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做了三场直播,成本花了9万元,最后亏了5万元,做珍珠生意的刘先生感觉自己在找主播这件事上运气不太好。
要说2020年最火爆的商业形式,非“直播电商”莫属。然而,众多看似火热的直播间,也往往让商家们虚实难辨。“自己很难判断,他们(主播)很多数据都是做出来的,过来赚个出场费。”刘先生如是说。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众多和刘先生一样的小商家原本寄希望通过直播带货实现的销售额不仅无法实现,甚至完全无法覆盖主播的出场费。
“能让商家把‘坑位费’(出场费)挣回来,就算是很有良心的网红了。”经手过上千个网红带货案例、深谙网红运营的一位MCN机构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直言。
高“坑位费”低销售量商家不赚反亏
“我觉得找主播是要看运气的,我运气可能不太好,三场直播下来,我的总账是亏的。”刘先生说,“我通过朋友找到了一名主播,出场费8000元,但最后只给我卖出3000多元的货,当天晚上对方来我场地直播了5个小时,就是这个效果。”
据刘先生介绍,这位主播与刘先生协商的是“出场费加20%的佣金”形式,平时这位主播的出场费要2万元,但由于该主播即将换MCN机构(团队化孵化网红,将流量变现),再加上朋友介绍,他才以较低的价格拿下出场费。
“但是如果做过直播,就会知道,所有的数据都可以作假的,真实的后台你不知道,所以你只能自己去判断主播行不行。”刘先生提醒道。
刘先生找的这三场直播,“坑位费”加上佣金总共花了近9万元,但销售额并不理想,刨去各种成本,刘先生反而亏了近5万元。有了此前的高出场费低销售额的经验,刘先生后来开始尝试寻找免坑位费、纯佣金的主播。“纯佣金的结果就是发了很多样品出去,有好多要么直接把我拉黑了,要么就是没有回复。”刘先生无奈地说,“我能做的只有投诉。”
另一位来自上海的小宁(化名)也有着同样的遭遇。为了推广自己当时所在公司的行李箱,她以2万元的坑位费邀请了一位旅游博主以期实现销量。
“我从十几个旅游博主中选中的他,他之前的直播数据、社交平台的数据很漂亮,但最后一件商品都没有卖出去,我们平常自己播还能卖十几件。”小宁对记者说道,“博主估计也挺不好意思的,后来还附赠了我们微博、马蜂窝等好几个平台的品宣稿,我们就当作品牌曝光了。”
尽管博主事后仍有补救行动,但这场零销售额的直播还是让小宁记忆犹新。
有主播未收坑位费但退货率达到90%
记者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刷单带来退货率居高不下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主播刷单一时爽,商家退货泪两行”,刷完单的主播拿上坑位费就跑,只剩商家来收拾退货“烂摊子”。甚至有商家表示,自己找的纯佣金主播,虽然未收坑位费,但“当天成交订单,第二天退了90%的货”。
资深电商运营人员小鱼也透露:“有一些主播,坑位费找你要5万元,然后拿3万元去刷单。”
“我听别人讲有些主播退货率就很高,而且有些卖家是中间商,没有自己的实体店,结果一退货全压在自己手上。”刘先生说。
有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一般退货率50%以下的佣金不作退还。另一位从事电商运营的人员则告诉记者:“有些要坑位费的中小主播的退货率高达50%以上,这种好多都是刷单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21日公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从目前直播电商销售商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性质来看,有两点被提到的次数比较多:一是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二是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
一位从事电商运营的人员表示:“不要坑位费的主播,基本退货率需要看商品类型,大部分退货率在5%~15%。”
《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产品质量问题,仅有13.6%的消费者遇到问题后进行维权投诉,维权率过低更会滋长假货蔓延。
“当然,不排除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或多或少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现象。比如,主播对产品特性了解得不够透彻,在推介过程中造成偏差,从而形成售后问题,甚至可能部分存在夸大和虚假宣传。”段先生表示。
如今,漂亮的数据和良好互动甚至成为部分主播与商家谈判的筹码。这除了与主播自身的业务能力有关外,还不得不提到“刷单”。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多方深入调查中发现,如今直播刷单的方式、套餐已是五花八门。
当记者提出是否会被查时,该名刷单贩子表示:“这个不查的,你可以慢慢地递增上去。”此外,他还表示,直播间的观看量、点赞量也都可以进行操作。
记者在该名刷单人员朋友圈看到,除了抖音,他还长期承接淘宝、京东、天猫、一直播、花椒等各大直播间人气在线互动。“我在为即将到来的618年中大促发愁。今年直播比往年都要多,618期间本人晚上6点到9点30分不回答任何咨询问题,只排单接单。”他在朋友圈写道。
“抖音的相对要贵些,抖音平台限制较高,难度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收费也是不同的。每个单子,都是由一个团队来完成的,抖音资源较少,速度较慢。快手恰恰相反,很快。”任芊说。
刷单机构客服人员表示,“掉粉”一年内包售后。“全部都是高活跃度的人工团队接单!1人1号1机1IP,百分之百纯真人。”
谁在刷单?谁的狂欢?
一位直播行业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自己曾刷过单。“刷单要看平台的浮动单价,一般是按分钟付费或者定时2小时完成刷单,如果商家对你有KPI要求,那你最好一直挂着。”
该人士的观点得到了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MCN机构从业者的认同。“就像之前开淘宝店、开天猫店的(商家),为什么平台一直严打,但总有人刷单,其实大家都是为了达到一种从众效应。”该从业者表示,如果看着直播间里的销量快速上涨,涨到了几千单甚至几万单,肯定会有很多人跟风购买。
MCN创始人建议:商家要清楚找网红目的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不乏将网红刷单背后的矛头直指市场MCN机构的情况,认为一些MCN机构刷单的目的就是依靠网红的“坑位费”赚快钱。
某大型MCN机构负责人也对记者坦言,品牌商在跟MCN合作时,往往会跟机构签订“保底销量”这样的增值服务。
那么,真实的MCN机构究竟如何看待刷单?经手过上千个网红带货案例、深谙网红运营的美红网创始人王韩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给出了他眼中的直播刷单,以及给中小商家有关刷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就刷单情况来讲,王韩认为跟以前的包括一直播、花椒、映客那个时代,已经没法相比了,“那个时候刷量是非常疯狂的心态,现在(直播刷单)其实没什么市场。当短视频和直播变成全民的一个玩法,也就没有什么套路和秘密了,刷销量的影响现在几乎微乎其微。”
“能让商家把坑位费挣回来,这就是很有良心的网红了。”谈及当下火热的网红带货,王韩如是直言。他举例,罗永浩卖货,王老吉一块钱一瓶还包邮,他赚钱吗?(商家)给罗永浩的价格都极低,可能是出厂的成本价,有可能商家卖得越多,赔得越多。并且,罗永浩的坑位费就有几十万。
对于小商家找小网红的做法,王韩给出了他的警示。“首先他(小网红)就要收你坑位费,能卖货的小网红收三五万的坑位费,肯定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他也知道商家的利润、成本多少,那么他肯定要赚商家这个钱。能让商家把这个三五万的坑位费挣回来,这就是很有良心的网红了。大多数是什么呢?商家根本就卖不回来。”
在王韩看来,小商家必须要想清楚,花10万、100万找网红的目的是什么?王韩说,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把品牌做起来,那你就去做;如果说纯粹为了带货去库存,就不要做。
虚假繁荣无益产业生态监管已在路上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直播电商的前景可观。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预计到2020年规模将翻一番。但在直播电商市场规模急速扩大的同时,刷单造假成为业内公认的“潜规则”,这种繁荣还有何意义?
回归到直播带货上,王安得告诉记者,“网红直播卖货退款率平均要达到30%~40%,不过这还仅是因为消费者冲动性购买造成的刷单情况,而恶意刷单的因为平台差异很难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这无疑会引发整个直播电商行业的劣币驱逐良币。”
实际上,刷数据造假的行为不仅可能会使商家的利益受损,同样也可能消磨掉消费者对于主播乃至直播平台的信任。也正因如此,不论是直播电商平台或是短视频直播平台,都对数据造假行为进行严打。淘宝直播方面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从2016年淘宝直播创立以来就非常重视避免数据泡沫。一方面,平台建立起了完善的机制,防止刷数据。同时,淘宝直播还依托淘宝平台完善的机制,组织打击刷单、数据造假等现象。另外,对于淘宝平台上部分商家存在售卖所谓“刷数据机器人”的商品,淘宝平台已经进行了多轮打击。
据了解,京东直播此前在内部还成立了“风控项目组”,专门针对直播全流程接入反刷系统,进而打击数据注水、数据造假等一系列行业乱象行为。
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下发通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牵头,起草制定行业内首部全国性社团标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标准。
这意味着,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将出台,预计将于7月份正式发布执行,“直播带货”将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正式迎来标准化发展,进入“监管时代”,标准化“游戏规则”将助力新生业态提质增效,“直播带货”产业将结束野蛮生长,实现精耕细作。