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元:重续天道人伦:“天地国亲师”天地万物

重续天道人伦:“天、地、国、亲、师”

石中元撰文

过去,中国人家家户户过春节时,堂屋里的神龛上都会换上新写的“天地君亲师”的牌位。牌位的上面大多是四个字,如“文正家丰”、“祖德流芳”等。有的神龛下面还会贴上一个“福”字,或者是“余庆堂”等字样。

“天地君亲师”牌位的两边是对联。流行的对联有:“一念不忘天地德、寸心常报祖宗恩”;“敬天敬地敬祖宗、求福求寿求平安”;“祭祖宗一柱清香必诚必敬,教儿孙两行正业曰读曰耕”。

“天地君亲师”的牌位用上等木材刻成,也有写在红纸贴在正墙之上,或立于家族祠堂之中,以寄托对天地的感恩之情,对祖宗的怀念之情,对君师的尊重之情,呈现出了敬天法地、忠君爱国、孝亲顺长、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两千年来的人文精神,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时期,直到1966年“文革”才彻底消失。

为什么两千年来,家家户户都有“天地君亲师”?

一、上天——敬天祈福、天道酬勤

“天”指“上天”,也称苍天、上苍。何为“上天”?古代人常以为天是主宰人生的神。天在能给人福泽的同时,也能给人灾难。

《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从意义上来说,天地玄黄指的是天道高远,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人类现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所以叫天玄。地黄从意义上来说,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赞美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易经》有“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始生”之说。没有四季阴阳的交替,大地上的万物怎能生长阴阳交合,万物乃生,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

为什么要敬天?天不言语,以灾异谴告。古人认为,人积善德,天降吉祥,人积恶行,天降灾殃。故,人要敬畏上天、尊奉祖先。“敬天祈福”、“仁者爱人”。“仁爱”的含义是富于同情心,关心他人,团结和睦。

过去的中国人信仰天地祖先神灵,家家户户设立“天地君亲师”牌位,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在牌位面前焚香顶礼,以此延续香火、传承文明。

“敬天祈福”是为了我们自己内心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为了安宁和谐,理应“天道酬勤”。上天眷顾勤奋的人,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二、下地——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地发千祥,土生万物,人类是天地所生所养。据科学研究,我们居住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与地球相比,人类的诞生是何等的渺小。“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源也”,大地上生长的万千物种能够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故有“大地母亲”之说。大地母亲给了我们太多的恩泽,却从未向我们索取回报。为表达对大地的敬仰,为保证农业丰收,过去的中国民间有祭拜土地神的仪式,而皇帝则祭地。北京的地坛公园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是明清时期皇帝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承载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待。祈求天地神明,护估中华儿女。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性刚,地性柔。在易经中,乾是天,坤是地。《周易》卦辞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的运动刚强劲健,为此君子应刚毅坚卓,自强不息。大地广大、厚实和顺,为此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天公广大,万道祥光施德泽;地母宏深,十方瑞气护康宁。天地化生万物,人乃天地所生,所以,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心。

三、君国——日月同光,四时合信

《中国朝代歌》有各种版本,其中有:“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的句子。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到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均为有道明君。这些明君,奠定了人伦大纲,为人间社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尊称为“天子”,天子代表天地,管理百姓。天子就是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与日月同光,与四时合信,理应受到尊崇。

贤明的国家领袖是百姓之福。具有合法性的君主能够带来稳定的社会秩序,而乱世中的百姓是难以生存的。人们在安定社会中得到福利与恩惠,就有必要感激国家的正常运转。

将“天地君亲师”中的“君”字去掉,换成了“国”字,变成了“天地国亲师”,这种排序方式符合当代理念。“忠”不再是效忠君(皇帝),而是忠于人民共和国,体现了公民意识和群体意识。

荀子说:“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中国人称之为“三才之学”,只不过其中的“人”被细化成了“君”、“亲”、“师”三个层次而已。“天、地、君、亲、师”既有“道”又有“德”,构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美世界。

四、宗亲——尊宗敬祖,孝悌仁义

宗亲指同宗的亲属,就是血亲先祖,直系血亲的血缘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长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晚的晚辈)。求佛不如求祖先,积德行善就是佛;拜神不如拜父母,没有祖先哪有神仙?百善孝为先,供奉牌位,祭拜祖先乃人间大孝。

族亲,即同族的亲属。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姓氏的传承实质是炎黄子孙的奋斗史和发展史。姓氏溯源是寻根文化,寻找连接,传承生命,接续道统。

这个道统便是尊宗敬祖,孝悌仁义。对长辈要孝顺,对同辈要友好,对朋友要宽容,对晚辈要慈爱,夫妻之间要有礼遇。在一个姓氏的大家族里,大家亲情无间,都可以攀到亲戚。如果对亲情熟视无睹,对家族漠不关心,对先祖不尊不敬,这是一种不友好的缺德行为!

现代社会,交往日益密切,地球已成村落。现代社会的进步,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废除了宗法制度。天时所向地利归,人和居中万事易。所以,讲亲情不等于无原则,不等于不分青红皂白。既要重视家族圈子,也要跳出家族圈子,更要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凡是有悖于大众利益和社会公平、公正的一切宗亲续谱活动,都不在“宗亲”之列。

五、从师——修身内省、格物致知

如果说父母孕育了人的身体,那么老师就培育了人的心灵。“师”由圣贤来代表,没有圣贤教化,不可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修身内省文化。被尊为“人文初祖”的轩辕黄帝是一位修炼道人。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教化百姓过着顺应天道的生活。

心静菩提现、放下皆尘烟。历代圣贤给人们立下了修身内省、格物致知的人生观。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学来的,学习决定人生,实践决定人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见《论语·学而》)儒家自孔子开始,特别强调反省对于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意义,并视之为学习成长的途径。

以孔子为代表的“师”,不仅传授文化知识,而且是人们心灵根源的导师。

结束语:天为大,其次是地,再者是君,继之是亲,最后是师

天——妙造自然;地——山川不老;人(君亲师)——事在人为。过去,国家体制只到县一级,不进入乡村社会,乡村社会有着较大的自治权,但又能始终保持国家认同理念,并以高度的凝聚力维持社会安定的礼俗秩序,省去国家行政编制和大量的人力财力,从而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奇迹,其中便有“天地君亲师”的教化风俗,神龛上的牌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体现。其中的“君”可改为“国”,即“国”、“亲”、“师”。国、亲、师三种人间力量,则象征着爱国、宗亲、尊贤三种道德精神。

“天地君亲师”肇始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后在民间社会广为流行。由于深入人心,对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钱穆先生指出:“天地君亲师五字,始见荀子书中。此下两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挂口头。其在中国文化、中国人生中之意义价值之重大,自可想象。”

我思之、寻之:寻找敬天知命,寻找尊道重德,寻找“仁、义、礼、智、信”,寻找五千年来的传统价值观。我寻之、思之: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今天还应该继续供奉“天地国亲师”牌位。所谓"文化复兴"就是对人伦纲常的再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再续于天道人伦,回归于历史源头!

THE END
1.儒学对素质教育的意义论文(精选10篇)B (原文指出“‘天地国亲师’可以有一个广阔的自由的解释空间”,但“要把它从过去的 政治宗教即‘政教合一’的传统中解放出来”,本选项与原文意思相符。A.原文说“在‘教’的方面,不必模仿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再去塑建人格神”,而选项却说“可以重塑人格神”,与原意相悖。C.文中说“较含混而宽广地对历史”,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q9xqh3p.html
2.来归造句14、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着子渊新曲,应须格外含情。 15、自拔来归,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aa26343ac9aa263/
3.天地国亲师位图片其他生活方式天地国亲师位图片,天地国亲师位 天地 福禄 寿喜 祥云 灯笼 天地牌 神位 设计 设计 文化艺术 传统文化 CDR 摄影图,图行天下素材网图片编号:20150529037555285553https://www.photophoto.cn/pic/08330207.html
4.天地国亲师位天地神位天地牌类图片素材60张我图找相似功能已为您找到60张与天地国亲师位天地神位天地牌类似的图片,包含各种高清原创天地国亲师位天地神位天地牌素材图片,找天地国亲师位天地神位天地牌相似图片就上我图网.https://so.ooopic.com/findsimilarity-24088457.html
5.天地国亲师位堂牌设计图广告设计广告设计设计图库天地国亲师位堂牌图片,天地国亲师位堂牌模板下载,天地国亲师位 图片下载 神光普照 年画 中堂画,天地国亲师位堂牌设计素材,昵图网:图片共享和图片交易中心https://www.nipic.com/show/43814641.html
6.清代中堂"天地国亲师位”牌匾价格:660元se67488578清代中堂"天地国亲师位”牌匾,清代中堂“天地国亲师位"牌匾,主体樟木,架子杉木,,木牌匾/对联,se67488578,木牌匾/对联,木牌匾,,樟木,,清朝,,,价格:660,7788收藏__收藏热线http://web155.997788.com/pr/detail_778_67488578.html
7.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时期很多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题目标签:天地民间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https://www.shuashuati.com/ti/a6a28770c0524f6dba765e05c199355b.html
8.手写祖宗祖先神位牌位神台天地国亲师香火祠堂家对联手写祖宗祖先神位牌位神台天地国亲师香火祠堂家对联 手写祖宗祖先神位牌位神台天地国亲师香火祠堂家神对联中堂定制 ¥158 折后¥158 发货地: 湖南 衡阳 包邮 风格: 手写 祖宗 祖先 神位 牌位 神台 天地 国亲师 香火 祠堂家https://www.zhe2.com/note/538448887875
9.中国传统文化:天地君亲师在民国时期,社会性质的变化使“天地君亲师”衍变为 “天地国亲师”和“天地圣亲师”两种形式,长久以来受到人们的焚香供奉,使得一些人误解为这是一种宗教行为,实际上这只是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以寄托对天地的感恩之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对先祖的怀念之情。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7794190.html
10.天地君国亲师对联孝心传统祖德流芳香火牌位神光普照历史文化民俗天地君国亲师对联孝心传统祖德流芳香火牌位神光普照历史文化民俗 唐涩唐山设计联盟网店 商城价:135.00,唐山设计联盟网店 商城掌柜:zqr610110,http://tangshan.witcp.com/lianmeng/c10424132/t5dce5d9519c6.html
11.人伦日用间的中华教化:滇西南不同族群生活世界的知识社会学解释这个时期西南的苗族、布依族中开始修家谱和供奉“天地 君亲师”字样的牌位。封建帝制结束后,这五个字依然是延续在百姓生活世界中的存在,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 一文中也提到说: “我家的正屋的中央,供着一块牌位,‘天地君亲师’。”余英时观察到民国以降“天地国亲师”五个大字取代了“天地君亲师”,贴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938897
12.与山择林鸡翅木牌位神位天地君亲师位国亲师位红木全神排位佛教佛堂与山择林鸡翅木牌位神位天地君亲师位国亲师位红木全神排位佛教佛堂图片、价格、品牌样样齐全!【京东正品行货,全国配送,心动不如行动,立即购买享受更多优惠哦!】https://item.jd.com/10103654852274.html
13.北京文艺日历4月25日首都剧场话剧《正红旗下》【新书】《我的天地国亲师》 作者:李零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本书集中收入李零这些年来记述自己成长历程、回忆亲人师友的文章,其中颇多对故人往事的追念,有真挚的情感流露,从中可以读出这位学者难为人见的另一面。李零写到的人物,有张光直、李学勤这样影响力已超出学术范畴的学界大师,更多则是在他的人生之路、求学治https://m.btime.com/item/459dcjrq1319krpd3nsafi2cres
14.什么年代了,还搞天地君亲师那一套,原来现在还是大清啊?至于先辈们为啥要这样改,改了之后是否对国、民好,我不了解。只是从您的标题里看到,还挺震惊。天地国亲师,如果单从字面来理解,君王变成国家,从个体变成一个国的概念,家天下又变成公天下吗? 我的理解是本质上还是有相似之处,具体字眼如何变化都是形,能对国民有长远益处就是好的 赞 回应 囯囻國囗 楼主 2023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89588658/
15.一鐏青花酒,天地君亲师《天地君亲师》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更在民间广为流行。 《天地君亲师》:为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也是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 https://www.mhcm.net/cms/show-8162.html
16.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中国人最朴素的宗教信仰——天地君亲师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为别人的服务而感恩,也要为自己能为别人服务而感恩,因为当他接受我们的服务时,我们就要感恩他给了我们一个服务社会的机会。 生命观 中西印文化中的生命观 所谓生命观,就是对生命的认识:生命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么延续下去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8856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