对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学生社团,提供“德智体美劳”五大板块定制资源包,构建“1+4+N”帮扶新格局,借助“互联网+”思维,打造可复制、具有西工大特色的“第二课堂加油站”。

西北工业大学团委是“领航行动”项目的责任主体单位,下设团委社团部具体负责项目运营。项目实行分地区、分类别管理,依托学校派驻各地区的研究生支教团开展线下志愿服务,组织校内学生社团进行线上志愿服务,形成校团委社团部、研究生支教团、学生社团三方协调联动长效机制。学校定点帮扶地团县委是校地结对志愿服务项目的协办单位,协调当地中小学及研究生支教团负责志愿服务项目落实。

(三)具体实施方案

“领航行动”开展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招募2300余名志愿者,服务时长达2.84余万小时,捐赠11000余件学习、体育用具,帮扶学生达2.37余万人,开展500余节素质拓展课程,形成德智体美劳课程全面发展状态。

图1截至2022年8月31日“领航行动”项目成果数据汇总

2022年暑假社会实践期间,对受助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模式展开。

1.开设“领航行动”系列线上直播素质拓展课程

图2“领航行动”系列线上直播素质拓展课程师生风采

图3“领航行动”系列线上直播素质拓展课程数据汇总

2.“领航行动”线下实践队伍进行定点素质教育帮扶

在遵守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基础上,组织定向实践队,前往帮扶地开展线下实践调研。线下、线上实践队构成双师课堂,提高学生线上课堂状态,加强线上课堂的育人效果。

图4星星烛火,点亮梦想实践队在融水开展航天科普课程与实践活动

图5摆渡星空夏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陕西省丹凤县第六中学开展实践

3.研究生支教团在支教地开展线下素质教育

研究生支教团作为“领航行动”项目与受助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同时,作为一支质量高、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实践队伍,在当地学校、社区开展“领航行动”系列素质拓展课程,对促进帮扶地教育振兴、巩固校地合作成果有重要意义。

图6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盐池分队在当地开展“领航行动”系列课程与活动

四、现状与问题

(一)受助学生情况简介

图7参与项目受助生基本情况

(二)课程开展情况分析

本期“领航行动”专项实践累计组织6类19家学生社团55支实践队615人参与,开设“德智体美劳”素质拓展课程59节80余课时。据统计,各类课程数量占比如图8所示,各类课程的参与学生社团数量占比如图9所示,智育课程参与学生社团数量最多、课程数量最多,且深受同学喜欢。各类学生社团开设课程数量占比如图10所示,志愿公益类学生社团积极性最高,其他类别参与程度无显著差别。

图8各类课程数量占比

(三)现存困境

1.学生社团志愿者质量良莠不齐

在实践中,青年志愿者在自身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下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未经严格资质审核与专业培训。在后期备课中,出现授课内容与学生匹配性、实用性低等问题;在授课中,出现表达混乱、应变能力不足等现象。而受助学生多数体验过研究生支教团或大学生实践队充实的线下服务,线上课程体验不佳会较大打击学生的参课积极性。因此,提高志愿者整体质量,将学生社团教育资源以通俗、有趣的形式展现给中小学生,虽困难但更重要。

2.学生社团特色教育含量较低

随着乡村教育振兴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基于素质教育的支教不断增多,高校拥有的丰富教育资源和志愿者资源对于拓展第二课堂具有良好的基础支撑。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9大类、91家学生社团涵盖多个方面,来自各类别学生社团的志愿者会极大拓宽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内容。而相对于积极性最高的志愿公益类学生社团,科技创新类、体育运动类、文化艺术类等学生社团具有更加独特、专业的素质教育资源,如何吸纳更多优质学生社团,将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充分融入高校志愿服务、拓展志愿服务特色和质量是项目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受助学生假期线上参课受到多方阻碍

五、解决路径

(一)科学构建体系,规范管理模式

现有志愿者招募与评价仍浮于形式,对志愿者能力、意愿、可持续性、创造性等能力的考察没有全方面的维度,且后期培训、反馈管理及志愿者内部交流充分性、服务专业性需要提高。对于较大范围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招募的严格性、科学性决定志愿者团队的整体水平,志愿者的能力和精神风貌等对活动高质量开展极其重要,需要建立全面、科学、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并将评价体系充分应用到整个实践过程中。此外,需要专业人士设置针对性课程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服务专业性。同时,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反馈体系,并在培训中让志愿者有效融入,最终将评价、培训和反馈体系相互协调,保障志愿项目稳步推进。

(二)规范激励机制,激发服务意愿

目前学生社团参与志愿服务并不是为了索取回报,但若长期得不到奖励和认可,势必会打击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各类别学生社团参与项目的积极性确实存在充裕提高空间。完善的激励机制,往往能够进一步激发志愿者的活动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乡村志愿服务建设力度。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评选优秀志愿者、颁发优秀志愿者证书、志愿服务工作参与评奖评优等,规范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志愿者的内在需求和认同感,增强满足感和自豪感,吸引更多的学生社团的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促使高校学生社团志愿服务保持源动力。

(三)精确资源分配,契合教育需求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志愿服务项目多以志愿者资源为主面向受助学生集体开展素质教育,而即使在教育资源缺乏的贫困山区,学生生活环境、认知水平各不相同。这需要高校及时统计、分类、总结高校所能提供的教育帮扶软硬件资源,使能力范围清晰,帮扶效能可视。需要帮扶地充分调研当地乡村教育需求痛点,通过与高校频繁联系调研、正负反馈寻求帮扶资源高效率利用。在双方信息高效集成的基础上,做到良好沟通并互换信息,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制定帮扶资源包,让服务与需求相匹配,让志愿服务项目契合帮扶地教育薄弱处,充分提高项目实现价值最大化。

(四)协同课堂资源,突出育人特色

现有课程体系虽涵盖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但各类课程均衡程度、课程模式、课程质量等均存在改进提高空间。对于周期较长的线上支教活动,课程体系、开展模式等对师生的体验感、收获感有着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中,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和严格的审核制度,充分发挥各类别、各家学生社团特色丰富课程种类,实现课堂资源协同管理,严审课程资料确保高质量,为学生构建丰富充实的第二课堂。同时,设计参与感强、互动丰富的课程模式,拉近师生距离,促进课堂育人效果。此外,及时收集志愿者、学生及家长的多方反馈,不断改善,保证实践活动高效进行。

(五)保障物质基础,助力长效服务

现有假期线上支教类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多数基于一对一辅导或以帮扶学校为单位,鲜有以社区或乡村为单位开展。对于贫困山区学子,离开学校后进行线上学习,往往面临缺乏教师指导、缺失电子设备、无网络、无电等问题,为了给学生提供物质条件保障,高校应加强校地合作,在社区或乡村建立服务站,同时安排当地教师在服务站为学生提供线下指导。在保障受助学生参与线上课程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同社区或同村学生在老师线下指导下共同参与课程也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社团育人效果,推动城乡的教育资源共享。

六、结语

高校学生社团志愿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有利于校地服务共建和乡村教育振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模式适用性更高,而解决线上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社团志愿者质量良莠不齐、学生社团特色教育含量较低、受助学生假期线上参课阻碍较多等问题,对于以项目带动校地结对帮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针对高校学生社团服务乡村“互联网+”素质教育的发展瓶颈,克服各实践环节的内在矛盾,探讨高校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的优化路径。需要科学构建志愿者体系,规范评价、培训与反馈,推动志愿者内部资源共享,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标准、高效推进;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社团丰富的专业优势,打造资源协同共享体系,促进素质教育持续特色化开展;根据受助学生群体特性,精准分配教育资源,做到因材施教;加强校地合作,建立服务站,完善受助学生参课设备基础,为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发展提供保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学生社团力量推动“互联网+”教育新发展,促进乡村教育振兴蓬勃发展,助力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项目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2]龚伯韬."互联网+"教育公平的起点、过程与结果——基于中学生互联网获得、使用及其学业影响的全国性数据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4-118.

[3]强洪权,潘望洁.青少年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的区域建构与思考[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20(4):46-48.

[4]王小英.素质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的优化途径[J].甘肃教育,2022(11):19-22.

[5]王洁,朱健,潘清.拓展学生社团功能升华育人内涵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0(4):90-92.

[6]王碧,李素矿.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73-74.

[7]王逊,龙雨馨,黄怡宁.高校公益支教组织的育人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8-40.

THE END
1.郑勇名师工作室(互联网+教学)工作室简介 1、问题的提出 当前,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信息化或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互联网+”逐渐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能够大幅度拓宽行业发展领域和提高行业运转效率的新兴事物。2013年教育部提出把“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http://www.xlejy.com/studio/index.php?r=studio/intro/index&sid=328
2.辅导员说“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西安培华学院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十分明显,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思维,在教师引导下可快速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化与传播化,树立大学生远大的创业目标,培育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基于此背景,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优势,总结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https://www.peihua.cn/xsfwzx/info/1067/2805.htm
3.知金教育官方网站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学历教育2018年入学考试科目有哪些 2018全国一流大学排行榜,2018年高考你报对了吗? 一年怎么拿大专文凭?一年拿大专文凭可靠吗 更多>> 知金荣誉 知金教育荣获2020年度网络与继续教育抗疫先进单位等奖项 知金教育获评“2020中国互联网教育领军企业”等多个奖项 http://www.zhijin.com/
4.互联派关于我们互联派简介互联派是专注大学生互联网就业的求职平台,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拿到第一个互联网offer。为大学生以及互联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职前课程与深度求职服务以及招聘解决方案。https://www.hulianpai.com/about
5.欢迎来到百分教育集团集团简介百分教育以培养一流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及中基层管理人才,创建一流互联网企业白领人才培养基地为己任,致力于开发软件应用、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电商运营、互联网教育、企业职业素养教育和培训等在内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打造最专业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机构。百分教育以互联网企业人才需要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http://www.e100soft.com/single_article.asp?cid=1
6.《国际金融(数字教材版)(第二版)(互联网+远程一体化智慧数字教材国际金融(数字教材版)(第二版)(互联网+远程一体化智慧数字教材;“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刘震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41.60 定价 ¥49.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http://product.dangdang.com/29496122.html
7.达内IT培训讲师介绍达内课程培训教研团队10年以上互联网及教育培训行业的课程研发/管理/培训经验,曾任职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和上市公司的产品经理,曾参与企业海外业务网站研发,擅长Python、数据库等热门技术。 刘新 人工智能讲师 刘新 人工智能讲师 8年软件开发及教学经验,曾参与海关物流链可视化管理系统开发。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院校进https://www.tedu.cn/teacher/
8.区域推进迈向数字教育: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涵与实践数字教育是国际上重点发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数字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厘清数字教育的现实意涵,并提出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六条实践策略:一是夯实教育数字底座,提供高速、鲁棒、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二是创新在线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持续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三是推进教https://www.mbachina.com/html/ictedu/20221108/501756.html
9.互联网教育公司创业计划书(精选5篇)互联网教育公司创业计划书1 一、办园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发展迅速,然而,城乡幼儿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为此,我们计划在乡村创办一所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幼儿园。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32330.html
10.互联网加教育创新创业计划书(通用6篇)互联网加教育创新创业计划书1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xx教育培训学校 (二)经营范围:中小学课程培训 (三)项目投资:三万元 (四)场地选择:娄底市春园商业步行街钻石街 二、产品与服务 (一)产品与服务定位:人才,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竞争中的核心力量,随着两会的召开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文化也在朝着全https://www.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520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