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系××专业
大专大学本科
学士
例:在职学习
200609-200907
××大学××系××专业
—
硕士
主要工作经历
起止年月
单位名称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职务
198307-201202例:200410-200809
海城市气象局******省局***中心
人工影响天气******
201202至今
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信息技术
二、参加继续教育情况(限填5项)
培训班名称/访问进修单位和专业方向
主办单位/指导教师
20130310
火箭增雨作业(指挥)人员培训班
辽宁省气象培训中心
201503-201504
2015年全省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年度培训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
201604-201604
2016年全省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年度培训
三、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
(一)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和荣誉情况(限填科技、人才、业务技术个人奖励和荣誉,其中副研究员申报人或地市级、县级正高工申报人填写司局级以上奖励)
序号
基本信息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例
2010:××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
……
1
2
4
5
(二一)主要专业技术工作经历(限填10项)
专业业务技术工作名称
经费
(万元)
本人作用
完成情况
或成效
1例1
201401-201412
海城市气象局2014年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
辽宁省气象局项目
60
参加(5)
结题验收
2例2
201501-201512
海城市气象局2015年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
3例3
200406
重大服务报告
***省局
参加(2)
获时任省长***重要批示
6
7
8
名称
成果
日期
专利号
(著作权号)
团队人数
(本人排名)
应用情况
*****
发明专利
201507
国家专利局
5(2)
已推广应用在***业务中
(三)获县处级以上奖励和荣誉情况(仅填写科技、人才、业务技术个人奖励和荣誉,限填5项)
2014年度鞍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个人
主要承担联系民兵防雹増雨作业
2015年度鞍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度鞍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个人
2017年度鞍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个人
(四四)代表性论文、论著或其他成果情况(限填8项)
论文论著等总体情况(申报人既是第一作者又是通讯作者时,只统计1次):
第一作者论文篇,包括:核心期刊论文篇、SCI(E)收录篇、EI收录篇;
通讯作者论文篇,包括:核心期刊论文篇、SCI(E)收录篇、EI收录篇。
作为主要作者出版专著部,译著部。
作为主要作者编写规划计划种、报告篇、标准规范种、教材部、专利个。
代表性成果基本信息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200字)
(包括:提出的学术思想或技术方法、成果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参与程度、学术刊物中的主要引用及评价情况等)
做好资料收集、联系服务对象开展三农服务
张三,***.2017.*********.****(技术手册).
四、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情况(限填5项)
类型
开展情况(限100字)
201603-201703例:201005-201011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
培养郝晓川同志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信息技术知识,使其能够完成作业任务。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工作内容:******。成效:2012年12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例:201301-201512
团队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工作内容:******。成效:2012年12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例:201707
培训授课
气象干部培训学院,*********,4课时。
五、主要业绩简述(300字以内)
为更好的完成人影作业和安全生产任务,计划在下栗弹药库安装监控报警安防系统,坚决做到弹药管理不留死角,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我们要继续树立大局意识,狠抓安全意识、落实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做好来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保证安全高效地顺利完成,为海城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六、推荐单位审核及推荐意见
科级单位意见
李绍宏同志参加一直从事气象信息技术工作,能够做到操作规范、质量优秀。参与省象局项目2项。综上,该同志符合《气象专业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条件》(气人函〔2019〕305号),具备申报工程师任职资格的条件,同意推荐李绍宏同志申报工程师。
公章
负责人(签字):2019年11月13日
推荐单位人事部门审核意见
已对李绍宏同志2019年申报中级职称的资格业绩材料进行了审验,确认申报材料真实、完整、规范。
负责人(签字):2019年11月14日
推荐单位推荐意见
该同志的专业理论水平,工作经历与能力和工作业绩,符合《气象专业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条件》(气人函〔2019〕305号)文件条件的要求,具有申报工程师任职资格的条件,经研究同意推荐李绍宏同志申报工程师。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七、职称评委会评审及人事部门审批意见
职称评委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职称评委会评审意见
总人数
参加人数
表决结果
备注
赞成人数
反对人数
主任委员签字:年月日
人事或职改部门审批意见
负责人:年月日
证书管理号:
填表说明
(仅供填表时使用,无须打印装订)
二、填写格式说明
1.表内所填内容使用五号宋体,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空,行间距设置为16磅。表格一般不出现跨页断行。
3.本表一律打印或用签字笔填写。
三、封面填写说明
1.“单位”填写司局级单位。
2.“申评职称”请根据个人情况填写“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或“副研究员”。
3.“专业方向”根据岗位工作实际,在“天气预报”“气候与气候变化”“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综合气象观测”“气象信息技术”“气象教育培训”等7个方向中选择填写。
4.“个人承诺”中横线空白处请填写申评职称,并在“申报人签名”处用签字笔签字。
四、本表第一至第五部分填写说明
本表第一至第五部分由申报人填写。其中:
(一)第一部分“申报人基本信息”
1.政治面貌:填写“中共党员”“中共
预备党员
”“
民革
党员”“
民盟
盟员”“
民建
会员”“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社员”“台盟盟员”“
无党派人士
”或“”等。
2.工作单位:填写法人单位。
3.行政职务:填写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4.主要学习经历:“类别”分为“全日制”“在职学习”两类;“学历”分为“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等。“学位”填写“学士”“硕士”或“博士”。如无学历有学位,请在学历栏内填写“—”;其他情况类此填写。
5.主要工作经历:
(2)单位名称:具体到处级单位,其中地市级和县级申报人填写到科级单位。
(3)职务:填写副处级以上职务,其中地市级和县级申报人填写到科级以上职务。
(二)第二部分“参加继续教育情况”
2.学习培训和访问进修情况应提供书面支撑材料。
(三)第三部分“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情况”
1.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和荣誉情况
本部分限填申报人入选的人才工程(计划);人才奖励(称号)、科技奖励或者业务技术个人表彰和奖励。不需填写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党(团)员、三八红旗手等其他非业务技术类奖励。
(1)基本信息:按年份、颁奖单位、奖励名称、等级、排名等顺序填写。(例:“2017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填写“2017:**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排名以获奖证书的排名为准。)
(2)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填100字。
(3)原则上仅填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副研究员申报人和地市级、县级正高工申报人可填写司局级以上奖励。
(4)本部分可根据需要自行加行。
2.主要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本部分填写承担的业务技术工作。按照职称评审条件中关于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的要求,根据个人情况填写一项或多项。
(2)本人作用:主持、骨干参加或参加等。参加者要注明是第几参加人,如第2参加人,填写为“参加(2)”。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课题负责人)的“本人作用”应注意根据项目情况分类填写。一律以项目(或课题)批复单位批复的第一层阶的任务书(或等效文件)为准,在第一层阶任务书(或等效文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课题负责人)的填写为“主持”,第二层阶的分项负责人(或子课题负责人)的填写“骨干参加”,其他层阶的参建者(或参研者)一律填写“参加”。
(3)经费:项目和工程必填;其他技术工作如果没有专项经费可不填。单位以“万元”计。
(4)完成情况或成效:项目、工程等填写是否结题验收及转化应用情况;规划计划、标准规范等凡有正式发文的请填写文号;重大服务报告或咨询报告等要填写认可部门或批示人的职务和姓名。
(2)团队人数(本人排名):如“团队共有5人,本人排名第2”填写“5(2)”。
4.代表性论文、论著或其他成果情况
本部分限填写8项。
(1)基本信息:
——论文:按“作者(按原排序,本人姓名用加粗字体).年份.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影响因子),卷(期):起止页码”的格式填写。(例:张三,李**.2014.*********.气象学报(103),75(4):115-120.)
——著作:按“作者(按原排序).年份.著作名称.出版地:出版社.”的格式填写。(例:李**,张三.2017.*********.北京:气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