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小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研究以银川市西夏区三所小学为例【摘要】采用自编的“关于小学生厌学状况的调查问卷”,按照分层抽样的原理,根据学校综合实力的优、中、劣选取银川市西夏区三所小学的4到6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综合实力分为优、中、劣的三所学校学生厌学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8.7%、13.4%、17.6%。本研究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三所小学学生厌学的现状调查,发现小学生厌学的诱发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1.网络的负面影响;2.家庭气氛与父母的文化素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3.学校文化氛围与教师专业素养;4.学生自身的原因等。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解决策略:1.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2、质量观,扭转“重体轻心”、“重智轻德”的倾向;2.对厌学的学生要耐心做好思想转变工作;3.培养兴趣是改变学生厌学的“灵丹妙药”;4.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5.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更新;6.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键词】西夏区小学生厌学对策绪论小学生厌学,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厌学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低落,心情浮躁,行为懒散,纪律松弛,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这种不良情绪,像慢性病毒一样,弥漫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市宣武区厌学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1.6
5、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基础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2.实践意义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小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将有利于提高西夏区有关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三)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依据学校的综合实力状况,选取银川市西夏区的三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涉及四年级学生130人,五年级学生140人,六年级学生125人。其中,男学生210人,女学生185人。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进行实证研究,以问卷为主,辅以访谈。通过自编问卷与访谈提纲,对银川市
6、部分中小学学生厌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395份,回收问卷372份,回收的有效问卷358份,有效回收率为90.6%(见表0-1),对于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11.5进行了处理与分析。访谈教师60人,其中男教师32人,女教师28人。访谈家长46名,其中男家长24名,女家长22名。使用word2000对访谈进行了认真记录与整理,作为研究的主要依据。表0-1取样及问卷情况一览表问卷学校发放问卷数量回收问卷数量有效问卷数量有效回收率(%)西夏九3逸夫小夏十三小12511911692.8总计39537235890.6(四)国内外研究综述厌
7、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的不良表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对于厌学问题的研究侧重点不同。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厌学研究主要是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来研究。哈维曼德尔在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及对策一书中指出有的孩子厌学是身体方面的原因。美国的苏白劳德认为是心理疾病,而解决方法是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疾病,解决厌学问题。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学校教育。目前在科技、社会、人文等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不少国家对于学生厌学这一现象越来越重视,如:英国实施了小学教改三t原则以防学生的厌学。国外对于学生厌学的表现也有了明确的阐述
8、,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书面表达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成因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但是还没有具体的预防矫正的办法,需要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预防厌学的方法才能使每个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教育家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了“厌学”这一词,之后不少学者和有识之士在“厌学”这一领域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学生厌学的调查研究。学生厌学主要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20世纪80年
10、张。”2.关于厌学原因的研究。总结前人对学生厌学原因的探究,把厌学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社会不良因素。对小学生厌学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不良因素有:“读书无用论”、打工风潮、校外娱乐场所、大众传媒等因素。(2)学校教育的影响。有研究者从学校的角度来研究,认为,应试教育伪装于素质教育之下,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大;教育活动中没有“以人为本”、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校教育教学、住宿条件差,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学质量低劣等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3)家庭环境的影响。单亲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期望值、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素质等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厌学。(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心
11、理素质差、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人生理想的缺失和兴趣的负向转移等都可影响学生的厌学。3.关于厌学防治策略的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社会应加强社会文明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应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局面。有的研究者根据当前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建议加大义务教育法青少年保护法实施力度,加强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切实为青少年创造一个不受干扰的安全的学习环境。(2)转变学校教育观念。要从根本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确定学生主体地位、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3)家庭教育。要加
12、强家庭教育指导,改变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创设民主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学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另外,要使家长认识到与孩子相互沟通的重要性。(4)学校和家长要有机配合,形成合力,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一、小学生厌学现状调查与特点分析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关于小学生厌学状况的调查问卷”,按照分层抽样的原理,根据学校综合实力的优、中、劣选取银川市西夏区三所小学的4到6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综合实力分为优、中、劣的三所学校学生厌学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8.7%、13.4%、17.6%。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小学生厌学的诱发因素有四个方面:1.网络的负
19、8%的学生表示经常在网上玩游戏、聊天。网络在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定的弊端。例如,网络上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充斥,极大地冲击了小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网上各科答案都有,小学生可以直接搜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长期下去惰性大增。此外,网络游戏泛滥,自制能力较弱的小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而难以自拔,长此下去,必然对学习产生厌倦。案例.以西夏区逸夫小学五(1)班的w同学为例谈一下网络对小学生厌学情绪出现的影响。w同学原本是一个学习成绩中上的学生,学习态度较为积极,上课踊跃发言。然而从上学期开始,w同学开始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厌倦态度。班
21、响。在调查过程中,34.9%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受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较大。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26.9%的家长表示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不良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最熟识的地方,也是最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地方。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温馨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通常情况下都会努力地学习,并拥有较为不错的成绩。当然了,如果在一个家庭里,父母整天争吵甚至打砸东西,试问这样的环境可以安心学习吗?孩子还能不断进步吗?恐怕很难。案例.西夏区第十三小学四(2)班的l同学本是一个活泼可爱、好学向上的同学,但是由于父母经常为了琐事争吵不断甚至大打出手
24、5%的学生表示学校周围环境较为杂乱,存在网吧、酒吧、ktv、市场等。通常情况下,学校应选址在相对较为安静和安全的地方,周围300米之内不允许存在网吧及其他娱乐性机构。然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校周围环境还是比较混乱的,容易诱发孩子走入歧途,最终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案例.以yf小学为例进行说明。yf小学是所调查的三所小学中教育教学质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处于中等的一所小学。该小学靠近nx大学本部、nx大学附属中学,距附近的怀远市场不足400米。更有甚者,学校周围三四百米之外有不下于四所网吧。此外,附近还有不少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起到了诱发作用。2.教师教学不得法导致
26、又是硬灌强压,呆板单调,枯燥无味,缺乏艺术性。如有位教师对学生要求苛刻,写错一个字,罚抄30遍,做错一道题,抄写整张试卷三、四遍,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在教育方法上,有些教师存在恨铁不成钢的错误思想,采用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动辄采用训斥、写检查、罚站等办法。使学生处于焦虑、恐惧状态,严重地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因而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学校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不落实,课外活动不重视,整天把学生像鸟一样关在笼子里。学生失去了生活的七色阳光,没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必然厌恶学校,讨厌学习。王博文.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初探.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01;由于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很
27、低,教师在小学生面前处于主导和权威地位,小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和信奉心态导致其主要通过教师的评价来形成自我评价侧。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消极评价,则将极大地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易导致小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怕见老师,不愿意上课,丧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进而导致厌学。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曾指出,造成学生厌学的深层原因在于以成绩的正态分布曲线为工具,对学生进行反复分等的教学制度。在这种分等制度下,总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因年复一年的屡遭学业挫折、失败而厌学。案例.nx小学四(2)班的w同学原本是一个语文成绩非常优异的一个学生。后来,由于原来的语文
30、胆质疑的习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积极发挥自身创造性的习惯等。一些同学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慢慢会落后于其他同学,同时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最终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32.8%的学生表示会提前预习新课,32.1%的学生表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41.7%的学生没有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案例.西夏九小六(2)班的n同学就是一个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最终对学习产生厌倦的一个典型。n同学课堂上经常开小差,不记笔记,害怕回答问题。课后遇到学习上不会的问题,他不是去向老师和同学虚心请教,而是直接把别人的作业拿过来抄。放学后,他总是把书包随便一扔,然后就到网上“遨游”去了
32、浓郁的挫败感。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学习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最终产生了厌学情绪。三、对策与建议对待厌学的学生,在仔细了解其厌学的原因之后,教师与家长就要密切配合,对症下药,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使之变得愿学、乐学。(一)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扭转“重体轻心”、“重智轻德”的倾向诚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父母的愿望,但如果背离了社会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片面地追求分数,这时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尤其是经常达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时,学生就会对考试感到恐惧,害怕上学。久而久之,就慢慢滋生了厌学的情绪,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其实,时代呼唤各种人才,社
34、去诱导他淡化厌学情绪,逐步消除厌学心理。我们可以用一种称之为“亮点诱导”的方法。所谓“亮点诱导法”就是在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长处,突出其优势,肯定其特色,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进而树立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倾向。(三)培养兴趣是改变学生厌学的“灵丹妙药”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大都能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肯动脑筋,爱提间题,按时完成作业,主动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并且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第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第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第三
3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定;第四,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第五,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第六,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也是间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变得愿学、乐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古人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科学的、美好的理想,是人们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树立科学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有助于学生迁移兴趣,有助于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五)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更新解决学生厌学问题,首先要改变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要求“一刀切”的旧观念,改革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