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德州:充分发挥铁路、公路连接京津塘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承接国家贯通南北物流通道节点的任务,建立以煤炭、木材等大宗货物为主的物流园区,服务于山东经济发展。
4.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9个):
(1)淄博:充分发挥石化产业聚集的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纺织(丝绸)服装、陶瓷等特色物流,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2)枣庄:充分发挥京沪铁路、高速公路和内河航运交通运输的优势,重点发展煤炭物流、建材物流,形成连接徐州等周边城市的物流节点,大力推进省际物流建设。
(3)泰安:充分发挥省内东西南北交通的聚集点及临近济南和莱芜区域位置优势,打造汽车配件、煤炭、钢铁加工、石膏等制造行业物流园区。
(4)威海:建立以港口联盟为依托,以航空、铁路、公路为基础的港口物流节点城市,服务于区域内橡胶轮胎、造船修船、纺织、海洋食品等行业物流发展。
(5)日照:建立以港口联盟为依托,以铁路、公路为基础的港口物流节点城市,大力发展煤炭、矿石、钢铁、木浆、大宗货物商品及进出口物流基地,服务于国家东西通道的集疏运。
(6)莱芜:依托钢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钢铁生产、储存、加工、配送一体化工程。
(7)聊城: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建设煤炭周转、有色金属、汽车、农用车和粮食等综合园区,形成辐射河北衡水、河南濮阳周边地区的物流节点城市。
(8)滨州:充分发挥纺织产业、有色金属、汽车零部件、小型通用飞机产业的优势,重点建设连接环渤海经济建设圈、服务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物流节点城市。
(9)菏泽:发挥新兖石铁路、京九铁路以及日东高速以及辐射江苏、安徽、河南周边地区和省际商贸流通的优势,建设粮食、煤炭、农林工商贸综合物流园区。
2.土地方面:坚持节约用地原则。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列入工业、仓储用地范畴;对列入省重点规划的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新增用地,有关部门要给予支持;鼓励在原市区内的物流企业到城郊结合部建设物流中心,对市区内土地实行置换,原划拨土地由政府按土地利用规定处置,并给予企业适当补偿,扶持新建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