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佛门应该从那一部“佛经”开始学习?

编辑:性恩行者日期:2015-07-2509:21

当然是从"地藏经"开始学习。凡是初入佛门、初皈依的佛教徒,绝大多数都是以诵"地藏经"为认识"大乘经典"的起步。笔者最初学习"佛经"时,也是以读诵一百多部"地藏经"为入门。然而为什么许多佛教徒都会以读诵"地藏经"为认识"佛教"的开始呢?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每日读诵"地藏经"的开始,就已经在佛前启发最初的"菩提心"

1、地藏菩萨在"师子奋迅具足如来"像前初发成佛之心

当知只要开始发心读诵"地藏经",就已经每天在佛像及佛经前启发最初的"菩提心"。这可以从"地藏经"中所说"忉利天宫品"得到证明。因为依"经上"说:地藏菩萨最初所启发的菩提心,是源自于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劫数之前尚是"凡夫修行身分"时,于一尊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出世之时所启发的。

当时地藏菩萨投生为一位大长者的儿子,逢遇有一尊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出现于某一个世界,当时大长者子因为看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身相光明、庄严","福相具足………",因而发出万分尊重、赞叹之心,对佛发愿说:"我从现在开始至未来无有止尽的无量劫数之中,发出广大的誓愿,愿用种种方便法门,度尽一切在六道轮回中受苦的所有众生,超脱"六道轮回"之苦,我才愿意成就佛道………。"

这段经文,就是现世之中流传的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成佛大愿的"经意缘起之一"。也是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的最初凡夫身分修行时所发下的"无数成佛大愿"之一…。

只要现世之中有人开始发心读诵"地藏经",读到"此段经文"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数之前最初"凡夫修行因地"所发"成佛大愿",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加被!

2、地藏菩萨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前再次发出成佛道心

"忉利天宫品"又说,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曾经投生在某一个"福德深厚"的世界里,为一位婆罗门女,当时逢遇一尊叫做"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现在那个世界广度众生,婆罗门女的母亲在生因为毁谤三宝………,死后堕入地狱之中………。婆罗门女为了救度亡母脱离地狱之苦,因此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像之前,发大誓愿说:"愿我在未来的无有止尽的劫数中,运用种种善巧方便,普渡正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的一切众生,让无数众生都因为我的教化而脱离所有的苦难,乃至超脱"六道轮回"之苦,了脱生死。"

只要现世之中有人发心读诵"地藏经",读到"此段经文"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数之前最初修行因地所发"成佛大愿",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护佑!

因为初学之人读诵"地藏经"能够认识佛菩萨的"成佛悲愿",启发最初的"菩提心",所以弘法者多鼓励初学者最初学习佛经时,从"地藏经"开始认识、学习"大乘经典",不是没有原因的。

3、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修行时经常发出广度罪苦众生的成佛道心

"地藏经"中"阎浮众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修行之时,曾经有一尊佛叫做"一切智成就如来"出现在某一个世界里,这尊佛在尚未成佛的无量无边劫数以前,曾经投生为一位国王,当时地藏菩萨也投生为一位国王,与那位国王为好朋友………,其中一位国王发愿:"我要早日成就佛道,度化这些在我国内造恶多端的人民,让他们不再造恶………。"一位国王也发愿说:"我如果不能先度化这些在邻国内造恶多端的人民,都不再造恶,而且未来皆获得安乐的果报,乃至最后成就"佛果菩提",我终究不愿成就佛果………。"而这位发大誓愿在未来劫数之中无有止息的永远度化十方世界中造恶多端、受苦受难的众生,愿所有六道轮回的众生都成就佛果,我才愿意成佛者就是"地藏菩萨"的前身。所以现世之中的佛教徒赞叹"大愿地藏王菩菩萨"其来有自。

4、地藏菩萨在"清凈莲华目如来"像前再次发出成佛道心

在"阎浮众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曾经逢遇一尊"清凈莲华目如来"出世在某一个世界里,当时投生为一个女人,叫做光目,她的母亲在生杀生无数,死后堕入地狱受苦………。光目女为了救拔亡母永远脱离地狱苦,于是对"十方诸佛"发愿说:"希望十方诸佛慈悲我、哀愍我、听到我为亡母所发广大誓愿:"希望我的母亲从现在开始,永远脱离三恶道的苦难及永远脱离贫穷、下贱、短命之身,乃至永远脱离女人之身。"我现在对"清凈莲华目如来"像前发大誓愿说:"愿我从今日开始,乃至未来无有止尽的百千万亿劫中,将十方世界中的所有地狱道及三恶道中的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度化、救拔他们脱离"三恶道"的痛苦,当无数十方世界中的受苦受难的所有众生,都成就佛果后,我才愿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段经文,亦是现世之中流传的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经文缘起之一。

(二)地藏菩萨发大誓愿用三十二种应化身示现千百亿化身度尽十方世界受苦受难的众生

"地藏经"之"分身集会品"记述,地藏菩萨对释迦牟尼佛发大誓愿说:愿用千百亿化身在十方世界包括娑婆世界中,运用种种善巧方便,示现三十二种应化身,随类教化,调伏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的众生………。而地藏菩萨在"忉利天宫品"与释迦牟尼佛共同开演这部"地藏经"让娑婆世界的众生见闻、读诵,只要"诵经者"读到此段"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前所发"现在、未来无尽劫中广度十方世界众生脱离三恶道的苦难之大誓愿",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誓愿示现三十二种应化身、示现千百万亿的应化身,每一种应化身皆度化十方世界中的百千万亿人的广大誓愿与广大事行,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加被!

(三)在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后要从"经文上"所说"造什么因、得什么果"的业、缘、果、报的道理学习起

当读诵"地藏经"者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后,必须明白,如果想要成就像地藏菩萨"广度众生脱离苦海"的"成佛大愿",不是以我们现在的凡夫身分就能做到的。换句话说,以我们现在"烦恼具足"、"习性深重"、"家庭、事业、俗务"繁忙的"凡夫身分",是不可能像地藏菩萨一样有"广大的智慧、福德、神通"能够运用"神通力用"去自在如如的在十方世界广度众生,实践"度化六道轮回"罪苦众生的"成佛大愿"的。因为"凡夫众生"现在正于"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尤其自己现在"初学佛",连"六道轮回"的"业、缘、果、报"的道理,都搞不清楚,光是赞叹"地藏菩萨"的"成佛大愿"只是停留在"发大愿"、"心系理想"的阶段,必须进一步了解"成佛大愿"的"因行内容",才能一步一步的进入"地藏菩萨"过去无数劫之前所实践的"菩提心愿""因行"的第一步──从现世之中认识学习、警惕自己不要触犯堕落三恶道的业行做起。

因此现世的凡夫学佛者,在赞叹"地藏菩萨"广度众生的"成佛大愿"后,首先必须从"地藏经"所说-"观众生业缘品"开始学习,认识"造什么业因、必得什么果报"的道理入门,及明白"地狱罪刑的内容",才会对今生的所作所为,有所警惕,而不敢造下三恶道的业行,死后堕落三恶道中受苦。这也是许多弘法者鼓励初学之人读诵"地藏经"的原因之一。

如"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说:"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这段经文正是说明地藏菩萨过去生中所发"成佛道心"的"远因",正是从不做三恶道的业行,生生世世投生在人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信佛、学佛开始起修!

如果读诵"地藏经"只求地藏菩萨大慈大悲保佑你,而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依然我行我素、或者是非不断、或者争斗不断,或者造下杀生(包括杀畜生、堕胎等事)、或者窃盗、或者邪淫(犯下夫妻以外的淫事)、或者恶口、或者毁谤、或者瞋恚(经常发脾气)、或者悭吝(悭贪、吝啬)、或者饮食无度(即纵情饮用鸡、鸭、鱼、肉又喜好多食鱼、龟…之子)、或者畋猎咨情(嗜好打猎)、或者悖逆父母、或者放火烧山、或者杀害父母、或者毒害父母、或者喜欢网捕初出生的雏鸟及各种初出生的动物……、或者毁谤三宝、或者不敬佛教、或者轻慢佛法、或者私取佛寺物品、或者偷窃佛寺物品、或者污辱清净的修行人、或者诬赖僧宝、或者破戒犯斋、或者非理毁用、或者贡高我慢、或者两舌鬪乱、或者邪知邪见………等种种或一或二……的恶行不断。

如此一边读诵"地藏经"又日常心念、行为、习气不知悔改、不知行于正道,而且日常心性、行为只要有一样符合以上所说"不好的业行",便是与地藏菩萨所修"自利、利人的菩萨悲愿"不相应,地藏菩萨如何会保佑你呢?

(四)地藏菩萨的利生悲愿要救渡现世之中各种受苦受难的人类

1、地藏圣号的利益

(1)称念地藏圣名、脱离宿障恶业、超生天上

地藏菩萨的利生悲愿,立志要救护初学之人,听闻、称念地藏菩萨的圣号,及尽心恭敬供养地藏菩萨画像,便能于未来脱离宿世所造恶业,超生天上,乃至下生人间投生为富贵之人………,皈依三宝………,随佛修行。

(2)称念地藏圣名,脱离鬼神侵扰、夜梦安稳

纵然现世众生或未来世众生在深夜睡梦之中梦到可怕的恶鬼,被"鬼神侵犯"………,只要以虔诚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读诵"地藏经",地藏菩萨一定誓愿救拔你超离恶道鬼神的侵扰,让你夜梦安宁、睡眠安稳!

如经文说:"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

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这是一段地藏菩萨以"本愿力"救护现世之中正在遭受"鬼难"众生的重要经文。

(3)称念地藏圣名,贫贱之人罪障转轻,新生婴儿好养、好带

经文又说:如果奴婢之人想要忏悔宿障,或者娑婆世界中的男子、女人有"新生的婴儿",只要每日读诵"地藏经",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念满一万遍,奴婢之人便会宿罪减轻、福德增加;新生的婴儿,也会好养、好带,寿命增长………。

(4)称念地藏圣名,能够令亡父亡母等脱离三恶道的苦难

经文"见闻利益品"又说:观世音菩萨亦现身在"忉利天宫"的法会上,赞叹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不可思议,尽未来劫,广度众生,无有尽期。并且说,如果有现世之中的男子、女人,在幼年之时便父母双亡,或者有兄弟、姊妹夭折,非常思念、追忆已经死去的父母、兄弟等眷属,想要知道祂们投生到何处去了?只要发虔诚心、恭敬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即一日至七日之中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完全在七日之中从不间断的称念地藏菩萨圣号至"一心专注"的境界;以此瞻礼、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功德,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功德,便能令亡母、亡父及夭折的兄弟、姊妹脱离三恶道的苦难,超生人道与天道之中。如果亡母、亡父及已夭折的兄弟、姊妹本来就有宿福力,已经在人道或天道之中正在享受殊胜微妙的快乐者,便会承此功德,辗转增加其往佛道圣因之路前进,未来更能享受无量的福乐。

(5)称念地藏圣名念满一万遍,得知亡父、亡母投生之处………

只要依经上所说二十一日之中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完全在二十一日之中拜佛、念佛不间断,并且拜佛、念佛至不夹杂烦恼妄想,进入惟有"地藏菩萨圣号"在心中缭绕一心专注之境,必然招感地藏菩萨在此人睡梦之中,示现广大无边的身相,告诉此人亡父亡母………投生之处,甚至地藏菩萨变现"大神力",亲自引领此人亲见其亡父亡母………投生的世界………。

如经中原文说:"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姐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在此人睡梦之中示梦让你得知亡父亡母………投生之处)

(6)称念地藏圣名一日一千遍念满一千日(三年),必感善神终身卫护

如果这位在二十一日之中从早到晚拜佛、念佛不间断之人,在二十一日过后,更能从此以后,每日称念地藏圣号满一千遍,也是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在未来一千日之中,每日皆称念佛号一千遍不间断,即念佛三年不间断,而且日常行为要符合"地藏经"所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不再造作"三恶道"的业行,便会招感地藏菩萨派遣此人住处附近的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之中衣食丰溢,没有病苦,一切意外灾祸远离。而且此念佛之人,在未来世中善根成熟之时,毕竟会得到地藏菩萨的摩顶授记,而于菩提道上永不退却。

如经中原文说:"是人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只要每日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满一千遍,三年不间断,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终身以本愿力加持。)

(7)称念地藏菩萨圣名满一千日所愿皆得

如果现世之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想要发出广大慈悲心,救渡一切众生,想要修学无上成佛之道,想要修学了脱生死的方法,出离三界生死,想要祈求现在、未来许多善愿,想要行善济世,想要发恭敬心、上进心理解大乘经典,但是有宿业障,当读诵大乘经典时,不能记忆经意,对于学习大乘经典有很大的障碍,或者有人现世之中衣食不足,不能如愿富足,或者有人多病在身,或者有人家庭衰耗、多凶、不安,或者有人因此造成眷属骨肉分散,或者有人遭遇不少意外横事,或者有人在睡梦之间经常做恶梦、梦见鬼怪、产生很大的惊吓,或者有人为了生计、为了公事、私事、为了急难、急事,不得已进入山林之中、或者过渡河海、大水,或者经过危险的道路,凡此在外逢遇种种灾难,只要此人供养、瞻仰、赞叹、礼拜地藏菩萨画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并且要皈依三宝、守持五戒,至少于二十一日之中一心一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乃至在一千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念满一万遍,也是如上所说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必能满足此人所愿,许多不如意之事,渐渐消灭,安稳快乐,衣食丰裕,乃至于睡梦之间,皆得安宁,鬼神卫护……。

(8)普劝称念诸佛名号,就是种下未来佛道资粮的"因种"

经文"称佛名号品"又说,地藏菩萨普劝十方世界中的众生听闻佛名、称念佛名(如阿弥陀佛圣号为十方诸佛名号的代表之一)………,就是种下未来不堕三恶道、了脱生死的"远因"及广修成就佛道资粮的"因种"很重要的"依据"。

2、读诵"地藏经"的利益

(1)于每月十斋日读诵"地藏经"便能消除灾难

经中又鼓励世人于每个月的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十斋日,读诵"地藏经",便能消除灾难……,衣食丰足……。

这些都是地藏菩萨以"本愿力"救渡现世之中正在遭受各种"苦难"众生的重要经文。

(2)为临终人诵"地藏经"、地藏菩萨救拔其恶道苦难

又经中记述只要造恶之人临终有人为他读诵"地藏经",地藏菩萨誓愿救拔他脱离恶道之苦。

(3)普劝千万不要为临终人杀生拜祭鬼神

又经中普劝裟婆世界的众生,在临终之时,千万不要杀害畜生拜祭鬼神,不但不能利益临终人,反而加重临终人(亡者)的罪业。

(4)家属要为至亲的临终之人读诵"地藏经"

又经中普劝临终之人,听闻佛菩萨名号,称念佛菩萨名号,一定能脱离恶道之苦。如果家属在眷属命终之后,为他做种种布施、修福,读诵"地藏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回向亡者;若是将所做功德分作七分来譬喻,则家属获得六分功德,亡者只能获得一分功德。

(5)读诵"地藏经"者蒙受无数大菩萨(示现鬼王)守护

又经中"阎罗王众赞叹品"说:"凡是聚集在忉利宫的无数鬼王(其实是大菩萨所示现),皆发誓拥护供养佛菩萨像的善男信女及供养地藏菩萨画像的善男信女、以及读诵"地藏经"的善男信女,而且也会命令裟婆世界中有善根、有善心、有灵通力的小鬼及土地神祇卫护这些人",不令恶事、横事、恶病、横病及一切不如意事,接近"这些人"的住处,何况入门?!"

(6)读诵"地藏经"者,能令临终人及亡故亲眷脱离恶道苦难、脱离鬼神近身扰乱之难

经中又说,裟婆世界的行善之人,临终之时,也会有百千种恶道中的鬼神,或者变化做父母、眷属,接引亡者,令祂堕落恶道之中,何况在生之时本来就在造恶之人?!所以经中普劝裟婆世界的众生要在六亲眷属临终之时,广设大供养(如助印佛经、佛书,印制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佛菩萨圣像与人结缘,令人因见闻庄严佛像而启发皈依三宝、学佛向道之心,更能为临终人(或亡者)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读诵"地藏经"。)以此功德,回向临终人(亡者),便能令亡者脱离恶道之报,诸恶鬼恶神皆不能靠近亡者………。

这几段经文也是地藏菩萨依"本愿力"救度现世苦难众生非常重要的"依据"。

(五)读诵"地藏经"者就是步入"布施法门"的开始

(1)普劝权贵之人布施修福、供养佛菩萨形像

经文"较量布施功德缘品"又普劝裟婆世界中的国王、大臣、长者、富贵之人发大慈悲心布施贫穷之人、癃残喑痖之人、聋痴无目等种种不完具之人,就是已经种下未来佛道上布施入门的因种…(经中有方便说法)。若是更能在佛门中求福,如建造、供养佛塔(有佛舍利的佛塔)、供养佛、菩萨、声闻圣者、辟支佛圣者形像,并且亲自供养、布施菩萨、声闻圣者、辟支佛圣者,以此功德,来世一定生天受乐。又鼓励将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回向佛道)…,未来便会投生为大梵天王。

(2)普劝权贵之人劝化他人共修布施之福

更普劝权贵之人(如国王等)劝化他人共同布施结缘……,未来福德果报无量无边,一定成就佛道。又普劝权贵之人(如国王、贵族等),布施老病之人及生产妇人医药、饮食、卧具……,让他们生活安稳、救急救难,便已经积集未来成佛道上的福德资粮……。这也就是说明,如果佛教徒要学习地藏菩萨"成佛悲愿"的入门,必须从六度波罗蜜中的"布施法门"入门学习。

(3)普劝善男、信女行布施、供养佛菩萨形像、并且回向佛道

"经中"又普劝这个世界中乃至十方世界中有善心之人,布施、供养佛、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令世人见闻、启信……,未来必得无量福德。更鼓励将此布施、供养佛、菩萨像功德"回向法界"(回向佛道),就已经种下未来佛道上的福德资粮;亦是踏上"布施波罗蜜"因种的第一步。

(4)普劝善男信女听闻大乘法义从此踏上"学法"的第一步

又普劝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大乘经典,布施、供养、印刷、赞叹大乘经典中的法义,(如"布施法门"由浅入深的修学之义,见本网所刊载的"圆满布施之道"一书;同时劝化多人共同发心听闻、布施、供养、印刷、赞叹大乘经典………;修补佛塔、佛寺………,未来福德无量,凡此皆是踏上"布施波罗蜜"因种及学佛资粮的入门"因行"之一。

(六)供养、礼拜地藏菩萨画像者得到十种利益、同时获得善神守护

经文又说,只要未来世中及现在世中的善男、信女,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并且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此人住处便会获得十种利益。如果这位善男子、善女人,在其住处之中,更能读诵"地藏经",必会蒙受许多善神守护(坚牢地神为代表,此神乃是大菩萨所示现,不是一般的鬼神之类)。

(七)读诵"地藏经"又"依"经意"奉行"者必得诸天守护

经文又说,善男子、善女人,不但要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读诵"地藏经",尤其要依"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说"经意""依教奉行"─如实去修行,则不仅会得到"坚牢地神"的拥护,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之事远离,同时也会得到诸天眷属乃至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及梵天眷属守护。

(八)善男信女只要在佛法中种下一点一滴的善根,地藏菩萨誓愿救渡

经文次末由释迦牟尼佛嘱附地藏菩萨说:十方世界中未来世界内的天人众生及裟婆世界中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在佛法中种下一点一滴的少许善根,你(地藏菩萨)皆要以"本愿力"、"大威神力"拥护此人,度化此人,牵引此人在成佛道上渐渐学习………,令他不退却………!

(九)只要人、天众生临终念出一句佛菩萨名号、一句大乘经典中的经文、颂词,地藏菩萨誓愿救渡、震碎地狱之门

释迦牟尼佛又嘱附地藏菩萨说:如果未来世之中,有天人或者人道众生,在临终之时,只要能够念出一句佛的名号(如阿弥陀佛)、一句菩萨的名号(如地藏菩萨圣号或观世音菩萨圣号)、乃至大乘经典中的一句经文、一句颂词,你(地藏菩萨)皆要以"悲愿力"、"威神力"运用种种善巧方便救拔此人………,牵引其人至人、天道中,甚至在未来善根成熟时,示现广大无边的庄严身相,令其见闻………,因此振碎他的地狱业苦,牵引其人至人、天道中受乐………。

此段经文正说明"大菩萨"的"悲愿力"不可思议,令人无限的礼敬、赞叹!

(十)称念地藏圣号、读诵"地藏经"者获得二十八种利益

经文最后赞叹凡是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天龙、鬼神,只要听闻此"地藏经"的经句、读诵"地藏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或者供养、瞻仰、礼拜地藏菩萨画像,便会得到二十八种利益,未来迅速往成佛道上行进,迅速种下"成佛的圣因",速证圣果,毕竟成佛。

(十一)地狱不会空、三恶道不会空、地藏菩萨的"菩提悲愿"永无止尽

由此可知,整部"地藏经"最主要就是赞叹"地藏菩萨"在过去"行菩萨道上"所发广大利益众生的"菩提悲愿"的"因行"与"果德",而且"地藏菩萨"依其"悲愿力"、"威神力"及"广大神通力"所做利益无数苦难众生的无量"事行",是遍及有情众生的种种困难、痛苦………,并且已经使十方世界中的无数众生,皆脱离现世之中的种种苦难及三恶道的痛苦,令他们正在天道与人道受乐,这正表示地藏菩萨在过去广远劫数中及现在正在十方世界中,已经实践"成佛悲愿"的名句:即"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理想已经很久了……。

然而十方世界中的"地狱业行、业报、业苦",尽未来际,是永远不会空却的,十方世界中的众生所造三恶道的业行,所受三恶道的业果、业苦,是永远没有止尽的,所以地藏菩萨所发广度六道轮回中的众生之"菩提悲愿"是尽虚空、遍法界、永无止尽的。

(十二)十方诸佛菩萨的度生悲愿皆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有尽期

而且不仅地藏菩萨所发广度三界众生的悲愿如此,所有十方世界中的诸佛及大菩萨,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所发广度三界众生的誓愿,救渡六道轮回中的众生脱离三恶道苦难的悲愿,也是如此,尽虚空、遍法界、无有尽期!

而地藏菩萨亦是与裟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特别在"忉利天宫"为此界众生赞叹"地藏菩萨"的"成佛悲愿"!

(十三)读诵"地藏经"者要从地藏菩萨所说"成佛悲愿"的最初"因行"─"就是最初的修行方法"入门学习,即是"净土法门"与"礼忏法门"

读经者必须明白,"地藏经"虽然"特别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悲愿",但是现世之中的读经者,皆是初学之人,不可能在今生就能力行"地藏菩萨"的"成佛大愿",因为我们没有如地藏菩萨般的"广大神通力"、及"广大智慧力"呀!?当知初学之人,必须依"地藏经"所说"成佛悲愿"的最初"因行"─"就是最初的修行方法"入门学习,即是在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成佛悲愿"后,首先要从"法门无量誓愿学"中的一种,即"净土法门",与"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其中一种斩断通往三恶道的业行、心性、习性、烦恼下手去除、学习"身、口、意三业"不再造作三恶道的业力、烦恼、习性入门学习,即"礼忏法门";这才是真正从今生起就踏上"地藏菩萨"过去世中最初凡夫修行启步的开始。

(十四)读诵"地藏经"者不可只停留在"经文表相的文字间",而不发心从"身、口、意"三业行为开始改变、修养品德下手学习

如经文在"阎浮众生业感品"所开示的内容,已经将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弘扬"地藏经"的"本怀"表露无遗。就是"地藏菩萨"普劝善男子、善女人读诵"地藏经"的本意,不仅是希望善男信女在读诵"地藏经"时,只停留在"经文赞叹"地藏菩萨"的"菩提悲愿"的范围及经意的表面文字"而已;并且希望善男、信女在读诵"地藏经"时,一定要"依经奉行"─即"经文之意"令身、口、意三业实践"经意的内涵",亦即要依经中所示彻底去力行"经中之义理",才是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引导善男、信女读诵"地藏经"的本意!

也就是说,在读诵"地藏经"时,不仅要恭敬、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还要力行"成佛悲愿"的"因种"(远因),就是除了"净土法门"与"礼忏法门"外,还要从自最初皈依三宝起,第一步学佛入门的起步,就是从最初步的最主要的修行方法"入门学习。

亦即"前述经文"所说:不再造作堕落三恶道的业行,不再造作失去人身的恶行;即从现在开始,在出家法师(引证师)的引导下皈依三宝、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圣戒,这才是确实进入"佛道悲愿"的最初因行的第一步的开始。

因为皈依后而不能守持五戒,致使来世失去人身,不能再继续信佛、学佛,便失去今生皈依的意义,等于没有进入佛门,离"佛道悲愿"的最初因行的第一步远矣。

而"地藏经"中所说不再造作堕落三恶道的业行广义之意,即前述经文所说,从现在开始:不再我行我素、不再是非不断、不再争斗不断、不再杀害畜生、不再放纵情欲、不再堕胎杀生、不再窃盗伤人、不再恶口毁谤、不再脾气暴燥、不再悭贪吝施、不再贪食荤食美味、不再打猎杀生、不再悖逆父母、不再放火烧山、不再毒害父母、不再捕鱼捕虾、不再毁谤三宝、不再毁谤大乘、不再自恃过高、不再轻法慢教、不再诬梵诬僧、不再偷盗常住(佛寺)物品、不再诬赖僧宝、不再破戒犯斋、不再无理取闹、不再非理毁用、不再贡高我慢、不再两舌斗乱、不再邪知邪见………。

佛教徒要彻底做到以上所说"断除堕落三恶道的行为、烦恼、习性及心念的牵引因",在日常生活中彻底修心养性,才能在未来世中真正脱离三恶道的业报,真正朝向三善道的业报前进,再加上日日读诵"地藏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经常布施、修福,当然更能令自己朝向广修"佛道资粮"的路上走,永远为"地藏菩萨"所加持………。

读诵"地藏经"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能够做到以上所说"经意"─依教奉行,这才能真正体会释迦牟尼佛与"地藏菩萨"共同弘扬"地藏经"的本意,永劫与地藏菩萨的"甚深悲愿力"相应,地藏菩萨必然常相左右,永劫引导你往究竟成佛的道上行而不退转。

十五、读诵"地藏经"者想要求生净土,未来要转以诵"阿弥陀经"、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为主

但是如果"持经者"想要在临终往生净土,就要在读诵"地藏经"四十九遍乃至一、两百遍后(即数月至数年之后,亦即要看你发心诵经的快、慢问题),再转为每月十斋日(如前所说十斋日)恭诵"地藏经",而于每日转为读诵"阿弥陀经"或"观无量寿佛经"或"无量寿经",并且每日转为称念"阿弥陀佛"圣号,转为学习、理解"净土经典所说法义",直至临终不退读诵净土经典、称念"弥陀"圣号的坚定信心,临终必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请进入本网刊登的"净土探究"单元与"往生净土修行之路"单元!(大寂)

网址:www.lingyinsi.comwww.lingyinsi.org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灵隐路法云弄1号(邮编:310013)

THE END
1.1每日一遍,烦恼再见!司机这波操作,我只能说一句牛! 小佳儿 1121跟贴 网传邻居发生矛盾,老头持械将对方爆头,看样子应该没了 茼蒿爱看看 1.6万跟贴 美女忘记加油停在路上,把老公从被窝叫醒,杀气再也藏不住了 木子谈笑 1209跟贴 员工让老板帮忙拿下花,没想到下一秒同事都误会了 时事瞭望汇 1105跟贴 司机没有让电瓶车先过,车辆https://m.163.com/v/video/VUHTL4FTL.html
2.《美猴王》教学设计到了被拥立为王后,正名为“美猴王”,受众猴礼拜,这多像一个独立的“猴类王国”啊,这又带有明显的1、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初步读了课文,你觉得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何不同?(语言上不同,要求:用普通话讲,不念稿,不背稿;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有感情。 听故事耍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评故事要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319302.html
3.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有多重要?近代的印光大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的熟,成佛有余,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能够专念、熟念,成佛都有余,不学其他法门,毫无遗憾。本来佛是圆满境界,无有不足,也没有什么多余,这里是说一句名号善根功德无穷无尽的意思。“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这样的善根,怎么可以https://www.hrxfw.com/fxrm/fxcs/340334.html
4.《念佛好处多》一向专称(8/20)姐姐,你要一向专念 视频里,堂姐又烦躁地对我说:「小丽,帮我问问谁吧!我也天天念佛,这病咋还不好呢?」仅仅这一句话,我就知道姐姐的病为什么没好。看来你还是没有弄懂学佛的意义,把治病作为念佛的首要目标,平日说「向往极乐」,只是想摆脱痛苦罢了。 https://www.jianshu.com/p/cfc5b2cae1a3
5.化学课点评(通用6篇)三、 点清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学活动的理论支撑,也是提升教学研究质量的重要载体。在点课中,通过观课者“干到老学到老”,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新的形势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要善于抓住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态度:桑田老师一个多礼拜以来每天晚上都上网吧查阅资料,几乎每次都在网吧里哭得稀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6cbhu6m.html
6.幼儿园大班童谣教案(精选12篇)3、提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喜欢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白板引出图谱并引导大家一起说一说、学一学 三、学习童谣 1、师幼结合完整的图谱一起念 你们真厉害帮我把图谱填完了那你们能不能看着图谱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呢我们试试看刚才我们念了一遍之后你觉得一句比较难(拎出难句重点练习)这一句是说的我们一起https://www.cnfla.com/jiaoan/2631395.html
7.《西游记》教案15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忘记忧伤,分享快乐。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3)原著中,对这一段的描写老师也挑选了一句。出示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647514.html
8.大班语言嘉兴童谣教案及反思(精选12篇)童谣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活动选的内容也富有嘉兴特色,想通过教学让孩子能对童谣和方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让孩子感受一下念童谣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念嘉兴童谣,感受嘉兴话的语言特点与嘉兴童谣的诙谐幽默。 2、通过童谣,激发幼儿对嘉兴方言的`热爱。https://www.unjs.com/jiaoan/qita/20210804091954_3952014.html
9.自了法师:从海贤老和尚反省我们求往生的信愿(16)他不会像印光大师一样跟你长篇大论讲大道理,可是,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印光大师文钞》,印光大师讲的道理他都圆满落实,所以他一句佛号念成功了。印祖开示我们,「一句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海贤老和尚用他的一生,把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http://text.xuefo.net/show1.asp?id=235279
10.“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莲池大师开示–谛闲法师徒弟他说,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通通在里面了,一千七百桩公案通通在里面了,你真正把这一句佛号念懂了,三藏十二部你都通了,禅门的种种公案你都明白,一通百通,佛经说的就是一个问题,都是讲的心地法门,这与世间的学问不同,世间的学问,你学理科,不懂文科。我们要信得过这点,晓得一句佛号概括了三藏十二部,把这https://amtb7.wordpress.com/2011/07/07/liancidashikaishi/
11.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佛学常识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四句很平白的话,但是非常值得我们铭记——落实在行为当中。“少说一句话”,我们这张嘴巴——三寸不烂之舌,每天唠唠叨叨说了多少没有意义的话:东家长西家短,足球赛怎么样,哪个国家怎么打仗,什么地方又有好的商品,http://www.dzyart.com/foxiang/2/303.html
12.祈愿观音菩萨慈悲送子直到2012年11月,我去普陀山求子,凡是求子灵验的寺庙我都很虔诚的礼拜,不久后闲着无事上网时,看到一位佛友写的学佛求子灵验的文章,从文章后留的QQ号联系上那位佛友,她给我看了师父看图腾的视频,当时看完视频我还有对师父不恭敬的想法,但为了能怀孕,什么方法我都不放过。然后我加入了佛友建的求子群,一个月后https://www.wannengye.com/view/index/567b628592fc4
13.《果一法师纪念文集》赞颂诗文自幼受慈母影响,常礼拜观世音菩萨。 也许菩萨的接引,二十有余投入佛门, 后参遍丛林,亲近虚老。 果一和尚亲自兼任院长,时时过问教学情况,对学僧关怀备至。次年夏,果一和尚为使学僧改善学修条件,妙哉!妙哉!横超三界,何易如斯。”5果一法师在这里也指出了净土法门只要念“一句弥陀”,且不受时间https://www.lslqs.com/news/1013.html
14.学佛者的信念(下)三十二大丈夫相,从看相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相是世间上长得最庄严、又温和、又慈祥、又端正、五官、手指、眉毛,总而言之,全身从头到脚,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长得非常的圆满,从整个身上的长相来看,找不出任何的缺陷,所以称做大丈夫相。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胜族,是贵族,指大户人家。修学普贤菩萨十大http://ntfjw.com/nd.jsp?id=68
15.念阿弥陀佛视频视频在线观看个视频 03:15 《西游记》中唐僧念的“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原来还有这等深意 发布时间: 2020-06-04 上传者: 烹茶论西游 简介: 《西游记》中唐僧每集必念的“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原 02:13 菩萨进了我的心里!我抱着他大哭了一场,念了四个字,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 2023-05-24 上传者: 再http://client.so.pps.tv/so/q_%E5%BF%B5%E9%98%BF%E5%BC%A5%E9%99%80%E4%BD%9B%E8%A7%86%E9%A2%91_ctg_%E7%94%9F%E6%B4%BB_t_0_page_1_p_1_qc_0_rd__site__m_1_bitrate_
16.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现代一般的密宗,有什么喇嘛活佛来了,去灌个顶,念个咒子,就自以为是在修密,但是这个最基础的礼拜功德作到了吗?礼拜是基本学佛的第一步,像我们进小学开始上课时,还要先向老师行个礼呢!你跟佛学,可真真切切磕过头了吗?所以,你须依此所说,礼满十万以上。“一一遍礼刹尘佛”,有无量无边的我,我的前面都是佛http://www.shixiu.net/nanshi/zhuzuo/qt/4849.html
17.纪念江隆基诞辰110周年系列文稿萃英记忆苗高生之江隆基印象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彭德怀彭老总的秘书张养吾先生,杨虎城的秘书米暂沉先生,还有我访问当中,有人说到,除了礼拜六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以外,从礼拜一到礼拜日,从白天到晚上,都是在当时灯是按时间关的,熄灯以后,有的同学就在路灯下学习、念外语。那时候是学习成风的。这与从林校长https://news.lzu.edu.cn/c/201512/3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