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年轻干部成长中的困惑和对策建议

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当下年轻干部普遍具有文化水平较高、事业进取心强等特点,但同时其在成长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惑,有些甚至影响了其健康成长成才。课题组以十堰市竹山县323名年轻干部(35岁及以下)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重点分析了年轻干部身上的特点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对基层年轻干部育选管用工作给予一定启示。

一、干部队伍基本情况分析

(一)样本情况

截至2023年10月,竹山县共有在编公务员(含参公)1798人,其中35岁以下干部557人(乡镇268人,县直289人),本次调研中,共向竹山县委党校2023年培训班学员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23份,回收有效率为99.38%,参与有效问卷人数占全县年轻干部总数的57.98%。在323名年轻干部中,男性181人,占56.03%;女性142人,占43.96%,性别比例总体较均衡。乡镇干部178人,占55.11%,县直132人,占40.86%,其他13人,占4.02%,人员结构比较合理。

(二)年轻干部队伍总体特点

1.受教育程度较高。323名年轻干部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65人,占82.04%,大专及以下58人,占17.96%。相较35岁以上干部全日制学历结构中高中、中专居多,年轻干部学历情况明显偏优。且年轻干部绝大部分是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综合素质较高,调研的323名年轻干部中,有98.45%都是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

2.工作经历较单纯。这批年轻干部中,49.59%为高校应届毕业生,38.21%曾在企事业单位短期工作。近一半的年轻干部相当于走出校门即进入机关,这反映出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入行政机关工作前经历较少、相对单纯。

3.事业进取心较强。调研中,86.16%的同志表示能基本胜任或完全胜任目前的工作,68.3%的同志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56.91%的同志认为自身要更加努力,不断提高个人能力素质。数据表明,年轻干部普遍积极追求进步,有较强的事业进取心。

二、年轻干部成长中的困惑

年轻干部虽然具有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等优势,但也有社会阅历浅、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等短板,加之群众诉求多元化等原因,给年轻干部成长带来更大挑战,一些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困惑。

(一)想提升但不知道怎样学习

1.不善于学习。年轻干部大多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理论素养不够、专业能力不过硬等问题,也知晓学习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够沉下心搞学习的不多,且学习碎片化、零散化、快餐式学习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年轻干部面对枯燥的业务知识,提不起兴趣,不愿下苦功夫。少数年轻干部依然保留过去复习备考、考取各类证书的惯性思维,学习方式不恰当。

2.不主动学习。座谈中,在谈到为什么进入公务员队伍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表示报考公务员是出于择业的需要或遵从父母的意愿,内心深处对选择到基层工作特别是到乡镇工作不乐意。参加工作后,屈从于现有工作状态,渐渐形成惯性思维、懈怠情绪,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烈的学习动力。调研中,24.39%的同志表示学习劲头不足。

(二)烦恼多但不知道怎样排解

2.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年轻干部基本为一孩或二孩,成长环境宽松舒适,形成了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且自尊心较重,承压能力、抗挫能力较弱。调查发现,大部分年轻干部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期盼有更高的薪资,但基层干部收入水平一般,一些年轻干部因此出现心理落差,产生负面情绪。

4.事业规划模糊。一些年轻干部对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后怎么干、要干成什么样、分什么样的步骤实现等没有长期的事业规划,有一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态。这就容易产生目标不明、路线不清、动力不足、心态不稳等问题。调研中,47.97%的年轻干部表示没有建立清晰明确的事业规划。

(三)想干事但不知道怎样作为

1.基层工作经验欠缺。年轻干部成长经历单一,缺乏艰苦环境磨炼,缺乏急难险重事件考验,能力不足问题比较突出。调研显示,50.41%的同志认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亟需提升,30.08%的同志认为应急处突能力不足,28.46%的同志认为总揽全局、独当一面能力不足。

3.务实工作作风欠缺。部分年轻干部工作习惯按部就班,对加班有较强排斥心理,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在对有过辞职念头的对象调研中发现,49.09%的认为导致自己产生辞职念头的原因是作息不规律、休假没有保障,34.55%的是因为劳动强度大。实地调研中发现,个别年轻干部还存在眼高手低,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现象。

4.服务群众能力欠缺。有些年轻干部对群众缺乏感情,不愿主动与群众打交道。有些自认为与群众相比有优越性,不愿俯下身子为群众服务。有些年轻干部不知道怎样服务好群众,特别是在接待信访群众、召开群众会、处理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时,心里发慌,手足无措。

三、助力年轻干部成长的对策建议

针对年轻干部成长中的困惑和遇到的困难挑战,本文从强化思想引领、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激励关爱、严格监督管理四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一)强化思想引领

年轻干部成长中的许多问题,归根到底是思想认识的问题,要注重教育引导,强化思想引领,源源不断把优秀年轻干部吸收到党内来。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吸收优秀年轻干部加入党组织,在组织的大熔炉中锤炼锻造年轻干部。调查显示,这323名年轻干部中,仅有39.02%的年轻干部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还有超过60%的年轻同志游离在党组织之外。强化理论武装。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自学等方式引导基层年轻干部深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性教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提高年轻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打牢健康成长进步的思想政治根基。加强思想引导。经常性开展红色教育、五史学习、先进模范学习等,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自觉在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实现个人理想追求。

(二)加强教育培养

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教育培养是关键,要多方发力。强化专业训练。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定期参加党校学习,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所在单位要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业务指导、岗位大练兵等活动,督促年轻干部勤学苦练,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基层历练。有计划地把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年轻干部放到基层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重大任务重大斗争最前沿,艰苦复杂地方和关键吃劲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强本领。丰富岗位历练。实行岗位交流和轮换,并建立长效机制。让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职位的年轻干部相互交流,此外,还可以探讨机关外的年轻干部与机关内年轻干部的岗位交流与轮换。落实结对帮扶。建立结对帮扶制度,领导干部、年长同志要对年轻干部进行工作上指导、生活上关爱、心理上关怀,及时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态,帮助解决困难,做好疏导调解。

(三)强化激励关爱

年轻干部初入公职,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要多给予关心关爱。加大财政保障。年轻干部经济收入较低而消费需求较高,一方面要引导年轻干部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基层干部各项奖金、津补贴的财政保障力度,落实定期体检、带薪休假、加班补休等制度。加大职工食堂、洗衣房、公租房等建设力度,改善年轻干部生活条件。丰富业余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工会、群团等多开展一些联谊活动,增加年轻干部幸福感、归属感,增进年轻干部之间的交流。畅通职务职级晋升通道。在职务职级晋升过程中,适当对艰苦地区、关键岗位的年轻干部给予一定的倾斜关照,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细化关心关爱举措。从年轻干部的实际出发,在婚恋、住房、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更多关心关照。加强年轻干部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成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减小年轻干部的心理压力,激励年轻干部大胆开展工作。

(四)严格监督管理

年轻干部成长要厚爱更要严管。及时大胆使用。坚持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年轻干部,及时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的年轻干部,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不适应、不胜任的要及时调整,做到能上能下。严格管理监督。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系好“从政初心”这个“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强作风教育,摒除年轻干部身上容易滋生的党性修养不高、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漂浮等问题。严肃处理年轻干部违纪违规问题,同时跟踪问效,帮助年轻干部改正错误,扎实成长。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THE END
1.基层需要什么样的年轻干部?南方plus进入新发展阶段,基层治理现代化对年轻干部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基层年轻干部仍存在担当精神不够、意志不坚定、全局意识和系统思维缺乏、创新潜能开发不足等问题。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年轻干部?如何有效发挥年轻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一起来看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荣卓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9/11/c5733808.html
2.网评基层需要“三种”干部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要学做“三种”干部,练就干事之本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七种能力”,才能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要以“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的实干态度,做“老黄牛式”干部。“老黄牛式”干部,顾名思义就是像老黄牛一样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干部,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信念坚定、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8/20/031622364.shtml
3.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年轻干部?(干部状态新观察·年轻干部基层路)(干部状态新观察·年轻干部基层路) 本报记者 马跃峰 李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首先要明确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需要什么样的接班人。组织上发现培养年轻干部,既要有一定数量规模,更要注重质的提升,选干部、配班子不能只看年轻干部“有没有”“有多少”,更要看“好不好”“优不优”。什么样的https://hbepb.hebei.gov.cn/hbhjt/ztzl/zhuanti/hbssthjtjgdj/qtgz/101593685537310.html
4.青干论坛“三要”走好基层年轻干部“赶考路”“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基层是很多年轻干部工作的第一站,是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年轻干部更需要到这样的舞台接受洗礼,在基层一线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以“三要”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ODA2OTAzMQ==&mid=2247517767&idx=7&sn=1e828e6e25fba141cadf6769508b1698&chksm=cf659131bb1b202d21351641da278551561d8585dcae31eb44721e005249e8505f36451ea9cf&scene=27
5.年轻干部如何在基层锻炼成长(通用9篇)但也要看到,年轻干部经历单一,意志品质缺乏艰苦环境历炼,依赖父母依赖社会的思想仍然存在,仲祖文提出的《人才培养不能搞近亲繁殖》,已经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当前人才队伍存在的现状,这就要求我们年轻干部只有去基层,了解基层的生活需要,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才能更好的了解基层,才能更好的为未来工作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nfk23.html
6.年轻干部为什么要下到基层去这是因为这样,基层变得可为,能让年轻干部有为。基层需要年轻干部,年轻干部需要到基层锻炼,这是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在那里,年轻干部能发光发热,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付出给群众带来的变化,很有成就感和力量,一点一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会让年轻干部更加坚定为民服务的决心。很多干部就是因为丧失了为民服务的理想,才会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84914884329902
7.村官感悟年轻干部要在基层中淬炼成钢村官频道基层年轻干部身处新时代,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难得的人生际遇,应倍感珍惜。“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是个大熔炉,只有历经风雨考验、不断锤炼自己才能淬炼成钢。抓住历史新机遇,扎根基层,积极深入基层锻炼加强自身修养、志存高远,提高能力素质,奋进新时代,成就新作为,才能不http://cunguan.youth.cn/cgyc/201811/t20181122_11792932.htm
8.年轻干部应在基层沃土中绽放芳华凤眼时评云上来凤在基层培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情趣。心态决定工作状态。基层年轻干部要常做健康向上的自我心理建设,主动在工作中找寻快乐的源泉。在基层我们能够亲身体味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也更懂得人情冷暖,在忙碌中帮助到了需要帮助的人,还真真实实地看到个人在推进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更实际的是,减少了我们的消费。工作在基层https://www.laifeng.net/fysp2/2314057.html
9.基层年轻干部要“沉下心来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队伍,同时也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对新时代下的年轻干部,尤其是基层年轻干部指明了发展方向。 http://www.syxwnet.com/p/66669.html
10.年轻干部下基层要理顺“四气”年轻干部在基层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必须要有“向前走”的恒心。诚然,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既琐碎又繁重,但基层干的是“芝麻事”,谋划的却是“民心计”。年轻干部要明确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时间的积累,都需要坚持。要有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正视问题,不娇气、不气馁“迎着走”https://www.12371.cn/2013/03/13/ARTI1363105731948268.shtml
11.年轻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对基层而言,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的“源头活水”,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干”字当头,立足基层,提升修养,现下立足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更加需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急先锋”,同时,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群众的评价,让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脱https://www.meipian.cn/4v70w1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