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管控模式的创新与实践A03经济管理20241216

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机电”)始建于1986年,属于冶金装备制造类企业。“十四五”以来,首钢机电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在原有“1+2”战略定位基础上,坚持科技进步、产品和效益效率“三个更加突出”的战略导向,坚持高端、绿色、智能和数字化转型方向,打造冶金装备制造服务、环保设备及工程、高端制造产业“三足鼎立”产业发展新格局,朝着现代装备制造业一流企业目标不断迈进。

实施背景

推进战略规划有效执行的必然选择。2022年机械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行业下行压力加大。首钢机电需要通过创新战略管控模式激发企业潜能,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增强风险防范应变能力,确保规划任务按期完成。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集团部署,“十四五”总体发展目标按努力实现前三年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后两年实现发展质量的转变安排。首钢机电需要进一步健全战略规划体系,提升战略综合管控能力,保证“十四五”规划阶段和总体目标实现。

内涵和主要做法

首钢机电创新提出了战略管控“五力图”,即以完善职能规划为重点,健全业务规划为抓手,优化战略结构层次,提高“保障能力”;推进资源重组,梳理业务流程,构建以总部机关为战略管控中心、二级单位为利润中心的扁平化管控体系,提高“支撑能力”;以释放培育成果为手段,加快新兴产业布局,提高“应变能力”;以促进科技创新为动力,开展管理创新为支撑,发挥创新赋能作用,提高“助推能力”;以分析内外环境为基础,创新提出并运用“PEST+”分析模型,提高“调规能力”。通过项目实施,首钢机电“十四五”中期规划目标超额完成,主要经营指标达到2008年改制以来最好水平。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以完善职能规划为重点,以健全业务规划为抓手,优化战略结构层次,筑牢战略管控基础,提高保障能力。

完善扩充专业规划。在工艺技术信息化规划基础上,将专业规划扩充为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信息化等6项,充分发挥专业规划支撑作用。

细化板块规划编制。以业务单元为基础,将冶金装备制造服务板块规划细分为钢铁产业增值服务、冶金维护检修、冶金机械备修等6个子规划。将城市基础设施及工程板块规划细分为交通设施及工程、安防设施及工程等5个子规划。将能源环保板块规划细分为水处理规划、硅钢深加工规划等4个子规划,为提升业务战略管控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增加实体单位规划。新增实体单位规划8个,进一步压实实体单位责任,强化监督及时纠偏,为实现总体规划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以明确板块定位为前提,以优化总部功能为依托,推进组织机构变革,完善战略管控体系,提高支撑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聚焦。首钢机电的战略定位是以现代装备制造服务业为核心,实现冶金装备制造服务业和城市设备设施制造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冶金装备制造服务、城市基础设施、能源设备及工程、隧道工程四大业务板块的打造,不断提升“制造+服务”的综合竞争实力。进入“十四五”以来,首钢机电主动适应市场变化需求,拓展生存空间,加快转型发展,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业务布局,聚焦冶金装备制造服务板块、环保设备及工程两大业务板块,围绕军工航天等精密制造、海绵钛生产线装备制造及硅钢深加工等能源环保高端领域,实现由高端制造替代传统产业、高附加值产品替代低附加值产品。

推进资源重组,开展组织机构变革。以科学管控为切入点,重新划分机关部门职责,编发首钢机电组织机构和业务职能调整方案,理顺管理流程,强化管控能力。加强专业管理,调整总部职能,如成立风控审计部,统筹管控法务、审计职能、风控、制度等管理职能。新设实体单位,成立氢能产业事业部和建安事业部,释放管理资源。整合大厂机电、设研院、经营部,为大厂基地走出困境创造条件。构建形成了以总部机关为战略管控中心、二级单位为利润中心的扁平化管控体系。

三是以释放培育成果为手段,以强化提质增效为目的,增强风险应变能力,提升战略管控质量,提高应变能力。

加快释放硅钢加工业务产能,推动规模效益有效提升。加强与首钢智新电磁合作,研制新能源汽车电机,实现新材料应用技术突破。积极开发航空发动机领域前沿技术,利用首钢硅钢片完成GT200高速永磁电机项目,电机运行参数优于设计要求。创新服务模式,围绕硅钢深加工业务采取EVI先期介入,为硅钢项目拓展市场、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抓住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之势,扩能增产,硅钢深加工销售收入比“十三五”期末增长5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科技赋能为导向成立事业部,加快促进新兴产业布局。成立硅钢事业部,集中优势资源,扩充生产场地,新增生产产线,导入管理规范,硅钢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立氢能产业事业部,抢占技术制高点,引进领军人物及研发团队,自主设计新型氢氧发生器,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套双通道双预热火焰切割喷嘴等新型产品,首个氢氧切割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华西特钢落地。成立智能制造事业部,开发智能化柔性加工单元,利用机器人将数控设备串联起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引入高端客户,开发与航空军工配套产品,合作开发四联装发射舱,在国际航展中首次亮相,提高了品牌影响力。

四是以促进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开展管理创新为支撑,发挥创新赋能作用,提升战略管控水平,提高助推能力。

构建高效协同联合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内部自主创新,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制定优惠激励政策,涌现了自主设计优化斜切机等海绵钛生产线剪切设备、大拉力钢绞索装置的防撞护栏、双预热火焰切割等一批自主研发项目。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攻关,整合公司内部单位资源,促进创新成果迅速形成。如氢能事业部、电机厂、大厂机电三家内部单位协同开发氢氧火焰切割技术,45天内快速完成华西特钢氢氧火焰切割项目。突破创新主体壁垒,融入集团科技创新体系。与首钢工学院合作,开展柔性加工前沿技术开发,搭建智能化柔性制造单元;与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发带钢端面检测和扇形段辊缝在线检测技术,与首钢智新电磁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系列电工钢产品终端检测系统集成及应用,获得首钢科学技术三等奖。

坚持载体带动,形成管理创新发展的新格局。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两手抓,健全完善创新工作体系,每年制定管理创新课题实施计划和科研计划。设立创新评审专家库,选拔优秀管理创新项目,保证创新成果权威性和公信力。推行正向激励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奖惩办法和管理创新奖励机制。发挥卫建平创新工作室作为北京市第一批创新工作室的孵化和载体作用,先后指导建立了刘琪智能制造、吕涛高炉炉顶设备及史建环保设备创新工作室,与学校搭建生产、学习、研发三合一交流模式,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创新培育基地。加大研发投入和专利研发申报,为新产品开发及公司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坚持上下联动,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围绕钢铁主业形成全自动埋弧堆焊、激光熔覆、硅钢深加工等专有技术,成功跻身“双高新”企业行列。2021年以来获得管理创新奖12项,其中获北京市1项、集团4项、股权平台7项,全部落地推广。

五是以分析内外环境为基础,以发挥自身优势为前提,创新运用模型工具,科学做好修编评估,提高调规能力。

科学研判形势变化,确定规划调整重要依据。为做好宏观环境分析,首钢机电在传统PEST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疫情影响维度,创新提出“PEST+”分析模型,突出扩大调剂空间,提升应变能力,为规划调整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运用战略分析工具,准确评估产业板块竞争能力。首钢机电加大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分析等工具运用,为规划评估调整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决策依据。以能源环保板块为例,进行五力模型竞争力分析,发现能源环保板块综合竞争力处在中等偏弱的水平。为改善运营质量,首钢机电对于污水污泥、烟气净化等传统业务,通过深化战略合作、延伸服务领域、严控成本费用等来做优做强环保板块;对于风能设备、氢能运用等新兴能源环保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合作模式、加快成果转化来推进能源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效果

经济效益: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完成超规划值43.1%,利润总额完成超规划值13.2%,新签合同实际完成超规划值24.9%,完成均好于规划预期。

管理效益:截至2022年末,营业收入增长92.5%,利润增加5.9亿,劳产率比“十三五”期末提高了313%,运营质量显著改善。

社会效益:战略管控模式的创新与实施有力保障了企业规划执行落地,提出的战略管控“五力图”“PEST+”模型等创新方法和工作实践,对兄弟单位也具有一定借鉴作用。方案的创新性、实践性、价值性在企业得到验证,为企业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本文获得第二十五届首钢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本版刊发时有删节)

THE END
1.因“企”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记者了解到,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国资委将坚持“两端发力”:一方面,推动企业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启动实施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推动央企加强前沿技术的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https://www.china-aii.com/jgdt/7140675.jhtml
2.中能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能建集团早期主要服务于国防领域,包括参与军队油气设施建设以及海外贸易。集团目前积极投身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于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形成以金融、新能源环保、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并承担了众多国家战略任务。http://www.chinaech.com/newCon.aspx?nid=10078
3.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一)附件1:“十四五”重点项目表及施工图 (二)附件2:西双版纳州现代物流产业链招商指南 (三)附件3:全国物流业发展优秀案例汇编 一、规划概述 (一)规划背景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全州产业结构https://www.xsbn.gov.cn/192.news.detail.dhtml?news_id=2849315
4.工程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专业完整模板).doc工程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专业完整模板).doc,PAGE 工程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 (2021~2025年) 二○二一年二月 目录 PAGE 59 目录 TOC \o 1-3 \h \z \u 16435 一、宏观环境分析 1 13928 (一)“十三五”宏观经济回顾 1 9088 (二)“十四五”宏观经济展望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201/6053121223003100.shtm
5.完善主责主业管理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健全原始创新制度加快5.集团管控的主要问题与典型模式解读; 6.集团总部的战略职能、要求及集团管控体系建设实务; 7.集团母子公司权责界面划分与权责清单设计。 (四)新《公司法》背景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完善优化 1.公司治理的概念、核心、典型模式及要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ODIxNzUzMA==&mid=2247559996&idx=1&sn=bff8e2414fa098a302122de5a17474d6&chksm=ceac0ce9f9db85ff2f9b6df61048c077f620b783addcfd35e2763a30b40cadcf629a311af0e4&scene=27
6.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业内新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工程师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建设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外延式的“增量”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式的“存量”发展转变。“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而此前长期服务于“增量”发展的中国城市规划学科也面临着从定位到编制乃至管理和实施方法的全http://www.zjypxzx.com/c/2021-12-15/494995.shtml
7.基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基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文琳行业研究“政府主导、市 场运作,统筹规划、节约集约,利益共享、公平公开”的原则共同参与项目,融资渠道相对多元,包括:1)PPP 模式,由政府出资联合社会资本成立项目公司作为项 目建设运营主体,资金来源主要为股东资本金及市场化融资;2)F+EPC 模式,由 政府委托下属国企与工程建设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3)城市更新基金,由政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066049.html
8.许昌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载体,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工程,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培育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为“十四五”推进制造业高http://xinxi.mei.net.cn/gh/zl.asp?vid=840
9.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判断及“十四五”发展建议从国家到地方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愈发健全。一是细分领域战略规划陆续编制印发。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近20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密切相关的顶层政策文件,涵盖整体目标、创新环境保障和具体发展举措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领域八大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591781
10.四个强省六个浙江,瞪羚独角兽……“十四五”规划《纲要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集中力量发展信息经济、节能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等七大万亿产业。2017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在七大万亿产业的基础上,增加文化产业,提出发展八大万亿产业。 “四大建设” 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是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举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17088.html
11.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要闻公司召开“十四五”规划宣贯会议1月21日,公司在京召开“十四五”规划宣贯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推动公司战略转型和“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出席并讲话;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斌,公司领导李燕明、刘源、杨良出席会议。https://www.powerchina.cn/art/2022/1/21/art_7440_130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