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先进阔视野,解放思想再出发。2月20日至21日,弋阳县委书记陈敏带领党政考察团赴浙江省桐庐县考察学习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产业规划、优化营商环境等经验。学回后,弋阳将如何学习借鉴桐庐经验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参加考察的有关单位和乡镇负责同志很有体会、有触动、有思考,也将启迪谋划全新发展思路。
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来英
2月20日-21日,县委主要领导带队到桐庐学习考察,可以说,这是一次对标先进、开阔眼界的学习之行,也是一次寻找差距、求取真经的收获之旅,更是一次感受压力、激励奋进的求变之路。
通过学习,我们目睹了桐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看到了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很受触动。桐庐与弋阳,两地的人口面积相当,山水环境相近,但他们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几乎是我们的三倍,产业发展上更是亮点纷呈。走在桐庐的城乡之间,时刻都能感受到桐庐之美。
一、桐庐之行的学习收获
1.桐庐之美,美在产业。
桐庐立足特色优势,全力构建以快递物流和大智造、大健康、大旅游为主体的“1+3+X”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富春未来城”作为承载快递产业回归的平台,实现了“三通一达”总部经济项目全员落子。智能制造、磁性材料、医疗器械、文旅康养等新兴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安防小镇连续三年上榜浙江省级特色小镇“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
2.桐庐之美,美在创新。
走进位于富春江科技城的“152”智能制造产业园,高科技气息扑面而来。海康威视“未来工厂”,成功实现工厂智能化,AGV在车间与仓库高速运行,SMT贴片车间90%元器件装配都由智能机械手完成;千芝雅全球研发中心,创造了国内首个“云仓”系统,并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管理,实现了“零库存、零人工、零成本”。
3.桐庐之美,美在高效。
桐庐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跑出了桐庐“加速度”,推进“互联网+”服务转型模式,针对企业办事需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结,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投资项目提供全流程高效服务,千芝雅全球研发中心项目从准入、审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手续办理仅用了13天。
二、学习归来怎么干
我们和桐庐最大的差距在产业,追赶桐庐唯一的捷径在招商。作为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企业落户的责任单位,商务局责无旁贷,压力倍增,我们唯有化压力为动力,真正解放思想,全力以赴为企业落户想办法、出实招,才能赢得竞争,赢得尊重,赢得未来。
1.聚力招商引资,增添发展动能。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财税,财税的源头活水在招商引资。新的一年,我们要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尽快组建七条战线专业招商小分队,加强产业研究并扎实开展招商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招商的作用;要聚焦头雁招商,鼓励各招商分队一把手亲自管招商、亲自抓招商,努力形成“头雁领飞、群雁紧跟”的生动局面;要聚力园区优秀企业家、招商大使和“三请三回”乡友,实现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既要广泛联系客商,也要根据主导产业招商选商;既要围绕标准厂房引进优质中小企业,更要瞄准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引进一批大企业、强企业,形成优势产业,打造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在招大引强的同时,还要重视本地企业的培优育强,实施海螺水泥、欧迪铜业、康恩贝中药、泰山石膏等龙头企业“双倍增”计划,推进伟通科技、熔岩汽配、新立合金等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智能化发展,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2.加快平台建设,提供要素保障。
一要加快高新区产城融合项目建设,让园区人气更旺、配套更全、环境更美;二要加快完成新一轮扩区调区,为新项目大项目提供土地资源;三要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让一批有供热配套需求的好项目早落地;四要按集聚效应、集群发展思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外贸产业园、返乡创业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等平台项目,吸引大批中小企业“拎包入住”。五要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理念,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盘活闲置资源和僵尸企业,实现“腾笼换鸟”,着力变存量为增量,为招商引资提供完备的要素保障。
3.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招商引资既要招得回、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好。近年来,我县的营商环境正不断优化,但对比发达地区,我们依然存在差距。建议要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政策做到最优,要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尽快推进并落实好“弋”企一干、“弋”呼必应、“弋”次豁免、涉企检查“零打扰”等“营十条”服务政策;二是成本降到最低,加快修改完善《弋阳县鼓励创业创新扶持办法》,实施减税、降费、奖增长等措施,用实实在在的惠企政策,把小微企业扶上马,帮中型企业做更大;三是各职能部门要敢于自我革命,要组织中层干部走出去考察学习,针对发达地区能办我们不能办、发达地区办的快我们办的慢的事,寻求解决方案,缩小服务差距。
“工业挂帅、项目为王”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经济一线单位,商务局将以招商引资精准发力和商务经济稳增提质为主线,协同各战线力量,解放思想、实干担当,助推弋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名康
2月20日-21日,我县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浙江桐庐进行参观学习,期间我们看了桐庐的城市建设、工业项目、数字经济、美丽集镇建设,还参观考察了桐庐县行政服务中心,通过现场观摩、听取情况介绍、私下仔细了解等方式,我个人认为桐庐行政服务中心布局科学、智慧高效、服务周全、环境舒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桐庐行政服务中的做法起点高、落点实、可持续、效果好,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主要表现在:
二、体制机制新颖,激发内生动力。桐庐实行跑长领衔,实行领导坐班,推行“兜底办”、“兜底陪办”,实行科学合理管理机制,建立“积分+考级”管理制度,把“薪资与上岗证和办件质量”挂钩,实行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差异化工作薪酬制度,同时桐庐注重党建引领和人文关怀,实现“党务+业务”双提升,成立多个联办大厅,展示团队精神,实行关心关爱+选优推荐同步走,设立“委屈奖”、“全勤奖”、“奉献奖”等,开通“点匠台”,建立金牌办事员队伍,在体制机制上为窗口服务人员提供精神和物质双重层面的制度保障。而我们也即将实施“弋呼必应”县领导带班、业务部门局长陪班制,但是桐庐已运行多年并不断完善,关于对窗口人员的考核制度我们以前也实施过,但仅仅停留在精神鼓励的层面,没有与薪酬挂钩,更没有注重结果运用,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没凸显。
三、基层服务优质,筑牢发展根基。桐庐对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统建办件监察系统,整合基层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机构,实行一站式服务,打造综合受理人员“克隆中心”,统一开展业务培训。我们县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但是还存在软硬件建设不完善,事项、人员进驻不到位,办事效率不高,老百姓重复跑、多头跑的现象。下一步我县将结合美丽集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明白了不足和差距,找到了努力方向,但是我们也有很多好的做法是桐庐目前还没有实行或不是很成熟的,比如“一件事一次办”、“园区二号章”、“延时错时”服务、“办不成事”反映专窗等等,所以我们将正视差距、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取长补短,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注重激励和约束并重,激发内生动力,乘着省委“双一号”工程建设的强劲东风,借鉴瑞昌和桐庐的先进做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久久为功,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创建全省“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这个目标,狠抓“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压实推进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人生十件事”办理落地,同时紧盯涉企服务,逐步推进“法人十件事”、“项目十件事”等集成改革,进一步夯实“权责清单制度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基层服务建设”等基础,深入巩固“园区分厅服务”、“网上中介超市服务”、“‘异地通办’服务”、“惠企政策兑现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为把我县打造成全省营商环境一流县贡献应有力量。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斌
奔着问题去,带着经验回。为深入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2月20日-21日,在县委书记陈敏同志带领下,我们奔赴桐庐,学习工业项目、政务服务及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对标先进阔视野,解放思想再出发。走基地看项目、进乡村看建设,听介绍学做法、问细节求真经。充分感受到桐庐坚持通过发展工业建设集聚的强大发展势头,可以说是令人震撼、发人深省,看到了差距、也学到了经验,对弋阳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结合所思所悟,主要有以下三点感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机会珍贵且难得,感受震撼且振奋。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狠抓落实,是一切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和保证。县农业农村局将迅速行动起来,真抓实干,结合县十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创建“六个县”的目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新工作理念、优化工作举措,真正将学习感悟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一是精神贯彻上突出一个“早”字。学习桐庐勇于争先、主动作为的干劲。县农业农村局将立即梳理学习体会感悟,召开局党组(扩大)会、全局干部职工大会等,理解省委“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的要求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领会外学桐庐,与强者争、与高者比、与优者赛的要求,从上到下团结全局干部职工,凝聚工作合力,对照县“两会”提出的工作要求,逐项明确责任人,抓好攻坚。
二是工作举措上突出一个“实”字。学习桐庐锚定发展,提升乡村美丽指数的实干。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多措并举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开展。产业发展上,根据我县“5个10万亩”特色产业布局,发展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建成十里油茶示范带、百里雷竹风光带、千亩蔬菜采摘园、万亩稻田观光区等农业产业“十百千万”规划带;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加快江天农博城、葛溪农产品加工园、道口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推动华润五丰肉食品加工园等一批农业项目落地,进一步强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及农业服务行业发展。乡村建设上,持续深入开展“五拆五清”整治行动,推进14个美丽村庄点及今年的新农村点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全力创建全省“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示范县、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农民致富上,下大力气壮大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上等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一批50万元以上强村。
三是工作成效上突出一个“新”字。学习桐庐依靠改革推动、开放带动的创新意识。落实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开阔思路,敢于担当,展现工作新成效。建立“大招商”统筹机制,突出招大引强,与重点国企和名企合作,提高农业质量。迭代升级美丽乡村建设,与江西农业大学等对接合作,推进方志敏乡村振兴研究院落地;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发展,激发更多乡村美丽动能。增强塑造变革能力,以“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改革”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优化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能力,展现干事创业新气象。
接下来,农业农村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以拼的意识、抢的心态、实的作风,全力紧盯全年工作目标,为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农业农村力量!
曹溪镇党委书记黄红兵
在县委的带领下,有幸前往浙江桐庐考察学习。虽然行程匆匆,但桐庐城市规划之气魄,产业发展之聚集,营商环境之优美,乡村振兴之成效,人居环境之优美,乃至接待细节之周到,干部敬业之态度,为曹溪比学赶超提供了全方位的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借鉴。结合曹溪实际,此行有四点启迪:
第一,要常态化抓严作风建设,点燃工作激情。
在与桐庐同仁的闲谈中,我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对5+2、白加黑的习以为常,淡然处之;他们对招商引资的重视、用心和忧患意识,连我们发展落后一大截的弋阳干部都自叹弗如。这就是差距所在!思想认识决定发展高度,干事力度决定发展速度。曹溪要实现快速突破、高质量发展,必须持续开展“思想再解放、作风再提升、开放再出发”大讨论活动,持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通过抓实举措,压实责任,全面完成一场彻底的头脑大风暴,使思想观念真正得到大解放。要用现实的差距与对发展的期盼,唤醒广大干部群众,点燃工作激情,在全县“工业挂帅”这场大战中尽锐出战、主动突围,全力以赴、奋勇争先,拿出曹溪人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劲头和精气神,干字当头,干在实处,奋力迈出全民招商、主攻工业的坚实步伐。
第二,要精细化推进“五拆五清”,走出一条集约用地与美化环境的新路子。
此次考察的环溪村和深澳村,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反观曹溪,由于村民建房缺少规划,院落占地过多,且大部分村庄建房习惯向外扩,导致村子中有很多危旧房、废弃房。开展“五拆五清”工作,能够节约出大量土地,打通村内堵点,提升人居环境。因此,必须精细化做好拆后建设工作,精心规划,分类处置:适宜种植(养殖)的土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永久性资源;其余的宅基地、空地,可用于改善通行、停车等难题,便于亮化、绿化和环卫一体化,改善人居环境,增加舒适度。第三,要精准化抓实招商引资,跑出项目落地投产新速度。
在桐庐政务服务中心,我们学习了桐庐投资项目从招商、谈判到开工的流程图,以及首席专员制度。联想到广丰区49天上项目,玉山县86天5020项目竣工,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已经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为此,要开展精准化招商,认真分析弋阳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各产业链上、中、下游缺失部分,进而明确招商重点方向,策划招商路径方式,明确产业链、招商重点项目,瞄准引进的重要企业,积极开展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完善“产业链”全周期管理的整体治理制度体系。要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办事流程,实行“代办员”制度,最全要素、最快速度推进招商项目落地投产。
第四,要系统化建设“雷竹小镇”,着力破解“产业聚集”难题。
此次学习,先后观摩考察了桐庐快递科技小镇、健康小镇。在产业聚集方面,他们吸引企业数十家,完成投资数百亿元,吸引人才数百人。结合“雷竹小镇”定位和美丽集镇建设实际,我们将着力完善集镇的功能与品质,补齐功能短板,着力引进布局“夜经济”小店,完善布局,唱响雷竹产业经济品牌,力争弋阳笋竹科技产业园和雷竹交易中心落户曹溪,形成雷竹产业聚集,做强做旺“雷竹小镇”品牌!
港口镇党委书记俞锦
当前,我积极学习桐庐考察的先进经验,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而为、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全员发力,做好以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