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学第一课”精神为指导 加强青年审计干部培养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

2019年3月1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5次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作重要讲话。五堂“开学第一课”系统阐述了对年轻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青年干部成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五堂“开学第一课”的理论主线和内在逻辑

五堂“开学第一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一以贯之的理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内在逻辑贯穿其中,既有针对性,又有系统性,全面阐述了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历史使命、成长道路和基本要求。

坚定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精神归旨。信念坚定是“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之首,坚定理想信念是新时代中青年干部工作毫不动摇的理论主线和培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对于共产党人而言,理想信念是胜利之“钥”、精神之“钙”,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依靠深厚的理论信仰作支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认识“三大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忘初心,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同中国人民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年轻干部无论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都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首先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与时俱进,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多重维度进行思考,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断,都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基于实践观点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为此,年轻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守正创新,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各种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既注重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又聚焦改革发展主要矛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短板之处,抓住局部带动整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从不平衡转向平衡。

五堂“开学第一课”,既是矛盾认识论,也是科学方法论,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等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年轻干部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要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守正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积极投身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深入贯彻落实五堂“开学第一课”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干部培养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关键位置,特别是依托中央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通过“开学第一课”传达对中青年干部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期之殷殷,言之切切,对于新时代中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是把“开学第一课”的要求彰显在看齐追随中。五堂“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思想深邃,需要我们反复研读、常学常新,特别是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是把“开学第一课”的要求贯穿于党性锻炼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以担当作为锤炼理想信念、以敢于斗争砥砺理想信念、以严守规矩筑牢理想信念。年轻干部要通过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锤炼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知行合一”的精神坚守理想信念、践行使命担当。

三是把“开学第一课”的要求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年轻干部需要学以致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以“开学第一课”精神为遵循培养中青年审计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审计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重要指示,注重加强对中青年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锻造过硬政治能力和高强业务本领。作为审计署的政治机构、政治学校,中共审计署党校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青年审计干部培养的根本遵循,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坚持党校姓党、服务审计大局”宗旨定位办学育人,按照审计署党组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审计署党校工作规定(试行)》和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开教治校,为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履行好党校的职责使命。

二是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及时对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学理性阐释,对学员从审计一线带来的实践问题给予学术性解答,用审计语言讲好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信仰的理论故事,引导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加强对审计工作现实问题的政策性研究,加强对审计干部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引导学员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夯实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理论根基。

三是推进课程体系开发。突出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有效进课堂、系统权威进教材、刻骨铭心进头脑。充分挖掘党性教育资源,加强“四史”教育,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审计史教育,着力研究好红色历史、开发好红色课程、讲述好红色故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教育,讲深讲透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加大审计专业领域、宏观政策研究、审计信息化等课程开发力度,进一步充实国家重大政策解读、审计法规制度理解运用,重点难点业务问题研讨及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四是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坚持传承与创新、全面与重点、理论与实践、宏观研究与微观实训相结合,适应不同培训对象特点和培训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式、访谈式、情景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坚持用大数据赋能培训,创新利用视频会议、在线直播等手段,积极拓展“互联网+”培训模式,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开发网络教学课件,拓宽教学资源引进渠道,鼓励审计人员自主开发微课,丰富网络培训内容。探索施行中长期培训班学员选修课制度,推行研究式学习,组织开展社会调研和专题研究,实现干部参训“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学、带着办法回”。

五是提升教学组织水平。以满足审计事业发展需求、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健全培训情况登记、反馈、跟踪管理等工作机制,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把署党校建成中青年审计干部成长的孵化器。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探索实施办学质量评估,深化教学项目评估和精品项目评选。坚持全面覆盖与精准培训相结合,突出保障重点班次的同时,将教学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基层审计机关倾斜。

六是从严加强教学管理。在教学办班过程中做实党建要求和从严治党责任,有效发挥学员临时党支部和学员能动作用。强化“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党校(行政学院)办学治校的原则和要求,严格执行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从严管理,注重实效,规范教育培训秩序,塑造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

THE END
1.关于成长,看新提任年轻干部怎么说……近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杰主持召开第三期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座谈了解年轻科级干部工作情况。7名近两年新提任的“90后”年轻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围绕“成长”主题谈感悟、话心声。这一年他们迅速熟悉新环境履行新职责,接受新挑战成长路上既有困惑又有收获让我们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NDI0NDk3MQ==&mid=2247607103&idx=1&sn=9bc35ba3f5996a372d63661a6a32006f&chksm=ff4258433bc5a001144874298f485395da481363e6e30963827fc61aa1fc28413b6759811948&scene=27
2.争当担重任努力奋斗的好干部抱负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必须像守护生命一样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三力”,始终心系“国之大者”,以政治上的坚定把稳改革之舵。(学习时报)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年轻干部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能够薪火相传、代代有人的关键举措。年轻干部要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0GB7NM0556AF3F.html
3.后备干部和青年干部推荐有啥区别1.后备干部是已经进入组织考察,但尚未安排到重要领导岗位的干部;而青年干部则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下,有https://www.gbpxw.com/ask-show/1866.html
4.青年干部培训干啥提升干部们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开展青年干部培训班,是让干部在团体中能有力地支撑起领航者的作用,目的就是提升干部们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把握工作的要求。 中青班是干嘛的 意味着可能要晋升了。 区别于普通班次,“中青班”确实与晋升有一定关系,或者说参加中青班培训后,提拔重用的概率更大一些。 https://www.trainingsjtu.cn/ganbupeixun/3892.html
5.青年干部心得体会(精选6篇)基层青年干部应以敢为人先的闯劲,争先创优的干劲,持之以恒的韧劲,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新成绩,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彰显青春本色,不负光阴砥砺前行。 (篇四)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年轻干部是我们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是继承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培养选拔使用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evkxdrx.html
6.硕博班年轻干部成长座谈发言稿(一)“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部分青年干部认为有必要进行岗位的交流,但是交流机会较少,特别是对重要岗位和大家都不愿去的岗位,要适当加大岗位轮换的力度,为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调动青年干部的积极性。 其次,是怎样使用我们年轻干部?有些单位在用人上有“恐青症”的问题。我们作为通过http://www.xgdx.gov.cn/wap-show-id-660.html
7.年轻干部和青年干部区别1. 年轻干部与青年干部的区别主要在于所指代的年龄范围不同。2. 年轻干部通常指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群。3. 而青年干部的年龄上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新规定,已提高到44岁。4. 具体来说,年轻干部的年龄界定在20至30岁之间。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01716558512115572.html
8.年轻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4篇(全文)学习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 年轻干部锤炼政治能力心得体会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i5ga7a3.html
9.关于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8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1 很荣幸能够参加全市26期青年干班培训班,这是市委组织部对我们年轻干部成长的关注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3312529.html
10.青年干部培训的心得体会32篇青年干部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 很荣幸能够参加全市26期青年干班培训班,这是市委组织部对我们年轻干部成长的关注和厚爱,是难得的人生成长经历和全新的工作体验。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修炼了党性,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真正“充了电、加了油”。 http://m.yueduku.com/fanwen/peixunxindetihui/764/764218.html
11.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7篇)作为年轻干部如果不爱学习,就会缺少灵气、迷迷糊糊,就不能适应部门工作的需要,素质提不高,成长也不快,有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我将进一步学习自身业务,学习履行职责相关的新知识。 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2 作为80后的一名机关工作人员,能有幸参加本次专题培训班,在庆幸之余也感觉到身上所背负的期望,青干班培训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peixun/2451777.html
12.青·廉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选编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些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的谆谆告诫,即日起,县纪委监委选取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希望全县广大青年干部学廉、思廉、https://www.yilongnews.com/news/show/id/49367.html
13.青年干部应勇毅前行埋头苦干,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如是说。时代的浪潮不断翻涌,时代的印记不断刷新,青年干部在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变化中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而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青年干部应勇毅前行、埋头苦干,做新时代的追梦人,https://www.jianshu.com/p/d6e0a49c1cc8
14.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结业在市委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全市干部群众的高度关注下,我市第五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经过了35天紧张而充实的集中培训,今天就要结业了。这期培训班,实际开设讲座49场,安排讨论活动11次,同时还举办了模拟答辩、班级辩论赛、演讲、访贫问苦、重温入党誓词等多项活动,组织了多次文体活动。本期培训班日程短、内容多、要求高https://govjiaoyu.cn/peixun/943.html
15.爱读书“习书记讲话特别能打动青年干部” 我们这一批年轻干部,受到习书记很深刻的影响。从我个人讲,当时作为团干部,从心里受到习书记一言一行的感召,可以说对我一生的影响特别深刻。 王庆广 “习书记鼓动我把体校搬到县城” 回想起来,习书记确实很有眼光。我们还是小小的村体校的时候,他就看到了我们未来的前景,推动我们搬到https://www.cngsda.net/ads/33042.jhtml
16.青年干部大讲堂以敬畏之心提升能力以爱岗之情奉献青春我是白土镇党委书记王川,今天很高兴参加本期《青年干部大讲堂》节目,也十分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和交流工作体会与学习心得,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在今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提出了提高“七种能力”的明确要求,为年轻干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561498
17.如何培养青年干部:新形势下青年干部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在各类的青年干部培养中,一要明确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岗位性质、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是有区别的。应根据不同青年干部的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选拔条件,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干部进行培养和培训。二要设置与不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训内容。培训是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培养青年干部中要https://www.fwsir.com/xz/html/xz_20120508105652_190742.html
18.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8 根据组织的安排,我参加了20xx年年轻干部培训班学习这对我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又是一个自我锻炼提升的过程。从开班的第一天起,我就及时调整心态、转换角色,做到从一名抓具体工作的基层领导到自我学习充电的学生转变,秉承清华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71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