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讲义09第9讲思维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食物概括的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食物的本质特征呵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咱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的表现形式包括概念形成、判断、推理、问题解决、决策等。思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行为测量、出声思维、建构认知模型三种。

一、行为测量(BehavioralMeasures)

定义:行为测量是指研究者通过对被试外显行为的观察或运用各种指标对被试的外显行为的评估来获得思维过程数据的方法。通过对观察数据或行为指标的分析,往往可以推测被试的内在思维过程。

(一)观察数据

观察数据即对被试行为进行观察后所获得的数据。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实验和苛勒的顿悟实验能很好地说明研究者是如何使用具体的观察数据形成早期思维理论的。两个实验都以动物为被试,主要依靠行为观察数据,针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出两种经典假说,这证明了观察数据在思维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二)行为指标

2.沃森和约翰逊-莱尔德(Wason和Johnson-Laird,1972)的四卡问题:行为指标为

作出各种回答的人数比率

3.其他的行为指标:错误率

二、出声思维(thinkaloud)

定义:在思维研究领域,通常会让被试在问题解决或推理的过程中,将其思路用言语报告出来,这种言语报告的方式被称为出声思维。

(一)出声思维的由来

心理学家邓克(1945)首先提出了出声思维法。出声思维法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实施:(1)对被试进行预训练,使他们能顺利地进行出声思维;

(2)给被试一个思维作业,让他们用出声思维的方法来完成作业,同时录音;

(3)当被试在进行出声思维的过程中,发生停顿,实验者应及时提醒或询问他们在想什么,不过,除非有特殊的研究目的,并事先做过准备,实验者在出声思维过程中,不应提问,以免干扰被试的出声思维;

(4)将录下的言语报告逐字逐句地整理成文字材料,并对记录进行细致的分析,提炼其中有价值的材料,以分析被试思维的过程及其特点。

(二)出声思维的分析——问题行为图

问题行为图可以使研究者直观地看出被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操作序列。

组成部分:(1)知识状态,即被试在某一具体时刻所知的关于该思维作业的全部信息;(2)操作,即被试每次用来改变其知识状态的手段。

问题行为图表明:被试的过程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以一种曲折、迂回的方式前进。(三)出声思维的研究实例

(四)对出声思维的评价

1.出声思维的优点:(1)通过问题行为图对出声思维进行分析,使得言语报告可以被数量化;

2.出声思维法的缺陷:(1)作为言语报告的一种,出声思维反映的是仅能停留在被试意识层面的东西。而近年来一些研究则表示:思维过程并不一定是可以外显的,被试的思维过程完全有可能是内隐的,即被试不知道为什么会得到此类答案,或者不知道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2)在解决问题时让被试进行言语报告是否会影响到被试的思维?也许为了更清晰地

报告某个想法,而未能及时地注意下一想法,导致灵感的丢失。

(3)言语报告的可信程度到底有多大?出声思维和过去心理学中的内省法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有关内省法可信度的争论在出声思维上再度出现。

三、建构认知模型

是一个方法论上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一种指导思想,而非专指某种具体的方法。往往通过尝试各种方法,综合系列实验研究的结果,来建立模型以揭示思维的心理机制和内部表征,并设计实验来检验模型的解释力。

(一)实施步骤

1.先验模型阶段

先建立一个有关思维心理机制和内部表征的先验模型(是指研究者头脑中的理论模型,即还未得到实验验证的思想雏形)。罗希(Rosch,1975)提出一种有关概念表征的概念结构的原型说。他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prototype),即它的最佳实例来进行表征的,原型是能够用来最好地说明概念的一个样例。概念表征除了原型外,还有维量。维量是指范畴成员的代表性程度(degreeofcategorymembership),即概念内的其他个体偏离原型的距离。原型和维量的紧密结合就形成了概念。

2.实验验证阶段

在先验模型指导下,进行实验验证是认知模型范式的第二个步骤。实验验证,即要通过对各种变量的操纵来获得有利的结果,提出支持或否定先验模型的证据,为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打好基础。罗希(1975)设计的实验验证概念表征的原型说。

3.模型完善阶段

经过修改完善的模型将回到实验验证阶段,重新经受实证研究的考验,然后再完善。(二)评价

1.优点

(1)符合如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先依靠人的理性提出某个观点,然后再以实践去加以验证。

(2)有利于揭示思维的本质及其内在的心理机制,而不仅仅停留在现象的层面上。

(3)对人的思维过程进行某种模型上的猜测与拟合是十分有应用价值的。

THE END
1.边际效应:理解它,就明白如何在投资中利益最大化什么是边际效应?边际效应,它指的是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成本投入,所新增的收益反而成反比一种的现象。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事情,如果去吃过自助餐,会不会有人和我们一样的心态:记得之前和同事一起去吃自助餐,大家互相抱的心态就是敞开肚子吃,要吃回本,不然就划不来。那个时候,我也在算一笔账,自助餐按这样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508476942622773&wfr=spider&for=pc
2.什么是期望效用理论,名词解释定义是?名词解释期望效用理论 参考答案: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决策均是类似于一种“博弈”形式的决策,每一个选择项均有一个或多个与之有关的结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常态决策模型 参考答案: 常态决策模型的中心概念是效用,效用即每个选择的总价值,或者每一个结果或产品http://www.ppkao.com/tiku/shiti/6300089.html
3.期望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什么?期望理论是一种行为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体的决策过程。其核心假设是个体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到不仅仅是可能结果的价值,还会考虑到这些结果发生的概率。具体来说,期望理论认为个体会在不同选择之间比较期望效用,即每种选择的预期效用是其结果的价值乘以结果发生的概率的加权平均值。个体的目标是选择能够最大化期望效用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f1af2598a176483444d74d2b349507e5.html
4.期望效用理论是()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是( )提出的。 A. von Neumann & Morgenstern B. Braine & Reiser C. Johnson-Laird D. Kahneman & Tversky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 参考解析: von Neumann & Morgensternhttps://www.shuashuati.com/ti/9a6c9a53a6914666aac72f737a589f23.html?fm=bd24a68733ea2c114cc0fc08195ca8f87b
5.1期望效用理论.ppt文档全文免费预览0.89的概率获取$100万的净收益;以0.01的概率获取$0 又有另外两个备选方案B1,B2,其收益情况为: B1:以0.1的概率获取$500万净收益;以0.9的概率获取$0 B2:以0.11的概率获取$100万净收益;以0.89的概率获取$0 三、期望效用准则的矛盾 如果面临这样的双重选择,且你选择了A1和B1,你的偏好就和期望效用理论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929/5321242023002133.shtm
6.期望效用理论.doc该【期望效用理论 】是由【jenglot】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期望效用理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期望效用理论期望效用指的是消费https://www.taodocs.com/p-924290291.html
7.期望效用(经济学理论)中文名期望效用 记作函数EU=PU(W)+(1-P)U(Q)、E{U[P,(1-P);W,Q]} 类别数学专业术语1 基本简介 期望效用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期望效用越大意味着这个结果发生的概率越大,它只用于判断不同人对风险的不同的偏好。 但是人们在面临损失和赢得的时候,往往会因为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101991
8.期望效用理论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 ,不但提出了计算机体系结构 ,还是博弈论之父,提出期望效用理论,广泛利用在金融学中。期望效用理论是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理性预期、风险回避和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行为的模型化描述。 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是人们理性决策,然而通过人们心理学研究结论来看,在做决策的时候非理性还是占大多数,就https://www.jianshu.com/p/57b703463ad6
9.「效用理论」什么是预期效用理论「效用理论」什么是预期效用理论:预期效用理论又称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字工具,建立的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不过,该理论是将个体和群体合而为一的。后来,阿罗和德布鲁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https://www.dongao.com/wdzt/zjjs_xiaoyonglilun_1142633/
10.人工智能本文探讨了决策论中的期望效用理论,介绍了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在不确定环境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了状态值函数、Q学习和强化学习的策略迭代,以及探索与利用的平衡。通过对比价值迭代和策略迭代的优缺点,揭示了强化学习在面对未知环境时的学习过程。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m0_61636632/article/details/134920353
11.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学术百科主观期望效用理论 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 费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或劳 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 消费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满 足消费者的欲望的能力。可以说,效用是消费 者的一种主观心 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1141067.htm
12.期望值理论(精选十篇)期望理论认为投资者对收益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而对损失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表现为投资者在投资帐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而在投资帐面值盈利时,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期望理论成为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利用期望理论解释了不少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如阿莱悖论、股价溢价之迷(equity premium puzzle)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iw7daa.html
13.《思考快与慢》第五部分两个自我第35章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决策:选择了什么。在决策理论中,判断决策是否错误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这个决策和决策人的其他偏向是否一致 关系:体验影响期望,期望影响决策。期望效用理论就是控制决策效用的合理性原则,若人们想要的正巧是自己喜欢的,喜欢的也是自己所选择的时候,“效用”的这两种含义就一致了。就是希望是决策的 https://www.douban.com/note/852900303/
14.期望效用值,expectedutility,在线英语词典,英文翻译,专业英语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因此U(X)称为期望效用函数,又叫做冯%26middot;诺依曼%26mdash;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NM函数)。另外,要说明的是期望效用函数失去了保序性,不具有序数性。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受到的主要挑战EU理论及SEU理论描述了%26ldquo;理性人%26rdquo;在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但实际上http://dictall.com/indu/329/32839640176.htm
15.预期效用理论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证券投资顾问考试视频复利期间指的是什么?如何计算? 货币时间价值概念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有哪些要求?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风险揭示书有哪些要求? 帮考网校2020-07-16 08:58:09 | 预期效用理论是指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每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和对自己带来的效用,从而选择最优的决策。该理论主要包https://www.bkw.cn/v/3eAY.html
16.金融风险理论都有哪些?(金融风险论的主要观点)综上所述,金融风险理论通过随机过程理论、期望效用理论和VaR模型等方法,对金融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实践中,金融风险理论的主要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决策模型,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https://www.kaoersi.com/xinwendongtai/4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