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和欧洲王国统治600年常见,为何中国封建王朝普遍不超300年?中东中国封建王朝欧洲王国

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搞清楚中东和欧洲王国与中国封建王朝的宗教差别、政体差别,以及地理环境和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差别。

世界上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明确的教义教规,教法也十分森严,对人的思想控制很强。而且这两个宗教排它性很强,一旦入教就不允许有其它任何私心杂念,必须忠于上帝和真主安拉,随时为上帝和真主献身。

这两种宗教都还把其它宗教视为异教徒,一旦谁占统治地位,必想方设法把对方赶尽杀绝,不允许有其它异端学说存在,也不能和平相处。因此中东和欧洲王国之间的战争大多是宗教战争,基督教十数次“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教不断向欧洲进攻都是宗教战争。现在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争斗,也属于教派争斗。

宗教对人的思想麻醉很深,人们把罪恶都归究于自己,把解决苦难的办法都寄托于向上帝或真主赎罪,追求死后灵魂进入天堂,每天都按时进行祈祷、礼拜。因此人们的反抗意识很淡,所以中东、欧洲的王国很少有农民起义。

中国民众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陈胜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唤醒了千百年来被压迫农民的心,因此农民一旦被朝廷压迫不能过就会揭竿而起,不会自我麻醉。

国家君主制的性质不一样,中东欧洲王国的国王没有绝对权力,与贵族实行的是权力共享,中国的皇帝是绝对权威

中东和欧洲王国的君主制是贵族契约式,国王是国王,贵族是贵族,国王不能随便侵占贵族的利益,欧洲讲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是谁也不能任意剥夺个人的私人财产,就是国王也不行,这一点实际与我国夏商周时代有点相似。

在国家行政管理上地方管员大部有贵族担任,实际上是各自负责各自的领地,就象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欧洲是由各个封建领主形成,领主都建设城堡,农奴都属于领主的私有财产,没有绝对的人身自由,而且土地不准自由买卖。中东的王国大部分是有部落组成,过的是游牧生活,部落首领都权力很大,其实质有点象部落联盟的性质。

中国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后,皇权高于一切,贵族逐渐没有了,皇帝可以随时要一个人的命,可以剥夺你的一切。而且地方行政官员都是皇帝委派的,只有管理权,没有拥有权,所有官员们只知道收税派绢压榨农民,不懂得珍惜民力。

中国的皇帝把一切权力都撑握在自己手中,没有任何制约机制,特别是到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更加成熟,皇权高高在上没有任何人能威胁了,所有子民都是待宰的糕羊,可以任意宰杀,任意压榨剥夺。在王朝前期时皇帝知道创业艰难珍惜民力,到后期时皇帝就开始胡作非为只知道享受,整个官场变得贪污腐败充斥,行政效率低下。

受地形限制中东欧洲属于是到处掠夺的开放型文明,中国属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型文明

中东处于亚洲、欧洲、非洲交界的十字路口,一直是商贸重地,因此中东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自古就是经商高手,商队遍布世界各地,财富都比较多。再加上中东民族属于游牧民族,靠四处掠夺起家。欧洲的罗马帝国也是靠海洋经商起家,农业文明比例很少,同时也比较注重到外面掠夺。

而且中东、欧洲人口始终不太多,增长比较缓慢,没有人口大爆炸时代。即使发生天灾等,也可从商业贸易和对外掠夺中补偿回来,同时通对外战争也减少了人口,再加上人人都宗教,就很少有农民起义。

因此中国的封建王朝就面临一个人口增长和土地减少问题,农耕文明比较稳定,人口增长较快。而且中国自秦朝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到王朝未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人口也十分多,所以无地农民较多,一遇天灾就会造成大面积饥荒,形成大量饥民,聚而就开始发生农民起义。

所以说中国的封建王朝300年寿命是个极限,到那时各种矛盾就集中爆发了。而中东、欧洲的各王国虽然能持续五六百年,但内部矛盾也不少,经常发生政变夺权等,对外战争也比较频繁。

综上所述,中东和欧洲王国能够活五六百年,是由于其宗教思想、政权形式、文明方式等决定的。中国面临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若不实行中央集权制,建立大一统王朝,中华文明早就被灭了无数次。

THE END
1.天下共主和天下独主的区别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是:天下共主时,诸侯?爱就是封建和集权的差别。换句话说,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这不是什么西方谚语,中国历史上西周就是https://iask.sina.com.cn/b/iRib1nbJwL3Z.html
2.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2021/3/10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西周雏形西周雏形 秦朝形成秦朝形成 汉唐宋强化汉唐宋强化 元明清顶峰元明清顶峰 2021/3/102 第一课第一课 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 2021/3/103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https://m.renrendoc.com/paper/137779502.html
3.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精选6篇)4、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nu5vf0b.html
4.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笔记(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5、明朝: 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明朝设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http://m.gaosan.com/gaokao/231428.html
5.初中历史微课堂第1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2 地方体制——从“天下共主”到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制度 时期 发展历程 周代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秦朝 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318292.html
6.李庚香:寻夏记,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的诞生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这一大变局显然是早期国家确立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尧舜禹与夏商周,分界线是国家的诞生。前者代表部落联盟,后者代表部落国家。其中,夏是草创,商是探索,周是形成。夏、商、周,这时是三个部族。对于新的体制,春秋是准备,战国是实验,秦汉则是完成。其特点是“中央集权”https://wwj.henan.gov.cn/2022/12-06/2651950.html
7.“墨家三圣”墨学复兴的里程碑原文:二、铸造九鼎,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修改后:三、终结战争,铸造九鼎,结束了部落之间松散联盟、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天下共主。以协作有序的文明社会取代弱肉强食的野蛮社会。修https://www.meipian.cn/569rbp7y
8.“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政治,神化商王的“天下共主”地位;另一方面实行外服和内服制度,细化中央王朝与方国之间的关系。商朝卜辞中留下了大量王室征讨方国的记录。上述材料说明商代( ) A. 王室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 B. 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C. 王权与神权开始有机结合 https://www.shuashuati.com/ti/c8bee8b55ee645c5acc1e63850779808.html
9.从天下主义到民族国家——中国古代边疆治理高考备考中对于新课标学科素养培育的尝试—以“家国情怀”为例 从天下主义到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教学设计 中山市东区中学 钱逢胜 【内容范围】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 【教学主题】 通过本专题学生了解古代与近代中国边疆观念的变化;古代治边政策与近代治边政策的发展;大一统思想与古代的治边理念。 【课时安排】 https://m.zsjsjy.com/zone/qfs8752138/article/view.do?id=3bfbb41858244301adafa75085132226
10.“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政治“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政治,神化商王的“天下共主”地位;另一方面实行外服和内服制度,细化中央王朝与方国之间的关系。商朝卜辞中留下了大量王室征讨方国的记录。上述材料说明商代( ) A.王室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 B.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C.王权与神权开始有机结合 D.地方https://www.jyeoo.com/shiti/18181055-4155-1531-825b-96bad5d45253
11.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https://www.ggtiku.com/wtk/115451/360015.html
12.高一下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梳理(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http://mip.pincai.com/article/2321125.htm
13.中国历史地理2014第二讲空间与政权.pdf政区的设置与地方管理涉及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是保证国家稳定与地方发展的大问题。【我 国决策者思维的单项,经济和政治,但还有文化上的……】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与地方管理主要经历分封制 (封建制)与郡县制两个阶段。【土地所属关系和管理 形式不同,分封制中土地分到不同人手中,但天下共主共同拥有土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930/135255162.shtm
14.吹吻橙对《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的笔记(4)秦兼天下,秦并天下,秦灭六国,都对。不过兼并之后,原先邦国林立的“中国”,就变成了“一个国家”,而且是中央集权的。这时,统一的工作就不但合情合理合法,而且是可行的了。邦国的特点,是“三级所有,层层分权,各自为政,多元共存”。大家都是“之一”,没有谁是“唯一”。如果要求统一,请问谁来统?所以,邦国只求https://book.douban.com/people/149777860/annotation/26818029/
15.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07(梅州曾宪梓中学07—08期中考试)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C.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D.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答案详解加入试题篮纠错 https://zujuan.zxls.com/PaperList.aspx?id=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