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选育管用各环节,不断完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为建设壮美广西培养储备新生力量、接续力量。
一、健全发现储备机制,破解数量不足问题
扩大储备视野。坚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注重从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发现优秀年轻干部,持续推动后备力量“蓄水池”扩容更新。定期开展人才专项调研,重点在经济金融、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发现储备一批专业素质过硬、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人才。坚持以事择人、人事相宜,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屏障,畅通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加大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调任专业型人才力度。以年度考核、干部考察、工作调研等为契机,注重收集年轻干部突出表现、突出成绩,结合专业背景、成长经历、个人特长、发展潜力等特点,分类建立“担当型”“工匠型”“创新型”“协调型”等类型年轻干部小档案。
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责任制,压实各单位各部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形成年轻干部齐抓共管、接续培养的良好局面。强化部门联动,纪委监委机关、宣传、统战、政法、妇联、民宗等部门,侧重在各自领域中统筹规划纪检监察、文化、政法、党外干部、妇女、少数民族等年轻干部的发现培养选拔工作,按一定比例择优向组织部门推荐。组织部门坚持视野下沉,向下一到两个层级直接掌握一批发展潜力较大、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同时结合日常了解、专项调研等,分类建立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等人才库。
二、健全培养锻炼机制,破解历练不够问题
抓好思想教育。坚持将年轻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年轻干部培训第一课,通过系统全面的专题培训、集中轮训,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推动年轻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积极组织选调生、引进人才开展国情区情市情专题研修,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抓好实践锻炼。坚持在基层一线锤炼年轻干部队伍,大胆将好苗子放到火热的实践中经风雨、接地气、壮筋骨,练就能担重担的铁肩膀。实施年轻干部“青苗成长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标兵工程”,每年选派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一线成长历练,坚持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优先考虑从年轻干部中选派,新录用选调生入职后直接到村任职工作两年。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对口帮扶地区挂职锻炼,进一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面向乡镇事业单位择优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统一安排到乡镇机关试岗,为乡镇领导班子储备优秀人选。
三、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破解素质不优问题
落细关心关爱。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关心关怀,多给他们加油鼓劲、送去组织温暖,积极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年轻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谈心谈话机制,坚持思想变动、提拔任用、岗位调整、遭遇挫折、存在问题等必谈。每年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引进人才座谈会、选调生代表座谈会等,为年轻干部提供互相交流思想、交流经验的平台,面对面聆听年轻干部成长心声、意见建议,营造关爱年轻干部浓厚氛围。建立年轻干部个性化成长导师制,指定班子成员和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子”,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切实加强对年轻干部的传帮带。
实行动态管理。对优秀年轻干部人选不公示、不公开,防止标签化,不断健全专项考核、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等相结合的跟踪考核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调研,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不以一次选拔定终身,实现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积极探索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有效办法,坚持近距离识别和全方位了解相结合,既紧盯年轻干部在面对重大风险挑战、复杂问题、急难险重任务等关键时段的政治表现,又注重在日常工作、谈心谈话、集中教育等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政治表现,全面、准确地考核年轻干部政治素质。深入实施重点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不断改进、规范考察方式方法,实行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实绩清单“三单”管理,考准考实年轻干部在一线的实绩表现。
四、健全选拔任用机制,破解使用不多问题
融入班子建设。坚持着眼长远、做好谋划,结合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统筹做好年轻干部选拔配备工作,既满足现阶段事业发展需要,更规划好未来5至10年的长远建设。探索建立领导班子配备动态监测机制,实时分析掌握领导班子在年龄、性别、民族、党派、专业等方面结构,围绕改善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研究需要培养选拔配备什么样的年轻干部。领导班子出现空缺时,优先把符合条件的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动议人选范围,坚持用其所长,立足市情县情乡情,注重选拔熟悉工业、农业、城建、金融等专业,具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工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经验的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