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最新《对外关系法》,抓住这16个要点

解读最新《对外关系法》,抓住这16个要点

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以下简称《对外关系法》)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本文对《对外关系法》做出了全面解读,以下内容为《对外关系法》中的16个要点及原文标注。

1.按照王毅主任的说法,“对外关系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集中阐述我国对外工作大政方针、原则立场和制度体系,对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总体规定的基础性涉外法律。”从全文来看,对外关系法:

确定了我国开展对外关系的根本遵循;

厘清了各部门在开展对外工作的权力职责;

明确了发展对外关系的目标任务;

确立了对外关系的制度;

对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保障提出了要求。

2.该法律的适用范围是“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关系”

3.制定该法律从总目标有以下六点

为了发展对外关系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对外关系法对涉外工作原则“5+3+3”

首先重申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

然后是指出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3)

最后强调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3)

5.对外关系法对中央外事工作领导机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外交部、驻外使领馆及其他驻外外交机构、各省、市、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的外交职权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及划分。重点内容包括:

①.规定中央外事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外工作的决策、战略方针研究制定、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等工作;

②.规定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③.国务院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④.中央军委负责开展国际军事交流

⑤.外交部作为外事工作的办事机构,并承办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外国领导人的外交往来事务,对国家基本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外事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管理、服务。

⑥.驻外使领馆及其他代表团、驻外外交机构等代表国家,并由外交部统一领导。

6.发展对外关系的总目标是

发展对外关系

坚持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7.首次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写入法律,以推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对外工作布局。

8.发展周边国家关系的方针是“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同发展中国国家要秉承“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团结合作

要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9.法律强调要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

坚持公平普惠、开放合作、全面协调、创新联动的全球发展观

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10.提出要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未来涉外法治建设将要加速。

11.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和协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条约和协定的实施和适用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2.法律对反制和限制措施做出明确规定:

对于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和限制措施。

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和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确定和实施有关反制和限制措施。

13.中国外交的原则基础:一个中国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根据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和协定、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有权采取:

变更或者终止外交、领事关系

等必要外交行动。

15.法律对在华外交官员的特权和豁免、外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保护中国公民和组织在海外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保护在华外国人和外国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等内容依法做出规定。国家有权准许或者拒绝外国人入境、停留居留,依法对外国组织在境内的活动进行管理。

16.法律要求国家对

健全对外工作综合保障体系

保障对外工作所需经费

加强对外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多种形式促进社会公众理解和支持对外工作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等发展对外关系的保障提出了要求。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的标注版全文,条理清晰,值得收藏学习。

THE END
1.霸权的逻辑: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多边转向特朗普政府执政后,美国十分重视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将中国视为重要“威胁”,为此不断加强国际动员,对中国进行多边联合施压,“四边机制”和“五眼联盟”是其重要工具。 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声称,中国借助经济和军事策略谋求“印太”地区主导地位,这些举动将会削弱“印太”国家的主权,而这些国家都希望美国https://www.icc.org.cn/publications/theories/107.html
2.匈牙利总理:乌克兰不再是主权国家,实现和平撒于美国意愿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日前在接受德媒采访时称,乌克兰不再是主权国家,实现和平取决于美国的意愿。 据德国《图片报》报道,欧尔班称:“乌克兰不再是主权国家。他们没有钱,没有武器。他们可以战斗,因为我们西方支持他们。如果美国人决定想要和平,那就会有和平。”此前,欧尔班称,乌克兰的和平只能在俄罗斯和美国谈判后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23636192
3.拜登访日韩发表涉台言论,外交部: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干涉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对于美国总统拜登访问韩日期间发表的涉台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任何人都不要站在14亿中国人民的对立面;中方敦促美方谨言慎行,以免对台海局势和中美关系造成严重损害;中方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干涉中国内政。 https://t.m.youth.cn/transfer/toutiao/url/news.youth.cn/gj/202205/t20220523_13715228.htm
4.外企在华新抉择:本土全球化还是全球本土化而之前的西水东流让人们形成错觉,以为货物以及外企轻本土化地进入另一个市场就是全球化,就是自由贸易。但一个主权政府归根结底要为本国国民的就业和收入负责。由于每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工作时长、生活成本不尽相同,如果继续实施绝对的自由贸易,有的国家必然空心化,这时主权政府无法向国民交代。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15998782&efid=xkHDo6MAhPKApty592EXmA
5.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课题组:社会主义国家变革报告古巴从1993年起开始经济调整和改革,并强调改革的目的是改进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摧毁这个制度。朝鲜劳动党提出“主体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先军政治”的最高理念,强调从新的高度出发探索朝鲜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通过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成绩较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在http://sass.cn/109009/18459.aspx
6.美国:分裂一个主权国家,需要几步?看我三板斧现场教学!所谓主权国家,指的是不受其他国家干预或限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国家,一般来说主权国家都会选择加入联合国,成为会员国,受到联合国的保护。 如果你的国家是主权国家,那你以为你的国家就一定安全吗?不!一个主权国家照样也会被其他国家肢解分裂! https://www.jianshu.com/p/64fbc320506a
7.警惕:摧毁中国经济基础,使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变颜色!截止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造成资本主义国家的多次经济危机和7次美元危机,致使古典经济学的崩溃;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造成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如果不是被中国汉奸们的“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救欧洲就是救自己”措施挽救,欧美经济早就崩溃了!而占领华尔街、占领伦敦城运动就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控诉和谴https://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2&id=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