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国禅学文化

中国以农立国,广阔土地上的人们敬天惜物,孕育出宽容敦厚、痌瘝在抱的性格;历史悠久的中国,多采多姿的人文风采,兼容并蓄而自然成为一个波澜壮阔的文化大格局。体触大自然给予中国的恩赐,儒家思想谆谆教诲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怀抱拯济天下苍黎的胸襟,为一坦荡荡的君子,自强不息,以尽人事而听天命。

中国古哲戮力寻求生命实相却无功而返、甚难了知,直至佛法来到中国后,方有了究竟安乐的解答。有容乃大的中国,全盘接受了佛法而沐浴其中,从此展现了沛然莫御的生命力:儒家待人应物的圆融、世间人伦的体现,巧妙地结合了佛法的因果业报、三归五戒和般若智慧;道家的无我无为,也因为佛法真心本识的出现而得以究竟安立;中国文化上下层面都因为佛法的到来而绽放无限光明。佛法,满足了中国人对宇宙万有的不可知、好奇与期待,佛菩萨温柔宽广、慈悲不舍,广大包容众生所犯的各种罪业,永无疲倦地教诲每一个有情,如是无怨无悔摄受一切有情的广大愿力,抚慰着这块土地上每个时代的人心,大大地感染与改变了华夏世界。

历代皇朝以及饱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士子,全都沈浸于深邃广大的佛法智海,进而礼敬高僧,熏习佛陀教化世间的慈悲与智慧。全国人民上行下效,敬仰佛菩萨的无边至行;崇敬出世间修行的证成贤圣,更远远超过人们对世间忠孝节义的礼赞。人们拈香祈愿、虔诚礼拜,文人墨客争相赞颂礼敬,各地名山古剎暮鼓晨钟,湖湮氤氲、天地灵气更增添了对僧宝的崇敬,到处充满数不清的题字与诗词,赞叹佛法的不可思议以及令人悠然神往的美景。

震旦中国民胞物与、大庇天下的胸怀,与大乘佛法深深呼应,故舍二乘法如敝屣,倾心于大乘妙义。中国人与大乘佛菩萨的慈悲深深相应,大乘佛法得以于此中土广大弘扬,由是,中国学佛人不仅受持三归五戒,至心归依三宝,更是乐于持守大乘菩萨戒。入世般若智慧的圆融、解脱、自在,给生死动荡不安的中国人带来了精神层面永恒的慰藉,也成就了中国佛教文化超越全球文化的事实。

佛法化导护念生死

中国文化固有的哲理既向深邃的佛法靠拢,佛法向上一路的深妙智慧以及真实的证悟体验,终而形成华夏文化令外国难以项背的高峯。中国文化受到佛法的影响,普遍信受善恶因果:「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已深植人心,成为中国文化的普遍特质。

北朝开始遍行茹素,统一天下的唐朝萧规曹随,中国开始实施每个月六斋与十斋日,透过茹素而体察佛陀悲悯众生的情怀,在无数的生死岁月里,陪伴华夏群生度过春夏秋冬。时至今日,许多华人仍保持每逢初一、十五的茹素习俗。遇到人生难解习题时,往往在佛菩萨圣像前诚挚发愿终身茹素,以表内心至诚。大乘佛法「不害有情」的茹素信念,影响人心如是深远。

华夏子民深受佛法广大熏陶,妇女求子不遂时,每每虔诚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允赐小孩;怀孕时,又往往每日课诵〈普门品〉,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加被孕程顺利;生产时,周遭亲友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产母虔诚忆念观世音菩萨,以求生产顺利,减少生产之苦,祈求母子均安。这些都是华人求子孕生时,奉行的固有文化风俗。

面对亲人临终的艰难时刻,华人每每以亲人的名字广造善事增其功德,并且为亲人临终助念,让他听闻阿弥陀佛的庄严圣号,助他不入三恶道、顺利往生善处,甚至鼓舞他往生极乐世界。处理亲人丧事时,家亲眷属往往在七七四十九中茹素并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阿弥陀佛经》,以恳切至诚的心广造功德,回向祈求佛菩萨摄受亡者,祈愿一切功德全都增益亡者。清明扫墓时,亲眷于地藏菩萨圣像前恳切祈愿回向亡者;亲人忌日时,居家供养礼拜三宝,以回向亡者。如是数不清的生死风俗与佛法教义紧密结合,抚慰这块土地上代代相传的人们。佛法广大,护念生死,让华人不再迷惘迷信,有所依靠,佛教文化早已成为悠久博大的中国文化了。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菩萨的圣号,在大街小巷此起彼落;熏香氤氲,袅袅上升。「阿弥陀佛」亲切的呼唤,提醒这个民族在此五浊恶世尤应念佛,拥抱极乐净土。人们含饴弄孙之余,也往往开始熏闻佛法,一声声的佛号、一颗颗的念珠,写下对阿弥陀佛虔诚归仰的信念。只要一位高僧大德,就能感化一个村落乃及周遭城镇;大乘佛法如是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然成为华夏固有文化的一环,给予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无比的安慰。也唯有中国人这样坚苦卓绝的性格,才能让佛法伴随中国人长相左右;这难以思议的大乘佛法被华人拥抱融摄,成就中国迥异于其他文化的独特风采。

禅师贤圣众之所依

古代士子身寄乱世,隐遁山林,仿效道家恬淡无为、寄情山水,看似超脱物外,仍总难掩忧心世道、民胞物与的胸怀。然六朝雅士,豁达之余渐渐流于空洞而逐渐丧失仕者的济世胸襟,这类游方世外的儒者身影,终于在禅师出现后,彻底失去人们景仰的目光,人们的仰慕情怀,移到真正证悟解脱自在的禅师身上。

禅师证悟禅门第一义谛,大兴佛法禅门的同时,也成为一切华人心中仰慕的真正修行人。这群证悟贤圣、佛法智者,真正超脱物外而不为物累,全无世俗名利之心,真正持受佛陀的戒律与实相智慧,普受一切人无比敬重。

印度达摩祖师东来震旦,弘扬如来直见本心的禅法传承;传到六祖惠能祖师,一花开五叶,禅法遍及中国各个角落。而唐朝玄奘菩萨西天取经,传承了佛陀最后法脉,带回如来经典译成中文而护持了南方的慧能大师,令禅宗的证悟内容得以立于不败之地,更是奠基了大乘佛法不可撼动的最深基石。玄奘菩萨翻译的甚深典籍,以及历代高僧大德所翻译的佛典,帮助真正证悟的大禅师悟后得以深入般若智慧,各各发愿于未来的无尽时空不舍众生、救护有情,无惧生死、不取涅盘,于烦恼中求证大菩提果,成就不可思议的佛道。

唐宋禅学兴盛,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上的黄金时代,真参实证的禅师传承如来妙心,遍地开花结果,为佛法注入了新生命。内心憧憬高僧大德的华夏禅子,开始注意到这群出类拔萃的禅师乃是不世出的法匠僧宝,正在天下丛林大兴教化,于是不辞千里踏破草鞋,寻访真悟禅师、追随请益,蔚为风气。

证悟禅师受到大众十二万分爱戴,大江南北,人人乐于代代相传禅师教诲弟子的故事,禅法如是深深地嵌入中国文化精髓之中。这些公案,让佛子们彻底见识到禅师教化弟子的手段,凌厉活现地逼拶弟子证悟本识如来藏妙心。高深的禅法,与庶民大众念诵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圣号,一起点亮了古代中国专制时代的黑暗大地,庶民心灵得有所依。佛菩萨如是眷顾这块大地的人们,人人都可以拥有一片佛法光明天空,获得生死慰藉。

历代禅师刻苦自励,付出全力延续禅门血脉,六祖惠能、黄檗希运、沩山灵佑、南泉普愿、石头希迁、赵州从谂、临济义玄、德山宣鉴、雪峰义存、云门文偃、玄沙师备、长沙招贤、汾阳善昭、克勤圆悟、大慧宗杲、笃补巴、多罗那他,如是风采夺目的禅师们,开点了中国向上一路的实相智慧之门。即令是大菩萨如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亦化身为寒山、拾得,以锐利的禅门机锋来点化沩山灵佑;而无着禅师朝礼五台山时,文殊师利菩萨亦悲心示现为老翁,以禅门机锋开晓第一义谛。

如是贤圣接踵而至,荟萃于中国,教化出无数证悟的禅子;学子悟后,亦得以佛典印证,般若慧泉涌而出,贯串各佛典,成就中国佛教文化所显示于世间的广大智能海。禅法,非但开启了佛法大宝库,令大众得以契入佛门甚深智慧,更成为大乘法于末法岁月重新开展的契机,犹如一株断了茎干的老树藉由当初所传递的种子,落在新土上生根茁壮,长成绿意盎然的大树,抚慰古老大地上的敦厚人们。

华夏古国如是赓续佛法最后命脉,佛陀教化的风情,透过如是中国历代禅师雷霆万钧的教化手段,与此土地人们共同融摄而谱出精彩万分的佛法大乘禅学清唱,美妙地传递了千古乃至万年佳音,大地有情在这最上殊胜的文化飨宴中,品尝佛法甚深甜美的滋味,华夏民族在文化层面走向了更为光明灿烂的坦途。华夏世界包容含摄接纳了佛教文化,佛菩萨的慈悲面容则提醒了华人应该终身修持善法;佛菩萨的随声救苦让人们知道应该回馈社会,并且身体力行:布施群生、救济贫苦、冬令救济、煮粥施贫、铺桥造路、施棺助人等。佛法因果业报观念深入中华人心,民间无数的因果故事更显示了佛菩萨教化的可贵,礼敬贤圣成为人们在此生死痛苦娑婆世界的最大安慰。人心唯有佛法能够彻底教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已经在传统大乘佛法熏陶下走过两千多年,佛法已然是这块土地最不可或缺的养分,也是维系传统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根本。

西藏密教以及西风东渐佛法衰颓文化凋敝

唐宋以后,元明清三代皇帝对佛法认识不清,偏好西藏密教的伪佛法,致令佛法蒙尘,真悟禅师受到皇室打压,难以传承法脉,禅法渐凋。时至清末,西洋船坚炮利,中国割地赔款、受尽屈辱,华夏子民从天之骄子跌落到谷底深渊,民族自信心丧失殆尽,民生凋敝的困难窘境更加深了华人的创伤,在彷徨无助中,开始质疑中华文化的存在价值;以农立国的传统深受打击,随着五四运动遍地开花的冲击,时人以为切割传统中国文化,就能解除中国传统文化的桎梏包袱,却没有发现这同时也刨掉了自己的文化根本。

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得中国禅宗文化更加彻底凋零,连带的,佛法中说的因果业报,也渐渐被短视的人们抛诸脑后。失去了传统文化根本的华人,犹如一群无根的枝枒,望着青天,随风摇曳。

华夏子民意图重新铸造新文化,却找不到任何着力点。力求追随外来文化全面改造,不惜割舍这块土地的浓厚文化底藴,结果是走向不可知的未来,那期待中的幸福青鸟,宛如童话故事般的不真实而终究幻灭。随着西化的脚步越深,人们就越全面性的缅怀古老华夏文化,从立春到冬至,中国数千年的深厚文化,不是西洋文化可以取代的。没有巨大的根部作为根本,也只是模仿了欧美文化喧嚣耀人的光彩表面,最后才能理解到:外国粗浅的文明终究没有实质抚慰人心的文化温厚内涵。

佛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拥有壮阔辉煌、光明灿烂的世纪,再经历五四运动的反动省思,进入了惨淡而不堪回首的没落年代。然而,随着文革结束,开放改革之后的中国,佛教文化渐渐地从谷底升起,社会开始重新省视五四运动的「民主、科学」诉求,发现西洋民主制度的代议政治,与中国历代的皇帝统治同样难掩人性结党营私的缺陷。中国古代屡见明君深念天下苍生,励精图治,民生安乐,国富兵强;相对于近代,不乏政治人物私心自用,巧制法律以利益自我,招致民众怨怼。政治制度并非左右国力的重点,而在主政者是否深受悲天悯人的文化熏陶,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治国基础。

五四以来的迷惘,其实答案就在华人文化本身:华夏文化擅长兼容并蓄新文明的特质,但又不失却自身文化的根本,如是有容乃大的汇集成为更壮阔的大河文化。民主与科学,并不是最重要的文化根本,而只是文化的素材之一。如果从政者与科技人未经文化熏长而唯利是图,纵使国家表面光鲜亮丽而富有天下,实则贫富差距加剧,富者更贪、贫者更困,知识分子义愤不平,每个人都不安其位,则国家未来竞争力堪忧。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国度的人,乃因彼此有深厚的因缘,生活上应该互相利益,应该回到传统中国佛教文化的立国根本,一以天下苍生为念。

唐宋正真禅学振兴华夏文化

唐代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宋朝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从文化底蕴而产生的护生情怀。华人自古传诵「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世界大同怀抱,在佛法与禅法的交融下,更成为历代以来的文化根本。是以,若不能复兴固有的文化基础,文明的进步终究只是没有文化的空壳子。

民国初年的反动,让中国顿然进入两千多年来未曾经历的变局;而现代僧伽也模仿世间脚步,进行所谓的佛教改革。这些崇洋的近代佛门凡夫僧,不仅严重曲解中国传统的大乘佛法、贬抑禅法,更因无能亲证如来实相心,而与传统的如来藏妙谛彻底决裂,甚至敢于撕毁佛菩萨的形象与庄严的佛国净土,以自创的「人间净土」取而代之。现代佛法僧伽教育,意图重拾中国历代弃舍不顾的二乘法来重建佛法,却进入了一个走不出的死胡同,都因为历史的中国是一个拥抱大乘佛法与最上禅法的国度。禅法在中国遍地开花的结果,是我们触目所及的一切都有它的身影;这无可切割的中国文化,并不会随着新时代文明的脚步而归于空无。

这是因为在历代真悟禅师背后的,乃是高深的佛法、以及活泼生动的教化,在慈悲的佛陀光明映射下,真悟禅师展现出动人的教化乐章,到处提点勘验浪得虚名的假禅师。假名禅师误以禅坐为开悟,误将禅定当般若,误认念无所得是禅悟;他们以为心中没有语言文字就是开悟,以为对世间无有挂怀而放下就是开悟,以为体察前后念间的无念状态就是开悟,以为清楚明白的清明境界就是开悟,殊不知全都落入生灭性的有为法中,未曾触及传统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在禅学兴盛的唐宋年代,如是伪禅师被真悟禅师点名之后,很快地籍籍无名消失在历史长流中;无病呻吟的禅坐、空洞的嘴皮梦呓,一只只野狐都在真悟禅师的照妖镜下无所遁形,这些也显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世人难以企及。

真实证悟禅师们的言行,往往让因缘不足的学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参透。历代野狐乃至今朝的特大号野狐,一个个妄想逾越未悟身分而描述证悟之体验;殊不知中国佛教文化的禅法,并非立足在风花水月上,他们以为的「禅的境界、禅的风味、禅的味道、禅的殊胜」,全都是痴人说梦,因为真正的禅没有这一切可说。

假名禅师自误误人,误导学人以为「平常就是禅道」、「什么事也无」、「自然就是开悟」、「本来无事就是开悟」、「开悟了什么也没有」、「证悟者不分别」、「证悟者无念头」、「自然任运的本地风光」。然而,真实悟者清楚了知「真心如来藏不同于六识」,如果学人在「知与不知、有事与无事、分别与无分别、有念与无念」之中,不能清楚辨明其中的淆讹处,对法的实质认识不清,就没有证悟的善根因缘。假禅师意图剽窃大乘证悟者的光环,不懂真正意涵而鹦鹉学语,从来不曾真实理解甚深法义却敢妄加畅述大乘第一义谛,是远离大乘佛法的人;达赖集团以男女合修的双身法淫乐境界当作成佛,则益发显示彼等对传统中国佛教文化之无知。

又有假禅师专门钻研禅门公案,于真心妄心处胡搅蛮缠,以为禅师说话就是颠倒黑白、以随意言语当作开悟境界。如是之人低估禅法中的第一义谛而随意加以污蔑,随便拈取禅师的作略而东施效颦,却不知同样的一句话,真悟禅师说得,未悟、错悟者却永远都说不得。在没有熏习大乘正理之前,如何可能理解真心在公案中的本质呢?

等而下之的假名大师,故作潇洒到处说禅,所说的言语都极力攀缘「禅」之一字,不怕辱没佛门与袈裟。他们兴高采烈地自说如何承当、如何无所得、如何无所求,又说生活就是禅,赞叹禅,取受禅的美好;如是将这伶俐意识心对六尘境界的觉受当作觉悟,在事相与世间境界绕来绕去,以为这就是禅悟的法喜,再戴上「无我」的帽子,自言解脱。他们在虚妄觉观上作出种种巧言文饰,以为便是开悟的境界,以为便是禅悟的描述,最后自说自话:「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是假名禅师不知不证,终日胡言乱语,败坏门庭,传统中国佛教文化就被这些人渐渐流俗了。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庶民怀抱着对佛法僧三宝的敬意,不敢妄加开解;然而没有真参实证的假名大师,却竞相附庸风雅、沽名钓誉,意图博取当代以及后世的贤圣名号,为己伪造已悟禅师假象,无惭无愧于欺诳妄语,误以为座下有千名弟子,乃龙天护持的结果,更以为自己是证解禅法的大禅师。如是贡高我慢,将个人意解情思当作禅法,振笔疾书付梓天下,俨然成为群体风尚,如此堕于「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的大妄语,毫不畏惧未来不可堪受的严重果报。如是假名禅师以未悟之身主持禅七,误以打坐当禅悟,如此黑白不分,更令伟大的中国禅风奄奄一息了无生气。

凡夫大师不知自身不学无术,如果没有真实修证与德行,只能接引初机学佛人而已。他们得意忘形之余,恣意妄谈禅宗公案,自以为解人,逾越自己身分,以梦想幻想遐想,颠倒因地为果德而盲修瞎练,建构虚妄禅法,贻误众生。可怜座下弟子出家多年而被误导,死心塌地信受凡夫师父的附庸风雅言语,转堕于六尘境界,法身慧命从无拨云见日的一天,为人师者何忍其心?作得如此无义愚行?

假名大师不解佛法第一义真谛,开口闭口公案密意,丝毫不知千年以来,真悟禅师对公案真义口风甚紧,即使被皇帝假借册封为国师而软禁,禅师仍是不假恩惠、不肯点破。佛法贤圣之道,不是尚未理解佛门第一义谛者可轻易得入;倘若自身又不肯礼敬贤圣,不愿真参实修,自无悟缘。

现代假名大师不但所作所为逾越了自己的凡夫分际,不肯接受真悟禅师的提点,更因为不解大乘第一义谛,而诬谤真悟禅师的正法。若是继续放任他们的行为,不啻任由劣币驱逐良币,民风无以端正。如同市面假货充斥,鱼目混珠,民众不知而食用,长久下来,无益物质累积转成毒素,身体日渐败坏。劣质的伪货尚且如此,何况是世间的伪君子,何况是成百上千伪装开悟、不守清规的出世间伪禅师呢?

当一个国家的伪禅师与伪君子泛滥成灾时,真正证悟的圣贤便会因为假名大师众口铄金的虚伪禅风而被压抑隐没,正直的君子也会因为伪君子的巧言令色而被排挤隐没。当世间没有证悟圣贤与君子长者可供借镜与尊崇时,人们便不再敬仰贤圣与君子,也不再互相信任,不再遵守为人根本的诚信原则。人们所熏习的,皆是虚伪狡诈、争名夺利的行为,从而自甘堕落、妄自尊大、浇薄苛刻、无法无天、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世间便会紊乱而酿成巨祸。

回顾华夏传统文化的根本元素,皆不离儒家思想,以及归依敬仰已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大乘佛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矗立了儒家的世间君子之道,以及佛法的出世间圣贤之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偃,上行下效」,真正的君子律己以严,有为有守,临大节而无亏,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如此移风化俗,化导庶民。证悟的贤圣则以严谨的菩萨戒长养心地,清茶淡饭,补缀纳衣,如是精勤一生。世间正人君子以及出世间的证悟贤圣,导民以正,使得人们乐于亲近君子与贤圣。

有了哲人与圣贤作为标竿,大众便会见贤思齐、长养德行,以传统中国佛教文化来韬养自己的正气。世间如此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浩然正气的正人君子,以及真参实证的证悟禅师,社会风气自然导正,政治自然清明,人人自觉而发起惭愧,待人处世自能遵守礼仪,守望相助,信守承诺,不会妄作非为而蹈法犯纪。

世间哲人与佛法圣贤,又以大乘佛法的影响最为巨大。因此,振兴中华佛教文化,尤应提倡大乘佛法,让新时代华夏子民对因果轮回、因果业报生起敬畏之心,信受生死之中有一个永无变动的真心如来第八识自己证实因果不虚,从而虚心待人,收敛虚妄言行而不轻易为恶。

而重建传统中国佛教文化的光明,以恢复唐宋真参实证的独特禅法最为首要。有了证悟明心的禅师出现世间、举起真正禅法的大旗,他们教化世间的风骨与风采,便能让深陷五欲六尘的凡夫俗子由衷向往,见贤思齐,礼敬三宝,知所进退。凡事渐次礼仪合辙而无失规矩,为人诚实信义,全国虚伪浇薄的风气就会日渐削减,人与人之间的狡诈欺罔也将逐渐淡薄。伪君子与小人、伪禅师与凡夫大师,更会因此恐惧世间舆论而收敛妄语及敛财的行径。

真实证悟的贤圣,是人们沈沦生死苦海的最后希望与寄托。有了如是亲证菩萨道真理的贤圣行者在人间教化,传统中国佛教文化复兴起来了,庸庸碌碌的有情便有了继续生存的信念与勇气,愿意追随慈悲济世、不舍众生的佛菩萨,一起度过生死大海。如是上下一心不相贼害,一切事物回归朴实本质,中国重现博大精深而丰富底蕴的文化实质,地大物博将令一切自给自足,不假外求,不治而治走入太平盛世,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如是教化赡养人民,这华人的荣光也就不远了。

是故对治虚假禅师,乃为首要之务。古时真悟禅师为了拨乱反正,行脚大江南北,到处勘验那些教导禅法的人是否真参实证,是否伪称开悟的大妄语野狐。如此雷霆霹雳手段使得伪禅师灰头土脸,其他未悟禅师凛于真悟禅师的拈提与勘验,各各胆颤心惊,于是不再授法而隐遁无闻,座下学人陆续求去,伪禅风无能延续,逐日销声匿迹。没有了虚伪虚假的情事,时日既久,人民对真悟禅师与正真禅法便有了强烈的信心,风俗导正,也能广纳真正追求圣贤之道的佛子,造就禅学盛世。

是以今日应该崇尚真正证悟的大禅师,重新恢复中华文化的大乘佛教正理,以矗立禅门圣贤之道,让第一义谛随着法义辨正而越辩越明,耀眼夺目。在此纷乱的时代里,尤应回顾历史,大唐玄奘菩萨带回佛陀正教,毕生著作了四部论,其中《会宗论》翦破众人执取如来第二转法轮之教而堕于大乘偏空之论,《制恶见论》破除众人执取二乘空义而错以第一转法轮阿含经典为究竟之论,此二论让宵小虎狼无可安立。《三身论》则为无福听闻佛法的众生论述佛身,显扬法身报身以及应化身之巍巍功德之理,矗立正信;最后揉合诸师论著而完成震古烁今的《成唯识论》,阐扬无上妙义如来藏心,演说究竟成佛之道。玄奘菩萨所演妙谛如今正当复兴,岂可任其隐没而令天下苍生无依!

华夏文化,将导中国!中国千年以来与这块土地紧密结合的佛教禅法,更是华夏文化的无上骄傲!中国禅宗妙法贯串了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士农工商、百工技匠,无一不可在这难以思议的禅法中,体触深邃佛法;实证了中国禅宗妙法之后,自有玄奘大师的唯识种智妙义为依为归,次第实践成佛之道。展望中国的未来,我们深切地相信,中国将因传统佛教文化的复兴,重新获得真正的文化精髓,得以傲视全球,令一切知识分子不能侧目,是为深所祝祷!

THE END
1.1每日一遍,烦恼再见!司机这波操作,我只能说一句牛! 小佳儿 1121跟贴 网传邻居发生矛盾,老头持械将对方爆头,看样子应该没了 茼蒿爱看看 1.6万跟贴 美女忘记加油停在路上,把老公从被窝叫醒,杀气再也藏不住了 木子谈笑 1209跟贴 员工让老板帮忙拿下花,没想到下一秒同事都误会了 时事瞭望汇 1105跟贴 司机没有让电瓶车先过,车辆https://m.163.com/v/video/VUHTL4FTL.html
2.《美猴王》教学设计到了被拥立为王后,正名为“美猴王”,受众猴礼拜,这多像一个独立的“猴类王国”啊,这又带有明显的1、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初步读了课文,你觉得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何不同?(语言上不同,要求:用普通话讲,不念稿,不背稿;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有感情。 听故事耍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评故事要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319302.html
3.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有多重要?近代的印光大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的熟,成佛有余,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能够专念、熟念,成佛都有余,不学其他法门,毫无遗憾。本来佛是圆满境界,无有不足,也没有什么多余,这里是说一句名号善根功德无穷无尽的意思。“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这样的善根,怎么可以https://www.hrxfw.com/fxrm/fxcs/340334.html
4.《念佛好处多》一向专称(8/20)姐姐,你要一向专念 视频里,堂姐又烦躁地对我说:「小丽,帮我问问谁吧!我也天天念佛,这病咋还不好呢?」仅仅这一句话,我就知道姐姐的病为什么没好。看来你还是没有弄懂学佛的意义,把治病作为念佛的首要目标,平日说「向往极乐」,只是想摆脱痛苦罢了。 https://www.jianshu.com/p/cfc5b2cae1a3
5.化学课点评(通用6篇)三、 点清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学活动的理论支撑,也是提升教学研究质量的重要载体。在点课中,通过观课者“干到老学到老”,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新的形势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要善于抓住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态度:桑田老师一个多礼拜以来每天晚上都上网吧查阅资料,几乎每次都在网吧里哭得稀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6cbhu6m.html
6.幼儿园大班童谣教案(精选12篇)3、提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喜欢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白板引出图谱并引导大家一起说一说、学一学 三、学习童谣 1、师幼结合完整的图谱一起念 你们真厉害帮我把图谱填完了那你们能不能看着图谱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呢我们试试看刚才我们念了一遍之后你觉得一句比较难(拎出难句重点练习)这一句是说的我们一起https://www.cnfla.com/jiaoan/2631395.html
7.《西游记》教案15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忘记忧伤,分享快乐。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3)原著中,对这一段的描写老师也挑选了一句。出示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647514.html
8.大班语言嘉兴童谣教案及反思(精选12篇)童谣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活动选的内容也富有嘉兴特色,想通过教学让孩子能对童谣和方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让孩子感受一下念童谣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念嘉兴童谣,感受嘉兴话的语言特点与嘉兴童谣的诙谐幽默。 2、通过童谣,激发幼儿对嘉兴方言的`热爱。https://www.unjs.com/jiaoan/qita/20210804091954_3952014.html
9.自了法师:从海贤老和尚反省我们求往生的信愿(16)他不会像印光大师一样跟你长篇大论讲大道理,可是,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印光大师文钞》,印光大师讲的道理他都圆满落实,所以他一句佛号念成功了。印祖开示我们,「一句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海贤老和尚用他的一生,把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http://text.xuefo.net/show1.asp?id=235279
10.“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莲池大师开示–谛闲法师徒弟他说,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通通在里面了,一千七百桩公案通通在里面了,你真正把这一句佛号念懂了,三藏十二部你都通了,禅门的种种公案你都明白,一通百通,佛经说的就是一个问题,都是讲的心地法门,这与世间的学问不同,世间的学问,你学理科,不懂文科。我们要信得过这点,晓得一句佛号概括了三藏十二部,把这https://amtb7.wordpress.com/2011/07/07/liancidashikaishi/
11.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佛学常识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四句很平白的话,但是非常值得我们铭记——落实在行为当中。“少说一句话”,我们这张嘴巴——三寸不烂之舌,每天唠唠叨叨说了多少没有意义的话:东家长西家短,足球赛怎么样,哪个国家怎么打仗,什么地方又有好的商品,http://www.dzyart.com/foxiang/2/303.html
12.祈愿观音菩萨慈悲送子直到2012年11月,我去普陀山求子,凡是求子灵验的寺庙我都很虔诚的礼拜,不久后闲着无事上网时,看到一位佛友写的学佛求子灵验的文章,从文章后留的QQ号联系上那位佛友,她给我看了师父看图腾的视频,当时看完视频我还有对师父不恭敬的想法,但为了能怀孕,什么方法我都不放过。然后我加入了佛友建的求子群,一个月后https://www.wannengye.com/view/index/567b628592fc4
13.《果一法师纪念文集》赞颂诗文自幼受慈母影响,常礼拜观世音菩萨。 也许菩萨的接引,二十有余投入佛门, 后参遍丛林,亲近虚老。 果一和尚亲自兼任院长,时时过问教学情况,对学僧关怀备至。次年夏,果一和尚为使学僧改善学修条件,妙哉!妙哉!横超三界,何易如斯。”5果一法师在这里也指出了净土法门只要念“一句弥陀”,且不受时间https://www.lslqs.com/news/1013.html
14.学佛者的信念(下)三十二大丈夫相,从看相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相是世间上长得最庄严、又温和、又慈祥、又端正、五官、手指、眉毛,总而言之,全身从头到脚,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长得非常的圆满,从整个身上的长相来看,找不出任何的缺陷,所以称做大丈夫相。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胜族,是贵族,指大户人家。修学普贤菩萨十大http://ntfjw.com/nd.jsp?id=68
15.念阿弥陀佛视频视频在线观看个视频 03:15 《西游记》中唐僧念的“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原来还有这等深意 发布时间: 2020-06-04 上传者: 烹茶论西游 简介: 《西游记》中唐僧每集必念的“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原 02:13 菩萨进了我的心里!我抱着他大哭了一场,念了四个字,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 2023-05-24 上传者: 再http://client.so.pps.tv/so/q_%E5%BF%B5%E9%98%BF%E5%BC%A5%E9%99%80%E4%BD%9B%E8%A7%86%E9%A2%91_ctg_%E7%94%9F%E6%B4%BB_t_0_page_1_p_1_qc_0_rd__site__m_1_bitrate_
16.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现代一般的密宗,有什么喇嘛活佛来了,去灌个顶,念个咒子,就自以为是在修密,但是这个最基础的礼拜功德作到了吗?礼拜是基本学佛的第一步,像我们进小学开始上课时,还要先向老师行个礼呢!你跟佛学,可真真切切磕过头了吗?所以,你须依此所说,礼满十万以上。“一一遍礼刹尘佛”,有无量无边的我,我的前面都是佛http://www.shixiu.net/nanshi/zhuzuo/qt/4849.html
17.纪念江隆基诞辰110周年系列文稿萃英记忆苗高生之江隆基印象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彭德怀彭老总的秘书张养吾先生,杨虎城的秘书米暂沉先生,还有我访问当中,有人说到,除了礼拜六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以外,从礼拜一到礼拜日,从白天到晚上,都是在当时灯是按时间关的,熄灯以后,有的同学就在路灯下学习、念外语。那时候是学习成风的。这与从林校长https://news.lzu.edu.cn/c/201512/3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