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官网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过程;教育生态体系

一、引言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正在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各领域的优化与创新,教育也不例外。如何革故鼎新,构建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生态,成为当今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共同课题。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教育迎接互联网时代挑战的必然回应和选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渐深入和发展,教育也正朝着更具开放性、更加个性化、更为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且逐步进入了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在线课程作为教育信息化转向融合创新阶段的典型实践,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态。

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源于舶来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理念。由于我国教育文化、教育条件和教育管理模式差异,使得高校在线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仍然以知识传递策略和行为主义教学方式为主,在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链条上尚未实现较大突破。教育发展不均衡、终身教育体系缺失、高等教育改革由“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等瓶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在线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亟待建立。

“互联网+”时代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使得人才成为当下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要素。“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为在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供技术和理念支撑(陈丽等,2016)。从理论高度探讨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内在关联与深层机理,有助于认识我国高校在线课程本土化建设所面临的教育文化、教育条件和教育管理模式差异,发现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新取向。

随着“开放、共享”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推崇和认同,开放的教育资源逐渐走向更加科学、系统、多元的在线课程开放与共享。我国是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但并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和终身学习成为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也成为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和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开放教育资源由于实现了在线课程的开放和共享,有效整合了现有的教育资源,盘活了教育资源存量,成为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有效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使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同时,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在线课程建设,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对在线课程的开放、共享和建设进行规范与促进。文件的出台一方面蕴含着国际、国内教育环境和教育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时代变迁。

1.“重建轻用”阶段

2003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启国内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其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解决高校扩招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不平衡矛盾,是应对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和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关键途径。

表1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主要政策文本统计

截至2010年,我国共建设国家精品课程3910门,其中本科课程2515门,高职高专课程1043门,网络教育课程209门,军队(含武警)院校课程143门(王友富,2015)。我国精品课程在建设理念上主要强调资源建设的“求多求全”,更多注重“教学管理”而非“教学应用与服务”;更加注重课程的“引领示范”,却使在线课程“开放共享”的目标异化。在课程建设中更多是将现代信息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简单叠加,而并非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教学的革新,以及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和高阶学习。教师将“以学生为中心”等同于“放任学生”,将“自主学习”等同于“个人学习”,将“协作学习”等同于“小组学习”,将“探究学习”等同于“上网检索资料”(黄荣怀,2008)。“重建轻用”成为这一阶段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显著特点。

2.“建用一体”阶段

3.“建以致用”阶段

三、从整合到融合: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理念演化路径

自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历经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翻转课程、微课程、MOOC等多种实践模式。在线课程平台汇集了优秀教育资源,拓展了知识传播渠道,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共享的学习空间。随着数字化时代开放课程的快速发展,在线课程的数量直线上升。无论是外部环境的变迁,还是数字时代学生正式与非正式学习需求的变化,都使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成为必需。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随时代变迁而逐渐演化,历经“重建轻用”阶段、“建用一体”阶段和“建以致用”阶段。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逐渐从资源建设聚焦课程应用,其实质是以“深度融合”替代“整合”理念,表明了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的决心:在线课程的建设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学习”和“技术应用”层面,必须建立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内化机制。这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国际趋势,也是在线教育的本质回归。

1.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

2.从精品示范到开放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时期,精品课程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展示于互联网上,树立“标杆”作用,为国内高校广大教师所借鉴和模仿。课程建设理念在此阶段更多是引领与示范,应用对象主要局限于高校教师。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着力于课程开放,将服务群体拓展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以融入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国际潮流,提升社会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线开放课程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立足自主建设,着力于鼓励国内高校之间共享课程资源并促进课程向国际开放。只有基于开放,在线课程才能得以广泛应用与推广,才能避免陷入“建设-待用-闲置”的资源浪费,而进入“应用-改进-再应用”的教育生态良性循环。

3.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4.从技术整合到技术融合

四、从共享到共生: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新取向

1.教育与技术相化,创新教学模式

2.多领域相融,创新服务模式

3.教与学相长,创新管理模式

五、总结与反思

由于“重建设轻应用”“重评估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建设理念偏差导致我国精品课程建设长期存在“静态共享”与“悬置开放”的问题。另外,以评价驱动为导向、精品示范为目标、资源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原则又导致我国精品课程目标异化、课程趋同、学习对象缺失等弊端。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逐步超越了精品课程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实现了由“资源建设”向“课程建设”、由“精品示范”向“普及共享”、由“教师中心”向“用户中心”、由“有限开放”向“充分开放”的转变。但是,以评价驱动为导向而造成的功利化、表面化建设问题依然存在,管理重心过高而导致的高校在线课程建设自主权迷失,以及教师应用课程积极性不高是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本土化、情境化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在线课程在国内高校的应用与发展,由“重建轻用、建用脱节”理念缺陷引起的应用实效弊端日益凸现。自2013年开始,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在我国高校得以大范围普及与应用。“应用驱动、建以致用”逐渐成为这一阶段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核心要义。与此同时,微课、翻转课、SPOC等在线课程创新实践以其适用性和实用性为着力点,植根于真实的教学实践,采取“化整为零”“自下而上”“以草根影响草根”的民主化、平民化建设理念,成为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发生转向的另一开端。

纵观我国高校在线课程的理念演化和发展历程,其实质是在既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结构框架内进行的有限试点和探索,是从信息技术与课程由整合走向融合发展的过程。单纯依靠技术支撑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需求,其价值取向也与当前“互联网+”推动教育整体变革的改革逻辑与重构教育生态体系相去甚远。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需要从“资源共享”转向建设“智慧共生”的教育新生态。要利用“互联网+”作为数字化教育生态体系重构的起点与要素,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师与学习者共融、知识与创新共生”的教育生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以实现“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教育生态体系,创新管理模式以实现“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丽,林世员,郑勤华(2016).“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3-9.

ce2f24fb.html.

0117_47115.shtml.

[5]罗江华(2015).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演变与实践创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3.

[6]单美贤(2011).论教育场中的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3.

[7]王友富(2015).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7):56-59.

[8]杨英霞,田爱奎,夏天等(2007).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的内涵与本质[J].电化教育研究,(3):17-21.

作者简介:许欢,博士研究生,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西南科技大学教师(四川绵阳621000)。张诗亚,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罗江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全国民族教育研究课题“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研究”(mjzxyb1407);西南科技大学继续研究与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回归与重塑——大数据时代在线教育的价值探寻”(17JYF07)。

引用:许欢,张诗亚,罗江华(2018).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兼论“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59-65.

THE END
1.郑勇名师工作室(互联网+教学)工作室简介 1、问题的提出 当前,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信息化或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互联网+”逐渐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能够大幅度拓宽行业发展领域和提高行业运转效率的新兴事物。2013年教育部提出把“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http://www.xlejy.com/studio/index.php?r=studio/intro/index&sid=328
2.辅导员说“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西安培华学院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十分明显,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思维,在教师引导下可快速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化与传播化,树立大学生远大的创业目标,培育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基于此背景,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优势,总结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https://www.peihua.cn/xsfwzx/info/1067/2805.htm
3.知金教育官方网站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学历教育2018年入学考试科目有哪些 2018全国一流大学排行榜,2018年高考你报对了吗? 一年怎么拿大专文凭?一年拿大专文凭可靠吗 更多>> 知金荣誉 知金教育荣获2020年度网络与继续教育抗疫先进单位等奖项 知金教育获评“2020中国互联网教育领军企业”等多个奖项 http://www.zhijin.com/
4.互联派关于我们互联派简介互联派是专注大学生互联网就业的求职平台,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拿到第一个互联网offer。为大学生以及互联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职前课程与深度求职服务以及招聘解决方案。https://www.hulianpai.com/about
5.欢迎来到百分教育集团集团简介百分教育以培养一流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及中基层管理人才,创建一流互联网企业白领人才培养基地为己任,致力于开发软件应用、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电商运营、互联网教育、企业职业素养教育和培训等在内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打造最专业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机构。百分教育以互联网企业人才需要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http://www.e100soft.com/single_article.asp?cid=1
6.《国际金融(数字教材版)(第二版)(互联网+远程一体化智慧数字教材国际金融(数字教材版)(第二版)(互联网+远程一体化智慧数字教材;“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刘震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41.60 定价 ¥49.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http://product.dangdang.com/29496122.html
7.达内IT培训讲师介绍达内课程培训教研团队10年以上互联网及教育培训行业的课程研发/管理/培训经验,曾任职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和上市公司的产品经理,曾参与企业海外业务网站研发,擅长Python、数据库等热门技术。 刘新 人工智能讲师 刘新 人工智能讲师 8年软件开发及教学经验,曾参与海关物流链可视化管理系统开发。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院校进https://www.tedu.cn/teacher/
8.区域推进迈向数字教育: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涵与实践数字教育是国际上重点发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数字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厘清数字教育的现实意涵,并提出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六条实践策略:一是夯实教育数字底座,提供高速、鲁棒、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二是创新在线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持续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三是推进教https://www.mbachina.com/html/ictedu/20221108/501756.html
9.互联网教育公司创业计划书(精选5篇)互联网教育公司创业计划书1 一、办园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发展迅速,然而,城乡幼儿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为此,我们计划在乡村创办一所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幼儿园。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32330.html
10.互联网加教育创新创业计划书(通用6篇)互联网加教育创新创业计划书1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xx教育培训学校 (二)经营范围:中小学课程培训 (三)项目投资:三万元 (四)场地选择:娄底市春园商业步行街钻石街 二、产品与服务 (一)产品与服务定位:人才,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竞争中的核心力量,随着两会的召开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文化也在朝着全https://www.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520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