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00后宿管走红网络,又引发了网友对宿管这一职业的热议。一直以来,网友对宿管的评价是“门槛低”“工作舒服清闲”“可以少走三十年弯路”。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并体验过宿管的工作处境。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年轻宿管与人们印象当中的传统宿管形象有什么区别?年轻人当宿管又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等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负责学校各项事务、运营个人自媒体、带领团队打造智能化管理系统——上海建桥学院宿管肖鹏的工作可能会打破人们对宿管的传统印象。
并不轻松的宿管工作:
12小时轮班负责7000个同学生活
一年前,作为咖啡师的肖鹏从小红书内部的咖啡吧辞职,成功应聘为上海建桥学院的宿管。他选择做宿管的理由并不是其他人所谓的躺平,而是觉得自己年轻,想多尝试不同的工作。
开启新的职业生涯对刚入这一行的肖鹏来说并不轻松。这种不轻松并不是专业门槛上的,而是繁复的工作内容、较大的工作量以及并不短的工作时长。
“每周工作五天,分白班和夜班,白班从早上7点至晚上7点,夜班从晚上7点至晚上7点,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肖鹏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介绍,“这是我们一般的值班情况。平时上学期间,值班的宿管要负责晚归同学的登记、钥匙的出借归还和违规电器的巡查,从而保证宿舍同学的住宿、进出安全。而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值班宿管也要保证不回家同学的安全。”
在肖鹏任职的学校,宿管值班的压力在于,男生宿管负责的区域包括9栋宿舍楼,一共7000多名同学。同学进出入只有一个值班室可以经过。这大大增加了宿管的值班强度。
除了日常值班,宿管还需要负责水务工作,比如桶装水的配送、物资搬运工作等。这些工作内容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才能完成,尤其在持续高温天气,高强度的搬运工作给宿管带来了挑战。
00后宿管的更高追求:
带领15人团队打造智能化管理系统
工作近一年的肖鹏,如今已是带领15人团队的宿管领班。团队成员大多是80后、90后,包括他自己在内有两名00后。“宿管也在向年轻化趋势转变。”肖鹏说。
他认为年轻人从事这份职业的优势在于,可能会为宿管这个行业带来创新性变革。他和他的团队自主开发了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已投入使用。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天面临登记、记录、写日报等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内容。一般来说,宿管传统的工作方式是用手和笔做登记,然后录入至电脑。我们开发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是希望改变这种人工手记的工作方式。”肖鹏向记者介绍团队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初衷时表示,“我们团队成员大部分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过,有想法有技术、人才,就开始执行了。”
“这个系统主要运用于学生的退宿管理。学生可以通过这套系统传输退宿信息。学校宿管可以通过实时统计和更新的数据大屏了解学生的退宿情况。”肖鹏介绍。
有了成功经验,他们又开始了下一步的计划。肖鹏表示,团队打算做一个信息化报修系统,想法已有雏形,目前的进展已经到了UI设计这一步。“学校以往的报修工作流程就是拍照,然后将其发在工作群里,然后进行部门的人员调度。而信息化报修系统可以让学生自行拍照,选择维修选项,提交然后截图上报即可。有了这个系统,所有部门可以及时跟进维修情况,大大减少了报修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斜杠青年自我激励:
“勇敢尝试,不要给自己设限”
“勇敢尝试,年轻人不要给自己设限”。这是肖鹏作为一个在三个领域都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他原就读于青海一所院校的测量工程专业,先后在白鹤滩水电站和小红书工作过。最初刚毕业,他在白鹤滩水电站从事自己的老本行——测绘。一年后,通过自主学习咖啡制作这项技能,又成功入职小红书上海总部的咖啡吧。
对于目前这份宿管工作,肖鹏表示,“工作挺开心的,对我个人成长帮助非常大。同时这份工作也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让我可以将自己热爱的东西在岗位上发挥作用。”
对于如今宿管工作与老本行涉及到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他表示这并不是一个难题。“年轻人求职不用将自己限制在要求专业对口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只要敢拼敢干,就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的。”
工作中,肖鹏不仅会负责策划宿管部门与同学之间举办的活动,还会主动承担起学校一些活动的宣传拍摄。他拍摄的关于五一劳动节以及消防活动的宣传视频被发布在学校官方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