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的百年大计。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也对加强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学习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加强学习是提升能力本领、不断取得进步的关键所在。为此,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重视学习、主动学习、勤勉学习,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不断获得进步提升。
要乐于学习,把学习当成“成长为一名好干部”的必备要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得好,首先就是要对学习重视起来,从内心深入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组织上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思想引导,做好思想政治“功课”,让年轻干部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人民公仆”,身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要想把这份责任担当起来,就要有足够的能力本领。要让年轻干部充分认识到,加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本领,还是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在干事创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通过这些,让年轻干部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做到学而不厌、学而乐乎。
要勤于学习,不断提升“七种能力”。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会议明确指出,年轻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七种能力”,实际上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年轻干部要想在事业上走得远一点,就要在学习的道路上勤奋一点,只有勤奋的人才能走得远、走得好。尤其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干部,从一定程度上讲还是“一张白纸”,就更要虚心一点,力戒浅尝辄止的浮躁情绪,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做到积少成多、学有所成。
要善于学习,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党的干部讲学习,首先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实效,让学习的实际效果最大化,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蕴含的丰富知识,特别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我们讲辩证逻辑方法,就是要从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偶然与必然等方面对事物作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强对事物的逻辑分析和基础推理,可以进行归纳、演绎,也要进行分析、综合等客观分析,并形成概念性、判断性、推理性的结论,加强学习的领悟和认知,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