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的教义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叫信仰,也叫伊玛尼(阿拉伯语);第二部分叫功修,宗教义务,阿拉伯语叫伊巴达特;第三部分叫善行,善良的行为,阿拉伯语叫伊合桑。
第三个信仰是信经典,就是相信真主曾经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降给不同使者104部经典,其中包括降给穆萨的《旧约》,降给尔撒的《新约》,降给达伍德圣人的《则甫尔》《诗篇》,降给穆罕默德的《古兰经》。这四部经典最为著名,也就是犹太教的《旧约》,基督教的《新约》,达伍德的《诗篇》,穆罕默德的《古兰经》。这些都是“天经”,是真主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降的。但是伊斯兰教同时认为,以前的这些经典,包括《旧约》、《新约》、《诗篇》都已经遭到人们篡改和修订,都已经过时了。所以安拉才通过圣人穆罕默德向人间颁降《古兰经》,人们只能遵循《古兰经》的教导行事,相信《古兰经》是真主的天启经典,是伊斯兰教信经典的基本内容。信经典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相信以前那些经典,《旧约》、《新约》、《诗篇》都是真主降下的经典;第二个层次是这些经典都遭到人们的篡改了,《古兰经》是唯一没有过时的经典。人们只能根据《古兰经》办事,要求自我。
第六大信仰叫信前定,就是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预定安排好的,人们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美丑善恶、生死寿限,自然界风雨雷电、四季变化、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宇宙循环,都要服从安拉的意志。但是伊斯兰教的正统派认为,伊斯兰教这种前定论并不否认人类有自由意志,不剥夺人类以自由意志作为选择的权力,人们应该用自己的理智判断善恶是非、选择信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真主要他如此。当然,也有的教法学家不同意把前定作为第六大信仰。
所以我说世界上有两种主义、两种信仰可以培养人们的为正义、为大道牺牲小我的精神。一个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思想,他培养了黄继光、董存瑞、王成这样的人,还有一个就是伊斯兰教,为了真主的大道要牺牲小我,“吉哈德”,所以穆斯林可以出现撞世贸大楼、人肉炸弹这样的事情。我个人感觉现在美国在搞恐怖政治,老说反恐。我们也说反恐,我也同意反对恐怖主义,反对极端主义,但是我觉得当今世界是不是更应该反对强权政治、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我曾经在一个大学演讲的时候举过一个例子,我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我老欺负一个弱小的女子,想打她打她,想骂她骂她,想侮辱她侮辱她,她没有办法。这天她趁我睡午觉在我后腰狠踹了一脚,可惜没踹死我,然后我起来,指责她对我实行恐怖主义。这个女孩子会说:“爱什么主义什么主义,我踹了你再说!”美国人搞霸权主义,到处欺负阿拉伯人、第三世界人民,干涉别国内政,他不喜欢谁就要谁下台。这样的情况下,我看穆斯林让美国人吃点苦头也是应该的。我个人是这样想的,不一定正确。当然这些恐怖活动无济于改变美国的霸权主义这样一个总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我不同意搞恐怖主义,但是有点也无妨,给美国人一点教训。
教义的第三个内容叫善行。善行就是穆斯林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行善止恶,远奸近贤,广交良友,施舍济贫,公正宽厚,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友爱兄弟,追求学问,遵守教规戒律等等。善行就是善良的言论和行为。穆罕默德说过:“我的使命就是完美人类的道德。”伊斯兰教认为,信仰有70多个枝杈,你固守信仰,履行五功,当然都属于信仰。但是恪守伊斯兰教导的一切行为规范,用善行走好人生之旅,超越自我,善待他人,爱国爱教,追求学问,用劳动和智慧争取今世幸福,谋求两世吉庆,同样也是信仰的应有之意。穆罕默德有这样一句话:“爱国属于信仰的一部分。”意思就是,你天天礼拜,天天把斋,但是你不爱自己的祖国,你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友爱自己的邻里,欺行霸市,胡作非为,同样不是一个好穆斯林,同样等于没有伊玛尼。他是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就是用善行走完人生之途,用善行超越自我、友爱人类,善待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做正面贡献,做积极贡献,这才叫有信仰。
在上述这三大教义中,宗教信仰、宗教功修、宗教善行,信仰是核心,功修是基础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这两个内容都不是信教的目的,人们不能为了信仰而信仰,不能为了念、礼、斋、课、朝而信仰伊斯兰教。信仰的目的是善行。穆罕默德说:“我的使命是完美人类道德。”伊斯兰教要求人们用善行走完短暂的人生旅途,过好今世生活,谋求两世吉庆。为什么我要信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教导我要用善行走好今生,对社会做有益贡献,我赞成,我拥护伊斯兰教这些教导,所以我信仰伊斯兰教,这是我信仰伊斯兰教的唯一目的。它之所以能从公元7世纪初发展到现在大约13亿人,绝不像有些人所诬蔑的用行政或军事力量强迫别人信仰的结果。它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有它的道理所在,有它的真理所在。我认为真理绝不仅仅在某一家手里,马克思主义有真理,其他的信仰也会有真理。如果都是谬误的话就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迄今为止世界上有13亿人信仰这个宗教。
(引自中评网)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